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物多酚提取与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

2010-09-16李群梅杨昌鹏唐志鹏

保鲜与加工 2010年1期
关键词:酚类茶多酚超临界

李群梅,杨昌鹏,李 健,唐志鹏

(1.广西大学农学院,南宁 530005;2.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南宁 530007)

植物多酚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多酚类物质,是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皮、根、茎、叶、果实中,其含量仅次于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1]。植物多酚具有清除机体内自由基、抗脂质氧化、延缓机体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防癌、抗辐射等生物活性功能[2]。因此,开发和利用植物多酚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近年来植物多酚提取与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植物多酚资源的研发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1 植物多酚的提取

一般来说,以酸酯多酚为主体的酚类可采用丙酮-水体系萃取,而以缩合单宁为主体的酚类可采用弱酸性醇-水体系萃取。从乙醚萃取物中可得到低分子量酚类物质,用乙酸乙酯或丙酮-水溶液萃取可得到中等分子量多酚(单宁),而在热碱浸提物中可得到大分子量多酚[3]。

1.1 溶剂萃取法

溶剂萃取法是目前国内使用最广泛的多酚提取方法之一,主要用于提取可溶性酚类化合物。已有不少研究者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了葡萄籽、皮多酚、板栗壳多酚、香蕉皮多酚等酚类化合物,具体工艺参数参见表1。由表1可知,植物多酚溶剂萃取法常用的溶剂有甲醇、乙醇、丙酮。多酚来源不同,其适宜的浸提条件、浸提剂、浸提时间、温度、次数等提取条件也均有所不同,以体积分数为60%~70%的乙醇最为常用。虽然溶剂萃取法操作简单,但其使用的有机试剂易燃,且部分有毒,对安全生产十分不利。

表1 若干种植物多酚的溶剂萃取工艺参数

1.2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超临界流体技术是一种新型高效的萃取技术。目前,人们较多选用无毒的CO2流体作为超临界流体。

王小梅等[16]采用超临界CO2萃取茶叶中的茶多酚,试验结果表明,最适宜的试验条件为:萃取压力20 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5 h,在此条件下,茶多酚的萃取率达9.0%。

于基成等[17]以绿茶为试材,采用超临界CO2萃取茶叶中的茶多酚,并采用正交试验对压力、温度、时间、夹带剂等条件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萃取时间1 h、温度60℃、压力25 MPa时,茶多酚萃取率为43.68%,当时间、温度压力与上述相同时,浓度为65%乙醇作为夹带剂,茶多酚萃取率可提高到56.37%。

与一般的溶剂萃取技术相比,超临界CO2萃取法对有机物溶解度强,萃取率高,产品质量好。采用超临界CO2为萃取剂,还可以避免使用有毒有机溶剂,且无环境污染,产品分离时简单方便,但需一次性投入较多的资金。

1.3 超声波浸提法

近几年来,利用超声波提取植物中的活性物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超声波的空化效应、热效应、机械作用是超声波技术在天然产物提取中的三大理论依据。已有研究表明[18],超声波技术已经开始广泛地应用于天然植物提取研究领域。

超声波浸提法除了常用于茶多酚提取外,还可用于苹果多酚、石榴叶多酚等酚类物质的提取,具体工艺参数参见表2。

表2 若干种植物多酚的超声波浸提工艺参数

由表2可知,超声波浸提法因植物多酚种类不同,其超声波功率和提取温度也不同,提取溶剂主要采用乙醇等有机溶剂,料液比一般为1∶20左右,提取时间一般多在24~35 min之间,提取次数均为1次。

上述方法与常规溶剂提取方法相比,具有工艺简单,提取温度低、回收率高、氧化损耗小、节时、节能、提取率高等特点,具有潜在的工业化生产推广价值。张立华等[22]对石榴叶多酚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管是采用何种提取溶剂,超声波提取的效果都比水浴提取的效果好,其中以50%乙醇和70%丙酮为溶剂的提取率比水浴提取率大约提高了5%。

