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应李考辨五题
——兼对《建阳县志》、《全宋诗》等典籍的订补与批评

2010-09-15仝建平

关键词:翰墨宋诗

仝建平

(山西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山西临汾041004)

刘应李考辨五题
——兼对《建阳县志》、《全宋诗》等典籍的订补与批评

仝建平

(山西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山西临汾041004)

刘应李是宋末元初福建建阳知名学者,理学传人,生平事迹所知甚少。其生卒年应在宋理宗淳祐七年(1247)稍前后到元泰定元年(1324)之前;曾祖父应为刘炳、祖父为刘填;其同道文友可以考知者有熊禾、胡一桂、詹君履、李重峰四人;三种《建阳县志》所记刘应李曾师从真德秀学习均是错误的;《全宋诗》所收刘应李诗2首均误。

刘应李;生卒年;父祖;交游;《全宋诗》

刘应李,初名棨,后改应李,字希泌,号省轩,福建建阳(今福建省建阳市)崇泰里人,宋末元初知名学者,理学传人。出身于宋代建阳著名的儒学世家,其生平事迹所知甚少。1274年中进士,官任建阳主簿,入元后去职归隐武夷,与熊禾、胡一桂等切磋学问达十余年,曾在莒潭创建化龙书院,聚徒讲学,学者云集,传道授业,终其余生。所著有《翰墨全书》、《易经精义》、《传道精语》,仅《翰墨全书》(亦名《翰墨大全》)流传至今。道光《建阳县志》将其收入理学传和忠节传。

笔者在研究《翰墨全书》的过程中,对刘应李的生平事迹略作考索。现就其生卒年、父祖、交游、师从及《全宋诗》所收刘应李诗撰文,对过去关于刘应李的记载及研究成果有所订补。

一、刘应李生卒年考

刘应李的生卒年,史无记载。但是可以通过参照其好友熊禾、胡一桂的生年确定刘应李出生的大致年代。朱熹的三传弟子熊禾与刘应李同年中进士;入元后均去职归隐武夷山间聚徒讲学,他们与胡一桂曾在洪源山讲道达12年;熊禾《麻沙刘氏族谱序》[1]15-17自称“十三世外孙”、“余母族麻沙刘氏”,熊禾与刘应李有亲属关系,尽管可能属于远房;熊禾后来又为大德十一年(1307)刊行的《翰墨全书》作序,并在序中称“刘君应李”、“刘君”、“与余讲学武夷洪源山中”,从语气来看,刘应李不应比熊禾年长许多。由上,可以推知他们俩的出生年或许接近,至少不会相差太远。这样可以通过熊禾的生年来大致确定刘应李的出生之年。

据《熊勿轩先生文集》卷六《熊禾传》“先生生于宋理宗淳祐七年丁未,即元定宗之二年也,卒于元仁宗皇庆元年十月二十九日,葬于鳌峰之横沥,寿六十。……前翰林偰处约述”[1]78。可知熊禾生于宋理宗淳祐七年(1247)。另据《元史》胡一桂本传,他们二人共同的文友胡一桂也出生于1247年,“宋景定甲子(1264),一桂年十八,遂领乡荐”[2]432。可以推知,他们三人年龄大致相当,刘应李大致出生于于宋理宗淳祐七年(1247)前后几年之间。

刘应李的卒年。《翰墨全书》首次刊行于大德十一年(1307),称为大德本,熊禾作序,未提及编者刘应李的生卒情况,其时他是否健在,不得而知。但十余年后,建安人詹友谅对其书进行了改编,内容多有增删,改编本由建阳麻沙书坊——吴氏友于堂于泰定元年(1324)刊行,称为泰定本,并由建安文学名士毛直方作序。大德本收录刘应李的诗13首、词1首,通过内容直接承袭泰定本的明初本比勘发现,詹友谅改编的泰定本仅录其诗《勉学》1首,其余全部删除,有违师道;加之詹友谅自称“建安后学”。可见詹友谅与刘应李并无直接的师承关系。建安与建阳同属建宁府,且建安本为建宁郡名,建安后学詹友谅改编,建安名士毛直方作序,且对刘应李原编本较大的泰定本是在建阳麻沙的书坊印行,这些行为得以发生,也未见刘应李及其后人作何反应,极有可能说明至迟在改编本印行时甚至在詹友谅动笔改编时,原编者刘应李已经作古。由此推知刘应李的卒年应在泰定元年(1324)之前。

