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特征与网络使用动机研究*
2010-09-29万晓霞黄丽春徐思师吴帆李求真
万晓霞黄丽春徐思师吴 帆李求真
人格特征与网络使用动机研究*
万晓霞①黄丽春①徐思师①吴 帆①李求真②
目的 探讨大学生网络使用动机与其人格特征、自我和谐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动机量表(I UM S CS)、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和自我和谐量表(SCCS)对462大学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信息获取性动机三年级学生显著高于二年级学生(t=4.688,P<0.001);信息获取性动机与人格中稳定性、内向与外向因素等正相关,与紧张性、自我灵活性等负相关;人际情感动机与恃强性、兴奋性等正相关(P<0.040~0.001)。回归分析表明:紧张性、内向与外向及自我灵活性、自律性可以解释信息获取性动机10.1%的变异(t=-3.00,-3.14,2.77;P<0.002~0.007);人际情感性动机的6.6%变异可以用恃强性、适应与焦虑等来解释(t=4.48,3.16,-2.27;P<0.001~0.024)。结论 高紧张性、自我灵活性抑制信息获取性动机,内向与外向、自律性高分者利于信息获取性动机的强化;高恃强性、高适应与焦虑以及新环境不适应者可促使人际情感动机的提升。
信息获取性动机;人际情感性动机;人格特征;自我和谐;大学生;网络
当今,互联网已进入现代生活的每个角落,国内外有关学者就网络对人的心理影响已作了大量研究[1],这些研究主要探讨网络成瘾者与人格关系,对(一般适应者)网络行为与人格特征关系研究近年也见报道[1-4]。但人格与网络信息获取性动机及人际情感性动机的关系研究未见报道。上网动机与人格特征是否有关,具有某种人格特征的人是否倾向某种上网动机,人格特征能否预测上网动机这是本研究主要关注的问题之一。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的上网动机与其人格关系作实证研究,探讨两类不同上网动机与卡特尔16人格及自我和谐各因素的内在相关关系,并以人格因素、自我和谐因素为自变量,上网动机为因变量建立回归模型进行分析,进而阐述人格因素对其网络使用动机的影响。从而有利于应对互联网时代的心理挑战,为有效引导大学生正确上网行为提供理论基础。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来自广州2所大学二~三年级学生,以随机整体抽取学生484人,包含中药学、药物分析、化学等专业学生,发放上网基本情况调查表包括性别、年级、专业等网络使用情况信息(含I UM S CS)、卡特尔16PF及SCCS。回收有效问卷462份。其中男生206人,女生256人;二、三年级分别为183人和279人;年龄19~24岁。
1.2 工具
1.2.1 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动机量表[3,5]调查使用的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动机量表( IUM S CS)。共17个项目,采用从“①完全不符合自己的情况”到“⑦完全符合自己的情况”的7点量表。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信息获取性动机和人际情感性动机两个因素。信息获取性动机α=0.80,人际情感性动机α=0. 83,表明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较高;所有项目与所属因素因子分的相关系数均在0.48~0.77之间(P<0.001),显示项目区分度理想;该研究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GF I=0. 954,TL I=0.942,CF I=0.951,RM SEA=0.045,表明二因素模型对数据具有较好的拟合度[3]。其中因素Ⅰ反映大学生将互联网作为获取有用信息和资源的工具来对待,即通过上网获取新闻、就业信息、个人感兴趣的信息或软件,命名为信息获取性动机。因素Ⅱ反映大学生通过上网结交兴趣相投的朋友、获得情感支持、寻求虚拟社会中的人际体验以及排解烦恼等动机,命名为人际情感性动机。
1.2.2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 Q uestionnaire,16PF)[6]该问卷共有187个项目,可以测评16种人格特质因素,如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等、8项次级因素。
1.2.3 自我和谐量表(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Scale,SCCS)[7]该量表包括35个项目,分别测量个体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程度、自我的灵活性以及自我刻板性3个因素。
