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成年人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
——HAPA与TPB两个理论模型的整合

2010-09-14沈梦英毛志雄张一民

体育科学 2010年12期
关键词:意向主观变量

沈梦英,毛志雄,张一民

中国成年人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
——HAPA与TPB两个理论模型的整合

沈梦英,毛志雄,张一民

久坐和缺乏体力活动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有规律的积极的体力活动对于人们身心健康的益处已经得到大量实验研究的证实,但是人们却停留在知之不行的行为阶段。采用理论综述的方法对现有的锻炼行为理论模型进行分析。通过对连续模型TPB与阶段模型HAPA理论进行整合,以建立一个既能够包括宏观环境与微观心理因素,且又能够对锻炼行为进行解释、预测及干预的理论模型。理论整合主要体现在两个理论模型对行为意向变量的预测上及纳入影响锻炼行为的社会因素,即将在对TPB及其相关的研究中已经证实对行为意向有价值的预测变量如态度、主观规范与社会支持等变量整合到HAPA理论中去。进一步的研究需要对这个整合模型的结构及阶段划分的假设进行验证,并应用其对成年人群的锻炼行为进行干预。

中国;成年人;锻炼行为;计划行为理论(TPB);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HAPA);理论整合

1 问题的提出

久坐和缺乏体力活动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体力活动可以使人们获得良好的身体健康和心理效应。有规律的积极的体力活动对于人们身心健康的益处已经得到大量的实验研究的证实[18,58],但是人们却停留在知之不行的行为阶段。

目前,健康行为改变领域的专家已经提出了众多的健康行为改变的理论等,用来解释人们不参与体育锻炼或退出锻炼的原因,如计划行为理论、跨理论模型等。在研究中发现,这些理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1,4,17,54],没有哪一个理论能够全面而便于操作地对人们的锻炼行为做出解释、预测,并能够有效地采取干预。另外,研究者们也发现,影响人们不参加或不能坚持体育锻炼的因素不仅有心理方面,而且还包括社会环境方面,如个人精力、时间、经济条件、锻炼设施等等[6,14,24,41]。

所以,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对现有的锻炼行为理论模型和研究进行全面和深入的梳理,以期能够寻找一个既能包括宏观环境与微观心理因素,又能对锻炼行为进行解释、预测及干预的理论模型,并能有效地服务于实践。

2 锻炼行为理论模型概述

2.1 锻炼行为理论模型的分类研究

段艳平,Brehm与Wagner(2006)[2]的研究综述认为,近30年来,用来预测、解释和改变个体的身体活动及锻炼行为的理论可以被概括为两大类:连续体理论与阶段理论。

许多研究者都认为,健康信念模型、社会认知理论、合理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控制点理论以及保护动机理论等都属于连续理论模型[2,7,12,49]。连续体理论将锻炼行为的变化看作一个相对静态过程,它假设一种预测模式适合所有人,认知与行为的变化似乎是线性模式。它虽能够更好地解释意向的方差,但不能更好地解释行为的方差。在锻炼行为的干预上,使用统一的内容和措施,不能根据个体所处的锻炼阶段采取针对性干预策略。

研究认为,跨理论模型、柏林锻炼阶段理论与健康行动过程理论等属于阶段理论模型[2,7,12,49]。为了克服连续体理论的缺陷,阶段理论者已经尝试考虑通过提出数个定性的阶段来说明行为转变的过程特征,它从认知、行为和时间三方面来综合考虑锻炼行为,将锻炼行为的变化看作是一个非线性变化的动态过程,并且考虑到要针对个体健康行为改变所处的阶段采取相应的干预策略。跨理论模型在国内得到大量的跨文化研究的检验,但它缺乏对行为的预测效度。对于健康行动过程理论来说,有研究者认为,它既属于阶段理论也属于连续理论,一定程度上综合了连续理论与阶段理论的优点,但是没有经过跨文化效度的检验,且国外的研究中发现,其行为意向的预测变量存在不足之处,且模型未包含社会因素对锻炼行为的影响。

综上所述,连续理论很好地预测了行为意向的方差,且包含了影响锻炼行为的社会因素,但在干预上存在不足。阶段理论能够针对个体所处的阶段采取干预策略,但在行为意向的预测上存在不足,未包含影响锻炼行为的社会因素。由此看来,两种理论模型各有所长,因此,考虑将二者结合起来似乎是一种好的解决办法。进一步的研究需要对两种理论模型进行仔细的分析与梳理,以能找到两种理论模式结合的突破口。

2.2 连续性锻炼行为理论模型

本研究将对以上提到锻炼行为的理论模型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吸取两类理论的优点,以更好地为锻炼行为的解释、预测及干预提供服务。

