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多媒体教学效果的调查与研究——以浙江树人大学为例
2010-09-26王亚萍
王亚萍
浙江树人大学 杭州 310015
在教育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多媒体教学设备已成为学校日常教学的必备工具。近年来,各高校都在大力兴建多媒体教室,使得其数量急剧增长,但多媒体教室的教学效果并不十分令人满意。因此,笔者试图通过对浙江树人大学多媒体教学现状的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教学效果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1 调查情况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问卷分为教师版和学生版,结合个别访谈和随堂听课的形式;调查对象涉及10个院系的460名师生(其中教师35名,学生425名),并随机抽取14个多媒体教室进行听课;调查的教师教龄分布较广,包括教龄2年以内的年轻教师和10年以上的老教师。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60份(其中教师版35份,学生版425份),实际回收问卷430份,有效问卷430份(其中教师版34份,学生版396份),问卷回收率93.5%,问卷有效率93.5%。
2 调查结果及原因分析
2.1 教育者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教育者对多媒体教学的拒绝和恐惧态度。调查显示,教龄较长的教师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约束,认为没有必要去实施多媒体教学;也有一些教师已经认识到实施多媒体教学的必要性,但是由于自身对计算机等相关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缺乏,对多媒体教学产生一种恐惧感。而教师是教育过程的主导者,他们的态度对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2)教育者对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性能和操作不熟悉。调查显示,大部分教师认为对教学设备的操作的不熟悉会导致教学效果降低。多媒体教学设备较传统媒体的结构要复杂得多,而教师熟悉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教学功能、应用特点和使用方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但很多教师因为一些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就容易造成课堂上的“卡壳”现象,如:不会使用视频展示台来展示实物,不会进行焦距的调节,不会进行各种设备之间的切换操作,不会进行设备声音大小的调节。同时教师的不规范的操作也会给教学媒体带来一定的损坏,比如:投影机关机时需要散热3分钟左右才能关电源,但很多教师不懂或不愿意等候而直接拉掉电源,造成投影灯泡因散热不良而损坏或缩短使用时间。而这种对设备的使用不当不仅影响其他教师正常上课,还给教学投入带来极大的损失。
3)教育者对多媒体教学认识的错位和多媒体教学技能的缺乏。
①滥用媒体。调查显示,有很多教师把多媒体教学看做一种时尚,不考虑具体课程的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盲目地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绝大部分学生反映像“高等数学”这样的课程使用多媒体上课,效果会适得其反,这样的课程还是在传统教室教授比较恰当。而即使是一些适合在多媒体教室授课的课程,很多教师还是不能够很好地发挥多媒体教室的教学功能,有些教师把多媒体屏幕当成黑板,有些教师把多媒体教室当成“播放厅”,只是传统课堂的搬家。
②授课方式单一,师生之间缺少情感交流和互动。通过随堂听课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很多教师在多媒体教室上课的时候都是坐在电脑面前,而计算机显示器正好挡住教师的脸(学生也就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更谈不上走动和使用肢体语言,授课方式单一,很难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如图1所示,根据调查,学生认为最能激发他们参与教学的活动,排第一的是讨论(55.8%),第二是游戏,而“提问”这一教师最为常用的跟学生进行交互、促进学生参与课堂的方式,在学生中支持率并不高。
而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好就忽视了这一点,同时教师和学生之间面对面的情感交流的缺失也造成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程度的降低。具体如图2所示,根据调查,有47.1%的学生表示,教师走到学生中间来最能产生互动性,而仅有3%的学生认为教师坐在讲台上也能产生有效互动。
还有一点也是不能忽视的,就是教师在用多媒体上课的时候,知识是一屏一屏展现的,为了能够把幻灯片上的知识点都讲授给学生,教师的语速有时候太快,不能正确处理多媒体和粉笔、黑板、语言表达的关系,不能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操作的时间和适时的课堂讲解、板书、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的关系,没有注意时间的把握。
图1
图2
2.2 教学媒体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多媒体教室环境的问题。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质量问题和教学环境问题也是影响多媒体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教师普遍反映,愿意使用多媒体教室上课胜过使用只有黑板的传统教室,然而学校现有的多媒体教室并不能满足每位教师的需要。如图3所示,从教师对多媒体教室应该配备的媒体的建议来看,绝大多数教师都选择了计算机、投影仪和网络设备。由此看来,教师对多媒体教室的认识和期待主要集中在基于计算机的多媒体展示和播放方面,这也是学校筹建多媒体教室时需要重点配备的。通过与个别教师的访谈得知这样一个情况:多媒体设备老化造成课件的显示效果较差,为了增强显示的清晰度,就必须采用较厚的窗帘来遮光,而教室的光线特别灰暗时,学生就容易注意力不集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学效果。
图3
