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汇率战争推高金属及原料价格

2010-09-14陈克新

资源再生 2010年11期
关键词:原材料汇率货币

□文/陈克新

汇率战争推高金属及原料价格

Exchange Rate War Pushed the Price of Metal

□文/陈克新

最近,全球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投向了汇率市场,为汇率均衡问题而担忧,有媒体甚至用“第三次世界大战”来形容这场纷争。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为挽救经济,各国政府纷纷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希望各国得以快速从危机中走出,然而随后的经济复苏步伐却显得步履蹒跚。尽管各种提振经济方案被不断提出,但实体经济运行并没有能够摆脱二次衰退的阴影,全球经济和贸易的不平衡再度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重点,这其中外汇市场格外引人瞩目。人们发现:在过去的一年里,哪个国家或地区的本币贬值,则随后经济运行数据就立即好转,反之,数据就表现糟糕。

尤其是上半年,人们甚至担心欧元区将出现经济崩溃,但在随后的欧元大幅贬值后,该区域经济明显转强,而美元在这个时期的升值却使其经济数据不断恶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政府竞相采取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实现本币的贬值,这就产生了汇率战争(货币战争)。

尽管由于各种原因,奥巴马政府数度推迟对中国汇率操纵国的宣布,但这场汇率战并没有任何缓解的迹象。就在此时,全球政经界领袖针对汇率问题频频发表高分贝的喊话。显现国际间的汇率战形势更加严峻。

由此可见,始于美国货币政策而导致的全球性汇率战已使得多国参与其中,都为避免本币相对升值而伤害到本国经济。汇率战仍在不断深化,各国本币贬值的通行方式就是释放流动性,其中美元作为强势货币,在竞相示弱的过程中释放出更多的流动性,美元将持续走弱,在这样的背景下,金属及其原料等大宗商品将继续受到来自流动性以及美元走弱的支撑而呈现强势运行。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美元持续大幅贬值,直接推高国际市场价格

如上所述,美国是这场货币战的始作俑者。由于客观上迫不得已,主观上积极推进,今后美元持续性大幅贬值局面将不可避免。预计一、两年内,对比一揽子货币的美元指数有可能跌至60关口附近,甚至出现更大跌幅。美元汇率的大幅走低,势必直接推高国际市场钢铁、有色金属、贵金属价格,以及它们的冶炼原料矿石、废金属、焦炭、燃油价格。

人民币升值的“双刃剑”效应,难抵上涨压力

因为国际环境的压力,在这场货币战中,人民币将出现较大幅度的升值。统计数据显示,从6月19日中国央行决定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以来,不到四个月的时间(截至10月14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近2.5个百分点。其中9月中旬到10月中旬的升值幅度为1.2%。由于目前及今后人民币升值预期已经形成,并且愈演愈烈。尽管10月20日,央行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预计将多次加息以降低人民币升值压力,但人民币这种升值上行趋势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所以预计2011年内美元与人民币汇率有可能探至1:6,甚至更高水平。

对于各类金属及其冶炼原材料价格而言,人民币升值问题其实是一把“双刃剑”。虽然人民币升值后货币单位购买力提高,能够相应降低上述金属及其冶炼原材料的进口成本,缓解现阶段的成本型上涨压力。但与此同时,人民币单位购买力的提高,对于国际市场金属行情,又是一个极大的鼓舞。比如,今年9月中旬央行宣布增强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后,就引发了国内外有色金属价格的应声上涨。因此,人民币升值能否一定会降低中国金属及其冶炼原材料的进口价格,目前还是一个不确定因素。关键在于,其升值所产生的进口成本下降,能否完全抵消美元贬值、“热钱”涌入、购买力提高所激发的价格涨幅。从今后大的趋势判断,这一形势不容乐观。在人民币升值的“双刃剑效应”中,价格上升效应可能大于价格降低效应。

