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软件专业课堂教学模式的新探索

2010-09-21胡必波

中国科技信息 2010年21期
关键词:教学法软件高职

胡必波

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系 526020

高职软件专业课堂教学模式的新探索

胡必波

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系 526020

传统的计算机课堂教学模式,无论是教学手段还是教学方法上,都存在诸多弊端。为了能够适应现今高职高专学生的素质能力水平和今后就业的需求,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已刻不容缓。本文对高职软件技术专业 “项目+过程”的新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剖析分析与总结,力图为高职新的计算机学科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行动导向

1 引言

自2007年以来,按照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等方针性文件要求,各职业院校都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重构和教学内容改革,都在加快建设“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1-3]。“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是高职院校的办学方针。那么,对于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的课堂教学,应该树立怎样的课堂教学观?如何使课堂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2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分析

传统计算机教育认为,只要理解记住了课本知识,就可以套用它去应付实际问题。然而实际问题总是具体的,在不同时间、地点会有很大的差别。例如能够流畅地背诵操作系统的完整概念,却不知道自己使用的Windows XP就是微软公司最新的操作系统。传统计算机教育认为,要把结论交给学生背诵,以后需要的时候提取出来加以应用。即便让学生上机实习,其主要目的也是为传递知识、验证知识而已,完全忽略了学生本身的素质水平和接受能力,根本无法让学生将所学转变为自己的“学识”、“主见”和“思想”。在今天计算机已经从“娃娃抓起”的年代,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学生在某些操作层面上认知能力和经验(例如游戏、QQ等)不可小视,学生完全能用更简便更有效的方法来代替教材中的某些操作步骤,循规蹈矩的教学反倒落后了。在传统计算机教学中几乎千篇一律都是先理论后实践。但是理论往往是复杂抽象、难以理解的,如数据库中的三种模式和它们之间的两种映射,数据库设计的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等,而实际操作中相对来得容易理解而且显得简单。

表1

3 课堂教学模式新探索

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将“工作过程”融入教学中,实现教学目标“岗位化”、教学内容“任务化”、教学过程“职业化、教学环境“工厂化”、能力考核“工程化”,形成新的教学模式。

1).建立“项目+过程”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项目+过程”的教学模式首先选择来自企业的工程项目作为教学载体,按照软件开发过程把项目划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安排若干个任务,每一个任务中都包含着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工作态度。教师以完成一个任务的过程组织实施教学,学生必须通过资讯弄清任务的目的和要求,然后制订开发计划,选择开发方法,设计程序结构(决策)、实施编写代码、通过功能测试检查程序,最后按照软件行业标准评价工作成果。学生通过完整的“行动”过程掌握软件开发的技能,习得软件技术知识,构建自己的开发经验和软件知识体系(见表1)。

2).将软件企业中的项目、技术、开发方式、组织管理引入课程中,形成企业化的学习方式,使职业工作活动与教学活动融为一体,学生在经历情境化的工作活动过程中熟悉软件工作环境和开发流程,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实现职业能力的发展,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

3).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模式,建立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程中通过“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这一完整的“行动”掌握软件开发的技能、习得软件技术知识,构建自己的开发经验和软件知识体系。(见图1)

4).根据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设计教学方法,引入任务驱动的教学法、基于完整工作过程的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多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案例教学法,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模拟软件企业工作环境,综合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行动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

5).创新七步训练法。根据软件课程的特点,综合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的特点,总结提炼出七步训练法。七步训练法适合基于软件开发工作任务的教学,它将行动导向的“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融入其中,通过定向、模仿、内化,有效培养软件开发职业能力。七步训练法主要过程如图2。

6).按照软件企业生产要求及用人标准,建立行动导向学习活动的评价标准。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为核心的考核方式,增加工作过程和工作成果考核,在情境化的工作过程中考核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

图1

图2

4 小结

“项目+过程”的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在课程设置上强调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在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上以企业真实工程项目为载体,强化岗位针对性训练,重视团队开发和协作意识培养,从而实现与企业“零距离”接轨的目的。

实训以一个完整的企业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为线索,结合软件过程管理、过程模型、软件开发技术等多方面技术,指导和训练学员掌握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典型技能。引导学生按照软件项目开发的实际工作过程完成实训准备、项目策划、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软件测试以及软件的部署与维护等工作任务。在实训过程中,特别注重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通过公司化的软件开发环境和软件公司兼职教师的参与,使学生获得实际软件项目开发的工作体验,加深学生对软件专业各门课程的理解和综合应用,同时也进一步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1]陈明.浅谈如何优化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 [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3):227-227.

[2]郭静.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高职学生就业力——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 (9):38-38.

[3]王运成.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改革初探 [J].吉林教育.2008,(10):19-19.

10.3969/j.issn.1001-8972.2010.21.117

猜你喜欢

教学法软件高职
禅宗软件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软件对对碰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