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专院校学生干部工作倦怠成因分析及对策

2010-09-22何青青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12期
关键词:干部工作学生

何青青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浙江 杭州 310053)

大专院校学生干部工作倦怠成因分析及对策

何青青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浙江 杭州 310053)

随着学生干部工作倦怠现象的日益突出,学生干部队伍的先进性和稳定性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现通过对大专院校学生干部的调查,寻求其形成工作倦怠的原因及对策。

大专院校;学生干部;工作倦怠

学生干部是指在校期间除了接受教育以外还担当管理工作的学生。作为教师的得力助手和学生队伍中的中坚力量,其对学校、班集体的建设将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大专院校较本科院校而言,学生无论在自我约束能力还是自我管理能力方面都有所欠缺,因此建立高质量的学生干部队伍在大专院校学生工作的开展中显得尤为重要。但近年来,在具有明显时代特色的思想渗入大学校园的大背景下,学生干部工作倦怠的现象也日益突出,学生干部队伍的先进性和稳定性受到了较大的冲击,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教育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的效果。现以我校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个例访谈等方法,浅谈大专院校学生干部产生工作倦怠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求为进一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提供参考。

此次调查共发放自制的《关于学生干部工作倦怠的原因调查问卷》98份,回收有效问卷98份,有效回收率为100%。调查对象为在校、系、班级担任干部职位的学生,担任干部的时间在一学期至一学年之间。

1 大专院校学生干部产生工作倦怠的原因

1.1 预期与现实有距离,自我价值无法体现

问卷显示,学生对竞选学生干部的目的持2种截然不同的观点,45.5%的学生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打算借助这个平台干出一番事业来,而54.5%的学生则认为自己的能力还不足以适应这个多元的社会,希望在大学期间得到充分的锻炼。在工作真正开展之后,学生发现当初的设想和现实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学生干部作为辅助教师传递通知、处理工作的二级管理者,起着上传下达的桥梁作用,因此需要具备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持第一种观点的学生由于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这些繁琐的工作无法满足其真正的目的,反而占用了自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而导致工作积极性降低,热情大减。而持第二种观点的学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逐渐暴露出劣势,因自信心不足导致做事缩手缩脚,处理事情不够果断。这些学生中只有8.3%的人对自己在群体中的威信有足够的信心。

笔者对其中几名学生干部进行个例访谈时,在被问到在职期间最困扰自己的问题时,持第一种观点的学生表现出明显的抵触情绪,认为“针对干部的会议太多,即使不重要的事情也要开会,浪费时间”、“没意义的活动举办太多”等。而持第二种观点的学生偏重于对自己能力的怀疑,提出例如“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能力提高并不明显”、“不知怎么样去调动同学的积极性”等问题。

1.2 工作开展难度大,服务对象众口难调

学生干部作为班集体各类活动的发起人和组织者,常常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他们中的89.3%表示在开展活动或征求意见时出现过部分学生积极性不高,意见不统一等各种情况。通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少数服从多数是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当然总有一些学生的意志得不到体现,利益得不到保障,那么此时就需要学生干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这些学生的思想工作。由于学生干部身份的特殊性,许多教师都愿意将棘手的工作交给学生干部去做,当他们在执行教师布置的某项任务,并引起了部分学生的反对时,教师也要担任“消防员”的角色,进行解释和安抚工作。总之,关于学生的事宜落实到基层,通常会落实到学生干部身上。调查中,有61.2%的学生干部表示曾有过要放弃职位的想法(见表1),原因之一在于为了做好这些工作,很多学生干部都有“夹心饼干”的感觉,不得不在同学和教师之间周旋,这使他们深感疲惫,工作热情逐渐降低。

表1 你是否出现过放弃职位的想法(%)

1.3 人际关系难以把握,工作学习难以协调

担任学生干部以后,虽然有85.1%的学生认为自己相对于其他同学能够认识更多的人,人脉也变得更广了,但是随之也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在对一些学生干部所在群体的调查、访谈过程中发现,虽然他们为集体作了大量的贡献,但其他同学还是将有些问题的矛头对准他们,认为他们的人际交往功利性过强,目的在于增加与教师交流的机会,取得评奖评优的优先权。有38.8%的学生干部表示在任期间曾与其他同学产生过矛盾(见表2),这些矛盾的升级有时会导致群体性的倒戈,这使得有些学生干部产生“吃力不讨好”的感觉,从而影响与其他同学的正常交往。