1.3 数据处理 运用SPSS 10.0进行描述统计、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 462名大学生性别和年级差异 为了检验大学生的性别、年级在其信息获取性动机、人际情感性动机上是否存在差异,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信息获取性动机和人际情感动机的性别和年级的交互作用的F值都未达到显著差异。但信息获取性动机的年级的主效应达到显著水平(F=20.223,df =1,P<0.000)。进一步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表明,在年级变量上,信息获取性动机三年级学生显著高于二年级学生,三年级学生更偏向信息获取性动机(三年级=46.40,二年级= 43.01,t=4.688,P<0.000)。
2.2 16人格因素、自我和谐因素和信息获取性动机、人际情感性动机相关分析 本研究对信息获取性动机、人际情感性动机与16人格特质、自我和谐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和表2。
表1 16人格因素、自我和谐各因素与信息获取性动机的相关(r)
表2 16人格因素、自我和谐各因素与人际情感性动机的相关(r)
从表1可以看出,信息获取性动机与人格中稳定性、有恒性等正相关,与怀疑性、忧虑性、独立性、紧张性等负相关。表2显示,人际情感性动机与16人格因素中恃强性、兴奋性等正相关,与新环境中成长呈显著负相关。
2.3 16人格因素、自我和谐各因素与信息获取性动机及人际情感动机的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索16人格因素、自我和谐各因素对于信息获取性动机、人际情感动机的预测作用,本文以16人格各因素及自我和谐各因素为自变量,分别以信息获取性动机、人际情感性动机为因变量,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从表3可见,16人格特质中紧张性、自我灵活性、内向与外向、自律性因素可联合解释大学生信息获取性动机10.1%的变异,且紧张性、自我灵活性对信息获取性动机发生影响的偏回归系数为负值。
16人格因素中恃强性、次级因素中适应与焦虑、新环境中成长因子对于人际情感动机解释量为6.6%,新环境中成长因素偏回归系数为负值。
3 讨 论
3.1 信息获取性动机的年级差异 信息获取性动机三年级学生显著高于二年级学生,随着进入更高一年级的学习,学生的知识面更广泛、自主意识越来越强,独立面对问题意愿更强,对知识、信息的需求欲望可能随之升高,独立解决问题时信息的需求会显得更重要;加之大三已经开始为就业准备,其信息需求更广泛,促使三年级学生信息获取性动机显著提升。
3.2 人格因素、自我和谐因素与信息获取性动机 信息获取性动机与人格中稳定性、有恒性、敢为性、自律性、内向与外向、兴奋性、心理健康因素、专业成就正相关。人格有恒性、稳定性、敢为性、自律性、内向与外向、心理健康因素高分者及适度兴奋的人做事尽职、有始有终、自信而敢为、自律严谨、活泼,这些健康人格有助于信息获取性动机强化;信息获取性动机与怀疑性、忧虑性、独立性、紧张性、次级因素中怯懦与果断负相关,与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灵活性负相关。多疑、固执己见,忧虑、抑郁烦恼,情绪困扰、不安,我行我素,独断独行、自我与环境不和谐这些特点对信息获取性动机有负面影响,而且这种人格特征易引发心理健康问题。由此可以看出信息获取性动机的强弱与心理健康水平高低呈正相关。
人格因素、自我和谐因素与信息获取性动机的回归分析表明:紧张性、自我灵活性、内向与外向、自律性因素可联合解释大学生信息获取性动机10.1%的变异,其中紧张性、自我灵活性对信息获取性动机为负面影响,内向与外向、自律性因素为正面影响。表明高紧张性、自我灵活性抑制信息获取性动机,这与相关分析是一致的。本研究还提示:紧张性既与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及自我刻板性正相关(r=0.442,P<0.000;r= 0.205,P<0.000),又与自我灵活性正相关(r=0.292,P<0. 000)。表明这两个人格特点上的高分者一方面会体验较多的自我与经验的不一致,自我与环境的不和谐而有困扰,同时又体验到较高的自我灵活性。因为内心紧张而纷扰就意味着个体怀疑、焦虑,会对自己的言行有所要求,如在网络使用目的方面容易放弃自己最初的想法而表现出适应性的行为,这本身就是自我灵活性的表现,但这样会使个体当时就会体验较高的自我不和谐;内向与外向及自律性高分者外倾,开朗,善于交际,自律严谨、顾大局,他们在现实中有充分发挥自身与他人沟通及交际的优势,而且自控力强,从而更多地将网络作为信息获取平台的使用,使得信息获取性动机得以强化。
3.3 人格因素、自我和谐因素与人际情感性动机 人际情感动机与恃强性、兴奋性、实验性、适应与焦虑正相关;但与新环境中成长影响为负相关。好强、感情用事、不拘泥于现实、易激动、焦虑人格者将网络作为展示个人价值的平台,在网络中结交兴趣相投的朋友、同时在其中可寻求虚拟社会中的人际体验,获得现实生活难以获得的情感支持,这些可能是他们主要上网原因之一。
人际情感动机回归分析表明,恃强性、次级因素中适应与焦虑、新环境中成长因子对于人际情感动机解释量为6.6%,其中恃强性、适应与焦虑占5.5%。其中新环境中成长因素偏回归系数为负值,与相关分析一致。高恃强性、适应与焦虑以及新环境不适应者的人格特点可促使人际情感动机的提升。恃强性、适应与焦虑偏高者好强、固执、容易激动、焦虑并常伴有不满感。在现实中无法满足的好强心、个人支配欲,可以在虚拟的社会中可以得到满足,因为在虚拟社会中可避免一些正面的人际冲突,感受到“平等”的社会支持和评价,获得排解烦恼的捷径。因此他们网络使用动机更倾向于人际情感性交流。可见,高恃强性、高适应与焦虑以及新环境不适应者的人格特点是引发大学生不健康的互联网使用的潜在因素,这无疑增加了大学病理互联网使用的风险。然而互联网使用是时代的需要,一味的阻止和指责是无济于事。因此社会、学校、家长有责任帮助学生们创建一个和谐、互助、宽容的环境,有利于大学生人格在新的环境中的全面、健康发展。
