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本土化景观元素在城镇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010-09-14天津科技大学夏明兰

中国轻工教育 2010年4期
关键词:小城镇城镇景观设计

□天津科技大学 夏明兰

探索本土化景观元素在城镇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天津科技大学 夏明兰

本文概述了在景观设计中各城镇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城镇景观设计中,运用本土景观元素的设想,并给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法。

城镇景观;景观设计;本土化

在城市化演变过程中,由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不同,各城镇形成了不同的地方特点,即所谓的地域性特色。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是构成我国各城镇地域特色的基础,其中,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各城镇的山水格局,树林城池,产业特点等;人文历史则主要包括城镇的风俗习惯、宗教文化、传统工艺等。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近十年来西方现代造园思想不断涌入,全国各地的景观设计也都呈现出西方的现代造园风格,我国各地区城镇的本土景观特色逐渐式微。

一、各地城镇景观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新兴的城镇起点高、发展快、变化大,既繁荣了地方经济,也体现了现代文明,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规划管理和景观设计,在取得了非凡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众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改进。例如,对“推进城市化”、“高起点”、“高标准”、“超前性”等问题就缺乏全面准确的理解。由于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有的地方对城镇景观规划设计提出了“五十年不落后”的要求,不惜贪大求全;在学习外国、外地的经验时往往不顾国情、市情、县情、镇情,盲目照抄照搬,而忽视了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和本土特色,诸如建大广场、大马路、大建筑,搞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等,不仅占地过多,标准过高,规模过大,求变过急,造成资金的大量浪费,也与现有的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具体来看,在小城镇景观设计中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问题。

1.总体发展与区域布局上缺乏本土特色,盲目趋同

我国各地逐渐出现了很多抄袭西方现代造园风格的作品,由于很多造景手法雷同,致使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中呈现出“千城一面”的现象,在园林景观上则呈现出“众景一面”的现象。与此同时,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在低水平上重复建设,使得土地浪费,资源流失,水体污染。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导致“大树进城”“草坪热”等不良现象屡屡出现。

2.绿化植物配置不合理,整体形象不鲜明

城镇景观建设在植物的搭配种植上忽略了城镇本土物种,有些地方不顾客观实际,盲目求新,片面追求景点丰富,照抄照搬大城市绿化植物的配置,盲目引进外来树种,搞大树移植、大模纹色块、大草坪,所营造的景观与周边环境不协调,费用高。有的采用微地型、景石、大小黄杨球及植物模纹,各类植物机械地堆砌在绿地上,既显得支离破碎,也破坏了绿地的自然风格。

3.在建筑的历史保护与建筑景观改造、设计上,忽视对历史传统文化的保护

在旧建筑的改造上,忽视历史文脉,使历史建筑与其周围的景观设计缺乏地域特色与文化气息。在居民建筑的建造上,又由于居民乡土意识较浓,使得建筑单一又混杂,加之缺乏政府有关部门与设计师的介入,缺乏对建筑形态及其组合体的宏观控制,从而影响了城镇整体景观风貌的构建。

4.人工景观建造呈无序状态

城镇的土地、河流、山林等自然生态系统和城镇道路、功能布局、基础设施、房屋建设等人工系统缺乏整体的、有前瞻性的考虑及规划。因此,造成了人工景观的杂乱无章。例如:城镇建设中的道路特色指向系统基本呈无序状态,建筑风貌的高度、体量失衡,破坏了滨湖界面的连续性,阻碍了山水间视觉通廊,整体布局缺少空间层次感。

5.与传统文化元素以及地域文脉生硬断裂,忽略本土受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由于设计师理论知识的缺乏,文化底蕴的不足等自身素质的欠缺,使得景观设计呈现出与传统文化断裂的尴尬局面。

6.缺乏适合本土化的审美和生活习惯的设计理论

我国的古典园林在世界园林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使得我国现代景观设计理论的发展落后于西方国家。在设计中,我们往往直接套用西方国家的景观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使得我国的现代景观设计出现了断层,甚至造成了对当地文化和场地的不尊重。

