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不良反应报告218例分析
2010-09-17李依伦
常 刚,李依伦
(1.重庆医科大学管理学院·重庆市医学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重庆 400016;2.重庆市江北区第一人民医院,重庆 400020)
随着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的不断深入,避免ADR的发生日益受到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并成为当今药物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为了解医院ADR发生的规律,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笔者对江北区第一人民医院2007年至2009年收集的218例ADR报告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对江北区第一人民医院3年来收集的218例ADR报告,依照《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分别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引起ADR的药物类别以及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1-3]。
2 结果
2.1 患者情况
218例ADR报告中,患者男135例,女83例,男女比例为1.6∶1;既往有过敏史21例(9.63%),过敏情况不详45例(20.64%),其余既往无过敏史;年龄最小1岁,最大88岁,其中≤20岁41例(18.81%),21~59岁 79例(36.24%),≥60岁 98例(44.95%)。
2.2 给药途径
218例ADR报告中,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占首位,共135例(61.93%),口服 35 例(16.06%),外用 20 例(9.17%),肌肉注射17例(7.80%),皮下注射11例(5.05%)。
2.3 涉及的药品种类
见表1。
表1 ADR涉及药物种类
2.4 累及的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
见表2。
2.5 转归
218例ADR中,一般停用可疑药物并对症治疗后均可痊愈,其中治愈187例(85.78%),好转31例(14.22%),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218例ADR中,由抗菌药物引起的ADR,占72.48%,高于国内大医院的报道45.34%[4]。60岁以上老年人发生的ADR最多,占总数的44.95%,这可能与老年人患有多种疾病,合并用药较多,且肝、肾功能减退有关[5];同时,与临床用药范围广、用药频率高,药品数量多及不合理用药也有关。
表2 ADR累及的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
静脉给药方式是引发ADR的重要原因[6]。因为该方式是将药物直接输入血液,同时静脉注射液的pH、渗透压、微粒、内毒素等都可能为引发ADR的因素[7]。因此用药时,不仅要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同时医务人员还必须正确操作,避免因药液配伍不当、浓度过高、配制的液体放置时间过长、滴注速度过快等引起ADR。
该院的ADR监测工作质量还不理想,对临床合理、安全使用药物的指导力度未体现出来。本次统计的ADR报告主要为药师上报,临床医务人员还缺乏主动收集上报的意识,这可能与目前采用的自愿上报方式有关。因此,医院领导应高度重视,通过宣传和培训,帮助临床医务人员提高对ADR的认识,加强ADR工作的监测,以及时发现、正确填报、快速反馈从而减少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1]曾晓芳,游枫慧.我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业,2009,18(24):51.
[2]毛小红,祁金文,郑小莲,等.106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药业,2006,15(17):49-50.
[3]董开有,杨长红,刘蓉蓉.我院药物不良反应调查分析[J].中国药业,2009,18(20):56.
[4]孙 燕,吴 激,曾 平,等.我院2002年~2005年31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06,17(21):1 648-1 650.
[5]申玉清,敖 珊.71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业,2009,18(8):51-52.
[6]杨玉芳,陈龙英,何淑华,等.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1,21(9):546.
[7]凌春燕,张晋萍,葛卫红.我院24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05,15(9):697-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