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教育公平问题探析——一位校长的教育人类学口述研究

2010-08-15张善鑫刘旭东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0年1期
关键词:预科公平少数民族

张善鑫,刘旭东

(西北师范大学 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70)

口述研究是叙事研究的一种,是当事人从自身的经历出发,通过叙述的方式,表达对某一问题的基本观点。口述研究是当前教育人类学中较普遍采用的研究方法。本文以个案口述研究为方法,对一位民族中学校长 (以下简称 “X”)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的教育公平难题及其政策期待的 “口述”材料进行了专门研究。

X所在的民族中学创建于1981年,是县属唯一一所 “双语”教学的寄宿制完全中学,担负着整个自治县民族教育的重要任务,现已发展成为自治县民族教育的窗口学校。学校现有教职工132人,专任教师93人,其中,高级教师20人,中学一级教师50人。教学班24个,在校学生1302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99%,寄宿生1093人。深入现场前,对X校长有过有限的几次接触和了解,笔者发现X校长对民族教育问题,甚至是民族问题、教育公平问题等都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领导民族教育有自己独特的经验和方法,有必要对他的实践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以发现促进少数民族教育公平进程中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经过实地现场调研后,笔者逐步理解了这位县级民族中学校长面临的教育公平难题及其政策期待。

一、方法基础

民族志是人类学研究的独特方法,是建立在田野工作基础上的科学研究实践,民族志既是一种研究方法,又是研究者理解和解读文化的一种方式。研究者通过一定的方式搜集第一手研究资料,通过与研究对象的互动来解释和分析其言行的文化内涵。人类学家格尔兹心目中理想的民族志应该具有三个特色:它是阐释性的,它所阐释的对象是社会话语流,这种阐释在于努力从一去不复返的场合抢救对这种话语的言说,把它固定在阅读形式中,它还必须是微观的描述。[1](P23)事实上,经典的民族志研究就是解释性的、社会性的和微观性的。以微观的视角对民族地区的教育公平问题进行解释性的研究,正是笔者深入少数民族教育 “现场”的真正目的。

用口述史的方法作民族志研究和书写是对人类学的另一种探索。[2]口述史指的是由准备完善的访谈者,以笔录、录音等方式收集、整理口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观点的历史研究方法。[3](P18)在人们的传统理解当中,总是一味的将口述史等同于历史研究,实际上口述史在某种程度上讲,也是对现实问题的解读和探讨。研究对象通过口述的形式以达成和研究者的互动,已完成对事件的解释和理解。口述史是以事件亲历者的身份对已发生或正在发生事件的讲述。从研究方法的层面看,讲述是为更进一步研究提供更好的素材,研究是在讲述提供的素材基础上进行的阐释和分析。本文正是在这样的理论认识基础上对民族中学校长的教育公平难题及其政策期待进行阐释和分析。

二、民族中学校长的教育公平难题

与X的访谈进行过很多次,不难看出,X对目前的少数民族教育充满了担心和危机感,在生活和工作中对民族教育工作有较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调查归来的这段时间,在整理对X的访谈笔录时,X提及的某些少数民族教育公平难题一直萦绕于研究者的耳际,也使研究者经常陷入深思当中。

(一)升学政策背后的悖论

在与X的访谈中得知,近年来国家在少数民族实施的优惠政策使少数民族学生的确得到了不少实惠,也为其就学提供了不少便利。在少数民族的升学政策方面,这些政策不仅缓解了民族学生和家庭的种种压力,同时也对提高民族地区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升学方面的优惠政策在民族地区实际执行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在访谈中,X认为之所以现在 (民族中学)的学生看起来压力比较小,是前些年的考试题造成的不良影响。像前几年那么简单的卷子,①有些学生 (高考时)考200多分,最后 XX师专就(录)取上走了,这样前几年 (学生)的工作又是完全保分配的,因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比较低了。再加上录取时优惠政策的照顾,学生就没有任何压力了。这几年高考题除汉语文外,其它科目都是全国统考卷的翻译卷,学生慢慢开始有压力了;而且最近几年找工作也不好找,学校的管理也严格了,这几年感觉学生还是有变化的,最起码高三的学生让人感觉有 (学习)状态了,像个高三学生的样子了,晚自习、早自习都按时上了,虽然个别学生有时不愿意,但学校管理很严格。比如说规定六点上自习,学生必须按时到,无条件服从,这样学生的组织纪律也就慢慢的好起来了。但X认为学生整体的学习状况还是让人担心的,他认为升学政策导致了学生的学习 “压力不足”。