二、各城镇景观的设计原则

1.保护利用自然之美的生态优先原则

城镇景观不同于大中城市,它建筑规模较小,贴近自然,理应使自然之美成为每一个小城镇都可以发掘和利用的特色。或为山水城镇,或为水乡小镇,或为海滨小城,其自然山水之美的特色是任何一个大中城市无可比肩的优势。因此,保护与利用自然之美的生态优先原则应该成为景观设计的首选。要实现生态优先的景观设计原则,首先,在景观设计中,应大力保护小城镇本土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自然界的光能、热能、风能;因地制宜地有效利用土地、自然资源,治理污染;保护好地方自然生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之路。其次,在小城镇景观设计中,应善待自然,善于借自然美景,以自然景观资源为设计基础,切不可肆意设计,以人工取代天然。小城镇景观的设计务必要根据当地的地理特征,对地貌与水体进行合理的改造与利用,尽可能保持原生状态的自然环境。在营造健康良好的城镇本土生态景观时,切不可舍弃天然材质代之以瓷砖、不锈钢材料,将自然景观改造为人工草坪,将生长在山林的大树移进城镇,既劳民伤财,又破坏生态。

2.注重本土特色的地域性原则

我国的传统小城镇、古村落,大多处于同一民族文化体系,它们建筑的构造、形态、审美在许多方面保持了一致性。但由于风水观念、地理气候环境、等级制度、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原因,也会深刻地影响着造城观念和建筑形制,因而使得传统的小城镇景观与地方环境紧密结合,呈现出风格迥异的本土特色与地域特色。地域性原则所注重的就是小城镇的历史文脉和景观要素的乡土特色等方面的问题。建筑是小城镇景观形象与地域特色的决定因素,没有建筑就没有城镇景观,原生态的建筑形制、建筑群体的整体节奏以及所形成的城市整体面貌就是城镇的主体景观形象。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城镇景观,就要求在景观设计中,保护和改造具有传统地方特色的建筑,以及由建筑组合形成的聚落、城镇。传统的城镇聚落多以尺度、线性设计将人、事集中于街巷和院落,从而促进了步行交通和人在户外的停留。传统聚落的巷道,由民居聚合而成,充满了人情味,充分体现了“场所感”,是一种人性空间。这种巷道空间是居住环境的扩展和延伸,若使之与公共空间交融,是最理想的交往空间,甚至是居民最依赖的生活场所。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城镇,都应关注当地居民的生活,注重鲜明的地域景观特色,其景观设计不能脱离民情,更不能盲目照搬外国、外地,盲目建设大广场,搞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而应保持好小城镇的整体风貌与地域特色,使地方性、民族性和历史传统得以传承。

3.注重小城镇整体形象的整体性设计原则

目前,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俞孔坚院长提出的“反规划”理念具有超前性、科学性与可行性。“反规划”不是不规划,也不是反对规划,它是一种强调通过在关键不建设区域的优先控制,来进行城市空间规划的方法论。这也是一种整体性的规划设计,即在整体优先规划的基础上,保护好那些对构建小城镇生态环境、地域特色、历史人文街区景观等起决定作用的区域、要素,然后再进行其他功能区域的规划。在景观设计中,景观常常是综合了建筑、雕塑、绿化等诸多要素所进行的外部空间的环境设计。在控制小城镇建筑空间环境中,景观规划设计应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它考虑的是建筑形态和组合的整体性,为建筑设计提供一定的宏观控制。具体内容包括建筑体量、高度、外观、色彩、风格、物质、容积率、沿街后退等。此外,在小城镇的现代建筑设计中,应体现对历史文脉的尊重,对地方民族、民俗风格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在设计之初即应对它的形象感、文化感、时代感、审美感提出较高的要求。

三、城镇景观建设中景观塑造的新要素

以往的景观设计模式已经不适合新形势下中国景观的塑造,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冷静看待景观设计。

一是要做到意境的升华。传统的意境和表达的方式有的已经不适应现代人的口味,也就是说,要发掘更多更加美好的意境,使之能在古人的基础上加以发展而形成一种新的面貌。

二是要对国外现代景观艺术成果兼收并蓄(如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在保持风格的基础上改头换面,以崭新的面貌出现。