1.4 微波浸提法

微波浸提法是最近几年研发的一种新方法,又称微波辅助萃取技术(简称微波萃取技术),是指在微波反应器中使用适合的溶剂从天然药用植物、矿物、动物组织中提取各种化学成分的技术与方法。近20多年来,此项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食品、生物样品及环境样品的分析与提取。

许多研究者应用微波浸提法对茶多酚、石榴皮多酚、苹果多酚、杨桃渣多酚等提取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具体工艺参数参见表3。

由表3可知,微波浸提法因植物多酚种类不同,微波功率、提取时间和料液比也不同,但提取溶剂均采用乙醇。该方法与目前常规使用的溶剂萃取方法相比,具有节能、省工、省时、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是一种可大力提倡的应用技术。

表3 若干种植物多酚的微波浸提法与工艺参数

总之,在提取植物多酚时,应选择适宜的提取方法,同时,也可结合几种方法进行互补。既要勇于大胆尝试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又要注意尽可能地降低生产投资成本。

2 植物多酚的分离纯化

2.1 沉淀分离法

沉淀分离法是对植物多酚进行粗分离的常用方法。此种方法的关键技术是选择合适的沉淀剂。常用沉淀剂有4类,即无机盐类、生物碱、蛋白质类和高分子聚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环糊精等)。其中无机盐类最为常用,由于其它3类沉淀剂成本较高,目前尚处在试验阶段使用。

时国庆等[28]以葡萄籽为试材,利用溶剂法(70%乙醇)结合盐析(加入6 g NaCl)和冷却沉淀法(4℃,1 h),调节澄清液pH值到3.5,用乙酸乙酯萃取,对原花色素提取物进行了较好的分级分离。

沉淀分离法虽然减少了有机溶剂的使用量,生产安全性好,成本低,产品的纯度、色泽、水溶性均好,但无机盐沉淀剂沉淀转溶时pH值波动较大,极易造成植物多酚被氧化破坏,同时过滤与稀酸转溶过程中植物多酚的损失也比较大,必须严格控制条件,以免影响产品品质与得率。

2.2 膜分离法

膜分离法是一种以膜两侧的压力差为动力,对酚类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的技术。超滤是膜分离法中用途最广泛的方法之一。该方法在常温条件下操作,不破坏植物多酚,操作工艺简单,不污染环境,但产品纯度偏低,膜价格偏高。

于涛等[29]采用膜分离法(选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10000的膜,压力范围在0.2~0.3 MPa,工作温度30℃)对银杏多酚进行了分离研究试验,得到的产品中黄酮质量分数达33.99%,黄酮类物质的透过率为89.45%,总提取物得率为3.1%。

2.3 层析分离法

植物多酚的分离纯化常用树脂层析分离法。近年来,国内外采用连续制备层析分离成功的报道很多。已有研究者采用树脂层析分离法对苦瓜多酚、猕猴桃多酚、苹果多酚等多酚物质进行了分离纯化研究,具体工艺参数参见表4。树脂层析分离法分离植物多酚的效率高,选择性强,操作条件温和,但操作周期稍长。

表4 若干种植物多酚的层析分离工艺参数

3 结 论

植物多酚作为一类储量丰富、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化合物,对人类的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深入开展植物多酚提取及其生物分离的研究,开发出安全、高效的天然抗氧化剂以及能防止肿瘤、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多酚保健食品,不仅可以为保障人类健康做出贡献,而且还可以创造出较高的经济效益。精细化生产植物多酚将会成为未来利用植物多酚资源的发展方向。

[1]宋立江,狄 莹,石 碧.植物多酚研究与利用的意义及发展趋势[J].化学进展,2000,12(2):161-162,169.

[2]周跃勇,王岸娜,吴立根.从猕猴桃中提聚多酚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7,28(3):56,60.

[3]韩丙军,彭黎旭.植物多酚提取技术及其开发应用现状[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5,11(1):21-22.

[4]刘卫兵,陈 翠,朱秋燕.酸杨桃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J].广西科学,2008,15(1):64-66.

[5]朱登祥,尉连玲,侯志敏.葡萄籽中多酚类物质提取工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068-7070.

[6]韩明,叶少敏.山野菜一点红总多酚提取工艺的研究[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08,2(1):27-28.

