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顶岗实习研究与实践
2010-10-20张忠树
□张忠树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顶岗实习研究与实践
□张忠树
顶岗实习是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教学环节,是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教育的良好途径,也是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难点。本文针对建筑行业的特殊性,从顶岗实习的能力目标、企业项目、任务内容、考核评价、组织管理等几个方面加以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高职教育;建筑行业;顶岗实习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建筑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新结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标准不断呈现。建筑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对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日益提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明确了顶岗实习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阶段。由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即建筑产品的固定性、庞大性、多样性、综合性,建筑生产的流动性,长期性、地域性、单件性,建筑类专业顶岗实习质量易受学生、指导老师、企业、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校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面向工程施工一线技术与管理岗位群,依托行业,联合企业,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专业建设,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积极进行顶岗实习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一、确定顶岗实习能力目标
近几年,我校通过毕业生调查表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分布率最高的前四个岗位依次是施工员、质量员、资料员、造价员,分别占被调查毕业生人数的 41.2%、18.2%、16.1%、10.5%。因此,确定专业顶岗实习核心职业岗位群为施工员、质量员、资料员、造价员,再结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能力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具备二级建造师助理工作的能力(见表1)。
表1 二级建造师助理工作的能力目标
二、整合顶岗实习任务内容
根据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要求和顶岗实习能力目标要求,确定实训任务内容。施工图训练包括:参加图纸会审,编写会审纪要,运用建筑CAD软件绘制简单设计变更后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和施工竣工图,阅读和编制工程图技术说明。结构构件设计及验算训练包括:认知常见结构体系,确定结构计算简图和内力的计算。利用手算,能对钢筋混凝土梁、板、柱进行简单计算分析,砌体结构构件的简单计算分析,基础的计算和基础支护验算,编写基本结构构件验算与设计的计算书,对施工过程中结构问题的认知和处理。施工技术训练包括:基础工程、主体工程、装饰工程、屋面工程等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施工方法,能进行施工技术交底。施工组织管理训练包括:组建工程项目部及施工队伍,构建工程管理网络图;编制一般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施工方案,确定施工进度计划,搭设临时供水供电及临时设施,绘制施工现场平面图;有效组织、合理调配各项资源,协调施工内、外部关系,高效组织工程施工,组织和协调各类技术交底、技术复核、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工程造价控制训练包括:进行土建工程量的计算,准确应用各种计量计价文件编制技术标、清单报价、工程计量、计价,建筑工程合同价款的确定与调整,预付款和进度款的计算、支付申请编制,工程竣工结算编制,工程工料分析和成本计算与控制[2]。施工质量控制检验评定训练包括:编制施工项目质量计划,进行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建筑材料质量管理总体要求,常用建筑材料的性能及应用,主要材料的基本技术指标及检测,大宗材料进场检验、保管和使用,建筑材料检验报告单的审查;施工工艺检查、质量检查、验收批、分部分项工程验收、竣工验收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常见工程质量问题的分析和处理,工程质量检验及验收表格的填写。工程技术资料收集与归档训练包括:往来合同,文件收集、整理,报验、验收、签证资料收集、整理,投标文件的编制,工程预结算资料整理,资料的审查备案归档工作。施工测量训练包括:运用水准仪、经纬仪等进行施工场地平整,土石方测量和计算,建筑物定位放线测量,施工中高程传递测量,建筑物变形观测。计算机应用和主要工种操作训练包括:文字及数据的处理,应用CAD进行技术工作,应用计算机辅助施工管理;结合实习工程实际,在钢筋工、砖瓦工、模板工、架子工、混凝土等主要工种中选择1—2个工种,在师傅的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训练[3]。
