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育锻炼认知态度分析及相关对策研究
2010-10-17陈众观
陈众观
(兰州商学院体育教学部,甘肃 兰州 730020)
大学生体育锻炼认知态度分析及相关对策研究
陈众观
(兰州商学院体育教学部,甘肃 兰州 730020)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甘肃省部分高校不同体质大学生对体育锻炼认知及态度现状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的认识基本准确,多数大学生认为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对健康知识的学习,并能够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但同时也发现,没有形成持久体育锻炼的行为习惯是大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根本原因。
大学生;体育锻炼;认知态度;对策
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反映着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有调查表明,中国学生的体质状况自1985年以来呈持续下降趋势,尤其是2000年以后,中国学生耐力素质的下降更为突出。针对这一情况,我国在2002年7月颁布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后,又在2007年相继出台了要求全国大、中、小学全面实施的“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和“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的干预措施,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健身习惯。
近几年,众多专家、学者密切关注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执行情况,并对测试成绩进行了大量分析,却很少从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知及态度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本课题从学生角度入手,调查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知和态度,以便使大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体质健康所起的作用,从而使大学生的体质得到普遍提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甘肃省在全国范围招生的5所高校的本科生(体育专业除外)为研究对象,从每所样本学校随机抽取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得分在85分以上(定为强体质)和得分低于65分(定为弱体质)的一、二年级学生各100名(其中强体质和弱体质男女生分别为50名),重点调查他们对体育锻炼的认知情况及态度。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体育健身的著作和论文,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共向5所高校发放问卷1 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85份,其中强体质组502人,弱体质组483人,有效回收率为98.5%。
1.2.3 数理统计法 利用SPSS17.0和Excel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并进行分析处理。
1.2.4 逻辑分析法 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逻辑分析,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对策。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知状况及结果分析(见表1)
体育认知是体育参与者对体育的一些基本情况和常识的认识和了解。认识和了解得越多,对形成高一级的体育意识越有促进作用,也就越有利于体育行为的形成[1]。从表1可以看出,虽然强体质组和弱体质组在体育锻炼的认知上存在差异,但总体上认识较全面。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体质应该较1985年之前有所提高或保持在1985年以前的状况,为什么反而出现25年来的显著持续下降趋势?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知只是形成于潜意识中,没能形成行为意向,也就谈不上持久的行为习惯,而体育锻炼习惯主要形成于中小学。究其原因主要是受“以分数论英雄”的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2],使得学校和家长均“重智轻体”,从而导致青少年没有形成持久的体育锻炼习惯,使体质状况逐年持续下降。
表1 2组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知情况
2.2 大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情况及结果分析(见表2)
体育锻炼的态度是指个体对自己参与体育锻炼的评价,它影响着体育学习和进行体育锻炼的效果和效率。张力为教授认为,行为习惯、目标态度、行为认知、情感体验、主观标准共同影响行为态度[3]。从表2可以看出,采用张力为教授制订的锻炼态度量表进行调查,2个组在各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强体质组的锻炼态度明显好于弱体质组。
表2 2组大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
本研究认为,差异产生的主要因素有以下3个方面。
2.2.1 家庭因素的影响 家庭作为社会化的机构,具有社会和学校不可取代的作用。独生子女的增多,家庭对孩子的过度宠爱,使得孩子普遍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有一项研究表明,独生子女对体育有兴趣,但对有一定强度的运动项目并不热衷。另一项研究报道指出,影响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排在前5位的因素分别是:学生的兴趣爱好、各新闻媒体的宣传、同辈群体的影响、体育教师的影响、父母的影响。从中可以看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较大。在另一项调查中还发现,在家庭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影响的诸多因素中,影响最大的是父母对子女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4]。
2.2.2 教育体制的影响 我国的应试教育体制使大多数中小学片面地追求升学率,同时为了提升学校名气,一些学校的体育课也经常被文化课挤占。再者,长期以来我们形成的“以学校为平台、以教师为主导、以课程为主线、以教材为载体、以考试为动力、以合格为标准、以达标为目的”的体育观念,使体育教学的目的往往在于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某一项体育运动技能的水平,而不在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使得学生的价值观、学习观中并没有将自身体质健康放在重要位置,造成学生在体质健康问题上对学校的依赖,而不是靠自己主体的自觉性主动去参与体育锻炼[5]。
