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现状及解决对策
2010-09-15李强
李 强
(天津青年职业学院,天津市 300191)
高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现状及解决对策
李 强
(天津青年职业学院,天津市 300191)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形态发育水平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下降,肥胖学生增多,应引起学校、家长和教育部门的普遍关注,扭转学生体能下降的趋势。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积极营造关心学生体质健康的社会氛围,加大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和学生体育活动改革的力度等,以提高和改善学生体能,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
高职学生;学校体育;体质健康;现状;对策
为了适应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大好形势,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和积极贯彻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方案)》,笔者对某校2722名高职学生进行了体质健康测试,以了解高职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分析高职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使学生、家长、教师、学校以及社会能够及时地了解高职学生体能的状况,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促进高职院校体育事业的发展。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学习和查阅教育改革、全民健身和学校体育工作方面有关的文献资料进行理论准备。
(二)测量研究法
1.测量对象
某高职院校三个年级共2722名学生,其中男生969人、女生1753人。
2.测量内容
(1)身体形态两项:身高、体重。(2)身体机能一项:肺活量。(3)身体素质三项:男1000米跑(女800米)、立定跳远、男子握力(女子仰卧起坐)。
3.测量检查方法
形态机能健康、身体素质各项指标测试由学校体育教研组组织体育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按《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试细则》,对该校在校学生进行统一测试、统计数据。数据均按《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的记分方法测试成绩,统计汇总上报国家数据库。学生体质健康检测数据处理:数据统计分析,使用平均数、百分比等对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描述分析和类比分析。
三、结果分析
(一)学生体质健康总体状况
(1)学生体质健康总体状况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总分及格率存在差异,优秀率存在显著差异。学生总体优秀的人数极少,总体平均分比全国平均分低,学生总体不及格的人数偏多。由于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健康意识淡薄,参加体育锻炼积极性和自觉性不高,相当部分学生每天除了上体育课,课余时间没有自我锻炼的意识;学校体育活动时间安排得少、场地器材不足,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得不到保证;教师教学内容单一,学生没有兴趣参加体育活动也是造成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
(2)男生体质健康状况与全国男生体质健康状况无显著差异,但优秀率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女生体质健康状况比全国女生体质健康状况有显著性差异。男生体质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女生。女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比男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有显著性差异的原因是大多数女生不愿意从事体育活动,个别女生由于爱美,常用节食来达到苗条身段的目的,她们普遍胆小怕羞,喜静不好动,导致体力差、肌肉力量弱,月经期更不敢参加运动。不少女生上体育课怕晒太阳,怕出汗,甚至对体育活动没有兴趣,这是自我锻炼意识差,没有养成锻炼习惯的一种体现。
(3)学校不同年级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比较:一年级的体质健康总体状况优于二年级,三年级体质健康总体状况优于一、二年级。
表1 学生体质总体评价等级统计表结果与全国的数据对照
(二)学生的形态机能健康状况
(1)学生的正常体重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较低体重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肺活量体重优秀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学生食物营养摄入热量不足,营养卫生知识淡薄,膳食结构不合理,尤其是早餐不科学。全校学生肺活量体重优秀率极度偏低,除了与学生心肺功能和胸廓的生长发育有关外,环境的影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锻炼少,休息、营养诸方面的不平衡所致。
(2)不同年级学生在身体形态上,一年级和二年级无明显差异,三年级学生营养不良率低于一、二年级,正常体重率高于一、二年级,差异显著;在身体机能上,一年级学生的肺活量体重比二、三年级的要差。
(3)女生的形态健康和机能状况要比男生好,女生的正常体重率明显高于男生,营养不良率明显低于男生,女生的肺活量体重及格率高于男生。这与全国的男女生形态机能健康状况一致。可见,这与男女生的身体、生理发展的特点有关。
表2 学生总体身高标准体重统计表结果与全国的数据对照
表3 学生肺活量体重统计表结果与全国的数据对照
(三)学生的身体素质各项指标状况
(1)全校学生身体素质除男生握力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他项目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差异不显著。女生立定跳远的不及格率明显高于全国女生的不及格率。
(2)学生的耐久跑、立定跳远项目的优秀率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男生握力的优秀率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女生仰卧起坐的优秀率与全国平均水平无显著差异。这主要由于学生中独生子女的增多,养成娇生惯养、没有毅力、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等不良品格。
表5 柔韧、力量类项目等级(握力和仰卧起坐)统计表
表4 耐力类项目等级(女800米和男1000米)统计表
表6 速度、灵巧类项目等级(立定远)统计表
四、结论
(1)该院学生体质健康总体状况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平均分、及格率上存在差异;优秀率明显比全国平均水平低,差异极为显著。
(2)该院男生体质健康状况与全国男生体质健康状况无显著差异,但优秀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女生体质健康状况比全国女生体质健康状况要差,具有显著性差异;男生体质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女生。
(3)学校不同年级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比较:二年级的体质健康总体状况较一年级差,三年级的体质健康总体状况优于一、二年级。
(4)女生的形态健康和机能状况要比男生好。
(5)该院学生的身体素质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优秀率较低,差异显著。
五、对策和建议
1.深入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精神,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工作
因为对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普遍下降的问题予以高度关注,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意见提出了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任务和目标:“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青少年体育活动和竞赛,加强体育卫生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青少年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和全社会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浓厚氛围。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有学者称此文件是一个较为详细的指导今后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纲领性文件,其中要做的事情达60多项。因此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当前重要的事情就是全面深入地贯彻落实好中央7号文件精神,全方位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尽快扭转学生体质健康的不利局面。