提高售价降低商品货币升值损失。

一般而言,目前全球范围内各国货币可以大体划分为四类:一类是美元货币;另一类是欧系货币,主要为欧洲国家货币;再有就是亚洲货币,比如东亚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货币;最后则是澳大利亚、巴西等大量出口资源产品国家的商品货币。

在上述国家货币中,因为澳大利亚等资源商品国家出口形势良好,收入大量增加。为了防范通货膨胀,被迫提高利率水平,进而导致了本币的急剧升值。有观点认为,按照现有趋势发展下去,澳元与美元的兑换比率有可能达到1:1。澳元、雷亚尔等货币的升值,将使得上述国家境内企业的矿产类资源商品,比如铁矿石、铜精矿、煤炭等产品销售遭遇汇率损失,不得不通过提高销售价格加以弥补。

大量避险货币进入商品领域,显著增加保值性购买需求

实际上,债台高筑、滥印钞票的不仅是美国,这种现象也普遍存在于欧元区国家和其他一些国家。货币战争的结果是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在这种情况下,也就产生了货币持有者对于各国纸币(债券)都不信任。受其影响,相当一部分货币进入大宗商品、黄金领域投资避险,引发一段时期内相关商品领域中保值性、避险性购买需求的急剧增多,大幅推高价格行情。有关数据显示,自美国宣布实施数量宽松货币政策,推动美元贬值以来,国际市场黄金价格,有色金属价格、石油价格等,均出现了暴涨。

预计在今后货币战的“硝烟”中,大宗商品领域里这种保值性购买需求有增无减,甚至会急剧增加。比如日本就会利用庞大的外汇储备,世界范围内抢购资源产品(包括资源权益),其他一些国家也会效法。各方面避险货币的蜂拥而入,“大象踏进澡盆”,国际市场金属及其冶炼原材料行情可想而知。

投机资本乘机炒作,将价格行情推向极致

上述四个方面,构成了今后金属及其冶炼原材料价格坚挺扬升的重要基础。在此基础之上,投机资本挟裹成千上万亿资金乘机炒作,可以将其市场价格推向极致。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汇市每天的交易量就达到1.5万亿美元,各类金属及其冶炼原材料商品期货和现货市场中交易资金也很巨大。这些资金彼此之间快速流动,推波助澜,金属及其冶炼原材料价格势必剧烈波动。据此预计,2011年内我们有可能见到更高的黄金价格、有色金属价格、铁矿石价格、废金属价格等。其中黄金价格有可能达到1 500美元/盎司,铁矿石价格(中国到岸价格)将向200美元/吨靠拢。

中国是国际市场许多金属,尤其是其冶炼原料的最主要买家,中国金属(包含加工材)制造对于大宗商品进口依赖度较高,平均在40%以上,高的超出6成。国际市场金属及其冶炼原材料的大幅上涨,当然会提高中国金属及其原材料进口成本,进而提高中国金属制造成本,推高整体市场价格水平。如果今后出现大的意外情况,比如重大地缘政治事件、一些国家加征税收,甚至限制矿石出口等,中国金属价格涨幅就有可能大大超出预期。

由此可见,受到需求旺盛与成本增加的双重影响,今后钢铁、有色金属、金银贵金属等价格依然震荡向上,已经拉开序幕的全球货币战将进一步增加其上涨推动的力量。因此,今年4季度协议铁矿石价格的回调只是暂时情况。我们对此市场大趋势必须有一个清楚认识,未雨绸缪,积极防范,不能因为部分加工制造业产能过剩而掉以轻心,更不能因为前期部分金属冶炼原料价格暂时回调而盲目乐观。

book=30,ebook=354

猜你喜欢

原材料汇率货币
水利工程原材料质量检测控制探讨
一国货币上的面孔能告诉我们什么?
人民币汇率:破7之后,何去何从
观点
人民币汇率向何处去
知识无穷尽
越南的汇率制度及其汇率走势
前三季度汇市述评:汇率“破7”、市场闯关
古代的货币
古代的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