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背影中的教师专业发展:迷思与困境
2010-09-27李子建黄显涵李玉珍
李子建,黄显涵,李玉珍
(香港中文大学 教育学院,香港)
一 理论背景
(一)考试理论
考试是政治、经济与文化综合竞技的核心场域(Dw yer,2008)。在社会学领域中,考试主要承担三方面功能:筛选性功能、转化性功能与社会分层功能。在课程理论视域中,考试要不仅能够测量教学结果,同时更需要持续促进教学良性发展。在各种不同类型的考试中,高风险考试无疑是最为引人注目的形式之一。所谓高风险考试是指学校根据本校学生在这些考试中的分数水平被社会评价。较高的校际评分可能给学校带来社会赞扬或财政支持,而较低的评分则可能带来社会压力以及尴尬的处境。对于学生个体而言,高分数可以证明学生的学业成就并得到某种文凭,而低分数的学生可能会被留级或根本拿不到文凭 (AERA,2000)。由于高风险考试对日常教学常常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多数研究者将这种影响概括为“回冲效应”(washback effect or backwash effect)。
一般而言,回冲效应常常与“考试影响”(test impact)(Baker,1991),“结果的有效性”(consequential validity)(Messick,1996),“测量驱动的教学” (measurement-driven instruction)(Popham,1987)等名词相联系。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回冲效应主要是指考试对教与学的影响(A lderson&Wall,1993;Cheng,1997,1998)。其主要包括四个层面的含义:
(1)由高风险考试引发 (A lderson&Wall,1993)。(2)发生在课程实施层面。(3)对教师、学生以及利益相关者产生一定的影响 (A lderson&Wall,1993;Bailey,1996;Cheng&Curtis,2004)。(4)对课程改革有潜在影响 (Shohamy,1992)。回冲效应的强度往往和考试风险强度形成直接的线性关系(A lderson&Wall,1993;A lderson&Ham p-Lyons,1996)。考试的风险强度越高,即考试牵涉的利益覆盖面较为广泛、影响深远,那么回冲效应强度越大。而这种回冲效应对课程所带来的影响既可能是积极正面的,也可能控制、禁锢整个课程的良性发展(Bachm an&Palmer,1996;Daviset al.,1999)。
(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Reid(1992)认为教师是搭建在制度课程和实践课程之间的独特桥梁。Hargreaves&Lo(2000)认为伴随经济发展,人们期望教师能够胜任建构学习型团体,创造知识型社会,扩容革新能力等诸多角色,由此教师发展被提上了课程发展与革新的日程。
一般而言,与教师发展相关联的概念还有职业发展、专业发展和个人发展。职业发展是指为了达致教学的目标而对教师个人进行必要的技能训练(Trorey,2002)。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初期训练之后所进行的各种持续性学习活动”(Trorey,2002)。个人发展则更多关注个人的兴趣与专长,这与个体在工作场所扮演的角色没有必然相关(T rorey,2002)。尽管不同概念之间存在细微差异,但是面对“以学科为基础”、“课程整合”等方面的课程改革,教师的持续性学习无疑是一个关键性要素 (Bell&Gilbert,1996)。
Hargreaves&Fullan(1992)强调研究教师发展有三种进路 (app roach),作为知识与技能层面的教师发展;作为个人理解的教师发展;作为生态性改变的教师发展。Tuohy(1999)则指出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在广义上分为三个部分:个体的外化 (关注教学质素)、个体内化 (关注目标与教育)、个体间性 (关注学习与相互关联)。Little(2001)进一步将教师的专业发展内容区分为四个部分:作为激励与目标设定层面的专业发展,作为知识与技能层面的专业发展,作为探究的专业发展,作为合作与社群的专业发展。这种分类较好的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进行了统整与划分。
二 研究问题
