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法对基本药物进行经济学评价

2010-09-11邱家学

中国药业 2010年14期
关键词:经济学方案成本

赵 静,邱家学

(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98)

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法对基本药物进行经济学评价

赵 静,邱家学

(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98)

该文介绍了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并对3种药物治疗高血压的成本-效果进行了分析,以期促进成本-效果分析在我国基本药物遴选过程中的推广和应用。

成本效果分析;药物经济学;遴选

药物经济学是应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手段,结合流行病学、决策学、生物统计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全方位地分析药物治疗备选方案的成本、效益或效果,评价其经济学价值。主要有4种研究方法,即最小成本分析法(cost minimization analysis)、成本-效果分析法(cost effectiveness analysis)、成本-效益分析法(cost benefit analysis)和成本-效用分析法(cost utility analysis),目前在我国研究较成熟的是成本-效果分析法。笔者现对这一方法的具体运用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基本药物的遴选工作提供参考。

1 方法介绍

1.1 概念

成本-效果分析是将卫生服务的结果直接用其干预施行后的临床效果指标来表示,然后对各方案的成本和效果指标进行分析和比较的一种分析方法,多用于比较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可以是两种或多种不同的药物或同一药物的多种不同剂型,也可用于特定条件下对一种或多种方案进行比较。

1.2 指标选择

成本效果分析中的效果是指所关注的特定药物治疗方案的临床结果,用某种特定的治疗目标或非货币单位(如挽救的生命数、治愈的病例数、血压降低值等)表示。一般有单一健康指标和复合健康指标两类,前者是指用疾病某一方面的临床指标(包括积极和消极的健康效果),如死亡率、生存率、预期寿命延长数等;后者是用综合的非经济指标比较一个治疗方案积极和消极的健康效果,最常用的是质量调整生命年,这一指标同时表达了寿命长短和生活质量两方面的效果[1]。由于疾病种类的多样性,可在遵循有效性、客观性、灵敏性、特异性的原则下,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指标。另外,以上指标又可分为中间健康问题、最终健康问题、生存率和生命质量4种,可以用实际避免的最终健康问题作为效果指标,也可以用获得的生命年或质量调查生命年(QALY)作为效果指标[2],实际运用中应视具体情况而定。成本可分为直接成本(直接应用于疾病医疗的一切费用)、间接成本(因疾病而造成社会、患者家庭的经济损失,如患者因疾病造成缺勤、劳动力下降或丧失、甚至死亡引起的损失;代表某种可利用资源的消耗,属于机会成本)以及隐性成本(患者因疾病而遭受的痛苦、悲伤、精神创伤等)。

1.3 评价指标

成本效果分析最重要的指标是成本效果比,用每单位效果所花费的成本或每一货币单位(每花费1元钱)所产生的效果来表示。成本效果比值越小,表示达到某一治疗效果时所需的费用越低,这一指标在实际应用中最广泛。增量成本效果比反映的是两种备选方案之间效果差异的单位成本。增量成本效果比=(A方案的成本-B方案的成本)/(A方案的效果-B方案的效果)。当卫生计划不受预算约束时,可计算增量成本和增量效果的比率,并将其与预期标准比较。

1.4 基本程序

明确问题:确立研究问题的角度,提出问题,选择目标。备选治疗方案分类:确定所有的备选治疗方案是否全部列出,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描述治疗过程中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确立模型,描述资源利用。区分、衡量备选治疗方案的结果:治疗方案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导致的健康结果(如发病率、死亡率、生活质量)和资源结果(包括资源的节约和浪费)。评价成本和效果:避免在评价成本时对市场价格不加鉴别的运用,结合非经济指标(如生命质量调整年)评价效果。阐明和提出结论:进行敏感性分析,运用简单的成本效果比提出结论。

1.5 注意事项

首先,须明确是为谁服务,即明确决策者的角度,一般来说,主要有医院、社会、保险公司和患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药物经济学可以为不同的对象服务,但成本的计算方法不同。由于基本药物遴选是从全社会的角度出发,因此,必须将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隐性成本都纳入成本核算。其次,在计算成本和效果时,需要对所有的经济参数进行贴现。目前国际上对贴现率的取值尚无一定的标准,在较多的研究中是取5%或3%[3]。

