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舌下脱敏疗法对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

2010-09-20彭书莉杜卫红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变应原舌下脱敏

彭书莉,王 敏,汝 琳,郑 智,杜卫红

(淮北矿工总医院 皮肤过敏科,安徽 淮北 235000)

脱敏疗法又称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otherapy,SIT),是 WHO公认的针对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唯一的对因治疗[1]。舌下脱敏疗法(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的临床效果已逐渐被认可[2],但其作用机理仍在探讨中,舌下脱敏疗法与中性粒细胞功能关系方面的报道甚少。我们于2007年 10月 ~2008年 12月对门诊就诊的 66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随机分为舌下脱敏组(治疗组)和常规对症治疗组(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白细胞功能的变化,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66例患者均为我院皮肤过敏科门诊的患者,男 41例,女 25例,年龄 6~65岁,其中慢性荨麻疹 44例、湿疹 11例、特应性皮炎 7例、过敏性紫癜 4例。

1.2 过敏原检测 采用美国 ASI公司提供的 IVT过敏原检测试剂盒 IVT-706、IVT-708。采静脉血4 ml,分离血清,将血清吸入反应管反应 100 min,洗涤注射器反应管,吸入尿素酶结合的羊抗人 IgE反应 16 h,再次洗涤反应管,并加入底物 /指示剂,显色90 min内观察反应管颜色变化,黄色不变为阴性,由黄色变为紫色为阳性。

1.3 舌下脱敏治疗 确定患者过敏原为尘螨后,采用浙江我武公司提供的粉尘螨滴剂(畅迪)对其进行舌下脱敏治疗。舌下脱敏治疗的方法: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商品名:畅迪),第 l~3周用其 1~3号,剂量递增。即l~3号,每日 1次,第 1周用 l号(总蛋白浓度为 1 μg/ml),第 2周用 2号(总蛋白浓度为 10μg/ml),第 3周用 3号(总蛋白浓度为 100μg/ml)。 l、2、3号每周 7 d剂量依次为 l、2、3、4、6、8、10滴。第 4 ~5周用 4号(总蛋白浓度为 333μg/ml),每日 3滴,14岁以下用 4号维持直至疗程结束,14岁以上第 6周后用 5号(总蛋白浓度为 1 000μg/ml),每日 2滴,直至疗程结束。

1.4 中性粒细胞功能检测 每例患者治疗前常规检查中性粒细胞功能,治疗后 12个月复查 1次。

1.4.1 检测方法 ①在盛有肝素液的小试管中放入耳垂血 100μl摇匀,加入 10μl墨汁,混匀加塞。②置 37℃恒温箱中孵育 2~4 h,取出离心,按 2 000 r/min、10 min,吸取白细胞层涂片,待干后行瑞氏染色。

1.4.2 镜检 将制好的正常人及患者的白细胞层涂片,油镜检查计数成熟的中性粒细胞 100个,分别求其吞噬率和吞噬积分。

1.4.3 计算 ①吞噬率:观察 100个成熟中性粒细胞,计算其中吞噬墨粒细胞的百分数。②吞噬积分:分级计算中性成熟粒细胞,取各反应级与细胞数乘积之和。

1.4.4 正常参考值 检测 50例正常人:男性 30例,女性 20例,其中献血者 25例,一般体检者 25例,年龄 9~60岁。吞噬率 68% ~90%,吞噬积分120%~200%。

1.5 统计学方法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采用 χ2检验,治疗前后白细胞功能变化采用配对 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66例 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 33例,其中慢性荨麻疹分别为 24例和 20例,χ2=1.091;湿疹分别为 4例和 7例,χ2=0.98;皮炎分别为 3例和 4例,χ2=0.16;过敏性紫癜均为2例;P均 >0.05,两组比较无显著(表 1)。

表 1 66例患者病种分布[例(%)]

2.2 两组临床疗效有效率比较 治疗组采用舌下脱敏治疗,而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对症治疗,12个月后总有效率分别为 87.9%和 48.5%,χ2=11.803,P<0.01(表 2)。

2.3 两组中性粒细胞功能比较 表 3显示,治疗前后的中性粒细胞吞噬率和吞噬积分 t值分别为5.345和 5.106,P<0.01,有显著差异(表 3)。

表 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临床疗效有效率比较 χ2=11.803,P<0.01,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表 3 两组中性粒细胞功能比较

3 讨论

脱敏疗法(又称特异性免疫治疗)指将诱发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变应原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提取液给对此变应原过敏的患者反复接触,剂量从小到大,浓度由低到高,使患者对此种变应原的耐受性增高,当再次接触变应原时,不再诱使过敏症状的发作或发作程度减轻。国际变态反应组织公认脱敏疗法是目前唯一可以影响变应性疾病基础机制,可能改变其自然病程的治疗措施(对因治疗),改善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预防疾病复发(长期疗效);预防疾病加重;预防新的过敏形成。从本组结果观察,随着脱敏治疗疗程的延长,临床疗效显著增高。

