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旅游者感知的海岛旅游安全实证研究*

2010-09-11陈金华何巧华

关键词:海岛旅游者景区

陈金华 何巧华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福建泉州 3620211)

基于旅游者感知的海岛旅游安全实证研究*

陈金华 何巧华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福建泉州 3620211)

岛屿旅游安全是滨海旅游开展的前提,而从游客视觉来分析海岛旅游安全能具体指导岛屿旅游安全管理。以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湄洲岛为例,结合实地考察、深入访谈与问卷调查,对海岛旅游安全现状进行全面分析,结果显示:旅游欺骗、海鲜中毒与交通事故是海岛旅游安全的主要问题,而游客安全防范意识较低,海岛落后的管理体制和救援设施制约着海岛旅游安全的发展。

旅游安全;旅游者感知;湄洲岛

一、国内外海岛旅游安全研究概述

海岛因其独特的“4S”(阳光、沙滩、海水、海鲜)吸引物,以及众多的古迹遗存和浓郁的民俗风情,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目的地。早在18世纪30年代,西欧就有了海岛海水治疗等康体活动,到了20世纪中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热带、亚热带海岛成为国际旅游度假的天堂。[1][2]另一方面,由于海岛本身固有的资源、环境脆弱性,对外界影响的敏感性,又使其成为旅游安全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资源、环境、社会安全意识的觉醒,尤其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3](P157-181)使学术界对小岛屿国家可持续发展、岛屿旅游(度假)区安全问题开始关注。2004年,印度洋海啸使海岛旅游安全更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

总结国外海岛旅游安全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海岛旅游安全与恐怖主义。World Bank(2003)分析了巴厘岛旅游业的脆弱性,对当年发生的巴厘岛惨案所造成的影响进行考察,指出恐怖活动恶化了旅游地形象。David Leslie(1996)还以北爱尔兰为例,[4]透视了恐怖主义对旅游影响的深层次问题。(2)海岛旅游与犯罪、社会不稳定。Fujii与Mak(1980)对夏威夷调研后发现,[5]游客人数的上升使当地的入室盗窃和抢劫犯罪明显增多。De Albuquerque(1981)从一项对加勒比海旅游业的调查中发现,旅游人数的增减与美属维尔京群岛(Virgin Island)行政开支及财产犯罪有密切的关系,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导致犯罪率上升。De Albuquerque(1999)还总结指出,加勒比海旅游地居民遇到较多的是暴力犯罪,而游客遭遇的更多的是财产抢劫和诈骗。[6](3)海岛旅游与自然灾害、疾病、交通事故、卫生事件。Huang J.H与Min J.(2002)探讨了中国台湾地震的破坏与恢复。[7](4)海岛旅游相关利益主体者对安全事故、自然灾害的感知与响应研究。游客过去的旅行经历、风险的类型,以及对安全感觉程度都会影响游客将来的旅行行为。Sonmez与Graefe(1998)详细考察8项相关变量(包括国际旅行经历、对风险的感知程度、国际旅行的态度、年龄、性别、教育、收入和家庭是否有孩子)对旅游地的选择关系。研究发现,旅游态度、风险感知程度和收入对国际度假目的地有直接影响。[8]William J.Trousdale(1999)认为政府应当加强对岛屿旅游区的管制,促进社区参与旅游资源保护与旅游业发展;[9]Teresa Palmer和 Antoni Riera(2003)以西班牙Balearic岛为例,[10]为抵御气候干旱、水源短缺,建议向旅游者征收生态环境税;Susanne Becken(2005)通过与斐济旅游度假地旅游从业人员的访谈和实地调查,发现当地旅游从业人员对全球气候变化已有所闻,但是他们关注的是能源价格上升带来的经营成本问题,而不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11]Scar Ferreirat(2006)认为应当给岛屿旅游区划定一个界限来保护海岛沙丘资源。[12]可见,境外研究旅游安全的时间较长,研究范围较广,较全面反映了海岛旅游安全的存在问题、影响,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等等。