2.2.1 健康信念模型

Becker和Maiman(1975)[25]提出了健康信念模型(HBM),它假设人们对自身潜在疾病严重程度的知觉,经过对主观觉察采取行动的收益与主观障碍的评估,从而决定了参加体育锻炼等预防性健康行为的可能性。虽然此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人们参与或不参与体育锻炼的原因,但在应用中与实际情况有出入。HBM对疾病、保健方面的锻炼行为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而对一般性身体锻炼行为的预测不成功,且HBM包括了太多的变量使其难以发现哪个变量在行为预测中起主要作用(熊明生, 2004)[16];许多人参加锻炼并非是由降低疾病危险的动机引起的(张力为,毛志雄,2003)[18],另外,熊明生和周宗奎(2009)[15]认为,由于HBM的理论概括性以及有关构念间关系的清晰性不够,导致它们对锻炼动机和行为的预测力很低,上述原因限制了它在锻炼行为领域的应用。

2.2.2 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SCT;Bandura,1986)[22]考虑到体力活动行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可能是迄今最复杂的锻炼行为理论(张力为,毛志雄,2003)[18],是由个人因素、行为因素及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决定的,强调行为发生于社会环境,并提出自我效能是主要的锻炼行为预测变量。后来, Bandura又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论,认为行为是由自我效能和结果期望来解释的(Bandura,2004)[21]。此理论虽然能够对影响锻炼行为的因素做出解释,变量间的关系不够明确,也无法针对影响的变量采取干预策略,另外,它的实证研究存在设计和测量问题[10,15]。由此可知,SCT由于其复杂的理论模型并没有有效地服务于体育锻炼的实践。

2.2.3 自我决定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SDT)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一个社会认知理论。自我决定理论把人类的动机看成是一个从外在调节到内在动机之间的动态的连续体,同时,从满足人们基本心理需要的角度对促进外在动机内化的条件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行为调节越接近内部动机和认同调节,人们的锻炼意向就越高,参与锻炼的时间就越长(Deci, Ryan,1980)[30]。熊明生和周宗奎(2009)[15]认为,自我决定理论的不足在于没有明确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的相互关系以及各自在激发身体锻炼行为的作用;自我决定理论中整合调节这个结构在目前的研究中还无法得到证明。

2.2.4 计划行为理论

计划行为理论(TPB;Ajzen,1991)[19]假设行为取决于行为意向;行为意向是由个人对行为的态度、主观规范和体验到的主观行为控制感等共同决定的;主观行为控制感变量不仅决定行为意向,而且,对行为的产生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TPB由于其理论模型的简洁性、便与操作性,在锻炼行为改变领域得到了众多的锻炼心理学家的认可(熊明生,周宗奎,2009)[15]。该理论重视态度的动机作用,并将客观环境的作用(如来自配偶、亲友、榜样的社会支持以及锻炼的物质条件)体现在主观规范及主观行为控感这两个因素之中(张力为,毛志雄,2003)[18]。所以说, TPB打通了个体与环境间的鸿沟,将客观社会环境及物质条件等因素对个体的约束转变为个体的主观感知,解释了客观环境因素对行为的作用机制。

但研究过程中也发现,该理论存在着以下缺陷:仍然有近50%的行为意向和行为的方差未被解释(Sheeran, Conner,Norman,2001)[54];对行为意向前因变量的概念与操作化存在争议;多数情况下,选择新行为的意向并不能导致实际的行为变化,意向到行为之间存在鸿沟[32,39];虽然TPB是目前比较成功解释和预测锻炼行为的理论模型,它在干预领域中的应用受到质疑(刘慧君,蔡艳芝, 2008)[9]。目前,很少有研究者运用TPB干预行为,绝大多数研究都停留在解释和预测行为上,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计划行为理论的实用价值(段文婷,江光荣,2008)[1]。

目前,计划行为理论的发展一直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Sheeran,2002)[53],笔者认为,可能的原因为它是一个静态的理论模型,而锻炼行为的变化是一个动态的序列过程,无法对影响个体锻炼行为的各个认知变量采取按随时间变化的针对性的干预策略。

2.3 锻炼行为的分阶段理论

2.3.1 跨理论模型

跨理论模型是由美国罗德岛大学心理学教授Prochaska于1979年提出的。它内容架构分为四大部分:变化阶段、变化程序、自我效能和决策平衡。其中,变化阶段是模型的核心组织结构,将人的整个锻炼历程分为循环变化的5个阶段。目前,TTM已经成为锻炼行为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阶段理论,它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是它为在每个不同阶段如何进行干预提供了详尽具体的策略。此理论重视认知心理因素对锻炼行为的干预作用,忽视了环境因素对行为改变的作用(林丹华,方晓义,李晓铭,2005)[8]。它过于追求面面俱到,使得它的解释停留在理论模型的层面,即有较高的描述效度,却缺乏预测效度,且此理论对于行为变化阶段划分的支持性证据太少,不能确定促使阶段转化的具体变量(胡艳,2008;尹博,2007)[4,17]。