舌下脱敏疗法与传统的皮下注射脱敏治疗相比,舌下含服保留了前者的确切疗效,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依从性,且有可控性强、临床费用低等特点[3]。国外自 1986年使用至今,无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报道[4]。另外舌下脱敏不受时间、场所限制,较皮下注射使用方便。目前欧洲国家 80%的患者使用舌下脱敏治疗,国内尚未广泛使用,我院自 2007年 6月起使用,至今未发生严重的全身副作用,因此,应用前景相当广阔。

脱敏疗法的作用机理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变态反应界认为可能是:①诱导特异性 CD4+T细胞的无反应;②调节 Th1/Th2平衡,造成“免疫偏离”;③变应原提呈细胞发生“递呈偏离”;④阻断抗体(IgG)的产生;⑤效应细胞脱敏感。已有许多文献报道[5,6]。

脱敏疗法与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关系的探讨研究较少,董萍云等报道了脱敏疗法对外周血白三烯 B4的影响,认为白三烯 B4的主要作用是:①趋化中性粒细胞,白三烯 B4是花生四烯酸代谢过程中对白细胞趋化作用最强的;②诱导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③诱导中性粒细胞脱颗粒与溶酶体酶释放;④作为炎症中痛觉产生的重要递质。正常皮肤注射白三烯 B4可产生风团和潮红反应,以及中性粒细胞的聚集。因此,白三烯 B4参与变态反应,尤其是Ⅰ型变态反应速发期的发生和发展,白三烯 B4可以与 IL-4共同增强 B细胞 IgE的产生,在变态反应的迟发相反应中,白三烯 B4又是浸润细胞合成分泌的介质,故而又是迟发相反应的重要介质[7]。另有文献报道,患者经脱敏治疗后,鼻黏膜和眼结膜在变应原激发试验中,嗜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数量减少[8,9],证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不仅是宿主抵抗感染的主要防御细胞,具有趋化、吞噬、氧自由基产生及脱颗粒等功能,中性粒细胞在血液的非特异性细胞免疫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IgE介导的速发型变态反应的部位,也有中性粒细胞的聚集,说明中性粒细胞也参与了速发型变态反应导致的病理损害。

本课题观察舌下脱敏治疗过程中的白细胞功能的变化,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中性粒细胞都较正常健康人低,均有显著差异(P<0.01),从而说明中性粒细胞功能在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舌下脱敏治疗能够显著改善中性粒细胞功能,为脱敏疗法的机制探讨提供新的研究途径。

[1] 陈建军,孔维佳,项济生,等.舌下含服免疫治疗依从性分析及对策[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24(5):203-206.

[2] BOUSQUET J,VAN CAUWENBERGE P,KHALTAEV N,et al.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impact on asthma[J].J Allergy Clin Immunol,2001,108(Suppl5):S146-150.

[3] BUFE A,EBERLE P,FRANKE-BECKMANN E,et al.Safety and efficacy in children of an SQ-standardized grass allergen tablet for sublingual immunotherapy[J].JAllergy Clin Immunol,2009,123(1):167-173.

[4] GIDARO GB,MARCUCCI F,SENSI L et al.The safety of sublingual-swallow immunotherapy:an analysis of published studies[J].J Clin Exp Allergy,2005,35(5):565-571.

[5] 张娴.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对过敏性哮喘患儿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的调控[J].儿科药学杂志,2008,14(1):28-30.

[6] 吴键,刘启良.脱敏治疗哮喘对嗜酸粒细胞和 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1999,15(3):247.

[7] 董萍云,李立红,刘晓松.特异性免疫治疗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白三烯 B4和前列腺素 D2的影响[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8,24(3):179.

[8] PASSALACQUA G,ALBANO M,FREGONNESE L,et al.Randomised trial of local allergoid immunotherapy on allergic inflammation in miteinduced rhinoconjunctivitis[J].J Lancet,1998,351:629-632.

[9] SILVESTRI M,SPALLAROSSA D,BATTISTINI E,et al.Changes in inflammatory and clinical parameters and in bronchial hyperreactivity asthmatic children sensitized to house dust mites following sublingual immunotherapy[J].J Investi Allergol Clin Immunol,2002,12:52-59.

猜你喜欢

变应原舌下脱敏
变应性鼻炎患者食物变应原分布特点分析
激光联合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
谈一谈脱敏治疗
舌下片,舌下用
舌下片,舌下用
武汉地区545例过敏性疾病患者变应原谱检测结果分析*
565例过敏性疾病变应原结果分析
Ⅰ型变态反应疾病中特异性IgE变应原引起的单一致敏和多重致敏的变应原分布特征研究*
让青春脱敏
舌下用药,避免“首过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