三是如何在传统的山水园的基础上加上现代人的需要和喜爱,这是我们要统筹考虑的因素,同时又不会影响造景等问题。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要素源于景观创作的实践。这三要素与人们对环境的感受所起的作用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这也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所谓的三境:物境、情境、意境为一体。

四、城镇景观建设中本土景观设计的方法

1.对本土材料的运用与提升,凸显时代感

本土的植物、石材、木、砖、陶等地方传统材料,有一定的历史感和生命力,是许多现代技术材料无法企及的。在本土景观设计中,地方传统材料是设计的首选,它们是对地方特征的诠释,使用起来既有助于地方特色的保护,同时也充分尊重了当地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要通过材料建立不同元素之间的联系,将传统乡土材料、构造和布局方式与现代材料技术结合,并纳入地域元素和符号,将乡土主题景观进行重点刻画,或用图象,或借助文字信息及场景来点明环境主题或意境。有时,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建造时难以运用传统材料实现设计师期待的效果,为此,可以适当借助现代材料来满足这样的需求。应对乡土材料的形态和特征进行研究,借助现代新材料,并结合具体地域的经济施工技术等条件,对材料进行简化,借助景墙、文字、图片和石刻等来体现场地过去的功能和特性。

2.提炼本土的“事”,彰显地域文化风

要从自然的角度去认识本土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原型进行复原与演绎。通过恢复、再现、关联等手段激发当地人们对过去历史的回忆。通过对原有场地特性进行保全或适当地改造,维护场所的自然发展过程,保持其地域的自然性,从而对文化进行保护,使文化遗产得以留存。

当然,通过借鉴其他文化功能型、自发式的形式,达到融入本土景观审美取向和形式结构的艺术与功能并重的效果,使景观既含有本土文化的某些特征,又保持与他域文化的交融,可以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但本土景观设计,不能仅追求形式上的复制,或是表面的文化符号,而应是深刻地理解和体验本土的奥妙和韵味,以设计的合理化、适时化作为其根本的立足点,进而有机地、自然地将其融入到整个创构中。

3.对本土文化进行艺术化处理,创造本土新“意”

由于本土文化受城市艺术感染,设计师往往会以艺术的眼光认识和解读乡土,对其进行具体的内容概括,或着手进行抽象的艺术处理,不同程度地创造出乡土新形式,表达出乡土新意境。为此,要从形式、空间和色彩入手,关注人们的视觉审美和功能等方面的价值追求。通过艺术化处理,借助景观小品进行发挥,巧于立意,使之不仅有形式美,还被赋予了深刻的内涵。

总之,在城镇景观建设的大背景下,各城镇的领导者和景观设计师要以系统观来协调各方面的发展,着力把优势变为特色,使特色成为更大的优势,引领城镇良性发展。同时,要加强管理,坚持城镇功能、城镇环境与城镇文化形象的有机统一,有计划、有步骤地形成和完善自己的特色。

要提高小城镇发展质量,就必须注意空间情境和意象的再生,在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历史文化生活和民族传统的延续,根植于本土文化的土壤中,从而做出合理的规划,使城镇景观独具特色。

中国园林景观的现代化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要创造出真正适合当地人们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的现代景观,必须“因地制宜”,遵循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古训,立足本土的地理条件、植物、生活方式、文化信仰。其基本的依据,就是符合各地区,各城镇的大众在日常生活中对景观的需求,做到在“因地制宜”的同时,也“因时制宜”。

[1]卫琳.我国建制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城乡建设,1997(5):75.

[2]刘黎明,等.乡村景观规划[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3]吴未.小城镇发展的新思路[J].国土开发与整治,2000 (10):23.

[4]刘黎明.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历史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J].农村生态环境,2001(17):52.

[5]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6]于希贤.风水是中国独特的景观评价系统[J].中国国家地理,2006,543(1):24-40.

[7]文建刚.小城镇形象与环境艺术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8]李雪梅.谁来保佑我们的家园——风水复活的背后访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俞孔坚院长[J].中国国家地理,2006,543(1):90-107.

TU984.17

项目名称:天津市文化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项目号:E08026。

猜你喜欢

小城镇城镇景观设计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文化边城镇远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一)
人口与就业
小城镇社会治理创新逻辑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