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年制”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

2010-09-29李成明

关键词:五年制院校职业

李成明

“五年制”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

李成明

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满足国家和社会需求为目标,以能力培养为重点。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建设与改革不能脱离学校的培养目标。应根据“五年制”高职校特点,从实际出发,从职业特点出发,从社会需要出发,构建不同于本科和“三年制”高职院的体育课程体系。

“五年制”高职校;体育课程;改革;对策

基金课题:徐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ZJ0908)。

一、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课程目标体系职业特征不明显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特点是“针对性”,是以培养技术应用型的专业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因此它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基础性学科教育。作为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应该围绕职业特征制定体育课程目标,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服务,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但目前的高职体育课程目标中没有体现职业特色。

(二)课程类型设置传统、单一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设置类型比较单一,必修体育课基本是田径、大球、体操等运动项目,即使可以选择,也是在这些项目当中进行,学生很少有机会自行选择喜欢或需要的运动项目。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使学生因没有自己喜欢的和专门持久的技能学习过程,难以形成自己终身喜爱和专长的运动项目。

(三)体育教学理念落后

由于受传统体育思想和观念的影响,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总是片面强调以传授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的课堂教学为中心,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任务。这种思想和观念虽然在一定历史时期适应了时代的需求,却造成了人才培养的片面性。这种思想和观念造成的后果是只注重近期效益,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和科学健身提供理论知识和方法的指导,忽视了对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的培养,致使他们走向社会仍难以形成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能力与习惯。

(四)学生学习评价体系的过于单一

用统一、标准的体能和运动技能的竞技体育评价体系来评价学生体育课的成绩,过分强调运动技能、技术的重要性,忽略体育教育评价目标的多样性、评价内容的多元性、评价方法的综合性、评价主体的多元性等特征,忽略教育评价具有反馈调节、展示激励、记录成长、反思总结、积极导向等发展性功能,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发展性功能。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和全面性。

二、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对策

(一)突出职业特点,拓展体育课程目标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高职体育要根据《纲要》的基本要求,结合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与特点,确立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目标,使之具有高职体育特色(表1)。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要以“育人”为最高目标,以“终身所从事职业”为主线,,把“育体育心”、“未来生活需要与学生专业主体需要”、“增强操作能力与终身受益”三者紧密结合(表1)。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目标既要有一般性、特色性的差别,又有本质上的联系,体现出职业性的终身特点。

(二)体育课程类型的改革

体育课程必须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构建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课程设置新模式。应根据学院的办学特色、体育资源,突出健身性、职业性特征;应根据学院软硬件情况、学生的兴趣爱好、专业特点,打破原有班级建制,区分性别、层次进行教学。

1.必修课。“五年制”制高职校具有不同于高职院的特殊性,学生主体为初中毕业生,教学模式为4+1,学生刚开始还不适应打破班级建制,区分性别、层次的教学。因此,前两个学年主要以班级授课制为主,开设基础课和保健课,健身原理和方法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体育理论。针对学生不同专业需要,有侧重地进行项目组合,恢复体力,发展与职业相关的身体素质,完成从中学到大学之间的过渡。

表1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目标的内涵

基础课里面还必须包含有体能测试,身体健康目标是《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五大目标之一,也是高职院校培养目标之一。有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学生身体素质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1]。身体素质和学校体育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直接反映了学校体育工作的现状。因此,根据这一事实,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不能忽视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与提高。

2.选修课。体育选修课从个性化的体育教学出发,帮助学生形成个人体育专长,提高专项技能,培养学生个人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修养。因此,体育选修课的设置应该采取“三自主”的形式,即自选项目、自选时间、自选教师,有些课程可以借助当地的体育设施进行上课。灵活、多样的是当今体育课程发展的趋势之一。除此之外,针对高职院校的自身特点,还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开设一些拓展类课程,以及小型的体育课题讲座、体育运动的文化与欣赏、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等。各种课程又分为普及和提高两种形式,可以在第三、四个学年完成。

3.选择必修课。选择必修课就是针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特点,开设一些职业技能运动训练课。所谓职业技能运动训练课,是一种专门化的教育过程,它通过使用体育的形式、手段和方法,最大限度地保证人的适应劳动和活动所必要的机能和运动能力得到发展和完善,从而提高职业教学的效果和独立生产活动中保持良好的工作能力。因此,要有预见性地选用针对防治肌肉容易萎缩的肢体部位,加大其肌肉活动,用以生理性机能补偿或职业病防治。如机械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除了搞技术设计外,还可能长时间站立于机床前工作,经常接触各种重量的机械零件;纺织专业的学生经常要站立操作,进行批量的手工或电动裁剪,在体育运动训练课,就应结合这些专业要求,发展学生肩带肌、躯干肌和脚掌力量,发展一般耐力和下肢静力耐力,增强上肢动作的协调性和准确性,加强目测力和注意力的培训。主要在第四个学年完成。

(三)体育教学理念的转变

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通过启发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对于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教师要指导学生开动脑筋,培养学生对问题主动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的积极态度。教学方法上,要讲究个性化和多样化,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助活动,努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不仅要注重教法的研究,更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练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

(四)建立新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应注重学生学习评价的反馈调节、展示激励、记录成长、反思总结、积极导向的发展性功能,把学生的体育知识、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合作精神、进步幅度综合地纳入学生体育成绩评价的内容体系中,并改变单一评价主体地现状,加强自评、互评、师评有机融合,使学生成为评价地主人,使评价成为推动学生主动参与、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地过程。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现行评价机制是过多采用结果性评价,衡量体育成绩好坏,倚重于技术考试。这种评价方式对学生来说既不公平,又不符合职业教育特点。首先,身体素质、运动技能与学生的遗传因素有关。因此,应根据素质教育的目标定位,建立有利于激励学生体育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指标应反映学生的生理、体能、知识、技能的状态[2]。其次,要按照职业教育要求,体育教学更应侧重评价学生的职业体能和体育教学对职业操作技能的促进效果。另外,可采用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看学生体育成绩的提高幅度和认真程度,并从学生的体能、运动技能、学习态度、行为、情感和意志、合作与交往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三、结束语

“五年制”高职教育的主体具有其特殊性,因此,体育课程的改革不能照搬其他高职院在第一学年就打破原有班级建制,区分性别、层次进行教学的模式;也不能像中学那样按照班级授课,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要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将“五年制”高职校体育课的功用发挥到最大。

[1]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J].中国学校体育,2006(10).

[2]汪正毅,等.21世纪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3).

G642.42

A

1673-1999(2010)16-0197-02

李成明(1985-),男,山东临沂人,硕士,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徐州221000)助教,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

2010-05-01

猜你喜欢

五年制院校职业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五年制高职企业实习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CBS教学模式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尘肺病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