国内岛屿旅游安全研究历史较短,主要集中在旅游安全事故与管理的研究上。张西林(2003)探讨了旅游安全事故的成因机制;[13]任学慧、王月(2005)针对滨海城市旅游的特点,[14]以4S技术和TIS集成构建了滨海城市旅游安全预警与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等。总之,中国大陆学者对海岛旅游安全研究缺乏对旅游者感知的具体研究,较难指导海岛旅游工作。[15][16][17]基于此,本文借助于 Sonmez与Graefe(1998)旅游者安全心理感知理论框架,对中国海岛旅游目的地——福建省湄洲岛进行旅游安全游客感知研究,试图找出海岛旅游安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湄洲岛旅游安全研究方法

1、湄洲岛概况

湄洲岛位于莆田市中心东南42km,距大陆仅3.37km,是莆田市第二大岛,陆域面积14.35km2,包括大小岛、屿、礁30多个,距台湾省台中港133.344km。全岛南北长约10km,东西宽1.3km,中部为平原,海岸线长30.4km,其中大小沙滩13处、总长超过20km,海蚀岩5km,地质以花岗岩和辉绿岩为主。这里属典型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在18-20℃,年均降雨量为1 000mm左右,主导风向为东北风。湄洲岛既是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又是拥有上亿信徒的妈祖的故乡,兼具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于一身。[18]2008年,湄洲岛年接待游客达119.4万人次,2004-2008年5年间平均增长率为17.48%①湄洲岛管理委员会统计数据(2008)。,已成为国内知名的旅游热点。但随着近年来湄洲岛旅游业的发展,海岛安全隐患不断暴露,单纯从规划者、管理者的视角来处理海岛旅游安全问题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而从湄洲岛旅游者安全感知的视角来研究其安全管理,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获取湄洲岛游客对旅游安全的感知。调查内容包括三大部分(表1)。问卷答案采用里氏评分法(用分值表示被调查者的意愿),“5”表示非常赞成,“4”表示赞成,“3”表示中性,“2”表示不同意,“1”表示非常不同意。

表1 调查表主要内容

调查时间分为3个时段:2007年8月16-20日,2007年10月1-3日,2008年2月1-5日,调查地点通过抽样方法确定,主要集中于忠湄码头、妈祖文化园、鹅尾山公园门口、黄金沙滩口。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325份,回收率在81.3%,有效问卷307份,占总数的76.8%。有效调查样本的分布情况是:忠湄码头81份、妈祖文化园94份、鹅尾山公园门口25份、黄金沙滩107份。调查内容涵盖了游客的基本情况、旅游安全经历、对湄洲岛旅游安全的感知情况等,调研结果用SPSS软件进行处理。

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64.3%的旅游者为男性,并以中、青年游客为主;43.2%有高中以上的学历,文化水平较高;职业范围较广,各种类型的职业都有所覆盖;家庭每月人均收入中等偏高,有22.3%以上的人达到了4 000元以上;家庭结构以未婚为主,占52.3%。

三、湄洲岛旅游安全调查结果

1、旅游者安全意识状况

对旅游安全问题较为关注,有82.5%的人都表示“很关注”或“较关注”(图1),这也反映了旅游者对旅游安全的心理需求程度较高,但是当问及来湄洲岛之前是否查询该地区安全问题时,却只有27.2%的人回答有先了解旅游目的地相关的安全信息,这也说明了旅游者安全意识仍较薄弱。

图1 旅游者对安全问题的关注程度

2、旅游者对湄洲岛安全隐患类型感知状况

旅游者对湄洲岛旅游安全的担忧分别是欺诈、海鲜中毒、轮渡事故、海上活动事故(图2)。担心受骗,尤其是财产受骗,是大部分旅游目的地旅游者普遍感知的第一大问题,这也印证了学者De Albuquerque的看法。而排在第二位至第四位的安全担忧问题则更多的是海岛旅游的特点所具有的。

