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迎接建企CIO时代的到来
——记上海鲁班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顾问杨宝明的演讲

2010-09-15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0年16期
关键词:项目部总部数据库

杨宝明博士

如今,信息化的热度同上海室外的温度一样——越来越高,信息化的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效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成本管控和总部管控也普遍受到大家的关注。低碳经济理念的提出更是使精细化管理升级为道德与良知层面的责任,也为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挑战。然而我们依然面临着很多工作的困境。

领导不重视,组织落实难

我们看到这样的现象:信息主管、执行人员在热烈讨论信息化工作,我们的会议有很多;但是领导层参与的很少。如果领导的理念跟不上信息化发展规律要求的话,信息化的工作会很难推进。高管层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尚未转变,企业还没有形成良好的成本控制能力并以价值为核心在市场上立足。在信息化当中组织落实始终是一个难题。

目前能称得上CIO的人还不多,但是信息中心主任这个头衔很普遍;也有人是网络管理员,最多的则是兼职在做信息化的工作。企业一般都设立了信息中心,这个部门的设置有待讨论,它到底是什么样的部门,是管理部门、执行部门还是服务部门?信息中心往往被描述为有责任,无权力,“特级资质一定要过去”,可是权力在哪里?有工作,没经费,工作难以推动—— 老总不懂信息化。黄如福教授的文章中提到,信息化工作现存的最大难题,是总经理研究信息化的时间很少,对信息化所知甚少。

这两年以来,我的工作方式有所转变。过去我在家里研究最好的技术,现在我觉得我能够帮助行业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做研究分析和研究报告。这些东西都是给老总看的,老总应该确立什么样的理念,应该有什么样的投入,对CIO应该有什么样的支持,我会就此写很多的文字,做很多的演讲,来影响企业的决策者。

我们聘请行业内外的专家撰写信息化和管理相结合的文章,不能总就信息化而谈论信息化。我们要做成建筑业最先进的思想平台,以更开放的胸襟和包容的精神,容纳行业思想,表达行业的心声。建企CIO和CEO的工作是密不可分的,我们的愿景是使建企CIO真正能够成为CIO,国际上大的跨国公司CIO都是副总裁级别的。建筑行业的信息化远远比制造业等行业难很多,真正能把建筑业信息化做好的,至少应是决策层的一员,因其对资源的配置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到那时候,建筑业的信息化的春天才会真正到来。

CIO一词可以理解为,负责制定公司信息化的规则、标准、程序和方法,并对全公司的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和控制的高级行政管理人员。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企业竞争力和效益的提升创造价值。我们不要把CIO等同于首席信息技术官。技术甚至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管理信息而不是管理信息技术。全公司的信息的运营和运作能够在CIO的掌控之中,这里提及的信息是广义的,并不只是包括数据,还包括所有的文件资料。信息技术是我们工作的工具,是如何管理信息,而不是管理信息系统。要分清主次,明晰责任。

帮助企业提升竞争优势,是CIO的价值所在。企业在市场竞争,为什么杀得昏天黑地?企业之间获取信息的能力没有差异化,产品品牌定位、市场战略措施等同质化很严重,这些是建筑行业恶性竞争的源头。如果竞争对手知道的我们知道,其所未知的我们也知道,就能把企业竞争力提升到新的高度。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CIO在里面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利益不平衡,工作遇阻力

从业务层面来看,信息化要深入到核心业务的管理上,为项目创造价值,减轻来自项目部的阻力。为了达到特级资质企业的考评标准,项目部要配合录入大量的数据,增大了它的工作量。由于大量数据是通过手工录入的方法上报的,数据来源不唯一,造成有些数据迟报,有些数据早报,还有错报数据的现象,为管理带来很深的困扰。如果真正实施ERP,就要着力提高项目部的工作效率,减少录入的数据量。

