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他人也爱自己

2010-09-16

老友 2010年9期
关键词:晚年生活党和政府事迹

前些日子,在媒體上看到新余市某离休教师的事迹报道后,我的心情有点复杂。他的事迹,让我感动;他的生活,让我不安。

据报道,年近八旬的老教师,几十年来用自己节省下来的20多万元钱,资助超过2万人次的学生,而自己却过着十分清贫的生活。他每月的离休工资有2300多元,还开荒种菜、种杂粮等,生活本应充盈有余。但他的生活过得近乎“自虐”:两间简陋破旧的土房,一张破旧的老床,一张破旧的书桌,一个烧柴用的火炉,一盏旧油灯,几只用来腌制咸菜的瓦罐。他每天的主食几乎都是红薯煮稀饭,一年食油仅0.5公斤,一个咸鸭蛋要分成三餐下饭,在衣食住行方面的花费一年不超过400元。他的全部工资和开荒种红薯、芝麻等农产品的收入全都用来资助孩子们读书。

有人说,如今的社会是冷漠多于关爱,麻木多于感动。实在地说,这种现象不是没有。但老教师的行动,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的主流其实并非如此,他又一次使我们感悟到了人性的真善美。媒体宣传蒋国珍,弘扬他甘于淡泊、乐于奉献的精神,对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净化风气,温暖人心,无疑很有必要,很有意义。

老教师是一位曾经为教育事业辛勤耕耘了几十年的教师,一位新中国成立前参加革命工作的离休老人。他本应过着舒适幸福的晚年生活。然而,他倾其所有捐资助学,自己却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他的爱心行动谁不感动?但我认为他因帮助别人而过分地苛刻自己,就未免有点过头了。国家发给他的离休费,是为了使他晚年生活有所保障,没有后顾之忧。这些年来,各级政府千方百计地给离退休老年人增加养老金,也是为了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过得更好。用温家宝总理的话说,是为了使广大老年人的生活过得更幸福,更有尊严。从这一点来说,老教师应当更好地体会党和政府的关爱之心情,不要因过分地节俭而让党和政府再添牵挂之心。如果他能像党和政府要求的那样,日子过得更宽裕些,生活得更好些,身体可能会更健康些,延年益寿,岂不可以为更多需要援助的学生提供帮助?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广泛宣传蒋国珍大爱精神的同时,我们的各级组织和受捐赠的人士,也要千方百计帮助像老教师那样助人为乐的慈善人士、爱心老人转变思想观念,改变目前的生活状况,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好安享自己的晚年生活与捐赠他人的关系,与大家一道共享改革开放的新成果。要知道,我们倡导社会上更多的人捐资助学,献爱心,和倡导社会上更多的人尊老、敬老、爱老,其目的都是树正气,扬新风,促和谐,让我们的社会处处充满爱。

爱是相互的。爱他人爱社会,也爱自己,必然会得到爱的回报。这样的爱,才更完美,更富有感染力。

责编/木艮

猜你喜欢

晚年生活党和政府事迹
过第一等的晚年生活
走近内心走向爱
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探讨
离退休支部工作在帮扶离退休职工晚年生活的路径探讨
十八大以来反腐制度化研究
凤庆县总工会:慰问困难职工、劳模
与时俱进
蒲松龄与喻成龙交往考辨
柳下惠事迹考述
对离退休老同志安度晚年生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