《宋词大辞典》之“刘应李”词条作其卒于1311年,“刘应李(?—1311)”[3]432,不知撰写此词条的周斌先生所据为何。

总之,笔者认为刘应李的生活年代应在宋理宗淳祐七年(1247)稍前后到元泰定元年(1324)之前。

二、刘应李父祖考辨

关于刘应李的父祖,景泰《建阳县志》作“炳之孙”[4]94,嘉靖《建阳县志》、嘉靖《建宁府志》、《八闽通志》、《闽中理学渊源考》引《闽书》、《万姓统谱》、《道南源委》、《宋元学案》卷七十《沧州诸儒学案下》所记均同;而万历《建阳县志》作“填之孙”[5]410,康熙《建阳县志》、道光《建阳县志》与民国《建阳县志》同。而刘炳为刘填之父记载均同。上述一作刘填为其祖父、刘炳为其曾祖父,一作刘填为其父亲、刘炳为其祖父,相差了一代人。而整理《大元混一方舆胜览》的郭声波教授认为刘应李当是刘炳玄孙,“(刘炳)淳熙五年(1178)进士,子填,孙应李、铨。按应李咸淳十年(1274)进士,距炳中进士近百年,不可能为炳孙。考(清)万斯同《儒林宗派》卷九,刘爚子垕、孙钦,则知刘氏子孙名以火、土、金、水、木五行之序为偏旁,应李初名棨,从木,当是刘炳玄孙”[6]65。其推论似乎有一定道理,但没有材料依据。

据熊禾所撰《化龙书院记》,刘炳为应李曾祖父,“化龙书院……文公门人刘韬仲(即刘炳)曾孙省轩刘君应李之所建也。”[5]313关于刘应李世系,上述出现三种不同说法,相差竟有两代人。刘应李的父祖究竟为谁呢?之所建也。因熊禾与刘应李为同道好友,他所述刘应李的世系大概不会错误。看来刘填为其祖父、刘炳为其曾祖父应没问题。此外,万历《建阳县志》记应李为刘爚曾孙,当为曾孙辈,“云庄书院……祠文简公(刘爚),以弟炳、子钦、孙垕、曾孙棨配”[5]309。不过,此处所记“子钦、孙垕”有误,应为“子垕、孙钦”,同书即有“刘垕,字伯醇,爚之子”[5]409、“钦字子时,垕子”[5]410。另据清末所修《刘氏族谱·西族南派世居马伏世系节略》,刘应李子刘焱为十七世[7]224,刘应李当为十六世,刘应李家族入闽之祖为刘豳,刘勉之为刘豳九世孙,为刘应李六世祖,恰好与刘填为应李祖父、刘炳为其曾祖父相合。

再者,据清人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8]93-110所记,刘填中进士在1193年,刘应李中进士在1274年,相差81年,刘填绝不可能是刘应李的父亲。

可见,刘应李祖父是刘填,曾祖为刘炳,上述另两种说法是错误的。因刘填为宋代宗室宰相赵汝愚之婿,刘应李祖母为赵汝愚之女。刘应李确实来自一个名门望族。

表刘滋兄弟为入闽始祖刘豳六世孙

三、刘应李交游考略

刘应李的学养得以逐步提高,最终成为知名文士,除了其父族为宋代建阳地区有名的儒学世家,师承家学,他一直生活在福建建阳这个全国知名的文化中心地区之外,师友对他的教导帮助也是密不可分的。其同道文友现在可知者以熊禾、胡庭芳二人为最重要。“入元不仕,与熊禾、胡庭芳讲道洪源山,居十二年”;“建化龙书院于莒潭,聚徒授业,学者云集”。《宋元学案》卷七十《沧州诸儒学案下》之“希泌讲友”列“参军熊勿轩先生禾,乡举胡双湖先生一桂”[9]2346。