2.2.3 社会环境的影响 首先,现代文明在为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电视、电脑的普及,信息传媒的迅猛发展,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等使学生户外运动减少。其次,营养失衡导致青少年贫血和肥胖的比例迅速增加,而贫血和肥胖是提高体能素质特别是耐力素质的大敌。再次,家长望子成龙的愿望使很多孩子的星期天和寒暑假用来参加各种补习班,尤其是面临中、高考时,体质已经明显下降的孩子也无暇参加户外运动。最后,体育场地、设施严重不足,尤其是学校体育硬件设施不够齐全,使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需求不能得到很好满足,影响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2.3 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密度情况及结果分析
2.3.1 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见表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是指除体育课外,每周有意识地参加3次及其以上的体育锻炼。从表3的数据看,2组学生存在显著性差异,强体质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次数的比例明显高于弱体质组。
2.3.2 参加体育锻炼持续时间(见表4) 从表4看,强体质组每次锻炼持续时间在30 min以上的人数要多于弱体质组(每次锻炼时间以30 min以上为比较标准),说明强体质组多数大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持续时间较长,弱体质组大学生则相对较短。
表3 大学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n(%)]
表4 大学生每次参加体育锻炼持续时间[n(%)]
体育锻炼的行为态度决定了体育锻炼的密度。通过对强体质组、弱体质组2组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密度情况的比较得知,目标态度明确、行为习惯良好的大学生,其行为态度就十分坚定,也愿意去参加体育锻炼,并且参加锻炼的持续时间也会超过一定的限度。而大学生的体质状况与体育锻炼的态度有明显的相关性,体育锻炼态度积极的大学生身体素质明显好于体育锻炼态度不积极的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平时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次数和运动的强度[6]。
3 建议
3.1 改进现有教育体制
首先,国家应加大改进教育体制的力度,树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体育思想,彻底使应试教育转变为健康第一的素质教育。其次,将体育测试纳入升学考试的科目中,强行干预学校对学生体质的重视程度,不要使体育工作变成“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忙起来就不要”的工作。
3.2 落实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首先应多开办关于学生体质健康知识和大众体育锻炼方式的培训班,使大、中、小学在职体育教师的现有教学模式转型为素质教育模式。其次在体育学院(系)对在校学生的培养方面,增加参加体育运动娱乐的知识与技能、合理支配余暇时间的知识与能力、获取身心健康的知识与方法[7]等内容的讲授,从根本上转变未来体育教师的思想观念。
3.3 加快学校体育教材的改革
加快学校现有体育教材的建设,调整和充实教学内容,增设趣味性强的大众体育运动项目;强行增加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建立体育俱乐部形式的运动团体,其内容向大众体育方向发展,以保证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上级部门加大督导力度,不使此项工作流于形式。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体质健康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学生短暂的体育兴趣转变为自觉的、长久不懈的体育锻炼习惯。
3.4 增加体育场馆及体育设施
加大体育基础经费投入,增加学校和社会体育场(馆)及体育设施的建设,以满足不同运动项目学生的需求,并保证学生上课或租借器材的需要,以此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3.5 加大传媒宣传力度
通过传媒加大体育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让全民健身真正进入到每个家庭,从而转变家长固有的“体育运动是浪费时间、影响学习的”传统偏见,以便家长根据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特点,引领孩子在合理摄取营养的同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总之,生活水平的提高并没有给人们带来对生活质量认识的转变,许多人还没有把自觉的健身当作提高生活水平的标志之一。究其原因,是人们在青少年时期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身体健康,有利于人们参与体育运动,不良的行为习惯降低人们的健康水平,抑制人们对体育运动的参与,人们的行为习惯对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8]。
[1]郭淑玲.安徽高校不同体质与健康学生体育意识、行为差异分析及干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硕士(毕业)学位论文,2008.
[2]罗文锋.学生体能素质持续下降的原因与对策[J].科技资讯,2009,6:227~228.
[3]张力为.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4]安志红.浅析影响学生体质与健康变化的因素[J].内江科技,2009,1:42.
[5]姚大林.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降的社会学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9,27(1):68~71.
[6]张苏.安徽省大学生锻炼态度与体质健康现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1):26~27.
[7]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评说[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8]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指导丛书》编委会.全民健身与生活方式[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G526.5
B
1671-1246(2010)24-0092-03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大学生体育锻炼干预性研究”(0905B-11)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