三、优化顶岗实习企业项目
由于建筑产品生产周期较长,少则1-2年,多则好几年。如果顶岗实习的企业项目选择不当,学生则只能得到某一方面或某一个项目的重复训练,不能达到顶岗实习的能力目标要求。比如,学生进入某一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施工,往往只能接触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尽管其所处的高度层数不一样,但都是属于标准层的施工,其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流程完全一样,而不能接触其他的训练项目,不能在顶岗实习期内全方位得到提高。此外由于建筑类企业数量繁多,分布广泛,各级各类企业在综合实力、总量规模、技术装备、自主创新、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企业项目选择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选择从基础工程开始并能组织流水施工的建筑群[4]。尽管建筑产品具有多样性,但其总体可分为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屋面工程、装饰工程等四大分部工程,所以在选择实习项目时,应根据实习人数的多少,至少选择四个以上的单元项目,让学生在四个分部工程上流水实习,这样学生既能参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而又不必在某一个分部分项上重复训练。二是选择特级或一级资质的优秀企业。由于企业的资质不同,其管理水平、工艺技术水平、文明生产水平、岗位划分粗细程度均不一样[5]。因此,学生在顶岗实习时,应尽量选择特级或一级资质的企业,这对培养学生全面职业素质和敬业精神,提升学生眼界和综合能力大有益处,同时由于企业规模大,管理规范也能稳定学生的实习,提高学生适应性,便于顶岗实习的管理。三是充分尊重学生意愿。建筑类专业学生往往有很多是有建筑业家庭背景的,子承父业,投亲靠友比比皆是,较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已利用假期到相关企业项目进行过实习,对企业文化、工程项目都较为熟悉,有一定的实习基础。因此,在顶岗实习企业项目选择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自主选择和职业生涯规划。四是签订《顶岗实习协议书》。实习协议书是规范学生实习的主要手段,是实习活动开展的主要依据。学校应就实习事宜与实习单位签订符合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规定的实习协议,明确学校、实习单位及学生三方的权利、义务及责任,对于建筑工程专业,尤其在安全保障(人身意外伤害、交通安全、高空作业)、实习补贴发放、违约责任、劳动保护等方面必须有明确的条款界定[6]。
四、创新顶岗实习考核评价
顶岗实习由于实习地点、实习项目、指导教师等诸多因素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所以必须创新考核评价的办法,采取定量考核和定性评定(包括职业资格的认证、优秀顶岗实习生的奖励)等相结合的办法,分别确定定量和定性的权重。定性评定包括:思想政治表现、敬业精神、社会适应能力,实习日志、周汇报、转岗小结、实习总结、论文答辩等“结果性”评定,评价的主体有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指导教师评价、实习单位评价等。定量考核包括:针对岗位能力目标、实习任务内容而进行的“过程性”考核。
五、强化顶岗实习组织管理
周密的顶岗实习组织管理是确保实习顺利进行,保质保量完成实习任务、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一环,必须应用“事前、事中、事后”质量控制原则,在顶岗实习中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
(一)事前控制
岗位能力目标实习任务内容(训练项目)考核标准考核主体权重评分自我评价20% 20建筑施工测量放线能力1.施工场地平整2.土石方测量和计算3.建筑物定位放线测量4.施工中高程传递测量5.建筑物变形观测1.仪器结构功能和使用熟练程度2.正确识读施工图并获取测量数据3.测量数据精确程度和记录情况4.测量方案正确、简单、合理5.能对测量结果进行简单数据分析6.能进行测设结果的复核和校正7.规范操作、文明施工程度小组互评20% 20指导教师评价60% 60自我评价20% 20小组互评20% 20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检验评定能力1.编制施工项目质量计划2.进行质量影响因素分析3.评价建筑材料和设备质量4.分析判断材料试验结果5.确定质量控制点6.编制质量控制措施文件7.会进行施工质量交底8.进行工程质量检查、验收、评定9.识别工程质量通病和缺陷10.调查分析质量事故,提出处理意见11.编制整理汇总质量资料优秀:能正确编制施工项目质量计划,并能正确分析质量影响因素;能胜任各种角色进行现场质量管理;质量资料符合规范要求。良好:基本能正确编制施工项目质量计划,分析质量影响因素;基本能胜任各种角色进行现场质量管理;质量资料基本符合规范要求。及格:能知道编制施工项目质量计划书的大纲要求和质量影响因素;知道现场质量管理的内容;质量资料大部分符合规范要求。不及格:不能正确表达施工项目质量计划书的大纲要求和质量影响因素;现场质量管理的内容模糊不清;资料缺失。指导教师评价60% 60…