究其深层原因,总部和项目部利益不平衡,很多信息化项目使项目部增加了工作量,但是工作效益提升得不够明显。以前实施信息化我们从管控的角度谈得比较多,讲总部如何管控项目部;现在我们提倡总部为项目部做支撑,效果可能更好。如果企业级的数据库和信息系统能够帮项目部创造效益的话,管控自然已经做好了。如果只强调对项目部的管控,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让总部成为大后台,项目部做小前端。而现在,项目部无论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决策,责任重大,然而企业总部给项目部的支撑非常小。项目的质量、安全和效益,都取决于项目经理的能力,这是企业发展的局限所在。我与很多江浙企业进行交流,谈到一个问题,如今挂靠合法化的呼声很高,合法化更有利于行业混乱状况的改善;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在资质门槛降低的同时,会有多少项目还愿意跟着企业做下去,这又能为项目创造多少价值。

项目管理的信息化与智能化

当项目经理和总经理能够通过总部服务器随时随地获取数据的时候,信息化的状况会好很多。现在ERP系统更多是帮助企业了解花了多少钱,对于企业该花多少钱的关注就比较少了。ERP(企业资源计划)很重要,在施工过程中收集起了数据,但是没有办法做多算对比,数据的价值体现不出来。我们难以获得的是预算数据,因为预算数据是一个个构件、一个个房间加起来的,预算量非常大。大企业可以达到几百亿元,往往工程完工以后一份完整的预算还没有制作出来,所以过程对比就免除了。知道该花多少钱,这是企业该补修的课程。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基础数据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要解决项目管理的两大难题——信息化和智能化。自动化为什么这么难?工程行业的本质规律决定了它的产品是单一的,单一产品的数据量很大,并且是四维管理,与时间有关,与空间位置有关,4D的大量数据的创建、管理与共享很难。正因如此,各个管理条件的协同也存在着问题。在信息化的标准中,这方面的反应还不是很多,但是这是基础,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国际工程界被公认为建筑生产革命性的技术。我的观点是,建筑业要推动信息化,要首先推动BIM技术,施工虚拟技术是BIM技术的延伸,也是其分支技术的应用。

鲁班软件前十年推广算量软件,是B I M技术的分支。BIM技术创建好模型后,在建造的全生命周期中和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中会发挥重大的作用。如果优先推广这样的技术,我们的投资回报率一定会更高。建筑师为了显示效果,使用算量软件建立起来的建筑信息模型,建筑信息模型中每个构件都可以承载大量的不同格式的数据(包括量的数据、价格数据、质量安全数据等),为后期的管理工作提供了很大的支撑。接口做好之后,大量的基础数据应该在模型中自动提取,自动输送,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人为的错误。BIM技术为信息化提供了支撑,使工程技术人员能够快速、及时、普遍访问到最新、准确、完整、可靠的4D关联工程基础数据库。

以这样的数据库做项目的枢纽,我们前面提到的ERP实施过程中导致数据剧增的矛盾就可以得到一定的缓解。在小批量、复杂制造的制造业需要PDM(产品数据管理体系)的支撑;那么在建筑业,如果想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率,基本功必不可少,这项基本功就是核心关键基础数据库的建设。企业总部有没有一个涵盖所有项目量——记录价格、产品信息、定额消耗量等信息的数据库?通过我所做过的大量的调查发现,及至目前几乎没有。信息化建设从这几个数据库入手的话,会得到比较好的回报,它的难度会比实施ERP小很多,因为它与流程无关,怎么去用它无需去管;但是把数据调用出来,就可以产生更大的价值。企业在投标的时候,能更准确地报算出价格;可以利用建造过程的成本数据控制成本,这三个关键数据库的建设帮助我们准确快速地知道该花多少钱。

构造建筑信息模型

观察企业信息化之路,有很多崎岖。从项目部开始推进,如何与领导层的意图同步,又如何落地,过程比较麻烦。我们建议信息化总体架构分为两部分,一是实施总部掌控、收集数据的ERP体系;二是采纳企业级的工程基础数据整体解决方案,当然在这里若加上一个集成平台或系统平台也是可以的,或者直接利用ERP集成平台贯通数据也是可行的。

