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主观锻炼体验与体质健康关系研究

2010-09-15王佃娥杜发强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主观耐力幸福感

王佃娥,杜发强

中学生主观锻炼体验与体质健康关系研究

王佃娥1,2,杜发强3

以1 200名中学生为调查对象,就主观锻炼体验(积极幸福感、心理烦恼、疲劳)与体质健康评价结果、体质健康评价指标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体质健康评价结果与积极幸福感呈正相关、与心理烦恼及疲劳呈负相关,且存在性别差异;积极幸福感与体质健康各评价指标呈正相关,心理烦恼和疲劳与体质健康各评价指标呈负相关。研究结果提示,关注学生锻炼过程中积极情感体验可能是提高体质健康状况的间接手段。

学校体育学;中学生;主观锻炼体验;体质健康

在建构主义思潮对我国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今天,学校体育思想也已跨入了以运动为目的的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学校体育以追求蕴藏在体育运动中的无穷乐趣作为从事体育运动的本质动机,更加关注运动过程本身,关注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主观体验,将运动中的乐趣作为目的和内容来学习。于是,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主观锻炼体验便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主观锻炼体验是指锻炼者在锻炼后对于积极情绪状态、消极情绪状态和生理消耗的主观体验程度。近年来有研究表明,运动者的主观锻炼体验不仅与运动者的运动经历有关,而且与运动强度有关[1]。肖军凡等人的研究指出,积极幸福感与身体良好自尊呈正向预测关系,疲劳和心理烦恼与身体良好自尊呈负向预测关系[2]。

此外,近年来学者们就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身体形态、肺活量、耐力素质、柔韧素质、力量素质、速度素质及灵巧素质所处的状态)状况持续下降的原因展开了研究[3-6]。张庆文等人的研究表明,锻炼兴趣的缺乏已成为导致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7]。张迎修经研究发现,体育锻炼不足是青少年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原因[8]。同时,文雁勇的研究表明,对体育运动的消极情感是体育锻炼不足的主要原因[9]。

然而,综观相关研究发现,学者们分别就主观锻炼体验及体质健康状况下降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而主观锻炼体验与体质健康之间有何种关系关注的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中学生主观锻炼体验与体质健康的关系,即不同的主观锻炼体验者的体质健康状况是否存在差异,主观锻炼体验能否影响体质健康,影响程度有多大、进而寻求增进中学生体质健康的有效途径。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社会学随机抽样方法,于2009年9月至10月从天津市抽取1 200(男女生各600名)名中学生作为调查与测试对象。平均年龄为(16.25±3.24)岁。

1.2 研究方法

(1)中学生主观锻炼体验的测量:主观锻炼体验的测量选用McAuley和Courneya编制的《主观锻炼体验量表》[10],该量表共有12个题目,分为积极幸福感、心理烦恼和疲劳3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均有4个题目。每个题目后有7个供选择的答案,从非常不符合(1)到非常符合(7)。各分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是:积极幸福感0.86,心理烦恼0.85,疲劳0.88。该测量分数为相关题目得分相加。

(2)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测量: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规定,将测试项目分为身体形态(身高、体重)、肺活量、耐力类(从800 m跑(女)、1 000 m跑(男)及台阶试验中选测一项)、柔韧力量类(从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掷实心球及握力中选测一项)、速度灵巧类(从50 m跑、立定跳远、跳绳、篮球运球、足球运球及排球垫球中选测一项)5大组。依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量细则和计分标准得出每组测试项目的分数,然后将各组分数与对应权重相乘求和,即可得出学生体质健康分数。

作者单位:1.天津体育学院,天津300381;2.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100084;3.天津大学体育部,天津300381。

(3)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处理,结果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显著性比较应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应用相关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分数等级中学生主观锻炼体验

在以“分数论英雄”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不同分数等级的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情感体验亦有可能存在差别。按照体质健康得分等级分组,对积极幸福感、心理烦恼、疲劳3个分量表进行对比(见表1)。