首先,学生工作部门必须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通过教师、工程技术人员、往届毕业生等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政治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先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由学校环境转入企业社会环境,由学生身份变为员工身份,复杂的人际关系,繁重的施工任务,艰苦的工作生活环境,以及种种意想不到的人与事,都会使学生产生很大的不适应性。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专业思想的教育,把困难和艰苦估计高一点,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其次教学管理部门和专业系部必须周密制定详实的《顶岗实习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7]。学生在离校前,学校除对学生进行岗前教育外,还应根据不同学生不同实习企业、岗位及要求,会同实习企业确定具体实习内容并拟定实习大纲、实习计划、学生管理条例等,制定和完善《学生顶岗实习质量保障办法》、《学生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工作规范》、《学生顶岗实习考核办法》,明确实习的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实习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组织学生学习和研究,减少实习的盲目性,缩短角色的转换期。
(二)事中控制
首先校系一级成立专门的顶岗实习领导小组,负责对顶岗实习阶段的全面指导和检查考核,负责学校与企业间的协调,实习小组与工程项目部间的沟通,检查教师指导到位和教师指导日志填写情况,学生完成实习任务内容、进度与质量情况,及时处理和纠正实习过程中的问题。其次通过学生提交的实习成果(实习日志、周汇报、转岗总结)来对学生的实习进行检查控制。实习日志必须按时认真填写,内容要规范,工程案例要详实,涉及的专业资料必须正确,按周提交给指导教师[8]。
(三)事后控制
首先做好两个总结。顶岗实习结束后,学生必须完成顶岗实习总结,并作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档案进行整理归档,同时也是校企双方对学生实习进行综合评价和改革实习模式的依据。学校必须通过召开企业座谈会、指导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对顶岗实习进行全面总结,以了解企业用人的满意度,从而反思教育教学工作,为今后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依据。其次做好学生的答辩和指导教师汇报工作。学生要围绕实习的工程项目撰写顶岗实习专题论文,同时组织由校系领导、指导教师、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答辩委员会,共同做好顶岗实习论文答辩工作[9]。指导教师要完成指导工作总结和企业访问学习的情况汇报。在此基础上,学校顶岗实习领导小组评选优秀顶岗实习生、优秀指导教师和优秀访问工程师。
[1]殷翔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制度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3).
[2]李强.建工专业顶岗实习步骤与做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8).
[3]谭正清.建筑工程专业顶岗实习实践初探[J].科技资讯,2009(12).
[4]方跃春.关于高职顶岗实习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职业教育研究,2010(6).
[5]何辉.高职顶岗实习过程的质量控制[J].职业技术教育,2009(14).
[6]陈刚.高职建筑施工类专业毕业顶岗实习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0(7).
[7]张忠树.职业教育能力本位课程建设探微[J].江苏五年制高职教育,2009(6).
[8]徐礼丰.影响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质量原因分析与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09(5).
[9]徐志刚.顶岗实习:学生权益存隐患[J].教育与职业,2009(4).
张忠树(1966-),男,江苏江都人,江苏省江都市职业教育集团副校长,高级工程师,特级教师;江苏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江苏省教育评估院专家库成员;扬州市职业教育土木水利类专业教科研中心组组长,研究方向为建筑工程及高职教育教学。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高职建筑类专业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成果(课题批准号:D/2008/01/008)。
G718.5
A
1001-7518(2010)36-0077-03
责任编辑 吴学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