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酸浆宿萼中β-隐黄质体外淬灭单线态氧能力评价

2010-10-19惠伯棣

食品科学 2010年17期
关键词:酸浆单线正己烷

蔡 靳,赵 婷,惠伯棣*,宫 平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北京 100191)

酸浆宿萼中β-隐黄质体外淬灭单线态氧能力评价

蔡 靳,赵 婷,惠伯棣*,宫 平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北京 100191)

目的:从酸浆(Physalis alkengiL. var.franchetii(Mast.) Makino)宿萼中制备β-隐黄质(β-cryptoxanthin),应用微弱发光测量方法对β-隐黄质体外淬灭单线态氧的能力进行评价。方法:用正己烷萃取酸浆宿萼中的β-隐黄质酯后经皂化获得单体,使用C18-HPLC-PDA对制备物进行定性和定量。用次氯酸钠-双氧水反应产生单线态氧,使用微弱发光测量仪检测制备组分淬灭单线态氧的能力。结果:经C18-HPLC-PDA鉴定,制备物中的类胡萝卜素主要为β-隐黄质。微弱发光测量仪的数据显示:β-隐黄质的存在能减少次氯酸钠-双氧水单线态氧体系中产生的最大光子计数,且存在量效关系。0.049~0.49g/L的β-隐黄质可减少50%的最大光子计数。

宿萼;β-隐黄质;单线态氧

Abstract:Objective:To assess the ability ofβ-cryptoxanthin from the calyx ofPhysalisalkengiL. var.franchetii(Mast.)Makino to quenchin vitrosinglet oxygen. Methods:β-cryptoxanthin eater was extracted from the calyx ofPhysalisalkengiL.var.franchetii(Mast.) Makino withn-hexane and then saponified to produceβ-cryptoxanthin fraction. The fraction was identified and quantified on C18-HPLC-PDA. Based on the reaction between NaClO and H2O2, singlet oxygen was produced. Singlet oxygen quenching ability of theβ-cryptoxanthin fraction was determined on ultra-weak luminescience analyzer. Results:By C18-HPLCPDA, the prepared fraction was identified asβ-cryptoxanthin. The data from ultra-weak luminescience analyzer suggested that theβ-cryptoxanthin fraction was able to reduce the maximum number of photon generated from the reaction solution in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its amount.β-Cryptoxanthin with an amount ranging between 0.049 g/L and 0.49 g/L resulted in a 50% reduction of maximum photon number.

Key words:calyx;β-cryptoxanthin;singlet-oxygen

酸浆(Physalis alkengiL. var.franchetii(Mast.) Makino)为茄科(Solanaceae )酸浆属(P.alkekengi)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红姑娘”、“红灯笼”等。酸浆果实为球状浆果,外部的宿萼宽大,呈灯笼形囊状。酸浆原产于中国,南北方均有野生品种[1]。酸浆的根及全草可入药,被列入《本草纲目》,具有清热、利咽、化痰、利尿等功能。酸浆的果实可生食、糖制、醋渍或制果浆,宿萼有显著的清热解毒功能[2]。酸浆的果实和宿萼中含有丰富的类胡萝卜素,其中包括β-隐黄质酯[3-5]。酸浆的果实和宿萼中的β-隐黄质酯可被水解制成β-隐黄质单体。

β-隐黄质(β-cryptoxanthin)为一种天然类胡萝卜素,其化学结构已完全明确(图1),系统命名为3-羟基-β-胡萝卜素,分子式为C40H56O,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552.872[4]。近几年的研究表明β-隐黄质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提高免疫力、抗癌等多种功能,可成为食源中重要的功能因子[4-5]。

图1 β-隐黄质Fig.1 Molecular structure ofβ-cryptoxanthin

单线态氧(1O2)是处于激发态的分子氧。在许多生命活动中单线态氧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与生物膜损伤、细胞衰老和癌症等疾病有密切关系。在本项研究中,使用次氯酸钠-双氧水反应体系产生单线态氧(1O2)(式(1))。该反应在产生单线态氧的同时定量释放光子。

微弱发光测量技术[8]是将发光的生物或化学样品置于黑暗的环境中,用灵敏度极高的光子计数器接受来自样品的微弱光,将其转换成电信号,从而获得样品的发光信息[6-9]。在本研究中,用微弱化学发光检测仪对次氯酸钠-双氧水反应体系产生的光子计数,以反映单线态氧产生的数量。本研究拟从β-隐黄质淬灭单线态氧能力的角度探索其健康功能的量效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酸浆来自于河北秦皇岛地区。

甲醇、乙醇、正己烷、30%过氧化氢、氢氧化钾、次氯酸钠、四氢呋喃均为分析纯试剂 北京化工厂;乙腈、乙酸乙酯均为色谱纯 迪马公司;柱层析用硅胶(60~100目) 青岛海洋化工厂。

1.2 仪器与设备

Jasco PU-2080 Plus溶剂输送系统;Jasco UV-2075检测器;Superiorex ODS S5色谱柱(4.6mm×150mm,5μm) Shiseido公司;MultiSpec-1501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Shimadzu公司;BPCL-2-JZSH型(双反应池)微弱发光分析仪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1.3 方法

