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21例孕产妇死亡分析

2010-09-14魏建涛夏晓惠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36期
关键词:产褥产科孕产妇

魏建涛 夏晓惠

本文对威远县人民医院 1995年至 1997年 121例孕产产妇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我县农村围产期保健工作重点,提出降低我县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威远县人民医院、威远县第二、三医院及乡卫生院 1995年至 1997年共 121例死亡孕产妇。

1.2 统计学方法 采用回顾性资料统计学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1.1 年龄 20~42岁,20~29岁 108例(89.3%);30~39岁 11例(9.1%);≥40岁 2例(1.6%)。

2.1.2 文化程度 小学 68例 (56.25%);初中 37例(30.6%);文盲 7例(5.8%);高中及以上 9例(7.4%);文盲和小学文化共占 62.0%。

2.1.3 居住地区 农村 114例(94.2%);城市 7例(5.8%)。

2.1.4 孕产次 孕次 1~17次,大于 10次 4例,平均 2.2次;产次 0~8次,≥3次产的 13例,占 10.7%,平均 1.6次。

2.1.5 妊娠计划性 计划内妊娠 99例(81.8%);计划外妊娠 22例(8.2%)。

2.1.6 保健措施 无产前检查者 50例(41.3%);产前检查1~3次者 41例(33.8%);3~ 6次者 26例 (20.7%);≥7次者 5例(4.2%)。前二者共占 75.1%。

2.1.7 死亡时间和分娩方式 孕期死亡 8例(6.6%),其中早孕吸宫术后感染 1例,异位妊娠 1例,中孕自然流产 2例,妊娠晚期死亡 4例;胎盘早剥死亡 112例(92.6%),其中中孕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后死亡 1例,晚孕计划外妊娠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死亡 5例,经阴道自然分娩 91例,胎头吸引助产 5例,剖官产 10例。在 106例分娩中,旧法接生 86例(81.1%),新法接生 20例(18.9%)。

2.1.8 分娩地点 121例中家庭分娩 84例(9.9%);乡级医院分娩 14例(11.7%);中心医院分娩 12例(9.9%),县级医院和保健院分娩 6例(4.9%);职工医院分娩 2例(1.6%);入院途中分娩 2例(1.6%);在 84例家庭分娩中,接生员接生48例(57.2%);乡村医生接生 26例(30.9%);家庭成员接生10例(11.9%)。全部为旧法接生。

2.1.9 17例死亡乡级医院(14.0%);死亡地点 50例死亡家中(41.3%);21例死亡入院途中(17.4%);死于中心乡医院15例(12.4%);县级医院和保健院 13例(10.7%);职工医院2例(1.6%)。在 84例家庭分娩中未就诊者 30例(35.7%),请乡村医院诊治者 23例(27.4%),死于入院途中的 21例(25%),入院未不得及抢救 6例(7.1%)。

2.2 死亡孕产妇高危因素 121例中有高危因素者 65例(53.7%)。其中内科合并症 15例(12.4%),多产(≥3次)13例(0.7%),妊高症 12例(9.9%),异常孕产史 9例(7.4%),

这种承载自然力的雕塑常常是以金属杆联结金属片构成一个基本单元,然后几个单元间再借用杠杆原理彼此联结,由于受到不同平衡点及金属丝长度与金属片重量等因素的影响,微风吹来,金属片便随风缓缓移动。并且,每个金属片运动的速度并不相同。因此,在风力作用下,它们或急或缓改变着空间中各个单元的组合,有时也借由变换的光影,带来一种在规则中无序运动的感受。考尔德的活动雕塑像是一种反应宇宙的数学法则的艺术,在随风飘动、闪烁的雕塑中似乎又带有对宇宙运行的思考,始终有一种神秘的平衡力量约束着这一切随风飘动。

过期妊娠 5例(4.1%),产前出血 4例(3.3%),双胎妊娠 3例(2.5%),胎位不正 2例(1.6%)其他 2例(1.6%)。有16%的孕产妇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高危因素,在 71例有产前检查的孕产妇中,有高危因素者 36例,占 50.7%,而产前检查仅发现高危因素者9例,仅占有高危因素者的 25%。

2.3 孕产妇死亡率 我县 1995年至 1997年度孕产妇死亡分别为 40例,37例,44例,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为:108.32/10万(40/36044),116.18/10万(37/31847),122.28/10万(44/35983),三年平均死亡率为 115.59/万。

2.4 孕产妇死因构成。

2.4.1 孕产妇死因构成如下表所示。

表1 孕产妇死因构成(例,%)

2.4.2 直接产科原因和间接死亡比较,121例中死于直接产科原因者 101例(83.4%),死于间接产科原因者 19例(15.7%),原因不明 1例。直接产科原因死亡与间接产科原因死亡之比为 5.3:1。

