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活动中幼儿思维品质培养的研究

2010-10-12王晓辉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深刻性敏捷性独创性

王晓辉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天津 300191)

数学活动中幼儿思维品质培养的研究

王晓辉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天津 300191)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幼儿阶段,数学活动是促进思维品质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幼儿的思维品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思维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和独创性,在幼儿园的游戏与操作活动中,教师组织适宜的数学活动并进行有效的指导,就能够提高幼儿这四个方面品质的水平,进而促进幼儿整体思维能力的发展。

思维品质;数学;幼儿

思维品质是人个体思维活动的外在表现,它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即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和独创性。思维的深刻性是一切思维品质发展的核心,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是有效促进思维深刻性发展的基础,思维的独创性是思维智力品质的最高表现,而且,在人类思维的发展中,这四个方面彼此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有机地统一在一起。[1]

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创造型人才的重要标志,良好的思维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培养的。数学活动是能有效培养幼儿良好思维品质的内容之一,其培养途径就是充分挖掘数学内容中丰富的内涵,组织适宜的数学游戏和操作活动,并在活动中。提供有效的指导,促进幼儿思维品质的发展。

一、由表及里,发展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的深度,集中表现在善于深刻地思考问题,抓住事物的规律和本质。思维具有深刻性的人,善于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深入到问题的核心,抓住问题的关键,发现问题的本质特征,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准确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具有“落一叶而知秋”的能力。

思维深刻性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促进幼儿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的活动中。[2]

1.归纳概括,发展思维深刻性。一是进行相应的操作、游戏活动。如小班图形分类活动,在认识了基本图形的基础上,给幼儿提供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请幼儿将三角形找出来,最后,教师要引导幼儿得出三角形的具体特征,以形成概念,如三角形有三个边、三个角和三个顶点;中班数量守恒活动,出示两组圆形图片,每组5个排成两排(图1),问幼儿两排图片数量一样多吗;再出示数量相同的两组不同物品的图片,同样排成两排(图2),问幼儿大狗熊和小白兔数量一样多吗;

图1

图2

大班分解组成活动,给幼儿提供5个白瓜子(一面白色,另一面涂成红色),撒在盘子里,请幼儿记录红面几个,白面几个,再继续撒并记录,展示幼儿记录结果,通过汇总观察使幼儿认识数5分成两部分,可以有四种分法,最后再引导幼儿感受5分成两部分时,如果一部分的数量增加,另一部分的数量一定减少,如5可以分成1和4,当1增加1个变成2时,4就要减少1个变成3,以形成数分解中互补的概念。

二是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如出示喜鹊、燕子、老鹰图片,问幼儿它们长着几只脚,再问幼儿‘嘻鹊”、“燕子”、“老鹰’都是什么(鸟儿),引导幼儿认识到:“鸟儿长着两只脚”。再出示麻雀图片(隐藏脚部),请幼儿说出这是什么(麻雀),麻雀也是鸟,它应该长几只脚。

2.观察推理,提高思维深刻性。一是按规律排序活动。主要是引导幼儿自主观察并能够发现一组物品(或图片)排列的规律,并最终具备自主确定排列规律进行排序的能力。排序规律多种多样,变化性强,极易激发幼儿的兴趣,因此,排序活动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操作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提供多变的形式,激发幼儿深入的思考。如图片排序活动,出示一组图形卡片△□○△□○○△□,请幼儿接着排图形,操作开始后,大部分幼儿很快接着排出三个圆形,即△□不变,圆形逐一增加。在此基础上,鼓励幼儿说出更多不同的排法,有的幼儿提出了在后面排一个○,并说出了理由,也就是按△□○△□○这个顺序排列;[3]二是图片排序活动,就是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给图片排序。如给幼儿提供一组图片(5张左右),比如一组郊游照片,请幼儿按照郊游活动中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给这些照片排列起来。这种活动旨在使幼儿明确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感受事件发生过程与时间的关系,发展其推理能力。

二、由点到面,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即从不同的角度,沿着不同的方向,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并善于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及时地用新的观点看待已经变化了的事物,并提出符合实际的解决问题的新设想、新方案和新方法。思维具有灵活性的人,有很强的应变能力,不受固有思维模式的束缚,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打破思维定势,迅速转变原有思路,机智灵活地调整实施方案,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具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1.培养“发散思维”,提高思维灵活性。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P·Guilford)提出的“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的培养就是思维灵活性的培养。“发散思维”指“从给定的信息中产生信息,其着重点是从同一的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为数众多的输出,很可能会发生转换作用。”在幼儿园的游戏与操作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主要体现在一物多玩活动,即引导幼儿能够用多种方法、从各个不同角度和不同途径去寻求问题的答案,以此来促进幼儿思维过程灵活性的发展。如多角度分类活动,给幼儿提供圆形和正方形两种图片,其中每种图片两种颜色(红色与蓝色)和两种大小,把这些图片放在一起,问幼儿:“把这些图片分成两部分该怎样分?”幼儿按照一种方式分完后,把这些图片混放到一起,再请幼儿用另一种方式分,如此进行下去,最后幼儿可以分别按照颜色、形状、大小的不同将图片分成两组;再如添画活动,给幼儿提供某一简单图形(如圆形、三角形等),要求他们在上面任意添画,使它变成各种各样的图画。幼儿边思索、边添画,创作出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画面,孩子们兴趣盎然,不仅提高了活动的兴趣,而且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2.突破思维定式,发展思维灵活性。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很容易按照某种固有模式思考问题,形成思维定式,而抑制了思维灵活性的发展,幼儿更是如此。针对这个现象,可采用连锁提问法,如问:“苹果树上有8个苹果,老师摘下来1个,还剩几个?”幼儿回答后,教师接着提问:“苹果树上有8只麻雀,老师用弹弓打下来1只,还剩有几只?”习惯于一种模式想问题的孩子往往会答错,多次训练后,可以养成孩子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的良好思维习惯。再有拼摆图形活动。提供两张长方形图片,将其中一张沿对角线剪开,摆放成下面形式(图5),请幼儿将剪开的两部分拼成原来的形状,这个活动很简单,幼儿迅速完成;老师收起图片,再摆放成另一种形式(图6),再请幼儿将剪开两部分拼成原来的形状。