1.3.1 酸浆宿萼中总类胡萝卜素的萃取

将干燥(含水量为13%)的酸浆宿萼剥离,放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粉碎的样品过20目标准筛,收集20目以下组分。称取1kg 20目以下的样品粉末置于大三角瓶内,加入4L正己烷,进行30min齿式搅拌(120r/min)后使用负压抽滤,收集滤出的萃取液。残渣重复萃取6次。合并收集的萃取液,将其置于旋转蒸发器的旋转瓶中,在-0.08MPa条件下进行浓缩脱溶,由于萃取液体积较大,浓缩温度定为45℃。收集浓缩物。

1.3.2 β-隐黄质的制备

称取1g浓缩物溶于50mL正己烷中,形成真溶液。配制10g/100mL KOH-乙醇溶液。将浓缩物的正己烷溶液与10g/100mL KOH-乙醇溶液按体积比1:1比例混合。混合液在充氮、避光和搅拌条件下反应过夜。将反应液转移至分液漏斗中,用稀盐酸将pH值调至中性,加入等体积的水,摇匀,静置10min,弃去下相,反复多次。收集上相,在40℃、-0.08MPa的条件下浓缩至适当体积,保持浓缩物为真溶液。

在26cm×1.8cm直径的层析柱中干法装填硅胶固定相。用正己烷润洗柱床。将浓缩物上样,用正己烷洗脱6个柱体积后改用95%的乙醇溶液。样品在柱上可分为两个明显的色带。收集先洗脱下来的色带组分在40℃、-0.08MPa的条件下浓缩脱溶。

1.3.3 β-隐黄质制备物中类胡萝卜素组成的C18-HPLC分析

定量称取β-隐黄质制备物,使用丙酮溶解并定容。溶液10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用于HPLC分析。

HPLC条件:色谱柱为Superiorex ODS S5(4.6mm×150mm,5μm);流动相A为乙腈-水(9:1,V/V);流动相B为乙酸乙酯。线性梯度洗脱:B在20min内从0%升至100%,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450nm,进样量为20L[4]。依据各组分的保留时间,参考惠伯棣等[4]的报道对各组分定性。测定各组分的峰面积,计算β-隐黄质在总类胡萝卜素中所占比例(式2)。如果β-隐黄质在总类胡萝卜素中所占比例超过97%,采用UV-VIS法测定组分中β-隐黄质的纯度。

1.3.4 β-隐黄质制备物纯度的UV-VIS测定

称取一定量β-隐黄质制备物,用正己烷定容。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量溶液在449nm波长处的吸光度,并根据公式(3)计算其中β-隐黄质的含量[4-5]。

式中:x为样品中β-隐黄质的含量/g;V为样品溶液的体积/mL;A为样品溶液在449nm波长处的吸光度;A1%1cm为吸光系数,在1 cm光程长的比色杯中1g/100mL质量浓度溶质的理论吸收值,在此为2200。

1.3.5 β-隐黄质制备物体外淬灭单线态氧能力测定

称取一定量β-隐黄质制备物浓缩物溶于四氢呋喃中,配制4.9、0.49、0.049和0.0049g/L质量浓度的β-隐黄质样品液。

微弱发光测量仪 (BPCL)测量条件及测量方法:双样品数据采集间隔为0.1s,收集时间50s。在样品测量杯中顺次加入0.15mL次氯酸钠和0.1mL样品,混匀后将测量杯放入样品池中,关闭检测室门,启动接收光子计数信号,待基线稳定后,注入0.15mL双氧水,同时开始计时记录光子计数信号。在参比样品测量杯中的操作同上,样品溶液被换为四氢呋喃。记录每个样品的反应时间-光子计数图。由于该反应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为确保实验结果的真实性,每个样品至少重复3次,结果取平均值。按式(4)计算淬灭率[10-12]。

2 结果与分析

2.1 β-隐黄质制备物的类胡萝卜素组成

酸浆宿萼中的β-隐黄质是以酯的形式存在,经过皂化可水解成单体。这一过程在惠伯棣等[4]的报道中已详尽描述。在本研究中,皂化产物采用柱层析纯化制备β-隐黄质。根据惠伯棣等[4]的报道,图2中保留时间为11.92min的组分为β-隐黄质,β-隐黄质在制备物中的总类胡萝卜素构成上占有很大比例。根据归一化法计算达98.1%。

图2 β-隐黄质制备物的C18-HPLC色谱图Fig.2 C18-HPLC profile of the preparedβ-cryptoxanthin fraction

2.2 β-隐黄质制备物中β-隐黄质的含量

图3 β-隐黄质制备物的电子吸收光谱图Fig.3 Electronic absorption spectrum of the preparedβ-cryptoxanthin fraction inn-hexane

由于β-隐黄质制备物中β-隐黄质占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比例很大,其中β-隐黄质的含量可用UV-VIS法测定,测定结果显示:制备物中β-隐黄质单体含量为9.956%。图3为从UV-VIS上获得的β-隐黄质制备物电子吸收光谱图。该光谱的特征包括最大吸收波长和VIII/VII值与已报道的β-隐黄质的光谱特征一致[4]。