2)设备的维护和管理问题。多媒体教室的管理与维护也是影响多媒体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调查中教师普遍反映以下一些问题:经常出现投影仪有图像无声音或有声音无图像的现象;因多媒体设备不符合需求而导致有些教师自带笔记本上课;计算机因病毒而导致死机及瘫痪或U盘不能使用;等等。而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3)设备的使用效率问题。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很多教师都愿意在多媒体教室上课,但是绝大多数教师都选择计算机、投影仪和网络设备。由此看来,教师对多媒体教室的认识和期待主要集中在基于计算机的多媒体展示和播放方面,而其他设备的使用频率较低。换言之,多媒体教室中的各设备并没有充分发挥各自的教学效果。现在高校多媒体教室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阶梯投影型的,一种是平面电脑型的。这两种多媒体教室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前一种适合课堂教学使用,因为教师可以很方便地监督学生的学习行为,但不太容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后一种比较适合实验课使用,因为相对前一种而言,后一种可以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度,但学校在分配多媒体教室的时候却没有很好地注意到这一点。
2.3 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多媒体教室教学效果的很好发挥离不开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而且软件的作用更是尤其重要,但可惜的是,现在教学软件的质量总体来讲不是很好。
1)需求鸿沟问题。调查发现,很多教师上课使用的多媒体课件很多是直接从网上下载的,然后稍微做一点修改,很少有教师自己去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这也是有原因的,非计算机学科的教师熟悉和精通自己专业的知识,而对计算机知识了解得却不是很多;而计算机学科的教师对课件制作技巧很熟悉,却对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知之甚少。这就造成彼此的需求都得不到满足,也就是所谓的“需求鸿沟”问题。
2)教学设计缺乏对媒体使用的设计,课后反思不足。在高校,教师对多媒体的使用已经相当普及,并且操作技能上也日渐熟练。然而在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调查显示,有一半的教师没有在备课时认真考虑如何有效地利用媒体,而更多的是停留在选择媒体本身,为了媒体而使用媒体。另外,对教学进行反思的情况也亟待改善,有44.1%的教师承认,自己在教学结束之后,并没有认真反思自己教学的不足,也没有脚踏实地地修改教学。这一步骤非常重要,但往往被忽略。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大部分是因为在高校课程的开设和任课教师的选择相对中小学更为灵活,常会出现某个教师在一学期上某一课程,下学期又换成另一课程,而原先的课程被另外的教师替代的情况,教师因此缺乏反思和改进教学的动机。
3)课件信息量过大,重技术轻设计。课件中信息量过大也是影响多媒体教学效果的因素。调查中有193位学生认为课件内容丰富,有90位学生认为自己在这样丰富的信息量之下,注意力都在课件和记笔记上,无暇听教师讲课。还有不少学生反映,课件内容太过大而全,没有顾及学生的接受能力。还有一些学生反映,教师的课件做得太过“秀”,有“重技术轻设计”的倾向,画面中过多的图片、视频、音频和动画不但没有增强学生的有意注意,反而激发学生的无意注意,降低多媒体教室的教学效果。
4 对策和建议
4.1 加强对任课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培训,并制订相应的考核制度
开展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为教师是多媒体教学的直接操作者和课堂的主导者,他们对设备的功能了解程度和操作的熟练程度,决定了多媒体教室发挥效能的高低。调查分析认为,对教师的培训可以包括4个方面。
1)媒体使用能力,这一方面的知识可以分为:①计算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的组成知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知识(视频、音频的播放)、常用软件的使用技巧(Office等系列软件)、计算机基本故障的维修;②多媒体教室中其他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以及设备简单故障的维修,主要包括投影仪的开机顺序、视频展示台上各个按钮的使用(调焦、亮度、冻结、底灯和臂灯的切换、黑白转换等)、控制台上各个设备的切换按钮的使用等。
2)多媒体教学技巧和媒体传播能力的培训,主要包括:①媒体选择技能的培训,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环境选择最合适的媒体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保证;②媒体教学法的设计培训,多媒体教学效果的决定因素不是媒体本身,而是教师使用媒体教学的方法,媒体教学方法的正确、适当与否决定了多媒体教学效果的高低;③多媒体教学技巧的培训,改变单一的授课方式,促进师生之间的交互。如语速和屏幕信息展示速度的一致性技巧、与学生进行情感交互的技巧等。建议大教室配备无线领夹话筒供教师上课时根据需要选用,这样教师即使走下讲台来与学生进行交流,也可以保证声音的质量。还可以考虑配置PPT遥控翻页器,采用遥控的方式来控制PPT的播放,这样教师就不会被局限于讲台上,就可以自由地穿梭于学生之间,和学生进行更多的交流。有需要的话,教师还可以自备激光教鞭笔,以方便指示屏幕上的内容。