在分析学校的教育质量时,X认为这和学校的生源质量是密切相关的。民族中学的大多数学生都来自民族地区和农牧区,学生的基础薄弱,一方面与农村小学的教育质量有很大的关系;另一方面与学生的家庭教育有关系。尤其是牧区,要么家里就不管,要么就是让学生在学校里 “学一下”就可以了,也不怎么考虑让学生学得更好,这种意识根本就没有,家长外出放牧,经常就不在家里看管、辅导学生,那能谈上好好学习?这就是我们学生生源的现状。

另外,X认为招生上的照顾和优惠政策,也造成了教育教学质量难以提高。据X讲,民族中学的初中生,只要学生有意向,基本上能顺利进入高中学习。这就造成了民族中学和其他中学生源质量上的巨大差距。但如果不这样做,民族中学的生源就严重萎缩了,学生越来越少了。如果不这样的话,我们学生初中学的民族语文、还有一些对民族语言有兴趣的学生,在其它学校也没有办法上(学),他实际上就无学可上了。一方面学校考虑给这些孩子上学的机会,使他们有机会学习本民族的语言,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民族中学生源质量的下降,也造成了他们的学业不良,这种现象在学生的高考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即使民族中学现在的教学现状,民族中学的升学率也能维持在68%以上。②

(二)课程政策加大了学生学习负担

在谈及民族中学的课程和教学存在的问题时,X认为民族地区的课程和教学存在着 “两难”的问题,如果在实践操作中降低标准,势必降低了整个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教学质量。在现行的教育制度和考试体制下,民族学生就无法和普通学生竞争,和高考接轨。③同时认为学校目前就存在这样的问题,民族中学的少数民族学生只能走 “民考民”的教育路径,对民族学生而言,路越走越窄。某种意义上讲,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如果一些好学生有其它选择的话,就会更好。X也指出了目前民族教育政策在执行中的一些错误取向。比如招收民族预科生,它的定位应该是学习民族语言的学生,由于语言的弱势,必须通过预科形式进行强化训练,打好基础。但有些学校招生存在问题,对民族预科缺乏认识,盲目认为只要少数民族学生就预科,真正的预科是对学生进行语言上的强化训练,要帮助少数学生过 “民族语言关”。但如果不降低标准,鉴于少数民族学生本身基础薄弱等方面的原因,和普通学生在同一个 “起跑线”比赛,显然对他们的发展是不公平的。在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民族语言的前提下,民族学校的课程和教学中势必也加大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在谈及民族学校学生学习 “三语”的现实时,X再一次极力澄清人们对此问题的偏见和误解。认为现在有人片面的将民族地区学生多学了一种语言简单的等同于学校里多开了一门课程。其实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这两者之间的差别类似于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别。对于学习好一点的学生可能差距比较小,但对学习差的学生而言,差距更大。语言只要你学好了,可能对同一语言的其他课程的学习会有帮助。如果 (汉语)数学学好的话,可能对你的 (物)理、化 (学)等课程都有帮助,如果文科学好了,可能对 (历)史、地 (理)课程的学习同样有帮助。在学生的学习方面,X认为民族学生的学习还存在一定的现实困难。比如说学生数学的学习,一方面老师的教学存在某些问题,亟待改进;另一方面他认为民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弱一点,加上师生语言沟通上存在的障碍,致使民族学校的教学,尤其是理科上存在诸多问题。现行民族中学的课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教材中缺乏一些普适性和普遍性的东西,而不像国外是一些实用主义的课程。目前的这种体制,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发展不利,(学生)存在好多困惑。但学生如果不学的话,会失去好多的机会。比如说高考,公务员考试等一系列的考试等都会丧失机会,这种问题越来越严重。总之,言谈间 X流露出少数民族学生学习“三语”时的尴尬和无奈。