[7]曾凡梅,殷红军.莴苣叶多酚类物质的提取及其清除超氧阴离子与羟基自由基能力评价[J].江西食品工业,2007,1(3):33-36.

[8]周丽明,李春美.芒果多酚提取条件的研究[J].食品科技,2007(3):107-109.

[9]鲁晓翔,赵晨光,连喜军.板栗壳多酚提取条件及其抗氧化性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29(3):32-36.

[10]郭丽萍,朱英莲.香蕉皮中多酚物质的提取[J].食品与药品,2008,10(11):32-34.

[11]李 宏.苹果皮渣中苹果多酚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脂质氧化活性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08,24(5):40-42.

[12]韩 明.青梅果多酚提取及其与抗氧化相关性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28(6):31-32.

[13]熊素英,侯旭杰,张 娜.白葡萄皮中多酚物质提取工艺的研究[J].食品科技,2007(7):129-131.

[14]王 燕,滕建文,黄 丽,等.柿子皮多酚物质的提取和除臭效果的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9(6):33-37.

[15]房祥军,郜海燕,陈杭君.正交试验法优化山核桃仁中总多酚的提取工艺参数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2009,9(1):153-157.

[16]王小梅,黄少烈,李俊华.茶多酚的提取工艺研究[J].广州化工,2001,29(4):27-30.

[17]于基成,金 莉,薄尔琳,等.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在茶多酚提取中的应用[J].工艺技术,2007,32(1):85-87.

[18]Haeggstrom E,Luukkala M.Ultrasound detection and indentification of foreign bodies in food products[J].Food Control,2004(1):37-45.

[19]王贤萍,段泽敏,孟晶岩,等.超声波提取苹果多酚类物质的优化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07,35(5):34-38.

[20]任文霞,李建科,仇农学,等.超声波辅助提取苹果渣多酚工艺[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8,27(4):20-23.

[21]韩 明.超声波辅助提取南瓜色素的工艺研究[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08,2(4):29-32.

[22]张立华,张元湖,于军伟,等.超声波辅助提取石榴叶单宁的工艺[J].农业工程学报,2009,25(1):164-167.

[23]程慧青,肖荔人,陈庆华.微波法提取茶多酚及茶多酚镧配合物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7,23(1):105-108.

[24]宋薇薇,焦士蓉,周 佳,等.石榴皮多酚的微波辅助提取及提取物抗氧化与抑菌作用研究 [J].现代食品科技,2008,24(1):23-27.

[25]王 丽,李 化,张 钟.微波辅助提取苹果皮中的多酚类物质[J].饮料工业,2007,10(6):42-45.

[26]艾志录,郭 娟,王育红,等.微波辅助提取苹果渣中苹果多酚的工艺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6,22(6):188-191.

[27]吕群金,衣杰荣,丁 勇.微波法提取杨桃渣中多酚的工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7187-7189.

[28]时国庆,郑新,常玉国,等.葡萄籽中原花色素的分级分离[J].河南科学,2004,22(2):190-192.

[29]于 涛,钱 和.膜分离技术在提取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中的应用[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2004,23(6):55-58.

[30]刘苇芬,文良娟.大孔树脂对苦瓜多酚吸附分离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27(5):60-62.

[31]水明磊,籍保平,李 博,等.大孔树脂对苹果渣中多酚与果胶分离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7,28(12):50-55.

[32]周跃勇,王岸娜,吴立根.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猕猴桃中提取多酚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7,28(5):32-36.

[33]王振宇,刘春平.大孔树脂AB-8对苹果多酚的分离纯化[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9,30(4):21-24.

猜你喜欢

酚类茶多酚超临界
欧李果实贮藏过程中钙和酚类物质的变化
超临界LNG在螺旋形微通道中的流动传热特性
关于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料填加技术探索
茶多酚的抗氧化性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660MW超超临界锅炉高速贴壁风改造技术研究
国内首台5 MWe 超临界CO2 试验锅炉顺利通过水压试验
喝茶能刮油减肥?
茶多酚真能祛斑吗?
以苹果为主线构建有机化学复习
重楼种子外种皮提取物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