2.3.2 柏林锻炼阶段模型

柏林锻炼阶段模型(BSM;Lippke,Ziegelmann,2008)[35]描述了人们的体育锻炼行为变化可能经历的8个阶段:前思考期、思考期、倾向期、行动前期、实施期,习惯期,波动期以及重新恢复期(表1)。

根据个体从不运动到运动过程的意识、认知及行为变化特点,该模型指出锻炼行为的前进、后退、循环、回复原状、停止等在各个时期都有可能发生。同时,在BSM模型中,每个阶段都有重要性不同的社会认知变量在起作用,并认为如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这些变量会促进认知和行为的变化,是影响锻炼行为阶段转变的重要因素,如自我效能贯穿8个阶段,在适应期达到最高水平。

表1 柏林锻炼阶段模型各变化阶段及其定义一览表

段艳平,Wager与Brehm(2006)[2]的研究显示,对于阶段分类较多的BSM模型与分类较少的阶段模型相比,在定性区分锻炼阶段上并没有优势。段艳平,鲍政栋, Wagner等人(2009)[3]运用BSM模型对中国211名银行员工的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并未支持锻炼自我效能变量和社会支持变量是促使个体锻炼行为阶段转变影响因素。所以,此理论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证研究进行探索。

2.3.3 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

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HAPA,Schwazer,1992)[50](图1)假设人们健康行为改变可以细分为3个阶段:决定前阶段(non-intenders)、决定后行动前阶段(intenders)及行动阶段(actors),可以根据处于每个阶段个体的具体特点采取基于阶段的干预方法。

图1 健康过程行为取向理论模型示意图

行动的决定前阶段形成了行为意向,它是由风险知觉、结果期望和自我效能决定。在决定后行动前阶段必须形成具体的行为计划才可能导致实际行为的发生,此阶段知觉自我效能继续发挥影响作用,激励个体通过制定计划、尝试行动来达到目标,而风险知觉则失去了促进作用;在行动阶段,行动的参与和维持将只受到知觉自我效能的调节,各种障碍与可用资源(社会支持)决定行为的维持、退出与恢复,必要的行为干预有利于行为的维持(段艳平, Brehm,Wagner,2006)[2]。Schwarzer(2001)[51]认为,自我效能是惟一在各个阶段都发挥同等作用的重要认知变量。除了以上3个影响变量外,HAPA模型还将行为意向和行动计划作为真正行动的近轴预测因子加入到模型结构中来,由此意向、计划和真正行动形成了一个连续性行为变化体[2,49,50]。

HAPA理论提出以后,主要在饮食控制、吸烟控制、牙线使用、安全带使用、胸部自查、癌症自查、体育锻炼领域等健康行为预防相关领域进行大量的研究[23,47,48]。在体育锻炼领域的应用主要是关注病人的康复锻炼,在健康正常人群的体育锻炼行为中应用较少。近年来,一些横向与纵向的研究在有关社会认知变量间的相互影响、意向和计划的调节过程方面都证实了HAPA模型的结构假设,同时也证明了基于阶段匹配的干预对处于特定阶段的个体的锻炼行为改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34,36]。

总的来说,HAPA理论的优点是在不同的锻炼阶段有不同的变量起作用,可以根据个体所处的锻炼阶段采取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并弥补了弥补意向到行为之间的鸿沟。HAPA理论也有其不足之处,研究也显示,风险知觉并不没有能够解释行为及意向的方差,风险知觉是一个可以忽略的变量[23,34,45,52,56]。Ranby(2009)[42]的研究认为,目前的健康行为理论模型大多关注行为意向的预测,且这些预测因素多局限于认知结构方面的因素,对外在的社会影响方面的因素关注较少;Chow和Mullan(2010)[27]也认为, HAPA理论虽然解决了意向到行为之间的鸿沟,但它的局限性在于并没有包含影响锻炼行为和行为意向的社会因素,例如TPB理论就包含了影响锻炼行为意向的社会因素主观规范。另外,HAPA是国外新近形成健康行为改变理论,其理论结构及阶段的假设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在国内锻炼领域中应用较少,引进中国后需要对其进行跨文化效度检验。