1977年,中国大陆正式恢复高考,至今已逾30年。高考,这个词汇固然已经脱去在20世纪70年代近乎神圣的光环,但是在当今时代,无论是对无数莘莘学子还是对整个社会体系而言依然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难以计数的测验或考试几乎充斥了中国大陆学生学习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学生不得不在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升学考试……这些为数众多、功能各异的测验或考试中疲于奔命、忙于应付。而一年一度的高考无疑是最为关键、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次高风险考试。
本文选择在2000年启动的大陆新高中课程改革的脉络之下,以高三语文和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分析高考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三 研究方法与样本选择
本项调查主要运用质化研究方法,采取的数据搜集方式是半结构式访谈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本项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多数是“回溯性”信息,这意味着本项调查数据所揭示的仅仅是从教师自我反思的角度切入的“部分真实”,这将成为本项调查的一种限制,但与此同时,这种“部分真实”所反映的恰恰是教师对教学、考试的个人性意义与真实理解,从这一点来看,这也构成了本项研究的价值所在。
正如陈向明 (2000)所说,质化研究数据的整合和分析并没有一套固定的、适用于所有情境的规则和程序。研究者需要结合自己的研究题目和数据特性选择合适的方法。本项研究的田野调查始终处于“收集—展示—浓缩—结论”的循环过程中,因此整理数据基本遵循互动模式 (Huberm an&Miles,1994)。
图1 整理数据互动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数据浓缩与数据收集、数据分析之间形成相互作用的关系,质化研究资料整理在这种循环往复中逐步提炼、逐步清晰。本项田野调查采用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在每次访谈结束后,研究者都会进行反思与整理,为下一阶段的资料收集提供依据与借鉴。而下一阶段收集的数据再次进行浓缩展示,导致产生结论。这一结论又可以为数据浓缩、数据展示提供线索与依据……这一动态循环过程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始终持续。
由于本项研究主要的数据搜集方法是半结构式访谈,因此笔者先将访谈录音转换成文字,然后采用类属分析形式 (categorization)对数据进行初步的分析整理。
在选择样本过程中,研究者不仅要考虑研究问题,同时需要考虑和研究对象的关系、研究时间等因素。因此本研究选择在广东省广州市四所高中的高三年级展开田野调查。广东省是高考改革的“排头兵”,在高考改革过程中灵活性较高、自主性较强,在全国具有典型性。
表1 受访学校、教师概览
本项调查在广州市的四所中学中分别选择4~5位高三年级教师,对其进行深入访谈。选择教师时,考虑了教师的教龄和学科因素。总体来看,四所学校的性质和受访人员结构如表一。
此项调查的个案选择满足以下特点:首先是信息的丰富性。在进行个案学校的选择时,不同背景、不同类型的学校将可能会为本项调查提供较为全面丰富的数据。其次是典型性。S1-S4四所学校及受访教师基本能够代表广州市重点高中与非重点高中的普遍情况。在下文引用访谈内容时编号涵义示例如下:
四 研究结果
在大陆轰轰烈烈开展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是否成为一个积极参与者对整个改革至关重要。本部分将以Little的分类作为基本框架分析高考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真实影响。
第一,作为知识与技能层面的专业发展——备考知识与学科知识的困境。
多数教师认为经过高三的教学可以让自己的学科知识与技能系统化、准确化,备考教学有助于教师对知识的梳理与掌握。
“高三主要是让教师本人的学识方面有了一个提高,象……诗歌鉴赏方面,你要教学生读懂,首先你要自己读懂,你自己都读不太懂怎么去教学生呢?你要大量的去查找数据,在这个过程中,你本身就是一种提高了。”(S4-CT2)
“你整个知识的框架的梳理是提高的,因为你要从头到尾把它所有的知识重新梳理一遍,我觉得经过高三的老师一定会对知识这个体系特别是对语法这样一个体系会重新梳理,教过高三的老师,我觉得是有些提高的。”(S1-ET1)
对大陆学生而言,由于英语属于第二语言习得,因此英语教师更容易陷入学科能力和备考能力之间的困境。例如S1-ET1,S3-ET2,S4-ET1等教师指出由于英语高考不考查口语,而高三阶段教师多以汉语作为教学语言,因此在高三阶段英语教师的口语能力极易下滑。
第二,作为探究的专业发展——高考对教师教学研究存在负面回冲效应。
“说到教学方法,我觉得以前在教职中的时候我们的教学方法会更多,那个真正是素质教育,象这个 (普通高中)就是应试教育。”(S4-CT2)