要真正解决建筑企业的管理问题,要有72组数据整理的能力,这是非常高的水平,要用上5年,10年。现在一个维度、两算对比也是非常大的进步。很多大型企业在工程结束以后仍没有进行两算对比,其难度也可以理解。工序分解方法的不同,财务系统和业务系统的不对应给我们造成了巨大的麻烦。这些难题都要借助专业的模块系统去解决。所以我们提倡优化造价的监控成本和分析架构。造价分析系统通过远程企业级的四大数据库支撑,其中有数据全备的价格数据库,所有项目量的数据库等。这时候我们能够快速准确地分析造价成本,运用造价成本进行招投标管理。在企业总部存在着实物量统计的难题,ERP部署了,数据上报了,但很多数据无法和实物对应上,也有错误和虚假数据。从实用的角度来看,如何控制项目准确报量,已经成为一个难题。

为了防止项目部把资金套走,我们提出基础数据分析系统,建筑信息模型为项目提供数据,通过互联网采集到总部的服务器当中来,所有的BIM模型在总部的服务器中都排列起来了。我们有一个分析模块,可以对单工程,对分公司的所有工程进行量价分析。这时,基础数据的获得随时可以实现。项目部只要上报一张图片,或者一段查看工程现场的视频,总部就能够知道项目部应该完成多少量、多少价。这是我们提出的非常独特的企业级的价格信息采集解决方案。只要多一个小小的改变,让基层的预算员由电话询价的方式,改为软件询价的方式,所有数据集成以后就能够自动形成数据库。按照传统的方法,总部打电话给项目部,让项目部把最新的材料价报上来,再安排助理做成Excel表下发,这样的数据共享太落后了。

这个系统通过互联网建立一个平台,供应商需要安装一个客户端,以数据表的方式汇总到企业的数据库,形成自动增长,自动汇总,不需要人工干预,数据收集地非常全面。所有材料人员的工作过程数据都被收集进来。大型企业中,预算员和材料员加起来共一两千人,中建系统达到上万人;企业缺少的不是数据,而是真实的数据,是高效率、低成本整合数据的系统。

基于互联网的数据库系统

关于企业定额和消耗量指标,我们提出了新的方法论,基于互联网的数据库系统开发出软件产品。因为对于企业而言,运用政府编制定额的模式无法进行下去。政府每5年或者10年一次,组织上百位专家编制定额,这种方法似乎已经不适应当今时代。互联网的商业模式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很多人使用过百度百科,我们应该发挥所有企业内部专业人员的力量,鉴证企业定额,其成本非常低,也适用于小企业。大规模协作的互联网系统做到了资源的广泛共享。试想,对于新产品、新工艺消耗量的指标构成,谁能做到更深入详尽的了解,是专家还是现场的预算人员?答案很明确,是在场的一线人员。所以我们不要害怕依赖专家,互联网提供了许多草根专家的力量。网络上的百科知识,信息量可能达到纸质资料的上百倍,质量更优。有了这几个数据库之后,造价成本的测算方法完全改变了,通过互联网有4个庞大的系统,结合BIM进行时间维、工序维、空间维等分析来测定造价,这样的工作方法已经在推广,也逐渐被很多企业接受了。

浙江广厦在全面部署基础数据系统,以支撑ERP的实施。一大批企业开始重视BIM技术,将算量软件作为基础数据的解决方案。我见到过一个产品软件培训动员会,企业的党委书记到场,总经济师做动员讲话,人力资源总监主持。从某种程度上,会议的规格体现出了企业意识到了BIM技术算量软件的重要性。

(本文内容由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技术应用培训班提供)

猜你喜欢

项目部总部数据库
房建施工项目部安全管理问题及其对策
RAYDATA总部办公室
Bloomberg欧洲新总部
Adobe总部改造
Dave&Bella办公总部
数据库
由关注到信任,由信任到首选——中铁四院郑州地铁项目部十年征程报告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