图5

图6

三、由繁到简,发展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活动的速度,它反映了智力的敏锐程度。思维具有敏捷性的人思路流畅,有较强的直觉判断能力,对复杂的问题能很快理出思路,抓住问题的关键,迅速地解决问题。在幼儿阶段,表现在幼儿能够采取既简便又有效的方法,快速完成游戏或解决问题。

1.疏理、简化知识,发展思维敏捷性。就是要引导幼儿将活动中所感受、认识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疏理达到简明化,以使幼儿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时能够作出快速反应,有效解决问题。游戏时,要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然后与幼儿一同将这些方法进行比较,寻求一种最快速、最有效的解决办法,使幼儿在以后的游戏活动中,能够采用最佳的方法快速地解决问题。如装盒子活动。为幼儿提供不同大小的盒子(如牙膏盒、香皂盒、洗发水盒子、小食品盒子等等),要求幼儿用这些盒子将整理箱装满,可采取小组活动的形式,将幼儿分成3-4个小组,每个小组3-4人,小组之间比赛,看谁装的又多又快。

2.训练速度,提高思维敏捷性。一是提高反应的速度。如小班按数取物(按物取数)活动。教师举起一个数字卡片,幼儿快速取出相应数量的点卡或教师举起一个点卡,幼儿快速取出相应数量的数字卡片;再如说相反词活动。老师说:“快”,要求幼儿快速说:“慢”,老师说:“大”,幼儿快速说:“小”,还有“长”与“短”、“高”与“矮”等等。二是提高游戏的速度。如搭积木活动,出示积木组合图形,请幼儿按照组合图的样子拼搭积木,老师喊口令,幼儿同时开始,看谁最先完成。三是提高计算的速度。在大班幼儿的计算活动中,提供一定数量的计算题,要求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看谁做得既快又准确。

四、标新立异,发展思维的独创性

独创性即思维活动的创造性。指思维的结果相对于已有的认识成果来说,具有独特性和新颖性,它是思维品质中最宝贵的品质。具有独创性思维品质的人,除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外,更重要的是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照章办事易,开拓创新难,难就难在缺乏创造性的思维,而社会的发展需要具有创新性的人,所以,思维独创性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1.启发质疑,发展思维独创性。古人云:“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质疑是创新的起点,是发现问题、探求知识的开始。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幼儿大胆猜想、大胆质疑。[4]如老师问问题时,在一个小朋友比较准确地回答后,教师不要急于肯定答案或给予表扬,可以说:“蒙蒙是这样回答的,哪个小朋友与他的答案不一样,请说一说。”或者在活动中,一个小朋友回答完后,老师问:“蒙蒙是这样回答的,你认为他说的对吗。”培养幼儿对原有答案进行质疑并提出不同的答案以及勇于否定别人肯定自己的习惯,这是促进幼儿思维独创性品质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

2.大胆操作,提高思维独创性。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在游戏和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主动进行探索,启发幼儿多思、多想、大胆尝试,敢于“异想天开”,勇于“别出心裁”。如在图形操作活动中,教师给幼儿提供一些不同形状的图形,让幼儿想想利用这些图形可以怎么玩,有的说可以“分类”,有的说可以“排序”,还有“拼图”,“扔飞机”等等;再有,妈妈要过生日了,请小朋友用这些图片拼成一幅美丽的图画,送给妈妈。在这两个活动中,虽然提供的材料是相同的,但是幼儿操作的结果却是多样的,每个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大胆创设、操作,从而达到发展思维独创性的目的。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通过数学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幼儿的思维水平,这也是数学活动的首要任务,教师应该不断探索,深入挖掘数学活动中促进幼儿思维品质发展的内容,并把培养幼儿良好的思维品质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以促进幼儿整体思维能力的发展。

[1]王雁.普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林崇德.智力发展与数学学习[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57-58.

[3]夏文娟.数学教学中培养幼儿良好的思维品质[J].早期教育,2009(7/8):90.

[4]崔波.优化数学教学方法,提升数学思维品质[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4):127-128.

责任编辑:金锡萍

G613.4

A

1671-2277-(2010)06-0081-03

猜你喜欢

深刻性敏捷性独创性
论非独创性数据库的邻接权保护模式
组织敏捷性研究述评及展望
互联网平台型企业敏捷性发展研究
渗透分类思想,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
利用问题导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
试论我国作品独创性的司法认定标准
让经典不再遥远
中国小说与史传文学之间的关系
文学作品的抄袭认定法律问题
C2系统的敏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