表1 不同分数等级中学生主观锻炼体验比较

表1显示,在积极幸福感方面不同分数等级学生的得分呈显著性差异,且分数等级越高积极幸福感越强,经事后两两比较发现,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这一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应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必要时应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升积极幸福感,进而建立与运动的亲密关系,培养体育兴趣,养成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基础,使学校体育在追求近期改进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同时,实现其长期效益。在心理烦恼方面,随着体质健康得分等级的提升其得分越低,即体质健康得分等级越高学生锻炼后的心理烦恼程度越低。这一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要使学生获得积极心理体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而在疲劳方面却发现优秀组和良好组的疲劳感明显低于及格组,其原因可能是体质状况越差,承受负荷能力越低,疲劳感觉越明显。

2.2 中学生主观锻炼体验与体质健康评价结果的相关分析

采用相关分析法,计算主观锻炼体验各项指标与体质健康评价结果的相关关系。统计结果表明:积极幸福感与体质健康评价结果呈正相关,这一结果进一步提示我们应关注学生锻炼过程中及锻炼后的积极情感体验,积极情感体验程度在关系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也关系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心理烦恼、疲劳(消极情绪)与体质健康状况呈负相关,即学生的消极情绪越强,其体质健康状况越差。据此,体育教师应关注良好运动情景、运动氛围的创设,使学生在轻松、舒适的氛围中锻炼,降低消极情绪的程度,在运动过程中教师应指出学生在学习和锻炼中取得的成绩与进步,使学生的自尊心、好胜心得以加强,从而激发学生继续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使主观锻炼情绪与体质健康保持良性循环。此外,通过分别比较男、女生主观锻炼体验与体质健康评价结果间的相关系数发现,女生组主观锻炼体验各指标与体质健康评价结果间的各相关系数均高于男生组,这一结果可能说明积极幸福感对女生的体质健康有更积极的作用,而心理烦恼与疲劳则对女生的体质健康有着更消极的作用。究其原因可能与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情绪刺激的影响[12],在完成体育锻炼任务时,更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有关。

2.3 中学生主观锻炼体验与体质健康评价指标间的相关分析

在体质测试中因涉及不同测试内容,评价标准不同,故在分析相关时没有直接采用测试结果,而是使用测试结果的得分,计算主观锻炼体验与体质指标间的相关系数(见表2)。

表2 中学生主观锻炼体验与体质健康评价指标间的相关系数

由表2可知,积极幸福感与身高体重、肺活量、耐力、柔韧力量、速度灵巧都存在正相关,心理烦恼和疲劳与身高体重、肺活量、耐力、柔韧力量、速度灵巧都存在负相关。其中,消极的情感体验与耐力、柔韧力量、速度灵巧之间存在着显著负相关。然而,近几年有关体质统计数据表明,与解剖形态类指标相比,耐力、柔韧力量、速度灵巧类指标的下降幅度最大[13]。因此,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提高学生与运动有关的身体素质。

2.4 不同性别中学生主观体验与体质健康评价指标间的相关分析

性别不同,自我评价能力不同,对体质健康评价指标的关注度不同。那么,不同性别的中学生主观锻炼体验与体质健康评价指标间的相关程度是否有所区别。按照男女性别分组,将对主观锻炼体验与体质健康评价指标间的相关系数进行比较(见表3)。

表3 不同性别中学生主观体验与体质健康评价指标的相关系数

由表3可以看出,在积极幸福感与体质健康评价指标相关系数方面,女生组积极幸福感与身高体重得分间的相关系数高于男生组,其原因可能与女生对身体形态的关注度较高有关;而积极幸福感与耐力、速度灵巧类得分在男女两组中都呈现显著正相关,且女生组的相关系数高于男生组,这一结果说明耐力、速度灵巧类得分越高的女同学积极幸福感得分越高。在心理烦恼与体质健康评价指标间的相关关系方面,男生组心理烦恼与耐力、柔韧力量、速度灵巧得分间呈显著负相关,即耐力、柔韧力量、速度灵巧得分越低的男同学心理烦恼越重,而女生组的相关系数没有统计学意义。其原因可能是:(1)中学阶段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男女生运动兴趣存在着性别差异,男生喜欢参加竞争性强的激烈的运动,希望通过体育锻炼表现自己的力量和勇敢,更看重自己在运动过程中的表现质量,耐力、力量、速度灵巧素质与其在运动中的表现质量密切相关;而女生则喜欢娱乐性强的、游戏型的项目,对自己在运动中的低质表现可能不太在乎。(2)受社会职业和劳动分工的性别分化模式、传媒和社会各方面所传递的各种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男性被更多地赋予了责任和安全感的涵义,男同学希望自己有更健壮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这可能也是男同学体育活动参与率比女同学高的原因。在疲劳与体质健康评价指标相关系数方面,男生组疲劳与耐力、柔韧力量、速度灵巧得分间呈显著负相关,即耐力、力量、速度灵敏得分越低的男同学疲劳得分越高。该结果提示我们,男同学的主观锻炼体验更容易受到与运动有关的耐力、力量、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的影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采取相关措施提高男同学的耐力、力量、速度灵敏素质。

