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类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2010-09-29薄建柱杨绍清思司福利
薄建柱杨绍清△陈 思司福利
师范类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薄建柱①杨绍清①△陈 思②司福利①
目的 探讨师范类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的特点以及二者的关系。方法 分别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1315名大学生进行测量,测量数据用SPSS 10.0整理与统计。结果 师范类大学生的家庭满意度(F=8.86,P<0.01)和自由满意度(F=4.16,P<0.05)在是否贫困与性别这2个因素上存在交互作用,贫困男生的家庭满意度和自由满意度不仅低于贫困女生,而且显著低于非贫困男生;女生比男生体验到更少的学业满意度(F=21.12,P<0.01);贫困生的学校满意度(F=5.57,P<0.05)和环境满意度(F=5.45,P<0.05)明显高于非贫困生,但他们的学业满意度(F=3.54, P<0.05)明显低于非贫困生;社会支持各因子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均呈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 师范类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存在性别和贫困与否方面的差异;师范类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是影响其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
贫困大学生;师范大学生;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
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发展和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人们关注的焦点逐渐从消极的情绪和心理状态转向积极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 ell-being,SWB)作为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更是受到格外的关注。目前人们较为接受D iener对主观幸福感所下的定义,认为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 ell-being,SWB)是“专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价,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1]。国内外不少学者对主观幸福感进行了研究,认为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有人格特点、自尊、生活事件、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包括婚姻关系、家庭关系、朋友关系、邻里关系等)、收入和健康等等,同时许多科学研究已证实了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状态之间的联系,无论是宏观分析,还是微观研究,都显示出社会支持对个体心理健康有着有益的影响。但是师范类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却很少涉及,本研究旨在探讨师范类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基本特点以及他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
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高校并轨制度的施行,相对提高的学费和双向选择的分配趋向,以及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贫富差距的产生,贫困大学生作为校园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发展成长的特殊性日益受到社会尤其是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这种关注更多地是直接在经济方面的帮助,没有看到经济贫困对贫困生的成长,特别是心理成长的影响,自然也就缺乏对他们心理状况的深入了解和关注。本研究将探讨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基本情况,进而为从精神上给贫困大学生提供帮助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被试取自河北师范大学,被试分为两部分,贫困大学生(依据有关规定选取月生活费低于200元的学生)直接从贫困生库中调取,非贫困学生从各个系随机抽取。发放问卷共1500份,获得回有效问卷1315份,有效回收率为87.7%。具体分布见表1。
表1 被试在各变量上的分布情况
1.2 研究工具
1.2.1 主观幸福感量表 采用张兴贵[2]编制的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包括生活满意度量表和快乐感量表2个分量表,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包括37个题目,分为6个维度,报告在过去几周以来对自己生活状况的看法;快乐感量表由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组成,共14个题目,报告在过去1周时间内所体验到的情绪,2个量表都采用7点计分。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1.2.2 社会支持量表 由肖水源[3]编制,共10个条目,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本研究考虑到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第4题中的“同事”改为了“同学”;将第5题中的“夫妻”删掉,保留“恋人”,同时删去了C项“儿女”,将第6题和第7题中的“配偶”改为“恋人”。国内学者李艺敏等[4]、刘广珠[5]以及张雯等[6]都对该量表进行了基本相同的修改,修改后都作了小样本相隔1个月的重测,结果10个项目的相关系数分别在0.711~0.920和0.698~0.912之间,均说明修订后的量表仍具有较高的信度。
1.3 研究方法 按年级、专业分别集体施测。全部测试均由受过培训的心理学专业研究生担任主试,现场回收问卷。
1.4 数据统计 问卷数据采用SPSS 10.0进行整理与统计。
2 结 果
2.1 师范类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基本情况 将师范类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按性别与是否贫困进行交互作用分析,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在主观幸福感的各维度上,师范类大学生的家庭满意度和自由满意度在是否贫困与性别这2个因素上存在交互作用,而在主观幸福感的其他维度上均不存在交互作用。进一步的方差分析发现,贫困男生的家庭满意度和自由满意度不仅低于贫困女生,而且显著低于非贫困男生;而贫困女生与非贫困女生之间在这两个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
另外,师范类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的家庭满意度、学业满意度两个方面的性别主效应显著,具体表现为女生比男生体验到更多的家庭满意度;女生比男生体验到更少的学业满意度;而在其他维度方面则无显著差异。
师范类大学生的学校满意度、环境满意度和学业满意度在是否贫困方面的主效应显著,具体表现为贫困生的学校满意度和环境满意度明显高于非贫困生,但他们的学业满意度明显低于非贫困生;而在主观幸福感的其他方面,贫困生与非贫困生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
2.2 师范类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见表3。
表2 师范类大学生在是否贫困与性别方面的差异比较(F)
表3 师范类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r)
表3表明,师范类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各因子与生活满意度的6个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即获得的社会支持(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的利用度)越多的学生,他们的生活满意度就越高;社会支持各因子均与积极情感呈显著正相关,即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的学生,其所体验到的积极情感越多;社会支持各因子均与消极情感呈显著负相关,即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的学生,其所体验到的消极情感越少。
3 讨 论
