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几点思考

2010-10-09大通县财政局李全林

财经界(学术版) 2010年9期
关键词:招商引资县域经济

大通县财政局 李全林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和重要基石,全面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不断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现实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周边涌现出了大量的经济强县(市),但在广阔的中西部地区和东部的山区,县域经济发展还相对滞后。这种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拉大了地区差别,影响了我国经济的总体布局,不利于小康社会建设和社会和谐。加快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的任务显得十分紧迫。

大通县作为省会西宁市辖县,总面积3090平方公里,总人口44.3万人,有汉、回、土、藏、蒙古等25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0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6.7%。全县耕地总面积69.3万亩,草场面积237.7万亩,林地面积147万亩,林木蓄积量118.4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8.1%,是全国“三北”防护林工程重点县、全国500家粮食大县之一,也是国家商品食基地县。作为青海省重点工业区,境内有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青海煤业集团有限公司、青海桥头铝电有限公司,青海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华鼎重型机床有限责任公司等10余家中央、省属大中型企业,全县已形成集冶金、煤炭、硅酸盐、电力、建材、铝锭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具备雄厚的工业基础和技术优势。但具备优势并不等于有了经济优势,全县农业人口35万人,占总人口的79%;贫困人口5.1万人,占总人口的11%。2002年大通县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所以只能定位大通县是西部经济欠发达县,因此做好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这篇文章,必须立足实际,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为重点,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突破口,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快产业升级步伐,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强力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全面发展。

一、强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牢固树立工业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把发展壮大工业经济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第一要务,以信息化带工业化,以工业化促信息化,走高科技、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且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一要强力招商引资,借水行船,以项目建设带动发展。当前制约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缺资金、缺人才、缺技术、缺项目,解决这些问题,靠自身积累太慢,靠银行贷款太难,靠上级扶持也有限,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最便捷、最现实、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吸纳各类资金、技术、人才,注入县域经济发展,其核心就是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借力发展。做好招商引资。传统的 “请进来”、“以情招商”、“以商招商”等招商方式这已不能适应当前日益激烈的竞争形势,应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积极探索产业招商、园区招商、网上招商、委托代理招商等新路子,坚持争取上级资金扶持与招商引资并进,引进外资与激活内资并举,拓宽招商引资渠道,扩大利用外资领域。在招商引资时要坚持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善于算大账、综合账,引导资金向大项目倾斜,以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开辟为大中型项目服务的“绿色通道”,确保项目“引得进,建设快,发展好”。二要大力发展民营工业。发展壮大民营工业是加快工业化进程的突破口和有效途径。放手发展民营工业,采取鼓励本地能人兴办、动员在外乡亲返乡创办、扶持下岗职工联办、支持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领办等多种形式,调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发展壮大民营工业。建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通过政府资金引导来激发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制订民营企业引进人才优惠政策,使民营企业对所需人才能够做到引得进、留得住。三是培育壮大主导产业。通过发展产业链、产业群,集中生产要素,扶持壮大一批骨干龙头企业,提高产品竞争力,增强企业幅射和带动力,带动县域工业快速发展。

二、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用发展工业的理念来发展农业,提高农业发展的集约化程度。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建设龙头企业、专业市场,以标准化生产争创名牌产品,重点抓好特色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劳务经济和农业结构调整四项工作,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市场化、组织化和现代化程度。

一是积极培育壮大特色产业。特色就是品牌,就是竞争力,有特色才有个性。就我县而言,依托川、浅、脑区域特点,按照“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相结合,以经济作物为重点;大田作物与设施农业相结合,以设施农业为重点”的思路,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加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步形成特色蔬菜、优质杂交油菜、优质蚕豆、优质马铃薯和小麦良种繁育五大产业带。做大做强无公害蔬菜,重点发展双新公路沿线设施蔬菜产业带,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建设“一村一品”特色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以日光节能温室为主的设施农业产业带。以深化科技示范县建设为载体,大力引进名优特新品种,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经济效益。

二是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立足实际,把农产品加工项目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积极引进在省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投资办厂,鼓励国有、个私、外资等多种所有制主体,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努力争创一批名牌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以质量创品牌,以名牌争市场、促增收。

三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农民是根本。 就我县而言,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且价格低廉,这是我们加快经济发展的优势所在,当务之急是以“阳光工程”、“雨露计划”为主要途径,依托县内17个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和县职业技术学校,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让农民熟练掌握各种技能,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加强与省内外22个劳务协作点的联系,认真做好农民外出务工的组织和信息指导、技能培训等服务工作,积极转变传统劳务输出方式,通过企业直接培训、校企联办、订单培训等方式,逐年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加强组织引导和务工培训,为外出务工农民提供信息、政策咨询、就业指导、技能培训等服务,通过实施骨干企业转移一批,发展民营经济吸纳一批,外出务工经商转移一批,变农民为工人、商人,以减少农民来富裕农民。

四是深化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引进、推广优良品种和标准化生产技术,建设质量优、规模大、效益高的特色农牧业产业基地,培育知名度高、具有区域特点的农畜产品品牌,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逐步形成几个有较强竞争力的农牧业产业带。逐步建立“优势区域、优势基地、优势产业、优势品牌”配套发展新格局。

三、强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是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是二三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要树立抓城镇建设就是抓经济、抓发展的观念,运用经营城市的理念来发展城镇,加快城镇化进程。按照中心县城、重点镇和一般乡镇三个层面,科学规划,突出特色,整体推进,尽快形成以县城为龙头,重点乡镇为骨干,一般乡镇为依托的城镇网络。一是要以培育产业为基础,依靠工业集聚效应促进城镇化建设,以深化改革为突破口,用市场机制解决土地、资金、城市改造等问题,推动城镇化发展上规模、上水平。二是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突出抓好县城建设。坚持规划先行,通过严谨科学的规划,进一步优化县城产业结构,提高城市品位。以创建卫生城、园林城为载体,加强城区主干道的建设和改造升级步伐。采取招商引资和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等多种方法,拓展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县城道路、供水、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体育、文化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城镇品位,改善人居环境。创新城镇管理体制,不断提高城镇管理水平。三是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各项社会事业。把商贸服务业和旅游业作为繁荣城市的重点,大力发展现代化商贸服务业,积极培育旅游市场,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加紧编制全县旅游业发展规划,规划建设一批开发潜力大、人文景观好的旅游景点、景区和农业观光园区,以点连线,以线带面,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产业。

[1]刘对良.关于发展壮大沙河县域经济的几点思考, 2008;8:22

[2]中国畜牧兽医信息网.县域强“三农”强 “三化”兴经济兴———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调查,2010;08:09

猜你喜欢

招商引资县域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招商引资新思路:精、专、优
都什么年代了还招商引资
从招商引资、选资到引才
岂能以招商引资论老促会?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