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不同降压药物用于高血压治疗临床对比
2015-07-20赵小鹏
赵小鹏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3种不同降压药用于高血压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2013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患者90例,随机分组治疗。组Ⅰ服用卡托普利,组Ⅱ服用利血平,组Ⅲ服用硝苯地平。比较三组患者经8周治疗后,监测血压变化值并随访患者1年内发病情况。结果 治疗8周后,三组患者血压均恢复正常,组Ⅲ结果优于前两组,差异显著(P<0.05);随访1年后,组Ⅲ发病率为23.3%,显著低于组Ⅰ(P<0.05)。结论 高血压临床治疗中,应根据具体病情选用不同的降压药,使之发挥较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卡托普利;利血平;硝苯地平;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志码】A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发病因素,极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多采用药物治疗[1-2]。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2013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90例,进行分组治疗,比较硝苯地平、利血平和卡托普利三种降压药的降压效果,无显著差异。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基本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其中,组Ⅰ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28~59岁,平均43.9±3.02岁;组Ⅱ男15例,女15例,年龄30~61岁,平均43.4±1.62岁;组Ⅲ男12例,女18例,年龄29~57岁,平均42.4±2.34岁,病程1~3年。对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进行分析,P<0.05,可进行比较。
纳入和排除标准:所有患者血压诊断结果符合高血压标准,即:收缩压≥140mm Hg,舒张压≥90mm Hg;未对靶器官造成损伤,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心、肝、肾功能不全或障碍,及心血管病疾病或冠心病等患者;糖尿病患者;继发性高血压、重度高血压(SBP>180mm Hg,DBP>110mm Hg)患者;出院后不能随访患者。
治疗方法:治疗前2周,患者均暂停用药,同时监测血压值。
组Ⅰ: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药—卡托普利。口服,温水送服,一次12.5mg,2~3次/d,服用4周后,监测空腹血压,增至50mg,2~3次/d,观察疗效。
组Ⅱ: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断药—复方利血平片。口服,温水送服,一次0.1~0.25mg,1~2次/d,服用4周后,达到最大抗高血压效果。监测空腹血压,部分患者可增加至0.5mg,1~2次/d。
组Ⅲ:服用钙拮抗药—硝苯地平缓释片。口服,温水送服,每片20mg,20mg/次,1~2次/d,治疗4周后,监测空腹血压,增至剂量40mg/次/d。
观察指标和疗效评价:分别监测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和治疗8周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进行对比分析;并随访1年内患者高血压复发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数据处理方法:记录数据通过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三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与治疗前相比,治疗4周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三组血压值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8周后,血压基本恢复正常,组Ⅲ收缩压和舒张压最低,组Ⅲ与前两者差异显著(P<0.05),组Ⅱ结果稍优于组Ⅰ,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如下表1。
表1 比较三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mm Hg)
随访1年内患者高血压复发和并发症情况:三组发生率分别为43.3%、30.3%和23.3%,组Ⅲ与组Ⅰ差异显著(P<0.05),组Ⅲ与组Ⅱ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如下表2。
表2 随访1年内患者情况(N/%)
结论
近年来,高血压发病率逐年上升,临床用药种类较大,因此应根据不同的病情选用不同的药物,并根据血压的峰谷值,选择适宜给药时间,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3]。硝苯地平属钙拮抗药,其对血管平滑肌发挥作用,降低外周阻力,促使血压降低,发挥作用过程中,无药理学产物形成,因此不会造成肝损伤,不良发应较少。本研究所选三种药物中,组Ⅲ治疗效果较好,且疾病复发和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作为临床首选药物。但在临床治疗中,更要注意药物的联合应用,既显著增加临床疗效,减少药物的耐受性,又减少疾病复发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周雪峰.对比不同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2):220.
[2] 叶蕴青,吕纳强,党爱民.老年高血压的治疗策略[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1(3):200-203.
[3] 麦托合提.麦赛提,董军.替米沙坦采用不同给药时间用于高血压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3(8):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