3 结 论

(1)不同分数等级学生在积极幸福感方面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分数等级越好积极幸福感越强。不同分数等级学生在心理烦恼和疲劳方面存在差异,这一结果提示,应关注学生消极情感体验对体质健康的负面影响。

(2)相关统计结果提示,积极幸福感与体质健康评价结果呈正相关关系,而心理烦恼与疲劳与体质健康成绩呈负相关。该结果提示我们,在关注学生消极情感体验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学生积极情感体验。

(3)女生组主观体验各指标与体质健康评价结果间的各相关系数均高于男生组。

(4)积极幸福感与身高体重、肺活量、耐力、柔韧力量、速度灵巧都存在正相关,心理烦恼和疲劳与身高体重、肺活量、耐力、柔韧力量、速度灵巧都存在负相关。

(5)女生组积极幸福感与身高体重得分间的相关系数高于男生组;男生组心理烦恼、疲劳与耐力得分、柔韧力量得分、速度灵巧类得分间的相关系数有统计学意义。

[1]谢琴.RPE生成方案对经常与不经常锻炼大学生主观运动体验的影响[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6):103-109.

[2]肖军凡,周兰.大学生身体自尊、目标取向与主观锻炼体验的关系[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3):57-59.

[3]张瑛秋,甄志平,邢文华.青春发育突增期不同体育类型学生生长发育标准的确定[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3):63-68.

[4]张瑛秋,甄志平,邢文华.影响青春发育突增期高峰年龄不同发育类型学生体质的因素[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3):74-79.

[5]张国莉,陈文鹤.运动减肥对男性肥胖青少年血清脂素和瘦素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1):60-62,75.

[6]王晶晶,陈文鹤.运动减肥对肥胖青少年身体形态血液生化指标和心率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6):62-65,70.

[7]张庆文.影响上海市中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缺失的因素[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88-91.

[8]张迎修.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原因及对策思考 [J].中国学校卫生,2007,(9):771-771.

[9]文雁勇.对体育兴趣与求知欲培养的思考[EB].http://www.zhuzeschool.com/jiaoshi/wyy/download/lunwen/3.doc

[10]张力为,毛志雄.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115-118.

[1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说明[E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学生体质健康网.http://www.csh.edu.cn/front/news.do?tag=viewFrontNews&id=122.

[12]王艳梅,郭德俊等.积极情绪影响任务转换的性别和发展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1):44-47.

[13]卢元镇.当今学校体育中的几个理论与实践问题[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5):1-6.

Relations between Subjective Exercise Experience and Physical Health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ANG Diane1,2,DU Faqiang3
(1.School of Graduate,Beiji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 10084,China;2.Dept.of Registry,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Tianjin 300381,China;3.Dept.of PE,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 300381,China)

The relations between subjective exercise experience (positive happiness,psychological trouble,fatigue)and physical health of 1 200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as studied with questionnair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is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sitive happiness and physical health,and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sychological troubles and fatigue and physical health.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concerning about the positive emotions of the exercise process may be an effective means to improve the physical health status.

physical education;middle school students;subjective exercise experience;physical health

G 80-05

A

1005-0000(2010)03-0228-03

2010-01;

2010-04-26;录用日期:2010-04-30

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项目编号:ZGG045)

王佃娥(1977-),女,山东滨州人,天津体育学院讲师,北京体育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主观耐力幸福感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三秦百姓的“幸福感”怎么样
后印象
速度耐力训练的生物化学分析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的竞技特点与训练要求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多面好手 倍耐力全新Cinturato P6
对立与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