熊禾(1247-1312),宋末元初著名的理学家,元代闽学杰出代表,宋代建阳“七贤”之一。字去非,号勿轩,一号退斋,又称竹林亭长,建阳人。曾入浙从刘敬堂游学,刘敬堂是朱熹门人辅广的传人,可见熊禾为朱熹的三传弟子。举咸淳十年(1274)进士,授汀州司户参军。入元不仕,大致在元世祖二十一年(1284),“甲申岁,余始卜居武夷之南”[1]11-12,入武夷山筑洪源书堂讲学,达十余年,有几十个徒弟,传周公、孔子、朱子之学,信从者亦多。谢叠山曾远道来访,相与讲学数月,“叠山谢枋得闻禾名,远涉访之,相抱痛哭,不忍卒别,相与讲学者数月”[10]125,胡一桂闻其名来访,自知不如,此后相与讲道研讨达17年,一桂学养由此大增,“新安胡一桂挟其道诣武夷访禾,及退,自知不及,频年就之讲论,而一桂之学益以明”[10]125。刘应李与熊禾、胡一桂三人一起在洪源山中一起讲道达12年。熊禾后归故山,复创鳌峰书堂,祠周陈张朱五贤,每日与四方学者在其中讲圣贤之书,致力于传播朱子之学。为《易》、《诗》、《书》、《春秋》、《四书》、《小学》集疏;又择取文公诸书至精且要者而成《文公要语》一书,附录邵雍、司马光、张载、吕祖谦及朱氏门人之说;又作《大学尚书口义》三十卷。所著有《春秋通解》、《大学广义》、《易讲义》、《书说》、《四书标题》、《大学尚书口义》、《三礼考异》、《春秋论考》[11]536等,多传世。所作诗文甚多,惜多散亡,后来其族孙编《勿轩集》,传世。胡一桂门人董真卿所撰《周易会通》“姓氏·古今名贤”称熊禾杂文多见于《翰墨全书》,“熊氏禾,去非,勿轩先生,晚号退斋。……其学得之徐进斋及永嘉刘敬堂,经济之学有书四篇,曰农、礼、刑、兵,稿粗定而无传。今所行世者《标题四书》及此《易说》数段,又有《诗选正宗》等编,杂文多见《翰墨全书》”[12]84。《宋元学案》卷六十四《潛庵(辅广)学案》列为“刘氏门人”[9]2068-2069。

胡一桂(1247-?),宋末元初知名的理学家。字庭芳,徽州婺源(今江西省婺源县)人。其父胡方平,字师鲁,号玉斋,从朱子门人学《易》,著《易学启蒙通释》。胡一桂天生颖悟,喜好读书,受父易学,得朱子之正,故而尤精于《易》,为朱熹的三传弟子。景定五年(1264),时年十八,领乡荐,试礼部未中,于是归家讲学,远近以之为师,为一时硕儒。为求朱学正宗,曾经进入福建,博访各位名士,熊禾刚好在武夷山中读书,前后与他探讨学问长达17年,归则汇集诸家之说注疏朱子之言。著有《周易本义附录纂疏》、《本义启蒙翼传》、《朱子诗传附录纂疏》、《十七史纂》诸书,并行于世。[13]4322自号“双湖居士”,学者称其为“双湖先生”。《元史》卷一八九《儒林》有传。

刘应李与两位好友熊禾、胡一桂三人的经历大致相同,均为南宋遗民,入元后退隐归家,聚徒讲学,研讨学问,著书立说。三人的身份相似,兴趣爱好较为接近,均服膺朱子学说,自觉弘扬朱子学说,一起在武夷山区之洪源讲道达12年,1287年刘应李曾归莒潭建立化龙书院聚徒讲学;与熊禾、胡一桂一起切磋学问更长达17年,“胡公庭芳素明易学,自江西挟道相访,相讲切者十有七年”[9]468,均以完成朱子未竟事业为己任,熊禾曾与胡一桂约定共同整理三礼文献,可惜竟未成书,“惟三礼乃文公与门人三世未了之书……庭芳当分任此责,以毕吾志”[9]468。三人均有关于儒家六经以及朱熹集注的著述问世,都标榜承继、儒家道统正说尤其是集大成者朱熹的学说并发扬光大之。这三位朱子的传人均清心寡欲、专心治学,前后相聚在武夷山中一起切磋、交流长达十余年,对于他们各自学术水平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桂)自知不及,频年就之讲论,而一桂之学益以明”。他们逐渐都成为元代前期比较知名的文士、理学传人,熊禾和胡一桂在后代的名气比刘应李更大。因此,刘应李学养的逐步提高与两位好友熊禾、胡一桂的互动促进和帮助也是密不可分的。