[1]万晓霞.大学生网络行为与人格特征、自我和谐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4):299-230
[2]万晓霞.近十年SCI人格心理学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2009(6):1281-1286
[3]张锋,沈模卫,徐梅,等.互联网使用动机、行为与其社会-心理健康的模型构建[J].心理学报,2006,38(3):407-413
[4]万晓霞,郑雪.大学生网络行为与总体幸福感、人格、自我和谐的关系[J].中国心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3):279-282
[5]徐梅,张锋,朱海燕.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动机模式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4,10(3):8-11
[6]戴忠恒,祝蓓里.卡氏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修订本)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87
[7]王登峰.自我和谐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314-317
Research on the I nternet UseM otivesand Personality.
W an X iaox ia,H uang L ichun,X u S ishi,et al.Guangdong Pharm aceuticalU-niversity,Guangzhou510240,P.R.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ternet use motives and undergraduates’personality,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M ethods A totalof 462 studentswere asked to finish questionnairesof IUM S CS and 16PF and SCCS.Results Information-acquisition motives of third-grade undergraduates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sophomores(t=4.688,P<0.000); The information-acquisition motives had obviouspositive correlation w ith factorsof the stability,internal and external,and negative correlation w ith tension,self-flexibility etc;The social-affectivemotives had obviouspositive correlationw ith the dom inance,excitement etc(P<0.040~0.000);Th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10.1%of the information-acquisition motives differences could be explained by the tension,internal and external,flexibility of self and self-discipline(t=-3.00,-3.14,2.77;P<0.002~0.007) and that 6.6%of the social-affective motives differences could be explained by the dom inance,adaptation and anxiety etc(t=4. 48,3.16,-2.27;P<0.000~0.024).Conclusion The high-tension,flexibility of self inhibit information-acquisition motive;The high internal and external and self-discipline promote information-acquisition motive;The high dom inance,adaptation and anxiety and those who are unsuited to the new environment promote social-affective motives.
Information-acquisition motives;Social-affective motives;Personality;Self-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U ndergraduates;Internet
201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