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城市厦门先行
2010-10-11陈永彬
陈永彬
8月10日,国家发改委宣布,将首先在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5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8市开展发展低碳产业、建设低碳城市、倡导低碳生活的试点工作。
据介绍,这些地区将承担下列具体任务:编制低碳发展规划、制定支持低碳绿色发展的配套政策、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积极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打造低碳城市,厦门先行一步。据了解,早在去年年底,厦门市已在全国率先编制出台《低碳城市总体规划纲要》(下称《纲要》),重点从占碳排放总量90%以上的交通、建筑、生产等三大领域(占碳排放总量九成以上)探索低碳发展模式。
根据规划,预计到2020年,厦门的单位GDP能耗在2005年的基础上下降40%,达到0.39吨标准煤/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将控制在6864万吨。该规划的编制完成,标志着厦门建设低碳城市已经从抽象的概念走向了具体的实施阶段。
推广精装修及地下综合体
专家认为,在整个城市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建筑领域几乎占到30%。厦门市建设局材料处处长张建全告诉记者,“去年,厦门市新增建筑面积1261万平方米,目前房屋总面积已超过1亿多平方米,预计2020年建筑面积将达2亿平方米。”
据统计,每建成1平方米的建筑,释放约0.8吨的碳;建筑建成后在运行过程中,空调、通风、照明等都需消耗大量能源,平均每平方米居住面积二氧化碳年排放量达到11.31千克。张建全说,2008年,厦门市建筑使用阶段碳排放量为449.05万吨,相较于2000年的185.2万吨,年均增速为11.7‰“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一速度将逐年上升。”
为此,厦门市在城市建筑领域的低碳规划中,将采取九大举措推进低碳建筑,包括应用低碳理念设计建筑及城市建筑群布局,新建建筑符合节能要求,推广绿色建筑标准,应用太阳能潮汐能等新能源。
其中,新挂牌商品住宅用地“实行商品住宅装修一次到位”(即通常所称的“精装修”)早在今年上半年已开始实施。张建全说,实行商品住宅装修一次到位,可从根本上解决二次装修造成的结构破坏、资源浪费、污染环境和噪音扰民等问题,并在住宅的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高效、节能、环保的使用空间,建设一个与自然、社会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的建筑。
中国建材集团总经理助理蒋洋认为,为了建设低碳城市,厦门已经做了许多努力:例如建BR个快速公交提倡公共交通、出台岛内商品房精装修政策等。厦门市已编制完成“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规划”,将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把交通设施、商业街、商场、仓库、娱乐设施建设在地下,一方面可节省大量建设用地,另一方面地下的恒温恒湿条件较好,还可节省大量空调能耗。
厦门市建设与管理局副局长林树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厦门已建成的地下工程,最大的问题在于都是单建式的,没有统筹规划,形成不了网络。由于地下空间的利用率很低,节能效果也很不明显。因此,以后厦门地下空间的利用将统筹考虑,优先考虑大型地下综合体。比如,火车站地下商业街就是很好的典范,其地下商场规模达4.5万平方米,将多幢建筑物连成一体,是福建省规模最大的地下商业城。
节能市场悄然兴起
随着《纲要》的实施,厦门市节能设备、节能服务市场正悄然兴起。
依据规划,厦门正着手建立城市公共建筑单元二氧化碳排放的动态监测评价系统。目前,已完成建设大厦、国际会展中心等5栋具有代表性的标杆建筑的能耗监测平台建设。
不过,目前接受能耗监测的公共建筑毕竟还是少数,更多建筑则是接受能耗统计和审计,然后进行公示,发现能耗高于同类建筑基准的,依靠其“自觉度”进行节能改造。而节能改造,目前鼓励的是市场化运作方式,专业的叫法是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从去年开始提供节能服务到现在,一年时间里,厦门共为酒店节约了25%的耗能,相当于节省了百万元的现金支出。”厦门某五星级酒店提供节能改造服务的一家科技企业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
合同能源管理是指节能服务公司通过与客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为客户提供节能改造的相关服务,并按照事先约定的比例,从客户节能改造后获得的节能效益中收回投资和取得利润的一种商业运作模式。目前,专门从事节能服务的科技公司在厦门不上十家,看好这块市场的却很多,但是,真正能够拿下业务的却少之又少。主要原因在于,不少企业管理者认为找人管理不如自己直接替换节能产品。
尽管合同能源管理市场潜力巨大,但这一模式的运作在厦门尚属新鲜事物。一方面,专注于此领域的节能服务公司寥寥可数,另一方面,企业对这一服务模式的接受度还不高。
值得注意的事,节能设备在新建住宅小区中的应用力度正逐步加大。目前,厦门使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示范项目建筑面积已超过240万平方米。
由于新能源节能设备的维护使用成本高、相关管理费用如何分配等问题还没有一套完善的解决方案,也让节能设备的推广受到一定的制约。使用此类可再生能源设备的小区主要集中于一部分高档住宅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