2.3 β-隐黄质制备物淬灭单线态氧能力的测定

图4 次氯酸钠-双氧水反应体系的时间-光子计数图Fig.4 Time-photon count profile of NaClO/H2O2reaction

由图4可知,当反应体系中存在β-隐黄质制备物时,反应体系的最大光子计数值降低。降低的程度与体系中β-隐黄质的量有关。随着体系中β-隐黄质的量增加,淬灭率也增加。

图5 β-隐黄质质量浓度变化对β-隐黄质制备物对单线态氧淬灭率的影响Fig.5 Effect of varying amounts ofβ-cryptoxanthin on its singlet oxygen quenching capacity

由图5可知,反应体系中β-隐黄质的含量增加,光子的淬灭率也增加,换言之,单线态氧的淬灭率亦增加。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β-隐黄质具有体外淬灭单线态氧的能力,50%淬灭作用剂量范围在0.049~0.49g/L范围内。根据李京等[10]、廖萍泰等[11-12]的报道,全反式番茄红素和反式叶黄素单体的50%淬灭率作用剂量也都在10-2~10-1g/L范围内,与β-隐黄质相同。三者的分子结构见图6。

图6 番茄红素(a)、叶黄素(b)和β-隐黄质(c)的分子结构Fig.6 Molecular structures of lycopene (a), lutein (b) andβ-cryptoxanthin (c)

图6显示:番茄红素、叶黄素与β-隐黄质的分子结构差异在于末端基团,三者有开闭环和羟基数量之分。从三者淬灭单线态氧能力相比较得出:环状末端基团和环上的羟基对分子淬灭单线态氧的能力无显著影响,3种类胡萝卜素淬灭单线态氧的能力是相似的。从分子结构上判断,其淬灭单线态氧的能力主要由分子中央共轭多烯链决定。

[1] 李力莹, 庞忠义, 吴银铃. “红姑娘”的用途与栽培技术[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1, 16(2):94.

[2] 马艳丽. 酸浆的化学成分分析及其利用价值的研究[J]. 长春大学学报, 2002, 12(3):21-22.

[3] 帕提古丽, 马合木提高莉, 史博, 等. 酸浆花萼色素的提取及理化性质研究[J]. 食品科学, 2004, 25(9):35-38.

[4] 惠伯棣, 王亚静, 裴凌鹏, 等. 酸浆浆果和宿萼中的类胡萝卜素组成分析[J]. 中国医学杂志, 2006, 41(4):583-585.

[5] 惠伯棣. 类胡萝卜素化学与生物化学[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162-169.

[6] 徐向荣, 王文华, 李华斌. 化学发光法测定Fenton反应中的羟自由基的建立[J]. 基础医学与临床, 1998, 18(6):68-71.

[7] 陈秀武, 胡天喜. 测定羟自由基产生与清除的化学发光体系[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1992, 19(2):136-139.

[8] 赵文恩. 类胡萝卜素抗氧化性质的研究[J]. 郑州大学学报, 2003, 24(1):38-46.

[9] 陈瑗, 周玫. 自由基医学基础与病理生理[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53.

[10] 李京, 惠伯棣. 几何异构化对番茄红素淬灭单线态氧功能的影响[J].食品科学, 2007, 28(8):104-107.

[11] 廖萍泰, 惠伯棣. 叶黄素的体外抗氧化功能[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5, 31(4):46-50.

[12] 惠伯棣, 裴凌鹏, 李京, 等. 万寿菊花中叶黄素及其酯体外淬灭单线态氧能力的比较[J]. 中国药学杂志, 2006, 41(18):1385-1387.

in vitroSinglet Oxygen Quenching Ability Assessment ofβ-Cryptoxanthin from the Calyx ofPhysalis alkengiL.var.franchetii(Mast.) Makino

CAI Jin,ZHAO Ting,HUI Bo-di*,GONG Ping
(College of Applied Arts and Science,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1, China)

TS264.4

A

1002-6630(2010)17-0158-04

2010-06-03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8BAI58B06)

蔡靳(1987—),女,本科,研究方向为生物活性物质制备及生理功能。E-mail:cj088@tom.com

*通信作者:惠伯棣(1959—),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类胡萝卜素生物化学。E-mail:bodi_hui@ygi.edu.cn

猜你喜欢

酸浆单线正己烷
动物巨无霸之大王酸浆鱿
正己烷在不同硅铝比HZSM-5分子筛上吸附的分子模拟研究
利用废旧轮胎橡胶颗粒吸附VOCs的研究
中老铁路单线长隧贯通 国内玉磨段完成投资近九成
溶剂解析气相色谱法对工作场所空气中正己烷含量的测定
单线重载铁路双接近区段设置方案探讨
正己烷-乙酸乙酯共沸物萃取精馏工艺模拟研究
酸浆苦素B的研究进展
酸浆苦味素B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抑制作用
单线半自动车站接近区段电码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