(三)就业政策限制了学生的发展空间

在谈及目前最大的工作压力时,X认为当前最大的考虑还是学生的就业问题。比如说公务员考试中,对双语考生有很多限制,整个XX省都存在这种现象,我们曾经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过。政府一直讲民族语言平等,但如果在民族地区的招考中这些问题不能真正落实的话,他认为还是有很大问题的。目前,他认为就业问题也是一个关涉民族地区稳定的大问题。民族地区,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家庭可以说是付出倾家荡产的代价供孩子上学,而学生最后 “一无所成”,找不到工作,就不了业,这直接会影响到民族地区的稳定。

X认为就业问题是目前全社会关注的普遍问题,但在民族地区又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现在关键是要把一些优惠政策真正落实,不要动不动就和政治挂上钩,一讲少数民族教育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就自然而然和某些政治问题联系起来,这都是没有深入思考的表现。你说一个民族自治县的公务员考试,对少数民族学生、双语考生纯粹不考虑民族语言问题,直接用汉语考,最后用 “一个标准”,搞 “一刀切”,实质上就是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不公平。X认为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把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和党的民族政策紧密联系起来,要把党的各项民族政策真正落实好,才能谈民族团结和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认为民族自治县的民族政策应该有民族自治县的特色,像高考、少数民族学生工作招考等考试应该有一定的自主权。X就这些问题也了解了其他一些省的做法和基本情况。像XX省,现在存在的问题都解决了,成绩好的民族学生就可以直接考非民族学校,他们已经实行几年了,我们省的政策就落后了。认为这是 (典型)的教育不公,也是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不公平。现在民族中学的学生每年都在递减,因为老百姓的选择也是很现实的 (放弃民族语言学习,改学汉语),继承民族语言是一方面,但不能把学生的前途当 “儿戏”。

X认为现在学习和继承民族语言,是搞好民族团结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政策再这样执行下去,肯定还会衍生一些新的问题。他再三向笔者解释,他关注公务员招考的核心问题是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问题,民族干部是民族地区上下工作联系的纽带,民族干部能深入地了解民族地区的现实问题,其他人了解的问题可能和民族干部了解到的问题是两个层面的,只有民族干部发现了民族地区现存的实际问题,再靠教育战线的这些 “贴心人”④就一定能教育好。

三、民族中学校长公平难题的政策期待

在和X交流的过程中,X对今后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充满了诸多期待,也是他直面并寻求解决少数民族教育公平难题的唯一出路。总括起来看,X的政策期待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建议少数民族学生加强相关课程的学习,扩大少数民族的升学选择,增加就业机会;同时要抓紧完善和落实 “高考并轨”的后续政策。

“民考民”的教育路径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学生在升学政策上的关照和倾斜,但同时这种体制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学生选择,制约着他们的发展,甚至影响到少数民族学生今后将以何种方式 “融入”主流社会。改变少数民族学生 “民考民”教育路径的唯一途径就是首先扩大少数民族学生的求学选择,允许少数民族学生考入普通院校,但进入普通高等院校的前提是少数民族学生必须达到一定的英语水平。就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而言,还是有很大差距。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在加强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师资、硬件的配备;教学与学习方法改革等方面出台相应的措施,切实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水平。[4]

在对X的访谈中,X认为应该出台一些系统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和措施,应该有 “一揽子”的民族教育政策计划。现在部分政策的缺陷是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政策缺乏连续性。以后要对民族教育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学校的人才培养等方面有宏观的规划和考虑。对少数民族的发展以及他们的人生规划政策都要有所考虑,有长远的规划肯定要好一些。2010年,民族中学学生热切期盼的高考并轨改革将变成现实,但并轨改革以后,政府还应该出台相应的后续政策,才能真正保证政策的连贯性和少数民族学生的就学公平。否则今后高考并轨后,少数民族学生的选择是多了,但学生无法真正将这些选择到的机会利用起来。“龟兔赛跑”的结局谁都知道,除非偏偏发生的意外,才会有意外的结局,否则一切尽在意料之中。

(二)建议加紧制定和完善少数民族学生就业政策。在不断促进民族地区学生入学、就学、升学公平的前提下,着手民族地区学生就业公平的探讨和政策制定。

由于少数民族在发展历史、发展水平上存在的客观差距,政策上的 “一刀切”,势必对少数民族学生造成不公,甚至丧失某些重要的人生机会。X认为在目前就业压力增大的前提下,在允许少数民族学生参与公平竞争的前提下,要有适当的倾斜和优惠政策保证少数民族学生在整个从业群体中的比例,尤其是保证民族地区公务员招考、各类就业分配统考等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优惠。X认为这是由民族地区教育衍生出的社会问题,事关少数民族地区干部队伍建设,事关少数民族地区长期稳定,必需有明确的政策和制度予以保障。更为重要的是,必须有相应的 “后政策”来接续,否则会在实践中“歪曲”政策制度的初衷,抵消原来政策的积极效果。