2.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
学校体育在学生的终身教育中占有主要地位,学校体育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提高学生体力和运动能力,增强体质,发展智力和创新能力,接受思想品德教育,使之能够精力旺盛地生活和学习的重要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通道和有效的突破口。在学校体育中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学生终身体育与体育能力的培养,学校领导要站在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高度上,充分认识提高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意义,针对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落实学校的各项体育措施。
3.加强宣传,积极营造关心学生体质健康的社会氛围
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是全社会的责任,不仅是教育和体育部门的事情,而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首要的是提高全社会对此事的认知度,要积极宣传学生体质健康是我们整个民族健康的根基。广大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学生体质健康不仅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同时也关系到他们个人的健康成长和亿万个家庭的美满幸福。让孩子身体健康、人格健全、一生幸福是每个家长的愿望,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大量事实证明,身心健康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物质基础。没有健康的体魄,即使品德再好、学问再大,也难以报效祖国和服务人民,更谈不上有自己的幸福生活。要通过多种途径、各种方式向全社会宣传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性,帮助大家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育子观、成长观、健康观,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学生体质健康的氛围,并为之付诸实践。
4.发挥家庭在学生终身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家庭应鼓励、支持学生进行体育活动,要引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健康意识。但有一些家长在孩子成才的思想上出现了一些偏差,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助长了孩子不良习惯的形成。没有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没有一个合理的饮食结构,导致现阶段的肥胖儿童增加,学生体质下降。
5.学校应有计划地切实解决学生体育锻炼所必需的场地、器材设施等问题
加大资金投入,建设和改善学校的体育场所、体育设施,为学生们创造更多、更好的体育运动环境。社区、街道、乡镇也要加强体育锻炼的场地、设备建设。
6.建设一支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
体育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专项能力和对事业的敬业精神。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学习、科研机会。通过学习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树立正确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通过学习掌握体育与健康方面广博理论知识,实践经验;通过科研,较好地掌握教学科研方法,运用于教育教学中去指导教学。这必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将学生的体育考试和体质测试等工作纳入到教师业务考核中,作为体育教师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通过考试和体质健康测试等手段来检验教学效果。
7.要进一步加大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和学生体育活动改革的力度
在体育活动内容的安排上,除了要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体质特点外,还要针对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问题,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负荷,改善学生的心肺功能、增强体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课教学要以发展学生的体能、增强学生的体质为根本宗旨。教会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注重健身锻炼指导,培养终身体育理念。体育课程改革要围绕如何提高学生体质健康为目标和基础出发,设计出切实可行,便于学校、体育教师开展教学的课内、课余一体化的课程方案,可开设体育选修课,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进行有效的锻炼,培养学生经常参加锻炼的良好运动习惯,并学会一两个项目的锻炼方法,从而使身体素质得到不断的提高。依据女生心理、生理特点。充分利用体育与健康课中形体健美内容,激发她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她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8.积极稳妥地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加强学校的体质研究工作,用体质信息促进教改,用教改结果促进教学,要改革学校体育效果的评价方式和标准。通过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体质健康状况,并制定相应的运动处方,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1]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布[N].中国教育报,2006-09-19.
[2]200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R].教育部,2007.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Z].中发[2007]7号.
[4]张国胜.我省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EB/OL].http://www.gansu.gov.cn.
[5]刘海元.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原因及解决对策[J].体育学刊,2008,(1).
The Declining Situation of Physical Halth of V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LI Qiang
(Tianjin Youth Prof essional College,Tianjin 300191 China)
At present,the shap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been im2 proved while the physical qualities have declined with corpulent students in the ever-increasing num2 bers,which should be brought into the attention of colleges,parents and education departments.They should reverse the decline of students’physical ability.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Physical Education,create an atmosphere of caring about students’physical health and strengthen teaching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as well as the reform of students’PE activities etc.so as to improve students’physical ability and enhance students’physical fitness.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physicat health;current state;countermeasure
G712;G80-32
A
1673-582X(2010)03-0111-05
2009-10-18
李强(1974-),男,河南信阳市人,天津青年职业学院讲师,北京体育大学硕士研究生,从事体育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