“一个老师的基本功,就是对课堂的控制啊,或者对教材的处理啊,对整堂课的设计呀,这些应该说是在第一、第二年的时候 (指高一、高二年级)学的比较多一些,到高三的话,就稍微停滞不前了……高考指挥棒的作用比较明显吧……你很难说能够去脱离他……还是怎么样都要紧扣着这个事情去开展教学的活动。”(S1-ET3)
由于高考时间有限,压力“四伏”,因此很多老师,尤其是语文与英语学科的教师,由于工作量骤然增大 (主要体现为作文批改量加大),教师多数是超负荷工作,疲于应付节奏快速的高三教学,因此教师缺乏充裕的时间进行教学的反思或改进。从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的角度来看,在这一层面,两种类型的教师的情况趋同,在繁重的工作内容、超负荷的工作压力影响下均呈现缺失状态。
第三,作为激励与目标设定层面的专业发展——教师缺乏自我成长动力。
从激励与目标设定来看,大多数教师因为家长、学校以及同行竞争的原因,其教学目标往往并非来自内在动机而更多是外在压力,另外由于高考是“一考定终身”,其风险性与偶然性也往往使得教师出现难以预测的无奈,因此很多教师觉得“只要对得起良心就够了”。这种观点在专家教师中尤为普遍,而新手教师则因为关注个人的职业发展生涯,因此成功动机更为强烈,
在一所大陆高中,能否让一位老师承担高三教学任务这往往是学校对教师各方面水平进行综合评量后所作出的决定。因此“上高三”对一位新手教师而言,既是一次证明自己的机遇,也是一次面对自我的挑战。相比专家教师而言,新手教师所感受的压力相对较大,也更加希望自己能够较为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第四,作为合作与社群的专业发展——教师合作出现暂时性强化。
从教师合作的层面分析,调查发现,多数教师合作程度主要受到两方面影响:其一是学校集体备课、相互观课的校园文化影响。例如 S1、S2两校,因为集体备课一直是学校的优秀传统,因此各位高三教师之间的交流较为紧密。同时因为学校以及教师对高三的重视程度较高,集体备课也成为了保证各位教师能够有效备课、统一进度的一个基本条件。其二是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由于某些教师在教学风格上较为独特,对教学的观点别具一格,因此此类教师多数无法在集体备课或教师交流中获取有效材料,而是凭借自己的经验或个人风格进行高三备考。在这类教师中,有经验的专家教师占据绝大多数。由于专家教师对教学内容、考试重点已经较为熟悉,因此尽管专家教师在合作中多以施与者的角色出现,与此同时他们在这种合作中也保留了更多的自我发挥空间。与之相对,由于缺乏备考经验,新手教师更加依赖教师之间定期的合作与互动,在合作中也多数处于聆听或接受的状态。在调查过程中有一位新手教师因为曾辅导过一个广东省英语状元,因此对教学的掌控力较强、自信心更为充足,他对于合作的成效持保留态度,同时在教学中自由选择的空间较大。总而言之,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高三阶段是逐步得到加强的。
需要指出的是理想的教师合作并非仅仅是针对高考的备课与设计,同时更需要对个人思考的尊重、教师之间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等。在这一方面,高三教师的合作显得较为单薄,而且这种合作往往是在高三备考结束时戛然而止,缺乏持续的动力与支持。
五 回顾与总结
正如上文所述,由于高考内容局限以及高考所带来的巨大压力,教师的“考试知识”呈现基本稳定的状态,但是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则多数处于停滞状态。在教师的自我激励方面,由于外部压力增大,教师普遍缺乏明确目标与强烈的自我发展动机;在教学探究方面,因为时间所限,语文和英语教师普遍面临工作量繁重的负担,因此教学研究多数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在教师合作与社群能力方面,由于备战高考目标一致,教师之间的沟通渠道与交流机会显著增加。但是这种合作多数较为松散,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由于教师所指导的班级之间存在成绩竞争关系,教师之间的合作缺乏真诚和信任的基础;其次,一旦教师结束高三备考,这种合作关系往往会因此中断,难以延续。总体而言,在大陆新高中课改的背景之下,高考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并不乐观。很明显,这个议题需要考试设计者、考试研究者以及教师教育的设计者、培训者多加关注。
[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李子建.新世纪的教师发展与教师教育 [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01):69-73.