(三)建议相关部门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在对民族学生考核、评价、升学等方面出台具体措施,加强少数民族文化的学习和继承。

少数民族教育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要突破少数民族语言学习的界限,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渗透在少数民族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语言学习仅仅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同时少数民族语言的习得不能简单的等同于学校多开一门课程让民族学生学习就行了,少数民族文化体现在多个方面,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有多种形式,必须扩大视野,通过多元化的方式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学习。X也认为,在民族文化传承的问题上,不应采取强制的方式和措施,而是要创造合适的文化环境和氛围,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从而主动自觉的学习和继承本民族的文化和传统。

(四)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并落实高等学校中少数民族学生的预科政策,使预科政策发挥民族 “语言预科”和 “文化预科”的作用。

访谈中,X和民族中学的部分教师表达了同样的看法,就是要正确发挥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的积极作用。真正要将有志于少数民族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的学生吸纳到预科班,使高校的少数民族预科政策真正起到民族 “语言预科”和 “文化预科”的作用。笔者也想到了我国著名民族教育学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滕星教授在谈到当前民族预科教育存在的问题时的论述,他曾指出:党和政府最初提出设置民族预科制是考虑到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薄弱,无法和汉族地区竞争,少数民族上大学的人数太少。而设立这个预科制使少数民族的学生能够通过一年的学习以后进入高等教育。当初主要考虑的是为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这项政策曾经在历史上发挥过很重要的作用。但现在这项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它改变了受惠对象的主体,本来它主要是照顾那些边远的、贫困的、农村的少数民族中学习优秀的少数民族学生,通过这个渠道进入高等教育。但是现在,受惠对象变成了少数民族地方的精英分子的子女。因为预科的名额有限,分到各省以后,各省往往通过走后门、拉关系,把有钱、有势的一些人的子女拉进来。这就和原来制定政策的初衷不一样了,改变了身份属性。预科制也由不收费变成变相收费,收3万,5万,甚至10万不等。这样就把那些学习优秀但家庭贫困且真正学习民族语言的少数民族的子女排除在预科的大门之外,违反了当初设立预科的宗旨。X对民族预科存在的问题与滕星先生言及的问题不谋而合,看来,其问题在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不论在何时,教育公平总是一个沉甸甸的话题,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公平问题更是如此。其实,当研究者真正走进民族中学校长的内心世界时,也发现问题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在X清晰而颇具逻辑性的表述中,我们也似乎感知到教育公平也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复杂,但当我们真正触及民族教育公平问题的 “真”问题时,也深感那样地力不从心。从某种意义上讲,X的教育公平难题也是整个社会的公平难题。也许 “没有最公平,只有相对公平”,也许在这样公平期待和不懈地追求中,公平难题才能逐步得以解决。

[注 释]

① 民族中学前几年用的是五省(区)协作委员会编制的高考试卷,相对比较简单,最近几年用的试卷则是全国卷的翻译卷,对民族学生而言,难度较大。

② 这在民族中学的相关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高考录取率最低的2008年也达到了68.6%。

③ 根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文件规定,从X所在学校2010年的高三毕业生开始,要实行高考并轨改革,即民族中学的少数民族考生,高考报考志愿时再不局限在以往的几所民族院校,而允许学生报考普通院校。

④ X认为教育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老师就是学生的 “贴心人”。

[1]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 [M].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张海燕,陈融.口述民族志:人类学的另一种探索[J].文化学刊,2009,(1).

[3]保尔·汤普逊.过去的声音——口述史[M].覃方明,渠东,张旅平,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4]滕星,马效义.中国高等教育的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与教育平等[J].民族研究,2005,(5).

猜你喜欢

预科公平少数民族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笨柴兄弟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跟踪导练(二)(6)
公平比较
分部积分法在少数民族预科理工类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新疆高校“后预科时代”面临的挑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