3.1 师范类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基本状况 前述结果表明,在主观幸福感的各维度上,师范类大学生生的家庭满意度和自由满意度在是否贫困与性别这2个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贫困男生的家庭满意度和自由满意度既显著低于非贫困男生又显著低于女生;贫困生在学校满意度、环境满意度方面高于非贫困生而在学业满意度方面低于非贫困生。分析原因,可能是由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的特点和经济条件决定的。大学生渴望交往,渴求理解。但贫困学生由于囊中羞涩,经常避免与他人交往,减少消费,使得他们把出人头地的希望寄托在学业上,从而导致他们的学业满意度、家庭满意度和自由满意度较低;由于学校对贫困大学生的经济援助,能暂时缓解贫困生的经济困难,并且贫困生对学校环境比较认同,使得他们的学校满意度和环境满意度较高。
国内学者田澜等人[7]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结果发现,男女生之间在主观幸福感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国内学者丁新华[8]的研究却发现,男女生之间在主观幸福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发现,不同性别的学生只在主观幸福感的家庭满意度、学业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比男生体验到更多的家庭满意度;女生比男生体验到更少的学业满意度。分析原因,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男女两性在对自我的社会性别角色的要求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男性对于社会地位、经济、财富等的要求明显高于女性。男性更容易将外在的价值(如地位、财富)等同于自身的价值。女性的价值感则倾向于从自身寻求,如身材、容貌及成人后的婚姻生活等等。同时,女生更关注家庭,更看重家庭的人际关系,而男生受到文化的影响,更加关注家庭收入。男生由家庭的经济收入带来的影响更大,而且知道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家庭的收入状况,为了弥补经济上的不足,男生往往更有志向从其他的方面去寻求价值的认同,比如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希望在学业上取得一定的成绩,从而体现自身的价值,这也是男生的学业满意度比女生高的原因之一。
国内学者胡瑜凤,唐日新[9],孔德生,张微[10],余欣欣[11]等人的研究均表明,贫困生的主观幸福感明显低于非贫困学生,本研究发现,贫困生的学校满意度和环境满意度明显高于非贫困生,但他们的学业满意度明显低于非贫困生;而在主观幸福感的其他方面,贫困生与非贫困生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分析其原因,可能与研究者使用的主观幸福感的量表不同有关。
3.2 师范类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前述结果表明,师范生的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而消极情感与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这与国内许多学者(如丁新华[8],张建人等人[12])对此的研究基本一致。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密切,无论是个体客观拥有的支持源、主观感受到的支持,还是对支持的利用,都与主观幸福感的各个指数相关显著。社会支持状况良好,其体验到的积极情感越多,对生活也比较满意,总体上说自我感觉幸福的程度也会越高。从而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再次验证了社会支持是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
[1]Diener E.Subjectivewell-being[J].Psychologica lBulletin,1984,95 (3):542-575
[2]张兴贵,何立国,郑雪.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的结构和量表编制[J].心理科学,2004,27(5):1257-1260
[3]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刊):42-46
[4]李艺敏,李永鑫,李惠民.河南省大学生社会支持的调查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1):34-35
[5]刘广珠.577名大学生获得社会支持情况的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3):175-176
[6]张雯,齐光辉,郑日昌.师范大学生社会支持及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2):81-83
[7]田澜,王鑫强,胡风霞.师范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发展特点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6):523-525
[8]丁新华.大学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9):790-794
[9]胡瑜凤,唐日新.社会支持对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8):737-738
[10]孔德生,张微.贫困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其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1):61-65
[11]余欣欣.贫困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高教论坛, 2007,3:97-100
[12]张建人,黄懿.大学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6):629-631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jectiveWell-being and Social Support of Normal Un iversity Students.
B o J ianzhu,Yang Shaoqing,Chen S i,et al.N orth China CoalM ed ical U niversity,T angshan063000,P.R.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support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SWB)in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M ethods A total of 1315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were adm inistered by social support scale and subjectivewell-being scale.Results The score of living satisfaction(F=8.86,P<0.01)and satisfaction about freedom(F=4.16,P<0.05)in impoverished boy college studentswere lower than those not only in impoverished girl college students,but also in non- impoverished boy college students;therewas significant gender difference in academ ic achievement(F=21.12,P<0.01);there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atisfaction about school(F=5.57,P<0.05),satisfaction about environment(F=5.45,P<0.05)and academ ic achievement(F=3.54,P<0.05)between impoverished and no- impoverished college students;the subscales of social support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allof SWB.Conclusion There is significant gender difference in SWB of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WB between impoverished and no- impoverished college students;There ar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social support and SWB in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I mpoverished college students;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Social support;Subjective well-being
2010-02-19)
① 中国.华北煤炭医学院(唐山) 063000 ②河北师范大学学工处 E-mail:chensi@163.com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