2.4 连续性与阶段性理论模型小结

在连续理论模型中,与其他社会认知理论相比,TPB以较少的变量涵盖了较为全面的心理社会因素,并且能够解释较大的锻炼意向和行为的变异量,TPB的各个变量也都能对锻炼意向和行为做出有意义的预测。A rmitage与Conner(2000)[20]的元分析显示,在行为的预测上,TPB理论比HBM、SCT等理论能更好的预测行为和行为意向, TPB的优越性在于具有简单且很好结构定义。TPB由于其简洁性在锻炼行为的解释和预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整合微观与宏观因素对锻炼行为的影响,该理论虽然有其不足之处,但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对于阶段模型,HAPA理论可以根据阶段变化,对处于变化阶段上的遇到的障碍采取针对的干预措施,还可以对锻炼行为做出预测。既可以评价锻炼行为的干预效果,又可以确定各认知变量的影响程度及作用方式。而对于TTM,更多的只能对目标行为进行描述而无法进行预测,不能直观显示各个心理因素(如决策平衡及自我效能),在实验前、后对锻炼行为的影响程度及其作用的方式。段艳平,Wagner与Brehm(2006)[2]对HAPA、TTM及柏林锻炼阶段模型(BSM)3个阶段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HAPA作为一个简单模型,与TTM和BSM相比,并没有缺失心理结构的相关信息;与阶段分类较多的BSM理论相比,TTM与HAPA中社会认知变量在阶段变化上存在的非线性趋势更多,说明阶段分类较少的阶段模型似乎在定性的区分不同阶段上具有优势;并建议未来要发展和运用简单的阶段模型如HAPA。

Fishbein(1997)[31]认为,一个好的健康行为改变的社会认知模型不仅能够预测行为,同样也要能够解释和促进行为的改变。鉴于TPB与HAPA理论各自的优点,本研究希望通过将这两个理论模型进行整合,能够得到一个既能对锻炼行为解释、预测又可以进行干预的理论模型。

3 TPB与HAPA理论的整合

鉴于现有的理论本身均存在一些不足和待改进之处,少数研究者已经开始尝试将2~3种理论结合起来建构一个综合性的锻炼行为理论(孙开宏,2007)[13]。熊明生和周宗奎(2009)[15]也认为,将社会认知理论(如TPB、SDT等)与锻炼行为阶段模型(如TTM、HAPA)结合起来研究锻炼行为成为一种新的研究方向。

3.1 对TPB与HAPA理论的结构及变量的分析

健康行为改变的因素包括社会的、情感的及认知的,这些决定因素在操作上存在一致性,因此,研究者们的目标是确定一套最佳的能够解释或预测健康行为改变的因素;目前,许多研究都在比较不同理论中具有相关关系的重要的行为决定因素(Schwarzer,2008)[49]。本研究对TPB理论及HAPA理论的变量进行分析,希望找出能够解释和预测锻炼行为的最佳因素组合。

TPB与HAPA两个理论模型结构存在相似性。TPB理论的优点在于能够更好地预测行为意向的方差,但在意向与行为之间存在鸿沟。近年的研究证实了“计划”变量是行为意向到行为之间的第3变量[4,39]。Schwarzer (2008)[47]认为,HAPA理论在决定后行动前阶段的因素如计划、知觉自我效能等自我控制变量能够克服行为意向不足以产生行动的这个缺点。TPB与HAPA理论模型中行为意向前因变量存在相似性。TPB理论中行为意向的预测变量是主观行为控制感、态度和主观规范;有研究认为,预测行为意向及行为变量的这些健康行为模型,与HAPA理论中的风险知觉、结果期待、自我效能有着相同的预测变量,只是不同的因素在不同的理论模型中的名字不同,如行为信念等同于结果期待,主观行为控制感或多或少的与知觉自我效能相同[44,51]。

HAPA理论中的风险知觉变量,对易受伤害感或事件的危急感的感知。HAPA理论认为,风险知觉是一个弱的行为意向预测变量。在锻炼行为改变领域的一些研究中显示,风险知觉与行为意向没有相关关系或相关较微弱;另外,根据HBM理论在锻炼行为的应用显示,许多人参加锻炼并非是由降低疾病危险的动机引起的。由此看来,风险知觉并不是一个好的行为意向预测变量,在锻炼行为预测中需要进一步进行验证。

基于TPB理论,大量研究都认为,态度是最重要的稳定锻炼行为的预测变量,是一个最没有争议的行为意向预测变量。李京诚(1999)[5]的研究结果也表明,态度在锻炼行为的决策中起主要的作用。态度与主观规范相比,在预测身体锻炼活动参与意向方面有更显著的效果,这说明身体锻炼活动的态度在决定个体的锻炼行为意向中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态度是一个强有力的行为意向预测变量,需要考虑发挥其对行为预测中的作用。

