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院2008年215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10-09-11叶雪梅张春红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药剂科温州市325000

中国药房 2010年6期
关键词:过敏史性皮炎尿酸

叶雪梅,张春红(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药剂科,温州市 325000)

随着新药的不断上市以及临床用药品种的增加,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越来越多,尤其是严重ADR,不仅对人体造成伤害,还可能危及生命。因此,ADR监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我院2008年收集的215例严重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我院严重ADR发生的情况与特点,为今后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并为药品的再评价提供临床资料。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收集我院2008年由医护人员上报的ADR病例报告,并进行筛选,对其中属于严重ADR的215例报告采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1.2 判断标准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简称《办法》)第六章第二十九条规定:严重ADR是指因服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1)引起死亡;(2)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3)对生命有危险并能够导致人体永久的或显著的伤残;(4)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5)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

1.3 分析方法

对收集的215例报告病例,分别对患者的性别、年龄、过敏史、给药途径、填报科室、ADR转归、引起ADR的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发生严重ADR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

215例严重ADR报告中,男性116例,女性99例;年龄最大87岁,最小5个月,各年龄段均有发生,具体分布见表1。

表1 发生严重ADR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Tab 1 Distribution of gender and age of patients in severe ADR cases

2.2 过敏史与给药途径

215例严重ADR中,有过敏史21例,无过敏史170例,不详24例;静脉滴注70例,口服140例,局部外用2例,吸入给药2例,硬膜外给药1例。

2.3 ADR转归及对原患疾病的影响

215例严重ADR中,好转160例,治愈54例,有后遗症1例。对原患疾病的影响中,使病情加重43例,不明显150例,使病程延长21例,后遗症1例。

2.4 上报严重ADR的科室分布及国内、外文献报道情况

215例严重ADR中,上报的科室分别是:药剂科128例,产科1例,ICU 2例,放疗科2例,风湿免疫科2例,肝胆外科1例,感染科8例,呼吸科10例,急诊科3例,介入科1例,精神科1例,内分泌科2例,皮肤科26例,肾内科7例,神经内科1例,消化内科9例,血液科3例,移植科1例,中医科1例,新生儿科1例,全科2例,脑血管科1例,其他2例。

国内文献报道情况:有138例,无15例,不详62例。国外文献报道情况:有126例,无13例,不详76例。

2.5 引起严重ADR的药品种类分布

在215例严重ADR中,共涉及药品21大类[1,2],引起严重ADR的药品种类分布见表2(因部分药品同时出现2种以上的严重ADR,因此分别进行统计后总例数>215)。

表2 引起严重ADR的药品种类分布Tab 2 Type of severeADR-inducing drugs

2.6 严重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

严重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分布见表3(因部分药品同时出现2种以上的严重ADR,因此分别进行统计后总例数>215)。

3 讨论

215例严重ADR中,男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有过敏史21例,无过敏史170例,不详24例,表明发生严重ADR与患者本身是否有过敏性体质无关;好转和治愈214例(99.53%),有后遗症1例(0.47%),表明严重ADR如果处理及时,转归较好。

严重ADR发生率最高的给药途径是口服,这与口服药物使用范围广、使用与携带方便及患者容易接受等有关。其次是静脉给药,静脉给药成为临床用药不安全的最大隐患,其发生率高与静脉滴注给药方式的特殊性(无首关效应)及在临床应用广泛有关,且注射剂的pH值、渗透压、内毒素、微粒、杂质、滴注速度等均可能成为诱发因素[3]。提示临床必须重视正确的静脉药物配制及各种操作方法,严格掌握用药指征。

