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交通行业的财务管理

2010-10-09福州市公路局陈碧云

财经界(学术版) 2010年11期
关键词:财管票据交通

福州市公路局 陈碧云

浅议交通行业的财务管理

福州市公路局 陈碧云

本文分析了交通行业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交通行业财务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交通行业 财务管理 对策

近年来,交通行业事业单位进入了体制改革的关键阶段,其财务管理观念、模式和手段等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考验和挑战,传统的财务管理在理念、方式、手段等方面展现的缺陷愈加突出。因此,对交通行业财务管理的健全与完善,已成为交通行业事业单位的当务之急。

一、交通行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市场经济条件下,各行业市场竞争激烈,良好的财务管理对保持各行业稳定和增长的客户群,进而对促进行业中企事业单位的发展至关重要。对交通行业而言,分析出交通行业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把这些问题的解决放在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才能不断促进交通行业的发展。笔者认为,交通行业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财务信息滞后

目前,许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仍然局限于记、报账等,其工作流程主要侧重于事后监督,相对忽视了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等,即其对财务的管理只能提供对某些相关的历史数据和基本信息的解释,而未深入地进行财务分析、效益考核、奖惩兑现等。而交通行业的工程项目多具有项目数量多、地点分散、建设时间长、耗资数额大、资金回收比较困难等特点,反映在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主要表现为会计核算层次多、水平参差不齐、数据集中困难等,因此财务信息存在的前瞻性不强、指导性不高等信息滞后问题直接影响了交通事业单位对财务的管理及监控,此外大大削弱了资金管理的时效性和全局性的监控能力,阻滞了行业整体优势和综合能力的发挥,从而造成资金运转不灵活,各种款项无法按期支付,单位领导无法准确运用财务信息进行工作决策。

(二)缺乏有偿使用观念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交通行业事业单位在过去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其经费属无偿拨款,故其财务管理一般不要求对成本进行核算,购置的固定资产一般也不计提折旧。在这种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下,交通行业单位领导及员工在对经费的使用观念上,仅重视如何按时完成任务,却未能充分管理和利用已购资产,忽视了经济效益。

第二,交通行业事业单位对无形资产和经营性资产有偿使用观念也较为薄弱,从而导致资产管理混乱,家底不清和知识产权流失现象突出。

第三,在资产配置中,交通事业单位大多过于重视揽项目、筹资金,而相对轻视管理和考核资产的使用,忽视建立和完善资产配置的约束性机制。当前,国家和交通部对交通行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增加,以及交通事业单位利用投资、出租、出借等形式转化而形成的经营性资产的幅度增加,其本质是欲通过资产的有效利用,为交通行业筹集较多的资金。但是,由于大多交通事业单位重投入,轻考核,其资产有偿使用考核制度不完善,不计或少计其投入资产的折旧费或占用费,从而使得其经营性资产保值增值率低,交通事业单位的投入不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和补偿。

(三)票据管理不严

交通管理部门管理的重点应是各种规费征收票据,故对于票据的领用存取应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但从实际操作来看,这些制度还未能完全落到实处,存在一定漏洞,比如对作废票据的处理,没有实行专人保管等,不盖作废章,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给有些人造成可乘之机,使他们利用作废票据谋取不正当利益。

(四)预算控制薄弱,经费超支严重

市场经济条件下,瞬息万变的市场对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制涵盖重要经济指标的财务预算变得尤为重要。随着部门预算改革的推进,预算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的加强,但在一些交通事业单位的预算控制仍较薄弱,大多数交通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仍比较粗糙,一般都是按照业务进行核定,没有细化到具体项目,在支出方面也未做到逐笔核定。具体表现在:

第一,财务预算编制方法落后、比较粗糙。目前的财务预算编制方法还停留在传统阶段,一般仍根据当年财政状况、上年收支状况、预算单位自身的特点及业务进行核定,大多还没有细化到具体项目,没有考虑过去的支出是否合理、金额是否适当。