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开始认识到锻炼行为不仅仅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还有社会、环境因素。研究显示,对锻炼场所与设备的可获得性和方便性(如公园与社区设施和路径),场所交通便利性,锻炼项目的可获得性,锻炼群体规模及锻炼氛围,及对锻炼益处与障碍评估等可直接预测锻炼行为[12,33,43]。众多的研究也认为,社会支持、社会网络、生活转变、多重角色及文化标准与性别角色期待等都是普遍存在的影响体育活动的社会、环境因素[6,12,26,28,57]。

近年来,锻炼心理学领域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客观社会和环境因素与锻炼行为之间有联系,然而心理学是研究微观环境和人际交互作用的学科,不直接涉及这些宏观因素的研究(毛志雄,2009)[11]。所以,目前缺乏解释环境相关的因素对个体锻炼行为意向及行为改变作用机制的理论模型[38],并认为TPB在理解环境因素与体育活动关系上是一个值得考虑的理论框架,运用TPB的理论结构来解释周围他人对行为态度和潜在的规范对个体积极参与锻炼行为是可行的;TPB将客观环境的作用(如来自配偶、亲友、榜样的社会支持以及锻炼的物质条件)体现在主观规范及主观行为控制感两个因素之中(张力为,毛志雄, 2003)[18]。由此看来,将社会支持、主观规范、锻炼场地设施的便利性及安全性等宏观的社会及环境因素融入心理学变量中加以考虑,不仅可以增加对锻炼行为的解释力,而且还可以解释宏观因素对锻炼行为的作用机制。所以说,TPB是一个能够解释环境认知与体育活动关系的有价值的理论模型。

TPB中主观规范变量是指个体在实施或不实施某一锻炼行为时,主观感受到的社会(他人)压力。社会支持变量反应的是对他人帮助的感知,近年来,对TPB理论的扩展研究中发现,社会支持增加了意图和行为的预测力,并认为在预测锻炼意向时,社会支持比主观规范的影响更强,并提出社会支持可能是TPB模型的固定结构[6,29,46]。可见,这两个变量都是反映了社会影响对锻炼行为的作用。

段艳平,Brehm和Wagner(2007)[2]应用BSM对中国大学生的锻炼行为的研究得出,身体锻炼的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是影响个体锻炼阶段转变的重要因素。处在习惯期的被试比处在波动期的被试知觉到更多的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

Ranby(2009)[42]的研究也认为,目前的健康行为理论模型大多关注行为意向的预测,且这些预测因素多局限于认知结构方面的因素,对外在的社会影响方面的因素关注较少。Chow和Mullan(2010)[27]扩展了HAPA理论来预测人们的食品安全,259名被试完成HAPA理论中变量的测试及新增加的变量的测试,包括风险知觉、结果期待、行动自我效能、主观规范、社会支持、过去行为及意向;一周后,被试又完成了应对自我效能、计划、恢复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及行为的测试。结果显示,原HAPA模型预测了30.8%的意向方差、17.2%的计划方差和17%的行为方差。扩展的HAPA模型预测了54.3%的意向方差和38.8%的行为方差。

由以上可知,社会影响对锻炼行为的作用不可忽视,由此看来,社会支持、主观规范等变量的一致性在于反映了社会影响对行为的作用。研究已经证实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人们从事的锻炼强度越大[40]。因此,社会因素应该被包含到锻炼行为的预测模型中去(Chow,Mullan, 2010)[27]。

从以上的分析对TPB与HAPA这两个理论的分析可知,TPB理论的优点在于很好地预测了行为意向的方差;研究证实,态度是一个稳健的锻炼行为意向预测变量;另外,将影响锻炼行为的社会因素如主观规范和社会支持纳入了理论模型中,增加了锻炼行为及意向的预测力,而且解决了宏观因素对锻炼行为的作用机制。HAPA理论的优点解决了行为意向不足产生实际行动的问题,认为计划变量是行为意向到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并将自我效能变量细分为不同的自我效能。不足在于行为意向的预测变量如风险知觉需要进一步验证,且未充分考虑社会及环境因素对锻炼行为的影响。因此,考虑将两个理论模型进行整合,以便更好地对锻炼行为意向及行为进行解释、预测。

从以上对TPB与HAPA这两个理论各自的优缺点及结构和变量的相似性的分析,可知将二者整合是一个有价值的思路。

3.2 TPB与HAPA理论的整合应以后者为主

TPB与HAPA结构及其变量概念及内涵的相似性、各自理论结构的优点及现有理论整合的实证研究,都将为两个理论整合提供可行性及依据。但在理论整合以谁为主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

