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通淋汤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96例的临床观察
2010-09-14阎应禄
阎应禄
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引起的女性下尿路症状比较常见,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托特罗定为治疗本病的首选一线药物,但临床运用上对部分顽固性患者仍效果不佳。我们采用补肾通淋汤治疗本病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病例选择 将2006年9月至2008年11月我科门诊符合膀胱过度活动症的96例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①治疗组48例:补肾通淋汤200 ml,2次/d口服。药物组成:生地、杜仲、巴戟天、山药、菟丝子、山萸肉、旱莲草、党参、黄芪、车前子、瞿麦、白芍、甘草;②对照组48例:酒石酸托特罗定片(Tolterodine tartrate Tablets)(南京美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0602;2 mg,2次/d口服。两组患者治疗前在年龄、发病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
1.1.2 纳入标准 临床确诊为特发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持续大于6个月;近2周内未服用其他治疗和影响排尿的药物。
1.1.3 排除标准 24 h平均每次尿量>2000 ml或平均排尿次数<8次者;怀孕哺乳期妇女及拟怀孕的女性;膀胱出口梗阻患者;压力性尿失禁者;肝肾功能异常者;抗胆碱能药物禁忌者或过敏者;神经源膀胱;急慢性泌尿系感染、泌尿系肿瘤、结石。
1.2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疗程均为4周。治疗期间停用治疗本病的其他药物。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标准
1.3.1 疗效观察指标 ①排尿的症状而影响生活质量评分(BS);②治疗前后24 h排尿次数的比较;③治疗前后平均每次排尿量的比较;④患者治疗前后国际LUTS症状程度轻、中、重评分比较;⑤治疗前尿流率(Qmax)比较。
1.3.2 总疗效判断 ①治愈症状、体征积分减少≥95%;②显效:症状、体征积分减少≥60%;③ 有效:症状、体征积分减少≥30%;④无效:症状、体征积分减少<30%。以治愈和显效病例计算总显效率,治愈、显效和有效病例计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①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②统计软件:SPSS 11.5。统计学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0.05者将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疗效比较(例,%)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治疗女性特异性膀胱过度活动症与对照组疗效相当。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组间生活质量评分(BS)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组间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排尿次数的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排尿次数的比较(次,)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排尿次数的比较(次,)
11.9±4.184 8.6±3.618 3.3±1.962 1.155 >0.05 13.0±3.973 9.2±2.023 3.8±2.271对照组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后差值 治疗前 后组间治疗组
两组治疗前后24 h排尿次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之间24 h排尿次数治疗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每次排尿量的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每次排尿量的比较(ml,)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每次排尿量的比较(ml,)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后差值 治疗前 后组间治疗组128.1±8.679 183.4±9.928 55.3±18.973对照组 132.8±9.502 186.9±10.687 54.1±12.726 0.364>0.05
两组治疗前后24 h平均每次排尿量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之间24 h平均每次排尿量治疗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组间国际LUTS评分比较,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组间国际LUT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国际LUTS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之间国际LUTS评分比较治疗后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2.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组间最大尿流率(Qmax)比较,见表6。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后差值 治疗前 后组间治疗组15.92±4.869 25.61±8.373 9.69±5.217对照组 14.33±5.184 19.75±7.631 5.42±4.856 4.641 <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最大尿流率(Qmax)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2.7 不良反应 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36.5%,其中口干发生率为23.3%。
3 讨论
OAB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症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尿动力学上可表现为逼尿肌过渡活动,也可为其他形式的尿道-膀胱功能障碍。OAB无明确病因,不包括由急性尿路感染或其他形式的膀胱尿道局部病变所致的症状[1]。OAB是一个症状诊断,其发病机制中很可能涉及多种因素[2]。随着分子生物学科的飞速地发展,对本病的研究已经进入白热化。尽管如此,本病的确切病因至今仍未明确,因而,其治疗只能是缓解症状而非针对病因,不可能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3]。迄今,本病的治疗策略主要是控制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目前的治疗包括行为治疗、药物治疗、神经调节以及外科手术[4]。但以上方法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
膀胱过度活动症归属于祖国医学“淋症”中“劳淋”、“虚淋”范畴。本病病位在肾与膀胱,治以补肾通淋之法。由于疾病日久暗耗肾气,患者多表现尿频,尿急并伴有腰酸痛,神疲乏力,头晕耳鸣,舌有齿痕或舌红少津等肾之气阴亏虚之象,日久气虚导致阳虚或阴损及阳,或长期应用苦寒清利之剂,而损伤肾阳,耗竭肾阴。因此,肾之气(阳)阴两虚的病机始终存在,针对肾之气(阳)阴两虚病理基础。用生地来滋补肾阴,杜仲、巴戟天以温补肾气,以改善肾之气(阳)阴虚症状。用菟丝子、山萸肉、旱莲草、党参、黄芪、山药治疗小便频数失禁等症,取车前子、瞿麦通淋利湿之功,改善排尿不畅、尿道灼热症状,取白芍、甘草缓急止痛之功,改善小腹胀痛及排尿疼痛症状。以上主要组成补肾通淋汤,治疗 OAB疗效显著。
研究表明补肾通淋汤能明显改善女性特发性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最大尿流率值,提高生活质量,且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
[1]郭应禄,杨勇,李虹.泌尿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17.
[2]瞿创予,任吉忠.膀胱过度活动症研究进展.中华泌尿外科学杂志,2002,23(6):380-382.
[3]张鹏,文建国.膀胱过度活动症的诊断和治疗进展.中华泌尿外科学杂志,2006,27(5):355-357.
[4]Toby C,Chai.Treatment of men with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and overactive bladder.JAMA,2007,297(11):1191-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