从刘应李所作《送詹君履学正》和《送李重峰教谕浦城》两首赠友送别诗可知,詹君履要去担任学正,李重峰要去担任浦城教谕,与作者也为文友。詹君履曾至武夷洪源书堂从熊禾游学,他是熊禾的学生,且是其中拔萃者,“今年拔其尤一人为之录,曰詹君履,皆武夷旧游也”[9]476,其时刘应李正在洪源书堂讲道,他们应有过学业交流,刘应李为熊禾的友人,可知詹君履理应属于刘应李的学生辈,与刘应李亦师亦友;詹君履要去担任学正时,熊禾、刘应李等均写诗作文以赠别劝勉,“同舍各致贈言之义”[9]476。詹君履、李重峰既能被选拔出任学正、教谕,其理应具备较好的学养,尽管其学识可能次于熊禾、胡一桂,但这些文友对于刘应李学养的提高也是不容忽视的。

四、刘应李师从真德秀辨误

关于刘应李的师承,万历、康熙、道光《建阳县志》均载“秉承家学,长从真德秀游,得程朱之传”。真德秀(1178-1235),福建浦城(今福建省浦城县)人,南宋后期朱熹之后最杰出的理学家之一,作为朱熹的再传弟子,与魏了翁对弘扬朱子学说作出过突出贡献,在理学发展史上具有较重要的地位,影响较大。《宋史》卷四三七《儒林》有传。明正统间从祀孔子庙廷。《宋元学案》卷八一列《西山真氏学案》。

查《真德秀年谱》,他从庆元五年(1199)中进士之后到1235年病逝期间曾几次赴泉州、福州任职及回到家乡浦城居住[14],刘应李一生主要在建阳生活,从二人的活动空间来看,他曾师从真德秀学习倒也有可能。真德秀病逝于1235年,此前一年六月他自福州离任,其后再未回福建,直至病逝;而刘应李“长从真德秀游”说明他至少应在15岁左右,即便刘应李是在真德秀去世前几年师从其游学,那么刘应李应该出生在1220年左右,到1274年中进士时他已54岁,1287年,刘应李回莒潭创办化龙书院,聚徒授业,还“厚给课试,悉仿州县法”[9]102,那时其年龄将在70岁左右。而前引刘应李与熊禾同年中进士,入元后他又与1247年出生的同道文友熊禾、胡一桂在武夷山交流学问长达12年;倘若前面推论刘应李生于1220年左右成立的话,他比熊、胡二友要年长将近30岁,出身于儒学世家的刘应李却又与熊同年中进士,与熊、胡成了忘年交,加之与其有亲属关系的熊禾在《翰墨全书》序中几次提及“刘君应李”、“刘君”、“君”、“与余讲学武夷洪源山中”,似乎不合常理。因此,笔者有理由相信刘应李的年龄应与熊、胡二人相近,为同龄人,他应该出生在1247年左右。三种《建阳县志》所述刘应李长曾从真德秀学习不大可能。再者,专门考察学派源流并涉及到刘应李、真德秀二人的专书《闽中理学渊源考》与《宋元学案》也均未提及刘应李与真德秀曾有师生关系,也可以反证《建阳县志》所记他们的师承关系是错误的。关于刘应李曾师从真德秀问学尚未见其它材料有载。

五、《全宋诗》收录刘应李诗订误

刘应李没有诗文集,其创作的诗文极少见。清人顾嗣立《元诗选》癸集甲收录刘应李诗《上陈县尹》同题两首,《全宋诗》第70册据此照录。但通过查考却发现,此诗其实均为刘应李曾祖父刘炳之兄刘爚所作,《元诗选》误收,《全宋诗》沿袭其误,属误收、重收,应予剔除。

《翰墨全书》壬集卷十二“赋役”诗收《上陈县尹三首》,同题3首,未署作者。从《翰墨全书》的内容编排特点来看,同题组诗,仅列一个题目,作者为同一人;未见同一个题目之下诗歌作者有第二人者。三诗排列如下:

长身玉立炯双瞳,繁剧游优顾中。正尔及基书上考,熙然蒲邑便春风。此心一动天随鉴,好事能行岁自丰。门柳县花栽过了,十分春到药栏红。

旧尹龚熊负令名,至今天日共清明。案头未有人称屈,村里全无吏敢行。满院茶香敲句稳,一帘花影韵琴清。后之学者谁其似,又说陈公政有声。

温公宅子富公池,并入尧夫户不知。百亩但添官里赋,一编惟说橐中诗。自怜老去无能役,正恐儿成不了痴。有口尚能夸尹在,莫教白发困行移。[15]665

《全宋诗》卷二六四八《刘爚》[16]31109录刘爚诗5首,其中第一首正为上引第二首《上陈县尹》,注文标明辑自宋人陈思编《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九四;《全宋诗》卷三六五六《刘应李》[16]43913录刘应李诗两首,《上陈县尹二首》,同题,正是上引第二、三首《上陈县尹》,注文标明辑自清人顾嗣立《元诗选》癸集甲。刘爚为刘应李曾祖父刘炳之兄。可见,上引第二首《上陈县尹》为《全宋诗》重收。

查宋人陈思原编、元人陈世隆补《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九四、明人曹学佺编《石仓历代诗选》卷二○九、清人陈焯撰《宋元诗会》卷四四所记,上引第二首《上陈县尹》诗作者均为刘爚。查整理本《元诗选》癸集[17]31,收录的刘应李诗只有上引《上陈县尹》第二、三两首,但未注出处。而《两宋名贤小集》、《石仓历代诗选》、《宋元诗会》三书成书均早于《元诗选》。至少说明《元诗选》所收的刘应李诗第一首是误收。那么,《全宋诗·刘应李》据《元诗选》所收的第一首诗同样为误收。

既然《翰墨全书》同一题目下的组诗作者为同一人,而《上陈县尹三首》之第二首作者为刘爚,那么这3首诗应均为刘爚所作。因此,《元诗选》及《全宋诗》所收刘应李诗第二首也为误收。

综上,《全宋诗》所收刘应李诗2首均为误收。《翰墨全书》所收《上陈县尹三首》之第一、三首可以辑补《全宋诗·刘爚》之缺失。

笔者曾撰文《〈全宋诗·刘应李诗〉订补》[18]55-57,当时尚将《全宋诗》所收第二首刘应李诗归其名下,现在也可以排除了。另外,拙文据明初覆大德本《翰墨大全》所辑刘应李诗15首,其中《送詹君履学正》、《送李重峰教谕浦城》、《勉学》、《和春光叹》、《游武夷山心字韵》、《梅》、《落梅》二首、《君子莲》、《和海棠韵》二首、《天棘》二首等13首署名均为“省轩”;而第二首《送詹君履学正》、第三首《落梅》并无作者署名,仅是排在“省轩”诗之后,《翰墨全书》所收诗词文章署名多为从前省,但并非整齐划一,所以上述2首诗为刘应李所作可能性极大,但终究尚无直接证据,姑且列作刘应李存疑诗为妥。

[1]熊禾.熊勿轩先生文集[M].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

[2]宋濂.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3]王兆鹏.宋词大辞典[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3.

[4](景泰)建阳县志[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弘治刻本.济南:齐鲁书社,1996.

[5](万历)建阳县志[M].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影印本.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

[6]刘应李原编,詹友谅改编,郭声波整理.大元混一方舆胜览[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7]方彦寿.闽北刘氏等十四位刻书家生平考略[J].文献. 1991(1).

[8]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9]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0]朱轼.史传三编[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11](弘治)八闽通志[M].点校本.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12]董真卿.周易会通[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13]宋濂.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14]林日波.真德秀年谱[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15]刘应李.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全书[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初刻本.济南:齐鲁书社,1996.

[16]傅璇琮.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7]顾嗣立.元诗选:癸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1.

[18]仝建平.《全宋诗·刘应李诗》订补[J].福建史志,2009 (6).

(责任编辑:翁奕波)

book=241,ebook=241

K245

A

1001-4225(2010)05-0024-05

2010-04-25

仝建平(1976-),男,山西怀仁人,历史文献学博士,山西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

2010年高校古代文学研究委员会资助项目“元代民间交际应用类书研究”(1053)

猜你喜欢

翰墨宋诗
宋诗五首(书法)
宋诗新解
从黄庭坚的诗法诗作探析“宋诗以意胜”
宋诗新解
唐表宋里:论《红楼梦》诗词摘句中的宋诗学特质
翰墨飘香的砚台
翰墨飘香的“溯盐”魅力
翰墨养性,伴我前行
翰墨高吟
在翰墨飘香中拥抱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