Maddux(1993)[37]建议,锻炼行为理论的整合应该以TPB为基础。但是计划行为理论它对锻炼行为的预测力相对较高,但它是一个静态的理论模型,不能有效地对锻炼行为进行干预。而HAPA理论是Schwarzer在认识到连续理论模型如计划行为理论、健康信念模型等不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Sutton(2008)[55]指出,HAPA理论的结构与应用广泛的TPB理论的结构相似,HAPA可以看作是TPB理论的替代,未来的研究应该直接对这两个模型进行比较,但两个模型各有其优缺点。Schwarzer(2008)[49]认为,目前研究者倾向于选择折中的办法,如选择一个理论模型中有吸引力的成分并将其移植到另一个模型中,这同样可以看作是理论演化或进化的一种方法。本研究尝试以HAPA理论为主,将TPB理论的优点纳入到HAPA中,以建立一个既能包含宏观社会环境因素与微观心理因素,并能够对锻炼行为进行有效解释、预测并干预的理论模型。

3.3 基于TPB理论与HAPA理论整合的假设模型

综上所述,本研究所建立的包含TPB与HAPA理论核心变量及重要的社会影响因素,并且是以HAPA为主的锻炼行为整合模型的假设模型(图2)。

图2 锻炼行为整合模型示意图

理论的整合主要体现在对行为意向变量的预测上及纳入了影响锻炼行为社会因素,即将对TPB理论的研究中已经证实对行为意向有价值的预测变量如态度、主观规范和社会支持整合到HAPA理论中。

近年来,基于TPB理论的研究中,一致认为,态度变量是一个重要的行为意向预测变量(李京诚,1999)[5]。

TPB理论中的主观规范变量是一个重要的反应社会影响的变量,另外,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变量比主观规范变量在行为意向的预测上的作用更强,并提出社会支持可能是TPB模型的固定结构[29,46]。因此,本研究将社会支持与主观规范作为社会影响变量,纳入整合模型作为行为意向的重要预测变量。

在HAPA理论中,风险知觉变量作为行为意向的预测变量的价值有限(Schwarzer,1992)[50],近年来的实证研究也表明,风险知觉与行为意向的相关较弱,甚至不存在相关关系。因此,在锻炼领域还需要对风险知觉对行为及意向的预测作用进一步验证。

4 小结

本研究通过对连续理论与阶段理论进行总结,从而得出将连续理论中的TPB与阶段理论中的HAPA理论进行整合,能够吸取各自理论的优点,从而建立一个能够有效的对中国健康成年人的锻炼行为进行解释、预测及干预的整合理论模型。

未来的研究将围绕锻炼行为整合模型检验3个连续的假设:1)包含TPB与HAPA理论核心认知变量如态度、主观规范、社会支持、意向、计划等变量锻炼行为整合模型能有效地对中国健康成年人的锻炼行为的进行解释和预测;2)据HAPA理论中阶段划分定义和标准,锻炼行为整合模型中的各认知变量在不同的锻炼阶段呈现出非连续性或非线性模型,即验证影响行为阶段转变的各个因素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重要性;3)根据锻炼行为整合模型,对处于各个锻炼阶段的个体进行阶段匹配锻炼行为干预可有效地提高人们体育活动参与水平。

[1]段文婷,江光荣.计划行为理论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8,16 (2):315-320.

[2]段艳平,BREHM W,WAGNER P.考察中国大学生身体锻炼行为——柏林锻炼阶段模型的应用[C].北京: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学论文摘要汇编,2007.

[3]段艳平,鲍政栋,WAGNER P,等.考察阶段模型的阶段性假说—一项银行员工体育锻炼行为的实证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12):54-57.

[4]胡艳.计划和障碍自我效能对锻炼意向到行为过程的解释和干预[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8.

[5]李京诚.合理行为、计划行为与社会认知理论预测身体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9,14(2):34-36.

[6]李业敏,毛志雄,高峰.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更为宏观的研究考虑[C].北京: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09: 43-44.

[7]李正中,郭志平,彭彦铭.大学新生锻炼行为《阶段变化问卷》的检验及应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5):50-53.

[8]林丹华,方晓义,李晓铭.健康行为改变理论述评[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4):122-127.

[9]刘慧君,蔡艳芝.计划行为模型在H IV性风险行为领域的应用与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8,16(1):124-133.

[10]毛荣建,晏宁,毛志雄.国外锻炼行为理论研究综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6):752-755.

[11]毛志雄.锻炼心理学研究进展[A].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09.

[12]司琦.锻炼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13]孙开宏.身体锻炼行为理论模型的研究[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25(1):66-70.

[14]汤国杰.大众体育锻炼行为研究综述[J].浙江体育科学,2006, 28(6):27-29.

[15]熊明生,周宗奎.锻炼行为理论的评价与展望[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4):52-57.