[3]AERA.AERA position statement on high-stakes testing in p re-k-12 education[EB/OL](2000-7).Http://Www.Aera.Net/?Id=378
[4]A lderson,J.C.,&Wall,D.Does w ashback exist?[J].App lied Linguistics,1993,(14):115-129.
[5]A lderson,J.C.,& Hamp-Lyons,L.Toefl preparation courses:a study of w ashback[J].Language Testing,1996,(13):280-297.
[6]Bailey,K.M.Working for washback:a review of the w ashback concep t in language testing[J].Language Testing,1996,13,(3):257-279.
[7]Baker,E.L.Issues In Policy,Assessment,And Equity.Paper p 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research symposium on Lim ited English Proficient Students'Issues:Focus on Evaluation and Measurement[D].Washington,DC,1991.
[8]Bell,B.,&Gilbert,J.Teacher development:a model from science education[M].London:Falmer Press,1996.
[9]Cheng,L.Y.How does w ashback influence teaching? Imp lications for hong kong [J].Language and Education,1997,(11):38-54.
[10]Cheng,L.Y.The washback effec t of public examination change on classroom teaching:an impact study of the 1996 hong kong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in english o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english in hong kong secondary schoo ls[D].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 f Hong Kong,Hong Kong,1998.
[11]Cheng,L.Y.,& Curtis,A.Washback on backw ash:a review of the impac t of testing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G].In L.Y.Cheng,Y.W.Watanabe&A.Curtis(Eds.),Washback in language testing:research context and methods.Mahwah, New Jersey:Law rence Erlbaum Associates,Inc,2004.3-18
[12]Crooks,T.J.The impact of classroom evaluation practices on students[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88,(58):4.
[13]Day,C.Deve loping teachers:The challenges of lifelong learning[M].London;Philadelphia,PA:Fa lmer Press,1999.
[14]Dw yer,C.A.The futureof assessment:Shap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M].New York:Law 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8.
[15]Hargreaves,A.,&Fullan,M.G.Introduction[G].In A.Hargreaves&M.G.Fu llan(Eds.),understanding teacher development.London:New York:Cassell;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2.1-19.
[16]Hargreaves,A.,&Lo,N.K.The paradoxical profession:Teaching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J].Prospects,2000,3(2):167-180.
[17]Huberman,A.M.,& Miles,M.B.Data management and analysis methods[G].In N.K.Denzin&Y.S.Lincoln(Eds.)Handbook o f qualitative research.Thousand Oaks:Sage.1994.
[18]Kennedy,K.J.Teaching as an occupation and laearning p rofession[G].In J.P.Keeves&R.Watanabe(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Part Tw o).Dordrecht,The Netherlands:K luwer A cadem ic,2003.867-881
[19]Levin,H.Education and the ability to deal with change[M].Hongkong:Hong Ko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The Chinese University o f Hong Kong,1998.
[20]Little,J.W.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pursuit of school reform[G].In A.Lieberman&L.Miller(Eds.),Teachers caught in the action: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at matters.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2001.23-44.
[21]Messick,S.Va lidity and washback in language testing[J].Language Testing,1996,(13):241-256.
[22]Popham,W.J.Themerits o fmeasurement-d riven instruction[J].Phi Delta Kappa,1987, (68):679-682.
[23]Reid,W.A.The pursuit of curriculum:Schooling and the public interest[J].Research Journal,1992,37(3):775-799.
[24]Shohamy, E.Beond proficiency testing:a diagnostic feedback testing model for assessing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J].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2,(76):513-521.
[25]T rorey,G.Introduction:meeting the needs of the individualand the institution[G].In G.Trorey&C.Cu lling ford(Eds.),Pro 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Institutional Needs.Hampshire,U.K.:Ashgate,2002.1-14.
[26]Tuohy,D.The inner w orld o f teaching:exp loring assump tions which promote change and developmentt[M].London:Falmer Press,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