从表2分析来看,抗感染药居首位,与彭晓燕等[4]报道的文献一致,共101例(28.21%),其次是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风湿药46例(12.85%),再次是中药42例(11.73%)。抗感染药主要是β-内酰胺类药22例,阿奇霉素2例,利福平+吡嗪酰胺+异烟肼联合使用10例,喹诺酮类10例。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风湿药中别嘌醇引起的严重ADR有14例,主要表现为剥脱性皮炎(3例)和皮疹(11例)。别嘌醇又称别嘌呤醇,可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使次黄嘌呤及黄嘌呤不能转化成尿酸,从而减少尿酸合成,进而降低血中尿酸浓度,减少尿酸盐在骨、关节及肾脏的沉积,是目前唯一能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但该药副作用大,引起的剥脱性皮炎已有相关文献[5]进行了分析,并有引起剥脱性皮炎致死亡的报道[6]。因此临床应注意患者特点,正确选择,严密监测ADR。

表3 严重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分布Tab 3 Organs and systems involved in severeADR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

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严重ADR也不可忽视。本文引起严重ADR中药主要有刺五加注射液等补益剂、丹参等理气剂、雷公藤多苷片等蠲痹通络剂、麻仁丸等泻下剂、伤科接骨片等接骨续筋药、乌灵片等安神剂、妇科千金片等止带剂、痔血胶囊等清热剂、康莱特等理血剂、湿毒清颗粒等清热祛湿药、双黄连口服液等解表剂、排石冲剂等祛湿剂、醒脑静注射液等开窍剂、熊胆胶囊等清肝明目剂、珍菊降压片等祛风剂,等等。近年来,随着中药制剂的广泛使用,其引起的ADR日益增多,因而也受到人们的关注。中药制剂自身成分的多样化和制剂工艺的复杂性和不完善,存放过程和使用过程中可能致敏的各种不稳定因素均有可能导致ADR。因此,只有在中医辨证施治理论的指导下,找到病因并在懂得中药药理、药性的基础上准确地应用,才能更好地发挥中药治疗的优势。

从表3分析来看,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73例(33.49%),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7],其次为肝脏损害70例(32.11%)。用药引起肝脏损害的品种范围广,例数多,应加强解毒、护肝治疗,严密监测ADR。有文献报道[8],乙胺丁醇、利福平、异烟肼组合使用引起肝功能损害比例达88.70%,本文中也有10例组合使用引起的肝功能损害,因此要关注组合使用,调节剂量,并加强肝功能监测。

严重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发生虽然有一定的不可预测性,但在实际临床用药时,有些人为的、客观的因素如果加以注意是可以预测和避免的。临床医师及药师应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ADR的临床表现,使其学会使用药品说明书,叮嘱其注意用药时的反应及对策;对长期用药的患者应定期进行相应的生化检查,对ADR早发现、早治疗,缩短治疗周期,减少患者的痛苦。总之,增强医务人员对严重ADR危害性的认识、降低用药风险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和避免严重ADR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

[1]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S].2005年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目录1~19.

[2]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卷)[S].2005年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目录1~15.

[3]黄道秋.110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新药杂志,2006,15(12):1 014.

[4]彭晓燕,姚 冰,潘 洁,等.我院2004~2006年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08,19(17):1 343.

[5]熊星华,雷招宝.别嘌醇致剥脱性皮炎型药疹及其防治[J].医药导报,2007,26(12):1 515.

[6]刘燕湘,马 萼,梁 武.别嘌醇引起剥脱性皮炎致死亡1例分析[J].药物警戒,2006,3(1):47.

[7]诸葛爱武.我院2004~2006年13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08,19(5):381.

[8]杨年忠,王金花,郑丽君.321例肺结核抗结核组合药不良反应临床监测[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27(1):83.

猜你喜欢

过敏史性皮炎尿酸
过敏史减弱呼出气一氧化氮对慢性咳嗽患者痰嗜酸性粒细胞的预测作用
淤积性皮炎知多少
喝茶能降尿酸吗?
西北美食浆水或可降尿酸
芒果苷元对尿酸性肾病大鼠尿酸排泄指标的影响
空气污染与特应性皮炎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慢性光化性皮炎发病机制及治疗
针刺结合神阙拔罐治疗面部接触性皮炎验案1则
沉默
藏药二十五味儿茶丸降尿酸作用及对尿酸转运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