表2 在任期间和其他同学是否有过矛盾(%)

另外,忙碌的工作与大专院校紧张的学习如何协调兼顾也成为了使学生干部产生困扰的一个原因。20.6%的学生干部曾落过课,除了自身学习态度不端正以及学习方法不正确等原因外,部分学生干部表示工作确实占用了自己一部分的时间和精力,而学习成绩的落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己在集体中的权威性。

1.4 考核机制不健全,奖惩措施不完善

学生干部作为学生群体中的管理者,教师和同学都对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在考核机制上却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有41.2%的学生认为目前对学生干部的考核机制有失公平(见表3),表现出色的学生干部没有受到教师的肯定,与应得的荣誉失之交臂,而一些思想、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却依然担当管理者的角色,享受着和其他学生干部同样的待遇。受访者中37.3%的学生对我校学生干部的整体现状表示不满意(见表4),长此以往,学生干部的形象将遭受重创,很多学生干部认为工作做得好与坏在衡量标准上已经没有了区别,与其得罪同学还不如做“老好人”,什么都不管。这都造成了学生干部在工作上难有成就感,缺乏进取心。

表3 目前对学生干部的考核机制你觉得公平吗(%)

表4 你对我校学生干部的整体现状满意吗(%)

2 大专院校学生干部工作倦怠的缓解对策

2.1 加强思想素质、心理素质的培养

培养良好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是学生干部克服工作倦怠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工作中,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能人云亦云,即使有不同的声音,也要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力和坚定的立场。除此之外,还应培养广泛的兴趣、丰富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如果学生干部具有广泛的兴趣,就能与不同性格、不同爱好的同学进行交流,更容易激发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丰富的情感有利于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增强感染力,这样一来,工作中的很多困扰就能迎刃而解。坚强的意志要求学生干部要有一颗包容和勇敢的心,处理事务时要表现出主动、自主的精神,勇于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对工作中出现的挫折和干扰要以乐观、宽容的心态面对。

2.2 试行岗位轮转制

所谓岗位轮转制是指在学生干部选拔上要坚持民主公平、能上能下的原则。学生干部不能搞“终身制”,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一般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被选为学生干部后就要干一学期甚至一学年,极少有一个岗位由几位学生换着担任的情况。在大部分学生干部认为自己的管理经验不够,能力不足的现状下,让学生轮流“吃螃蟹”是一种可行的模式。一来,学生干部岗位的效应和作用能发挥到极致,通过不同岗位的轮转,使学生干部始终保持新鲜感,对工作的热情也能有所提高,不易产生长期单一工作带来的厌烦情绪。二来,担任学生干部的体验就是一本内容丰富的教材,使更多的学生了解开展工作时会遇到的问题和困扰,那么在之后出现类似的状况时,他们必然能相互理解,达成共识。

2.3 完善学生干部考核工作

对学生干部进行考核,是使其克服工作倦怠的关键因素,是激励学生干部奋发向上的有效措施。对大专院校的学生干部的考核,应着重考察他们的政治觉悟、学习成绩、工作效率、领导才能、民主作风等情况,并形成制度,成立专门的考察小组,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定期(每月小考,每学期大考)进行评定,考核结果可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4个档次,作为学生干部是否继续留任的依据,同时对学习成绩不符合要求或同学反映较差的学生干部予以解聘。

2.4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激发人的内在驱动力,开发人的潜力,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有利于克服倦怠情绪。在对学生干部激励机制的运用方面,学校可通过“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学风优良班”等评选活动,坚持评选标准,保证评选质量,从而提升学生干部的个人成就感和激发他们的集体荣誉感。或者也可通过为在学校或班集体等各项工作中做出成绩的学生干部加分的方式,实行“优生优配”,择优推荐就业。激励机制使学生干部有了工作目标和动力,使其工作有热情,先进有奖励,而不再是“吃力不讨好”的代名词。

[1]林香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养的若干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5:425~427.

[2]何兆东,黎晓娜,窦红涛.高校团学干部人性化管理的可行性和方法探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0):40~41.

G640

A

1671-1246(2010)12-0014-02

猜你喜欢

干部工作学生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赶不走的学生
不工作,爽飞了?
学生写话
选工作
聪明的学生等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信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