2.4.3 孕产妇死罪顺拉 我县 1995至 1997年孕产妇死亡的前 6位原因依次为:产科出血,产褥感染,妊娠合并心脏病,重度妊高症,羊水栓塞,妊娠合并肝病。

3 讨论

3.1 孕产妇死亡率和死亡原因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医院卫生和妇保健水平的重要指标。降低阻截产妇死亡率是卫生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我县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是产科出血,产科出血又以产后出血为主。本组产科出血 76例,占孕产妇死亡的 62.8%,其中产后出血 67例,占产科出血的 88.16%(67/76),而胎盘滞留和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分别为 33例和 14例,二者共占产后出血的 70.2%,我县孕产妇死亡直接产科原因与间接产科原因之比 5.3:1,高于全国水平 3.2:1(P<0.05),说明我县孕产妇死亡以直接产科原因为主,而其中以产科出血为首要原因(占 62.81%),其次是产褥感染(占 14.5%),妊娠合并心脏病(占 7.44%),重度妊高征(占 5.78%)。

3.2.1 加强生殖健康教育,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农村地区由于受经济、文化、交通和传统习俗影响,孕产妇普遍自我保健意识弱,在本组中,无前检查者占 41.3%,产检 1~3次者占 33.8%,二者共占 75.1%,而产检 >7次者仅占4.2%,说明我县孕产妇保健意识缺乏,围产期保健工作者应从大卫生观念出发,动员各种社会力量,从各种途径进行生殖健康和优生优育宣传,以提高人群的自我保健意识。

3.2.2 健全三级保健网,及时发现和处理高危妊娠,对乡级不能处理的高危孕产妇及时转上级医院处理。本组有高危因素者 53.7%,而产前检查发现者仅25%。这与保健服务面不大,自我保健意识差,保健服务者责任心不强,质量不高和三级保健网不健全,工作不协调有关。

3.2.3 提高农村医务人员技术水平。从本组资料可以看出基层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存在以下问题:①责任心不强,特别表现在乡级医院和中心医院忽略对产后出血的观察。本组有 2例产后出血(子宫收缩乏力收起)和 1例中孕引产后死亡均为医务人员在产后未予观察,而在产后 10 h发现已经死亡;②第三产程处理不当,在 33例胎盘滞留中,除 7例未就诊外,而其余 26例均请乡村医生诊治或乡医院医生诊治,胎盘滞留时间为 1~21 h,平均(6.8±5.3)h,而其中 20例均未及时处理,达 77%(20/26)。在 14例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中,无 1例得到了子宫按摩处理。应强调第三产程应以10 min结束为宜,由于胎儿娩后出血多者应及时行人工剥离胎。基层医务人员掌握子宫按摩和人工剥离胎盘等适宜产科技术势在必行;③对失血性休克代偿期不能识别,对休克的处理方法失当,在 67例产后出血中,45例就医,在休克代偿期均未得到适当的诊治,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对休克的识别能力,可使许多失血口才得到挽救;④滥用催产素,在 7例子宫破裂中,有 5例在产前滥用催产素占 71.4%,其中包括产前用 10~30单位的大剂量肌注或静脉注射 6例。可见广大基层工作者对催产素的生物学特征,适应证和使用方法无正确认识;⑤缺乏转诊常识,在30例乡村医生决定转诊中,有25例死于乡医院,且其中20例未来得及抢救即死亡,而另外 5例再次由乡医院转至中心医院或县级医院,其中 2例先转至中心医院后再转至县医院,共历时 30 h。可见缺乏转诊一次到拉的常识,且所有转诊病倒均无医院人员护送;⑥对产褥感染病原菌认识不够,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在 11例产褥感染中,所有病倒都得到治疗,17例均使用了抗革兰氏阳性菌药物。5例使用了抗革兰氏阴性菌药物,无一例使用抗厌氧菌药物,可见对产褥感染致病菌是以革兰氏阳性和厌氧菌为主的混合感染认识不够,且无 1例达到广谱、足量、足疗程的抗菌药物使用原则。

3.2.4 提高住院分娩率,大力推广新法接生。本组 84例家庭分娩全部为旧法接生,由于经济、文化、交通和转诊时机的影响,其中的 81例(96.4%)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而死亡。同时旧法接生使感染和出血的可能性增大,乡、村级保健人员不应存在侥幸心理,在加强保健宣传的同时,应及时将高危妊娠转诊到有条件的单位进行处理。

3.2.5 大力倡导计划生育有优生优育,避免计划外妊娠,提高计划生育适宜技术水平,本组计划外妊娠 22例,占18.2%。有 6例死于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术,其中 4例死于产后出血,1例死于穿刺不当引起的胎盘早剥,1例对横位处理不当致子宫破裂,另本组有 1例死于早孕吸宫术引起子宫穿孔并发感染。可见对中孕引产要强调对产后出血的观察和处理。

猜你喜欢

产褥产科孕产妇
产褥感染发生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
T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对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预测价值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孕产妇健康教育问题分析及建议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PCT、MDA、MPOx对产褥感染产妇病情发生发展的影响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产褥感染的预防措施
模拟急救演练在产科住院医师综合培养中的应用
探讨产科护理中常见风险与预防和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