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加穴位注药配合西医综合方法治疗急性脑梗死71例
2010-07-29张波,常刚
张 波,常 刚
(1.重庆市肿瘤研究所,重庆 400030; 2.重庆医科大学管理学院·重庆市医学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重庆 400016)
急性脑梗死又称中风、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障碍,以病灶对侧中枢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为主,并伴有失语、吞咽困难、眩晕、呕吐、高热、脑水肿、昏迷等,死亡率和致残率都很高[1],笔者从2002年起电针加穴位注药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组标准: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有关诊断标准[2],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首次发病且发病均在3 d内;治疗前未使用过溶栓或抗凝剂;入选前与患者或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选择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重庆市肿瘤研究所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1例,发病均在3 d内。采用单盲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1例,其中男43例,女28例;年龄51~74岁,平均(64.71±10.63)岁;病程 12~25 d,平均(22.15±10.47)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0.3±2.7)分。对照组70例,其中男44例,女 26例;年龄 53~76岁,平均(63.31±10.47)岁;病程 13~26 d,平均(21.36±4.55)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9.7±2.5)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治疗,包括脱水降颅内压、抗血小板、抗凝、控制血压或血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改善血循环、营养脑细胞等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电针加穴位注药治疗。
1)穴位注射
用维生素B12注射液(湖北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081001)、维生素 B1注射液(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081208)、三磷酸腺苷注射液(徐州莱恩药业有限公司,批号为080301)、辅酶A(天津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批号为20070321)进行穴位注射。上肢穴位软瘫患者取肩、肩、臂臑、曲池、手三里,硬瘫患者取极泉、青灵、尺泽、孔最;下肢穴位软瘫患者取髀关、伏兔、梁丘、足三里、阳陵泉、悬钟,硬瘫患者取阴廉、血海、阴陵泉、三阴交。每天上肢、下肢各取2个穴位进行注射,轮流交替使用,注射10 d,休息1 d。10 d为1个疗程。
2)针刺
头部:肢体运动障碍患者取对侧头部运动区,感觉功能障碍取对侧头部感觉区,语言功能障碍取语言区、晕听区。面部:地仓、颊车、颧、迎香。肢体:软瘫患者取肩、肩、臂臑、曲池、手三里、合谷、八邪、髀关、伏兔、梁丘、足三里、阳陵泉、悬钟、解溪、太冲;硬瘫患者取极泉、青灵、尺泽、孔最、内关、阴廉、血海、阴陵泉、三阴交、太冲。躯干:大椎、陶道、身柱、至阳、筋缩、脊中、悬枢、命门、阳关、腰俞、环跳、承扶、风市、殷门、委中、承山。每日针刺1次,每次取穴10~14个穴位,肢体穴位和躯干穴位交替使用,每次留针30 min,用青岛G6801-1治疗仪,软瘫患者用疏波,硬瘫患者用密波或不用。昏迷患者分闭症和脱症,闭症患者取劳宫、中冲、水沟,脱症患者取气海、关元、内关。有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可取廉泉、旁廉泉。
1.3 疗效评定标准
按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标准进行评分并判定疗效。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 ~90%,病残程度1-3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 ~45%,生活能自理;无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左右;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多18%以上[2]。前两者合计为显效率,前三者合计为总有效率。
2 结果
见表1。可见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目前认为,急性脑梗死的主因是风、火、痰,病及心、肝、脾、肾四脏。本病的形成,主要是在内脏阴阳失调的情况下偶因忧、思、恼、怒或劳累、房劳等,遂使肾阴亏损、肝阳暴张、风阳煽动、心火暴盛、风火相并、气血上逆,或风火痰浊上扰、蒙蔽清窍,导致脏腑功能骤然失常,阴阳之气逆乱,发为闭症;若脏腑功能衰退,真元之气衰微,阴阳离决,变生脱症;若风痰流窜经络,气血运行阻滞,则变生面瘫和偏瘫[3]。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脏腑关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穴位注射又称“水针疗法”,是针刺与肌肉注射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代谢、加强营养、修复组织[4],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的作用。头为诸阳之会,《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皆气血上注于头面而走空窍。”阳明经多气多血,主宗筋,阳明虚,则宗筋纵,宗筋纵则不能束骨以利关节,说明阳明与四肢的关系甚为密切,故选用头针阳明经穴位,能够使经气通畅,正气得以扶助,机体功能得以逐渐恢复。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电针的低频脉冲电流完全符合神经肌肉的生理学特性,主要作用之一是能兴奋神经和肌肉组织。针刺得气后接电针仪,均匀的脉冲电流刺激,可保留针刺的刺激强度,使瘫痪肌群有规律的被动舒缩,有利于防止和恢复废用性萎缩,也可使强直性肌肉松弛。
本组病例治疗的体会是,患者发病到前来就诊接受治疗,病程越短,起效越快;脑梗死面积愈小,起收效率愈大,痊愈率愈高。在治疗过程中,可根据患者的承受能力,加强功能锻炼,切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以期全功之效。
[1]贾建平.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28.
[2]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及临床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杂志,1996,29(6):329-383.
[3]张 吉.针灸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18-523.
[4]邓倩萍,李万瑶,赵明华.辨证掌握穴位注射方法提高穴位注射的疗效[J].针灸临床杂志,2005,21(7):439-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