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苯氟嗪对偏头痛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

2010-09-21张小文张永健山东万杰医学院药理教研室553河北医科大学

中国科技信息 2010年21期
关键词:利血平挠头氟桂利嗪

张小文张永健,山东万杰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553;,河北医科大学

双苯氟嗪对偏头痛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

张小文1张永健21,山东万杰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255213;2,河北医科大学

目的:观察双苯氟嗪对实验性偏头痛的防治作用。方法:⑴ 对模型小鼠挠头次数影响的研究:昆明小鼠1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及双苯氟嗪(Dip)1、3、10mg/kg三个剂量组,按10mg/kg皮下注射硝酸甘油(NTG)注射液造模给药后,观察记录10min内小鼠挠头的次数。⑵ 对模型小鼠痛阈的研究:合格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及双苯氟嗪(Dip)1、3、10mg/kg三个剂量组,按0.4mg/kg皮下注射利血平造模灌胃给药,热板法测定痛阈值。结果:⑴双苯氟嗪(Dip)可以减少造模后10 min之内偏头痛小鼠的挠头次数。⑵ 双苯氟嗪(Dip)可以提高其痛阈值。结论:双苯氟嗪(Dip)可明显地减少偏头痛小鼠挠头的次数,提高其痛阈值,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该药对偏头痛的治疗作用。

双苯氟嗪;硝酸甘油;偏头痛;挠头次数;利血平;痛阈为当今医学研究热点之一。双苯氟嗪作为新一代哌嗪类钙拮抗药,能够选择性地扩张脑血管,从而改善脑微循环,具有抗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以及改善缺血性脑水肿、记忆障碍[2-6],在体内外也均无致突变作用等[7]。此外还有研究表明,双苯氟嗪具有镇痛、镇静作用,基于此类药中氟桂利嗪和洛美利嗪均可治疗偏头痛,故推测双苯氟嗪可能对偏头痛也有治疗作用。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也是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偏头痛的患病率为985.2/ 10 万,年发病率为79.7/10 万,且30岁以下年龄组本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近年来,防治偏头痛的药物研究已成为此本实验通过皮下注射硝酸甘油(NTG)和利血平制备实验性偏头痛动物模型,测定观察相关指标来证明Dip对偏头痛的治疗作用,从而为其临床的应用提供客观而科学可靠的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药物和动物 双苯氟嗪(河北医科大学)。羧甲基纤维素钠(上海化学试剂厂)。氟桂利嗪(西安杨森药业有限公司)。0.9%氯化钠注射液(山东康宁制药有限公司)。硝酸甘油注射液(北京益民制药厂)。利血平注射液(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昆明种小鼠,体重18~22g,雌雄兼用,由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803098。

1.2 方法

1.2.1 小鼠随机分6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连续灌胃3天,正常对照组给等量蒸馏水,模型组给0.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阳性组给氟桂利嗪溶液3mg/kg, 双苯氟嗪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分别给予1、3、10mg/kg的混悬液。在第3天给药30min后,除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均按10mg/kg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注射液,复制实验性偏头痛模型。记录皮下注射硝酸甘油后10min内小鼠挠头的次数。

1.2.2 筛选合格(痛阈值<5或>30秒的弃之不用)的雌性小鼠随机分6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均按0.4 mg/kg皮下注射利血平注射液,连续4天,复制偏头痛小鼠模型。于造模开始第2天一并灌胃给药,连续5天。正常对照组给等量蒸馏水,模型组给0.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阳性组给氟桂利嗪溶液3mg/kg, 双苯氟嗪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分别给予1、3、10mg/kg的混悬液。在最后一天灌胃给药1h后,热板法测定痛阈值。

1.3 统计学处理

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以及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

双苯氟嗪对偏头痛模型小鼠挠头次数、痛阈的影响分别见表1,2。

表1 双苯氟嗪对偏头痛小鼠挠头次数的影响(x(__)±s)

Note: n=10, #P<0.05 vs control group, *P<0.05 vs model group.

表2 双苯氟嗪对偏头痛小鼠痛阈的影响(x(__)±s)

Note: n=10, *P<0.05 vs model group, **P<0.01 vs model group.

3 讨论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一侧或两侧搏动性头痛,为临床常见的特发性头痛。现代研究表明,其与遗传、环境、饮食和情绪等多种因素相关,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基础研究中,近年来较为常用硝酸甘油诱发偏头痛,其模型症状表现及病理变化与人类偏头痛发作有一定的相似性,具有复制简单、再现性好、重复性强、适应性广、经济等特点。可用于评价抗偏头痛药物的作用及其机制[8]。而用利血平造模后凝血时间明显缩短,可基本反映偏头痛的特点,由于其周期较长,在上述实验方法上对其有所改进。

本实验采用了硝酸甘油、利血平来复制偏头痛小鼠模型,针对硝酸甘油诱发头痛时小鼠挠头次数这一主要表现,以及利血平造模后对痛阈的影响作了研究,得出的实验结果显示,双苯氟嗪可明显地减少偏头痛模型小鼠的挠头次数,提高痛阈值,表明其作为新一代哌嗪类钙拮抗剂,和阳性药氟桂利嗪一样,也能对偏头痛模型小鼠起到了镇痛的作用。而氟桂利嗪,早有许多临床实验证明,其可以预防性治疗偏头痛,表现为有效减少头痛发作频率,减轻头痛程度[9]。此外,氟桂利嗪还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这在偏头痛发作中起关键作用[10]。

总之,由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双苯氟嗪对偏头痛有很好的防治作用,而其通过什么机制发挥防治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1]曾光.偏头痛的中医药研究进展.中医药导报.2005, 11(1): 74~76

[2]Wang YL, He RR.Selective vasodilatory effect of dipfluzine on vertebral artery in anesthetized dogs.Acta Pharmacol Sin, 1993, 14(2): 124~127

[3]Wang YL, He RR.Effect of dipluzine on cortical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 and amino acid contents in ischemic rat brain.Acta Pharmcol Sin, 1996, 17(1): 41~44

[4]Wang YL, He RR.Protective effect of dipfluzine on experimental brain edema in rats.Acta Pharmacol Sin, 1994, 15( 3): 201~205

[5]白剑, 王永利.双苯氟嗪对沙土鼠急性脑缺血性脑水肿的影响.中华医学杂志.2002, 82(16): 1130~1132

[6]Zhang YJ, Li YS, Fu SX.Improving effect of dipfluzine on amnesia in mice.Chinese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 1992, 6(4): 246~249

[7]齐亚娟, 郭芳, 苏素文, 等.双苯氟嗪的体内外致突变性 评价.卫生毒理学杂志.2004, 18(3): 201~202

[8]赵永烈, 王爱成, 陈锦锋, 等.硝酸甘油型偏头痛模型评述.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 11(6): 455~456

[9]于生元, 董钊, 李焰生, 等.盐酸氟桂利嗪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和安全性.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7, 13(4): 199~201

[10]蔡鸣, 马强.氟桂利嗪对偏头痛频繁发作患儿脑血流状态的影响.实用医药杂志.2006, 23(3): 324

10.3969/j.issn.1001-8972.2010.21.102

张小文(1980~),女,硕士研究生,工作单位:山东万杰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张永健,工作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猜你喜欢

利血平挠头氟桂利嗪
利血平通过神经免疫代谢信号传导和MEK1/2激活改善鸡肠道中的肠杆菌科抵抗力
不停用利血平对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循环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如何扩句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老年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挠头”防中风
氟桂利嗪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偏头痛的疗效研究
父子沟通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成人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喜事
3种不同降压药物用于高血压治疗临床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