[16]熊明生.锻炼健康信念模型及其研究评述[J].湖北体育科技, 2004,23(3):323-324,329.

[17]尹博.健康行为改变的跨理论模型[J].中国心理健康杂志, 2007,21(3):194-199.

[18]张力为,毛志雄.运动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346-348

[19]AJZEN I.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OrganizatiBehav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991,50:179-211.

[20]ARM ITAGE C J,CONNER M.Social cognition models and health behavior:a structured review[J].Psychol Health,2000, 15:173-189.

[21]BANDURA A.Health p romotion by social cognitive means [J].Health Educat Behav,2004,31(2):143-64.

[22]BANDURA A.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M].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 1986.

[23]BARL ING N R,LEHMANN M.Young men’s awareness,attitudes and p ractice of testicular self-examination:a Health Action Process App roach[J].Psychol Health Med,1999,4(3): 255-263.

[24]BAZZARR T L.Adapting physical activity interventions to p revent obesity in culturally diverse populations[J].Am J Health Promo,2009,23(6):S1-S4.

[25]BECKER R K,MA IMAN B A.Socio-behavioral determinants of compliance with health and medical care recommendations [J].Med Care,1975,13(1):10-24.

[26]BERG J,CROMWELL S,AMETT M.Physical activity:perspectives of Mexican American and Anglo American midlife women[J].Health Care Women Int,2002,(23):894-904.

[27]CHOW S,MULLAN B.Predicting food hygiene:an investigation of social factors and past behaviour in an extended model of the Health Action Process App roach[J].Appetite,2010,54 (1):126-133.

[28]COLEMAN L,COX L,ROKER D.Girls and young women’s participation in physical activity: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influences[J].Health Educa Res,2008,23(4):633-647.

[29]COUMEYA K S,PLOTN IKOFF R C,HOTZ SB,et al.Social support and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in the exercise domain[J].Am J Health Behav,2000,24:300-308.

[30]DECIE L,RYAN R L.The empirical explor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al p rocesses[A].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M].New Yo rk:Academic Press,1980,13:39-80.

[31]FISHBEIN M.Predicting,understanding,and changing socially relevant behaviors:lessons learned[A].C M cGarty,S A Haslam(Eds.).Themessage of social psychology[M].Oxford: Blackwell,1997:77-91.

[32]HAGGER M S,CHA TZISARAN TISN L D,B IDDLE SJ H.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the theo ries of reasoned action and planned behavior in physical activity:Predictive validity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additional variables[J].J Spo rt Exe Psychol, 2002,24:3-32.

[33]KACZYNSKIA T.POTWARKA L R,SAELENSB E.Association of park size,distance,and features with physical activity in neighbo rhood parks[J].Am J Public Health,2008,98(8): 1451-1456.

[34]L IPPKE S,ZIEGELMANN J P,SCHWARZER R.Behavioral intentions and action plans p romote physical exercise:a longitudinal study with orthopedic rehabilitation patients[J].J Sport Exe Psychol,2004(a),26:470-483.

[35]L IPPKE S,ZIEGELMANN J P.Theory-based health behavior change:developing,testing,and applying theories for evidencebased interventions[J].App l Psychol,2008,57(4):698-716.

[36]L IPPKE S,ZIEGELMANN J P,SCHWARZER R.Initi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physical exercise:stage-specific effects of a planning intervention[J].Res Sports Med,2004(b),12:221-240.

[37]MADDUX J E.Social cognitive models of health and exercise behavior:an introduction and review of conceptual issues[J].J App l Sport Psychol,1993,5(2):116-140.

[38]NELSON N M,WRIGHT A,LOWRY R G,et al.Where is the theo retical basis fo r understanding and measuring the environment for physical activity[J].Environmental Health Insights, 2008,(2):111-116.

[39]NORMAN P,CONNER M.The theo ry of p lanned behavio r and exercise:evidence for the mediating and moderating roles of planning on intention-behavior relationships[J].J Sport Exe Psychol,2005,(27):488-504.

[40]OKUN M A,RUEHLMAN L,KARLOY P,et al.Social suppo rt and social no rm s:do both contribute to p redicting leisuretime exercise[J].Am J Health Behavior,2003,27(5):493-507.

[41]OWEN N,LESL IE E,SALMON J,et al.Environmental determinants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dentary behavior[J].Exe Spo rt Sci Rev,2000,28(4):153-158.

[42]RANBY KW.Spousal influenceson adult women’s exercise:An expansion of the health action p rocessapp roachmodel[D].A rizona State University,2009.

[43]RAYNOR D A,COLEMAN K J,EPSTEIN L H.Effects of p roximity on the choice to be physically activeor sedentary[J]. Res Q Exe Sport,1998,(69):99-103.