图2 旅游者对海岛旅游安全问题的关注分析

3、旅游者对湄洲岛旅游服务安全隐患感知状况

旅游者对湄洲岛旅游安全担忧存在于吃、住、行、娱、购、游各个环节当中(图3)。由于湄洲岛商场、娱乐设施较少,游客购物一般在游览过程中,因此,对湄洲岛的安全关注主要突出在吃、住、行、游四个环节中。但是,随着海岛中部度假酒店、娱乐设施、大型商场的建设,娱乐与购物安全也将为游客们所重视。

饮食安全方面一般来源于三方面:原料来源、加工与储存、旅游者个体对食物的反应程度。在调查过程中,游客最为担忧受骗上当,其次是海鲜受污染中毒,或存放时间太长出现变质。在访谈过程中,有游客反映一些饭店没有标明海鲜价格,或者给出模糊的价格来蒙骗游客;而在每年的夏季也有游客反映常吃到不新鲜的海产品而导致腹泻现象。住宿方面,游客最为担心的是盗窃,这在访谈中也得到了证实,湄洲岛上的酒店就曾发生过盗窃案例。其次,有24.4%的受访者认为是其他因素影响其对海岛住宿安全的感知评价。经过深入访谈,发现受访者主要担心住宿场所是否干净。热水供应不足也是一个问题,特别在天气较炎热或寒冷的季节。交通方面,游客对各方面都有所担心,尤其在游客拥挤和购票便利方面,湄洲岛旅游季节较集中,特别在妈祖生日、升天的特殊节日,游客过多成为购买往返船票、轮渡过度拥挤的难题;对自驾车而言,节假日在文甲码头停车也是一个大难题。调查发现有16.2%的受访者在交通安全方面选择“其他”。经过访谈交流发现,这部分游客对湄洲岛摩的、小客车交通安全保持极大的忧虑,景区管委会也证实岛上摩的载客不安全系统高、容易酿成车祸。湄洲岛景区山海兼备,游路有岸边陡峭的山路,又有海上的帆船、轮渡航线等,现有的救援设施与人员配置不足,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另一方面,设施陈旧、海水水质受污染也令游客担心海岛旅游安全。尽管,湄洲岛景区对导游的培训不遗余力,但是对导游一些诱导购物、景点错误的讲解,游客还是担心受骗。

图3 旅游者对湄洲岛旅游服务安全感知分析

尽管湄洲岛现有的娱乐设施、商场并不多,但是,游客对其服务安全仍保持一定的关注。在娱乐安全方面,受访者对酗酒关注最高,其次是火灾、色情、噪声、人身伤害。因为湄洲岛是一个宗教旅游胜地,游客中香客所占的比重较高,所以,游客较为忧虑在妈祖祖庙的海岛旅游区娱乐场所出现酗酒、色情、噪声等危害。火灾是 KTV、网吧、酒吧等最大的隐患之一,受访者对其保持极大的关注。购物是旅游投诉的主要内容。在湄洲岛,物品与价格不符、导游诱导、不出具发票、产品假冒伪劣、服务态度差等分别是受访游客最为关注的内容。在访谈过程中,游客反映购买的物品与店家宣传不符,比如功能不齐全、款式不一致;导游明里暗里诱导游客购买当地的土特产,而很多产品纯属虚假产品。另一方面,轮渡码头商场一些服务人员对客服务冷淡,影响游客购物的兴致。

4、旅游者对湄洲岛安全隐患原因分析

在对海岛旅游安全隐患原因调查、访谈过程中,旅游者、旅游管理者有不同的看法(表2)。在与旅游者的访谈过程中,31.7%的受访者认为旅游安全隐患是由于景区安全管理体制落后造成的,比如救援责任不到位,人员配置不足;18.8%的受访者认为救援设施不足与老化存在不少安全隐患,仅有10.8%的受访者认为是旅游者自身的安全意识不足,自身救援能力不强。但是在与湄洲岛度假区管理人员访谈过程中,有31.0%的认为旅游者的安全意识薄弱、自我防范不够,有21.7%的管理者认为旅游基础设施不足与老化影响旅游安全。由此可见,旅游者与旅游管理者都认同基础设施落后是海岛旅游安全的一大隐患,但是在对旅游不安全的主要原因的分析中,旅游者更多把问题归于景区的管理制度不完善、设施不足,而旅游管理者则把问题更多归结于旅游者的安全意识淡薄,双方都把问题主要归结于对方。