第二,预算的刚性不够。交通事业单位缺乏预算的计划性、科学性,对资金使用缺乏预见性,这往往导致事业单位的预算调整追回较为频繁,预算的约束控制力被大大削弱。

二、交通行业加强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财务监控机制,提高交通单位财管水平

财务监控可以起到对单位活动进行监控的作用,建立有效的财务监控机制,将单位财务管理中的每个关键方面进行有效控制对保证每个单位的正常运转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交通事业单位要建立以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考核为中心的财务监控机制,以约束每个单位的经济行为,更好地为本单位财务管理服务。另外,要积极探索有效进行财务监督的各种形式,推行内部审计制度,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二)加强对交通部门各项资金的监管

交通部门的各项资金均应纳入财务监管范畴,凡未经部门预算批准的资金,不得支用,要切实制订具体的资金监管和报批制度。

第一,加强资金的收入管理。要严格按照财政“收支两条线”的有关规定,加强对上级养护费拨款资金和财政预算拨款的管理,单位的所有资金来源及收入均要存入指定账户,严禁私设“小金库”、白条入帐、套购现金、开支混乱和坐支等违反财政法规和财经纪律的行为。

第二,加强资金的使用管理。交通部门要根据资金使用计划对资金进行合理安排,严禁擅自扩大开支范围和铺张浪费,加强稽核审查,按照会计科目进行建账核算,做到账目清楚,登记及时,真实准确,以保证资金安全合理有效使用,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率。

第三,加强成本、费用支出管理。关于成本、费用的开支,要坚持节约的原则,做到不随意超计划、超概算,不得乱挤乱摊,在年度决算时呈报同级有关单位及上级管理部门审查。

(三)加强票据管理

交通事业单位使用的一切票据要按照财政部门的规定和要求加强管理,所有票据的领用要有专人负责,建立领用台账,妥善保管,不得遗失、霉烂毁损;所有票据的使用要按票据的规定正确填写,任何票据使用人都不得以任何借口截留挪用票据款,对票据开出后的收入要分清来源,加强管理,做到专款专用。

(四)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目前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还没有实现完全网络化和电算化,大多会计核算和数据的传送仍要以人为方式进行。但与此同时,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以及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为实现交通行业财务资源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和动力,它可以大力推动财务与业务的一体化管理,为单位领导者核算、监督、控制提供可靠保障。这样可以减少财务管理中的人为因素,利用信息、通信等技术提高财务信息传递的质量和速度。因此,交通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管理的工作中,需要特别重视对信息化的建设。

(五)提高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

财务管理工作是专业性较强的技术工作,同时又是涉及范围较广的工作。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影响到财务管理作用的正常发挥。因此,交通行业财务管理工作必须注重多渠道、多专业地选拔财管人员,努力完善财管结构。首先,要求财管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政策水平,对财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道德修养和政策水平,使其牢固掌握国家财经法纪和交通行业规章制度;其次,要提高财管人员的业务能力,使其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更新观念;再次,要提高交通部门现有财管人员的应变能力和财管队伍的总体素质。

三、结论

交通事业单位是我国公共部门的机构之一,其财务管理是交通事业单位日常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支持和保障交通事业发展的基础工作。在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要建立的发展过程中,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体制改革正在进一步深化,它的服务对象、服务方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取得资金的渠道也与过去有了较大的区别,因此,交通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要适应更广泛的市场经济需要,交通事业单位要结合本单位财会工作的实际不断加强和完善财务管理,以不断提高本单位财会管理水平,加强财务控制和监督,确保交通事业顺利、健康发展。

[1]牛敏.论完善交通运管的财务管理.财经界,2010;2

[2]周先柏.浅议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科技资讯,2007;14

[3]龙维丽.加强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和建议.管理观察, 2009;29

[4]聂平甫.交通行业财务管理体制创新研究.财会研究,2009;18

(责任编辑:罗宁)

猜你喜欢

财管票据交通
浅析内部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运用
以会计智慧化为核心的财务管理新模式
繁忙的交通
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小小交通劝导员
繁忙的交通
阅读理解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