[44]RENNER B,SCHWARZER R.Social-cognitive factors in health behavio r change[A].Social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s of Health and Illness[M].J SULS,KWALLSTON,et al.Oxford:Blackwell,2003:169-196.

[45]RENNER B,SCHWARZER R.Themotivation to eat a healthy diet:How intenders and nonintenders differ in term s of risk percep tion,outcome expectancies,self-efficacy,and nutrition behavior[J].Polish Psycholog Bulletin,2005,36(1):7-15.

[46]RHODESR,JONESL,COUMEYA K S.Extending the theory of planed behavior in the exercise:a comparison of social support and subjective norm[J].Res Q Exe Sport,2002,(73):193-199.

[47]SCHWAEZER R,LUSZCYNSKA A.How to overcome healthcompromising behaviors:the Health Action Process Approach[J]. Eur Psychol,2008,13(2):141-151.

[48]SCHWARZER R,RENNER B.Social-cognitive predictors of health behavior:action self-efficacy and coping self-efficacy[J].Health Psychol,2000,19(5):487-495.

[49]SCHWARZER R.Modeling health behavior change:how to p redict and modify the adoption and maintenance of health behaviors[J]. Appl Psychol:An Int Rev,2008,57(1):1-29.

[50]SCHWARZER R.Self-efficacy:thought control of action[M]. Washington D C:Hemisphere,1992:217-242.

[51]SCHWARZER R.Social-cognitive factors in changing health-related behaviors[J].Current Direct Psychol Sci,2001,10(2):47-51.

[52]SCHWARZER R,SCHÜZ B,ZIEGELMANN J P,et al.Adoption and maintenanceof four health behavior:theory-guided longuitudinal studieson dental flossing,seat belt use,dietary behavior,and physical activity[J].Annals Behav Med,2007,33(2):156-166.

[53]SHEERAN P.Intention-behavior relations:a concep tual and empirical review[J].Eur Rev Soc Psychol,2002,12:1-36.

[54]SHEERAN P,CONNER M,NORMAN P.Ca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explain patterns of health behavior change[J]. Health Psychol,2001,20:12-19.

[55]SU TTON S.How does the health action p rocessapproach(HAPA) bridge the intention–behavior gap?An examination of themodel’s causal structure[J].Appl Psychol:An Int Rev,2008,57(1):66-74.

[56]URTE S,ROGER K,SONJA P.Predicting behavioral intentions and physical exercise:a testof the health action processapproach at the intrapersonal level[J].Health Psychol,2009,28(6):702-708.

[57]VRAZEL J,SOUNDERSR P,W ILCOX S.An overview and proposed framework of social-environmental influenceson the physicalactivity behavior of women[J].Am J Health Promot,2008,23(1), 2-12.

[58]WEINBERG R S,GOULD D.Foundations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2nded)[M].Champaign,IL:Human Kinetics,1999.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Chinese Adults’Exercise Behavior—The Integration of the Theory of Plan Behavior with the Health Action Process Approach

SHEN M eng-ying,MAO Zhi-xiong,ZHANG Yin-min

The sedentary and lack of physical activity lifestyle has become a wo rld-renow ned public health and social p roblems.Regular and positive physical activity ha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benefits for peop le that have been confirmed by a lot of experiment study.However, people still remain at the stage of inactivity.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has been conducted on the theo ry models of exercise behavior.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TPB w ith HAPA theo ry,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theoretical model of the exercise behavior that can include both a macro-environmental and micro-psychological facto rs,and exp lain,p redict and intervene of the exercise behavior effectively.The integration of two theo retical models mainly reflected the fo recast variables of behavio ral intention,and the social facto rs that influence exercise behavior.That is to integrate the attitude,subjective no rm of TPB,and the social support variable that has been p roved to be valuable to TPB into the HAPA.The further studies needed to validate the structure of this integration model and app ly it to take intervention on the Chinese adults of exercise behavior.

exercisebehavior;theoryofplanbehavior;theoryofhealthactionprocessapproach;theoryintegration

G804.8

A

1000-677X(2010)12-0048-07

2010-09-17;

2010-11-10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 K33B01)。

沈梦英(1979-),女,河南人,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

方向为运动心理学,E-mail:little19810503@yahoo.com. cn;毛志雄(1964-),男,河北人,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锻炼心理、心理测量学,Tel:(010)62989565,E-mail:zhxmao@bsu.edu.cn;张一民(1964-),男,云南人,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质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及运动员选材,E-mail:ymzhangno1@163.com。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84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100084,China.

猜你喜欢

意向主观变量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抓住不变量解题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后印象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对立与存在
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增至46个
五大洲57个国家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
近期主要农作物种植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