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部不同肿大淋巴结的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

2010-10-09徐京团于龙华姜海燕李开珍邴兆帅

实用医药杂志 2010年9期
关键词:阻型转移性声像

徐京团,于龙华,姜海燕,李开珍,邴兆帅

感染、结核、淋巴瘤和癌症转移均可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其定性诊断对确定治疗方案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经病理定性的86例132个颈部肿大淋巴结进行检测,根据其二维声像图及彩色血流特征探讨良恶性的诊断与鉴别。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3-03~2009-02在解放军第89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86例计132个颈部肿大淋巴结进行检测分析。男49例76个淋巴结,女37 例 56 个淋巴结;年龄 8~79 岁,平均(43.5±13)岁;均做手术或穿刺病理定性。其中反应性淋巴结(非特异性感染)36例52个,结核性(特异性感染)12例16个,淋巴瘤(何杰金和非何杰金病)25例38个,转移性淋巴结癌13例26个。

1.2 仪器与检查 应用Phillips HDI-5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线阵探头频率5~12 MHz,患者平卧位,必要时头转向被检查侧对侧,充分暴露颈部,对病灶部位做连续滑行的纵切面和横切面扫查[1],每例患者只对其中1~2个具有相应病理类型及超声特征明显的淋巴结进行观测[2],包括淋巴结形态、纵横比(L/T)、内部回声及门结构与周围组织关系,脉冲多普勒 (PWD)检测淋巴结内最大血流速度(Vmax)、最小血流速度(Vmin)与阻力指数(RI)。

2 结 果

2.1 声像学特征 132个肿大淋巴结中,其中反应性淋巴结52个,超声显示为长椭圆形,包膜光滑,门结构清晰,纵横比多>2(80.77%,42/52),结内回声呈均匀的弱回声,彩色血流显示淋巴门型血供,RI<0.6。结核性淋巴结16个,声像图表现为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界欠规整,常有融合集群分布,门结构消失,L/T<2(81.25%,13/16),内部回声依病程不同而强弱不等,彩色血流示血流信号较弱,仅9个淋巴结探及周边性血流,RI>0.6。淋巴瘤38个,表现为类圆形,边界包膜光滑、规则,皮质区回声较弱,髓质区回声高,门结构清晰,L/T>2(72.73%,16/22),彩色血流示淋巴门型血供呈放射状分布,RI>0.6。转移性淋巴结癌26个,声像图呈圆形或不规则形或多个集群分布,内部回声较低,门结构消失,L/T<2(96.15%,25/26),彩色血流示周边或/和中央型血供,RI>0.6(图1~8)。

图1 反应性淋巴结,椭圆形,包膜光滑,门型血供

图2 反应性淋巴结,PWD低速低阻型(Vmax 7.1cm/s ,RI 0.45)

图3 结核性淋巴结,多个融合,门结构消失

图4 结核性淋巴结,PWD高速高阻型(Vmax 15.9cm/s,RI 0.75)

图5 淋巴瘤,类圆形,皮质区回声弱,髓质区回声高

图6 淋巴瘤,PWD高速高阻型(Vmax 15.5 cm/s,RI 0.78)

图7 转移性淋巴Ca,不规则型,多个融合,低回声

图8 转移性淋巴结Ca,PWD高速高阻,(Vmax 11.8 cm/s,RI 0.70)

2.2 PWD血流检测结果 反应性淋巴结Vmax较低,RI<0.6,属于低速低阻型血流,而结核性及恶性淋巴瘤(癌)Vmax 较高,RI≥0.7,属高阻型血流,四组疾病Vmax、Vmin、RI每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1)。

3 讨 论

3.1 声像学鉴别 正常颈部淋巴结直径约2~5 mm,临床难以触及[3],且一旦触及即视为异常,正确鉴别其异常淋巴结的性质,是临床采取有效治疗措施的关键,文献报道,不同性质的浅表淋巴结二维超声有不同的声像图特征,借此可帮助诊断[3,4]。本文132个颈部肿大淋巴结的形态结构、纵横比(L/T)及内部回声、血供特点与周围组织关系分析显示,反应性淋巴结多呈椭圆形,表面光滑,淋巴门结构清晰,门型血供,内部回声光点弱而均匀,L/T>2(占80.77%,42/52),与周围组织解剖结构清楚,而结核性淋巴结及转移性淋巴结癌声像图特征相似之处较多,均表现为圆形或不规则形,门结构紊乱或消失,L/T分别为<2(81.25%,13/16)和<2(96.15%,25/26),故两种疾病虽性质不同,但仅凭声像图特征鉴别困难,应结合病史及CDFI与RI综合分析,两病与反应性淋巴间声像图特征、Vmax、RI差异较大则易于鉴别。淋巴瘤的声像图特征依病程不同而异,早期淋巴瘤声像图特征与反应性淋巴结也有相同之处,均表现为椭圆形,L/T>2分别占72.73%和80.77%,淋巴门结构清楚等,淋巴瘤内部回声皮质区弱髓质区高虽可与反应性淋巴结均匀弱回声相鉴别,但信息有限,应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加以鉴别。