3)现代教育思想和课件设计、制作和使用技能的培训。这一点是极其重要的,因为理论是实践的指导力量,“现代教学效果=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思想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和根本。①现代教学、学习理论和教育信息理论,如现在比较盛行的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混合学习理论、创新推广理论、最小代价与绩效理论等,提倡教师把这些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并能够为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提供良好的理论指导。③课件制作技术的培训。首先要让教师明白多媒体教学课件并不是各种画面元素(声音、图像、视频、音频、动画)的简单拼凑,这些元素的组合需要遵循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中讲述的学生的认知规律。其次就是加强多媒体课件制作技能的培训。再次是讲述多媒体教学课件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例如:要让教师明白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课堂上灵活、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使用;要让教师明白黑板等传统媒体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二者的很好结合才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要让教师明白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是多媒体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因素,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交互过程。教学不仅仅是认识活动,更是情感交流活动,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
4.2 加强多媒体教室的维护和管理
多媒体教室的管理和维护是一件很繁琐但又很重要的工作,为了能够尽量做好这一项工作,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硬件建设是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应根据学校现有教学设备情况和开展多媒体教学的实际需要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大投资力度。多媒体教室的组建应该具有层次性、多样性和侧重性,既要组建阶梯投影型也要组建平面电脑型多媒体教室,既要组建集成型也要组建简易型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室中的课堂教学系统、协作学习系统、电子阅览系统、虚拟Internet浏览系统的组建应该根据相应教学和学习要求有所侧重,尽量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可供多重选择的硬件环境。
2)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分配多媒体教室。教育主管部门要统筹安排,充分提高多媒体教室的利用效率,做到适合在多媒体教室授课的课程一定在多媒体教室授课,在多媒体教室授课的课程一定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及时进行设备的更新和维护,这是保证教师正常上课的基本条件。①要加强故障排查和维修力度,确保设备的良好状态,使教师能安全、放心地使用这些设备;②要加强对多媒体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尽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③要加强严格规范登记制度,并把简单故障的解决方案公布在多媒体教室的公布栏上,这样可以保证简单故障教师自行解决。
4)建立岗位责任制。要利用好多媒体教室,充分发挥其作用,必须建立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责任制和管理维护人员岗位责任制,对岗位管理状况实行标准化、规范化考核。只有多方共同合作努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教室的教学效果。
4.3 综合多方努力,开发高质量的教学资源
切实解决好教学资源中存在的“需求鸿沟”现象,单单依靠上面提到的加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是不够的,优质资源建设是一个需要多方合作的系统工作,工作量非常庞大,而且有些资源的更新速度非常快,但又是教育信息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属于教育技术中的“软”技术。因此,学校还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为了使教师能够及时解决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学校可以组建一个技术支持小组,当任课教师在制作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向他们请教。技术支持人员定期举行一些报告会,向教师讲授一些技术问题,也可以向教师推荐一些比较好的自学网站。
2)还有一点也是很重要的,即学校可以组建一个教学资源共享的网络空间,教师可以把自己认为比较好的多媒体资源和课件资源上传到共享网络空间上,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实现教师之间的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5 总结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给教学带来无限生机,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只要用现代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来武装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使得他们能够不断地寻求多媒体教学的规律并进行创新,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前景一片光明。
[1]郭仲聚,陈春平.多媒体教室的管理和维护[J].中国电化教育,2001(11)
[2]谢小粮,张强.多媒体教室的管理与维护[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2-07-08(3)
[3]袁永昌,周振国,王桂芬.多媒体教学应用误区分析及矫正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1)
[4]何钜铭.试谈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矫正策略[J].计算机教育,2004(1)
[5]崔美香.多媒体教室的建设、管理与使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6(9)
[6]周金国.对多媒体教学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5)
[7]张松超,闫秋玲.浅议高校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