2 具体运用及实例分析

2.1 案例介绍

2.1.1 研究设计

对象及治疗方案:选取某医院9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组患者基线水平相同。A组口服依那普利5 mg,2次/d,1周后若疗效不佳,可改为10 mg,2次/d(本组有5例);B组口服氯沙坦50 mg,1次/d;C组口服美托洛尔50 mg,2次/d,1周后若疗效不佳,可改为100 mg,2次/d(本组有10例)。疗程均为6周。

以水为名——浅谈我国的水与行政区域命名及治水名人………………………………… 徐子令,吴昌新,林 农等(2.57)

疗效指标:有效率。显效为舒张压下降不少于10 mm 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不少于20 mm Hg;有效为舒张压下降虽未达到10 mm Hg但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 mm Hg;无效为未达到以上水平者。以显效和有效合计为总有效。

成本计算:由于入选病例均为门诊患者,为便于统计分析,视患者的其他费用一致,即间接成本和隐性成本一致。按2006年7月该院药品价格计算,成本分别为,A组=(24×2×42×0.75+5×2×7×0.75+5×35×0.75)/29=72.05 元 ;B 组=(30×1×42×7.8)/30=327.6元;C 组 =(20×4×42×0.70+10×4×7×0.70+10×8×35×0.70)/30=150.27元。

2.1.2 结果

结果见表1及表2。单从成本-效果分析,A组成本-效果比值最低,即每获得1个单位效果A组所需费用最低,故增量成本分析以最低成本方案A组为参照,其他方案与之对比。C组总有效率低,而成本却比A组高出许多,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高,故首先排除C组。A组与B组的总有效率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但A组成本却要低很多,若在A组基础上多获得1个效果单位,B组需多花费7 098.61元,显然B组也不是最佳方案。

表1 3组治疗效果比较[例(%)]

表2 3组成本-效果分析

2.1.3 敏感度分析

表3 敏感度分析

2.2 分析

以上研究采用成本-效果法比较了3种药物的成本效果,最终确定成本效果最好的依那普利为最佳方案。在具体的运用中,笔者认为还有尚需完善之处。

明确研究者的角度:该研究是从医院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旨在为医院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效果指标的选择:不仅要考虑有效率这一因素,更应注重药物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笔者认为,应该选择一个综合指标如质量生命调整年,从高血压病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状态等多方面综合评价其总体健康状况,使效果评价更加全面和客观。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从1985年开始,在接受新药材料时要求必须同时递交有关药物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影响的资料,说明生活质量在评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4]。

成本的计算:该研究是从医院的角度出发,因而不可避免地会把研究空间限制在医院,这就意味着患者的间接和隐性成本以及健康改善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被忽略。因此该研究假定间接成本、隐性成本在各组间是一致的,只计算了直接成本,这不够严谨和科学。客观、科学的药物经济学评价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成本范围,例如,每个人的经济收入差距较大,将各组的间接成本视作一致无疑是不够准确的。基本药物的遴选是从全社会角度出发的,更需要客观、全面地计算间接成本和隐性成本。因此,笔者认为对成本的测算要详细而全面,可以采用人力资本法和意愿支付法等来计算,隐性成本通常可以转换成生命质量调整年来进行评价。

3 结语

运用成本-效果分析,不仅可以用于药物与药物之间的比较,也可以用于药物与非药物治疗方案间的比较。通过对药物进行成本-效果评价,保证遴选出的药物不仅是安全、有效的,同时也是经济的。随着药物经济学的逐步成熟和推广应用,必将为遴选和调整基本药物带来极大的便利,我国基本药物目录也将会更加科学和完善。

[1]陈 洁.药物经济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6-87.

[2]高晓凤.医疗卫生服务成本效果分析方法简介(综述)[J].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2003,20(1):4 -8.

[3]熊光练,程茂金,张述林.药物经济学的研究步骤[J].中国药物经济学,2007(2):44-50.

[4]王 悦,李 鲁,张融碧,等.临床中西降压药物的成本-效果分析综合评价[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4,21(6):514.

F407.7;R969.3

A

1006-4931(2010)14-0017-02

赵静,硕士研究生,(电子信箱)zhjsunday1985@163.com。

2009-12-28)

猜你喜欢

经济学方案成本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烂脸了急救方案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简明经济学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经济学的优雅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
揪出“潜伏”的打印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