表1 PWD 检测结果(±s)

表1 PWD 检测结果(±s)

组间比较均P<0.05

个数 Vmax Vmin RI 52 7.9±0.30 3.4±0.19 0.56±0.04结核性淋巴结 9 12.8±0.42 3.6±0.27 0.71±0.03淋巴瘤 38 13.5±0.78 3.3±0.20 0.74±0.03转移性淋巴结癌 26 11.6±0.21 3.5±0.25 0.70±0.04

3.2 脉冲多普勒血流检测 反应性淋巴结峰值血流速度与阻力指数在4组疾病中最低,阻力指数<0.6,属低速低阻型,而淋巴瘤峰值血流速度最高,RI>0.7,属高速高阻型,两组间差异显著,此可弥补二维声像图特征两病相似之不足而加以鉴别。反应性淋巴结与淋巴结核及转移性淋巴结癌的血流峰值流速及阻力指数均相差显著,后两者阻力指数≥0.7,加上二维声像图的不同特征则可鉴别诊断。淋巴瘤与淋巴结核虽峰值流速与阻力指数组间比较差异显著,但阻力指数均>0.7,单凭多普勒血流参数难以鉴别,但两病二维声像图特征差别甚大,结合二维声像图特征则易鉴别。结核性淋巴结与转移性淋巴结癌血流参数相近,阻力指数>0.7,二维声像图特征也有诸多相同点,鉴别相对困难,应结合病史及内部回声加以分析,淋巴结核依其不同病程结内回声多样化,强弱不等,可有钙化或干酪样坏死无回声区,而转移性淋巴结癌结内回声均较低,加之结核独有的临床体征综合加以分析,方可鉴别。

近年,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表浅淋巴结的研究较多,各家报道不一,尤其对L/T比值及RI判定良恶性标准差异较大。本文结果显示:依据淋巴结L/T>2判定良性,则反应性淋巴结的正确率80.77%,淋巴结核的正确率只有18.75%,依据L/T<2判定恶性,则转移性淋巴结癌正确率达96.15%,而淋巴瘤只有27.27%的正确率。依RI<0.6为标准判为良性正确率较高,但应将特异性感染(结核)除外,可见L/T比值及RI的大小在上述病变中有较大的交叉现象。反应性淋巴结、结核性淋巴结、淋巴瘤与转移性淋巴结癌的声像图特征及多普勒血流参数,均与病变的病程和药物治疗(包括放化疗)等程度不同而异,这也是诸多报道不尽一致的主要原因,在实际工作中,对上述疾病的鉴别,除二维超声与多普勒血流参数互相弥补印证外,还应密切结合临床病史,方能做出较正确的判断。

[1]徐秋华,燕 山.腮腺恶性淋巴瘤和恶性上皮瘤的超声诊断研究.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1,17(6):453-455.

[2]周建桥,詹维伟.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部淋巴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4,14(7):529-532.

[3]燕 山.浅表淋巴结的超声诊断.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0,16(3):230-233.

[4]Tschammler A,Ott G,Schang T,et al.Lymphadenophathy:differentiation of benign from malignant disease-color Doppler US assessment of intranodal angioarchitecture.Radiology,1998,208:117-123.

[5]周永昌,郭可学.超声医学.第5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170-177.

猜你喜欢

阻型转移性声像
SPECT/CT显像用于诊断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价值
蝎芷膏治疗湿热瘀阻型臁疮的临床观察
三伏贴贴敷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能“看到”的声像定位 Bowers & Wilkins(宝华)705 Signature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试论声像包装与品牌塑造的新定位
非远处转移性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低剂量碘-131治疗
“老十针”治疗痰湿中阻型颈性眩晕1例
基于声像档案管理强化谈企业科技发展的推进
影响转移性乳腺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