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硬联合麻醉下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2010-09-19施红兵李国卫陈玉兰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34期
关键词:高容量羟乙麻醉学

施红兵 李国卫 陈玉兰

江苏农垦骨科医院(224354)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作为一种血液保护方法,目前,已广泛用于术中节约用血和低容量休克等治疗[1]。腰硬联合麻醉(CSEA)是近年来创新的一种麻醉方法,以其起效快、效果完善、用药量少,能够满足手术时间长和术后镇痛需要等优点,逐步广泛用于临床。我们将AHH在CSEA下运用于骨科手术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无心、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Hb>110g/kg,Hct>35%,凝血功能正常,预计失血量>600mL的骨科手术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即AHH组(A组)和对照组(B组),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病种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情况

1.2 麻醉方法

术前30min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入室后常规ECG、NIBP、SpO2,鼻导管持续吸氧2~3L/min,开放上肢静脉通路,麻醉前给予乳酸林格氏液4~6mL/kg,经L2~3或L3~4椎间隙进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腰麻针经硬膜外行蛛网膜下腔穿刺,根据患者身高、体质等注入0.75%布比卡因1.3~2.0mL,注药时间为20~30s,留置硬膜外导管,平卧后,测腰麻阻滞范围,平面不足时,硬膜外导管注入1.5%碳酸利多卡因4~6mL。麻醉后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1.3 AHH的实施

AHH组(A组)在穿刺时开始输入15mL/kg6%羟乙基淀粉(万汶130/0.4 费森尤斯卡比公司),速率30mL/min。B组输入乳酸林格氏液。所有患者术中丢失的血液以等量的6%羟乙基淀粉补充,尿量和术野蒸发的水分用等量的乳酸钠林格氏液补充,必要时输血以保持血细胞比容(Hct)>25%。

1.4 监测指标

连续监测Hr、ECG、SpO2、MAP、CVP的变化,分别在AHH前(T0),AHH毕(T1),术毕(T2)及术后24h(T3)采静脉血测定Hb、Hct、APTT、PT,利用吸引瓶及纱布称重计算失血量,记录术中输血量、总输液量,术中尿量及术后24h输血量。

1.5 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手术种类及手术时间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2.2 循环指标变化

A组血液稀释后CVP显著升高,但在正常范围(CVP<14cmH2O)。未发现肺水肿及心力衰竭等临床征象。SBP、DBP、MAP、Hr在各时点均无显著变化。B组在T1时ABP、DBP与MAP有明显下降趋势(P<0.05),其他对应点无显著变化(表2)。

2.3 围术期Hb与Hct的变化(表3)。

2.4 出血量、输液输血量及尿量(表4)。

3 讨 论

AHH主要是指在麻醉后手术前,通过快速补充相当于20%自身血容量的胶体液,使血液稀释,减少出血时红细胞的丢失量。但是在AHH实施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心脏前负荷加重的问题。尤其是对老年人,因心脏储备功能及对循环血量改变的适应能力下降,临床常规实施AHH存有顾虑[2]。

与T0比,*P<0.05

表 3 两组患者Hct、Hb、PT、APTT的变化

表4 术中出血量、输液输血量及尿量(mL)

腰硬联合麻醉,由于其起效快、阻滞完善,引起的区域性血管扩张,作用较明显,以致血容量相对不足,回心血量减少,易使血压迅速下降。此时AHH的使用,不仅可以迅速补充有效血容量,补偿麻醉时引起的血容量相对不足,同时也大大减轻了AHH血容量剧增对心肺功能的不利影响。从观察结果中,我们认为:AHH与CSEA联合,可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

有文献认为,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后,虽然单位血容量含氧量下降,但由于氧离曲线右移,使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下降,使组织从微循环中能提取更多的氧,因此,在血液稀释过程中,只要容量保持不变,血压和心率较稳定,即使Hct降至20%,仍会保证氧的供给[3]。还有,AHH后,由于血液的稀释,可有效的降低血液黏滞度,改善微循环,优化血液流变,减少了血栓的发生率[4]。本研究中,血液稀释后,Hct最低为25%,且所有患者的SpO2基本保持在98%~99%,无缺氧的征象,亦未发生一例患者住院期间有血栓发生。与文献相符。

关于两组患者总出血量评判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无一例输注异体血,B组只有3例未输异体血,平均输血量450mL,这说明在骨科手术中行AHH能有效地减少异体输血,这可能与其血液稀释后红细胞丢失相对较少有关。

至于AHH过程中对凝血机能(PT、APTT)的影响,既往研究发现,如果在安全范围内使用,无明显影响[5]。本文观察结果与其一致。

综上所述,腰硬联合麻醉下用15mL/kg羟乙基淀粉行AHH在骨科手术中,能使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优化血液流变,提高围术期患者对失血的耐受性,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值得在临床骨科手术中推广应用。但在实施AHH时,应密切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随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节输液量和速度,关于老年人在AHH中所能耐受最大输液量是多少,还需进一步研究。

[1]王婷,薛张刚,蒋豪.老年患者术中6%羟乙基淀粉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的可行性[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3,23(4):22-25.

[2]薛张刚.输血与自体输血[M]//.见: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738-1740.

[3]王祥瑞,杭燕南.输血及节约用血[M]//.杭燕南,庄心良.当代麻醉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338-1341.

[4]刘晓丽,葛衡江,刘怀琼.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血流流变特性影响的临床研究[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2,18(8):401-403.

[5]李君,张欢,杨拔贤.人工胶体液用于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23(1):6-8.

猜你喜欢

高容量羟乙麻醉学
国家药监局批准羟乙磺酸达尔西利片上市
不同容量连续性血液滤过对危重症合并脓毒症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2-羟乙基)三苯基鏻甲基橙的合成
麻醉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的回顾与展望
中美麻醉学家合作研究发现丙泊酚可有效控制剖宫产术中产妇恶心
如何培养初中英语课堂学习的兴趣
双重血浆置换联合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高脂血症合并重症胰腺炎
取代硼酸与羟乙基胺化合物间的相互作用研究
可视化技术在非麻醉专业学生麻醉教学中的应用
PBL教学法在临床麻醉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