表2 旅游者与旅游管理者对湄洲岛旅游安全隐患的分析

四、结论与讨论

1、湄洲岛游客安全意识不高、自我安全防范能力较低是湄洲岛旅游安全隐患的一大问题。湄洲岛游客虽然关注安全,但是其安全意识不高,防范能力较低,突出表现在出游之前较少查询海岛安全状况,并且把海岛安全的主要隐患归结于落后的景区管理制度与设施。湄洲岛景区管委会要在网络宣传、电视广告、大蓬车促销方面提醒潜在游客注意旅游安全;在轮渡入口处免费向游客发放海岛旅游安全指南,以提高游客旅游安全意识。

2、湄洲岛景区安全突出表现在欺骗、海鲜中毒、轮渡事故。这既有景区不成熟、管理混乱的一面,也有海岛旅游突出的一面。因此,湄洲岛度假区管理委员会要规范景区管理体制建设,重视商家与导游人员的诚信建设、职业操守,加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及时处理游客的投诉。与此同时,重视海岛基础设施建设,尤其在海上求援、保安方面配置新的设施与人员。

3、加强海岛旅游安全事件的统计与分析,定期做好海岛旅游安全演练工作,提升旅游安全救援能力。针对旅游者对景区安全的负面评价,景区管理委员会要与景区公安机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医院等合作,收集景区安全事故及处理结果,在此基础上,定期进行旅游安全演练,如海上落水、寺院火灾、台风危害等救援,提升景区对安全危机的应急能力。

4、游客的感知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必须结合实际进行调查,才能指导海岛旅游安全管理。在调查过程中,不少受访者担心海岛水上旅游交通安全,但是,实际上岛陆的交通隐患是目前湄洲岛最主要的交通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小海岛生态环境相当脆弱,一次中等强度的台风、地震、海啸等可能会给小海岛旅游设施毁灭性打击,但是这些方面游客感知较弱。因此,游客的安全感知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在指导海岛旅游安全管理过程中必须结合实地调查、专家分析,以及当地居民的参与,才能有的放矢。

[1]刘家明.国内外海岛旅游开发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4(3):349-352.

[2]马勇,何彪.我国海滨旅游开发的战略思考[J].世界地理研究,2005,14(1):102-107.

[3]国家环境保护局.21世纪议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

[4]David Leslie.Northern Ireland,tourism and peace[J].Tourism Management,1996,17(1):51-55.

[5]Fujii,E.T.,&Mark,J.Tourism and crime:implications for 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J].Regional Studies,1980,14:27-36.

[6]De Albuquerque,K.&Mcelroy.Tourism and crime in the caribbean[J].A 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9,26:968-984.

[7]Jen-Hung Huang,Jennifer C.H.M.Earthquake devastation and recovery in tourism:the Taiwan case[J].Tourism Management,2002,23(2):145-154.

[8]Sevil F.Sönmez,Alan R.Graefe.Influence of terrorism risk on foreign tourism decision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8,25(1):112-144.

[9]William J.Trousdale.Governance in Context Boracay Island,Philippines[J].A nnals ofTourism Research,1999,26,(4):840-867.

[10]Teresa Palmer,Antoni Riera.Tourism and environmental taxes.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Balearic ecotax”[J].Tourism Management,2003,24(6):665-674.

[11]Susanne Becken.Harmonising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and mitigation:The case of tourist resorts in Fiji[J].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05,15(4):381-393.

[12]scar Ferreira,Tiago Garciab,Ana Matiasb,Rui Tabordac,J.Alveirinho Dias.An integrated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set-back lines for coastal erosion hazards on sandy shores[J].Continental Shelf Research,2006,26(9):1030-1044.

[13]张西林.旅游安全事故成因机制探讨[J].经济地理,2003,23(4):542-546.

[14]任学慧,王月.滨海城市旅游安全预警与事故应急救援系统设计[J].地理科学进展,2005,24(4):123-128.

[15]林香民,李剑峰,胡金花.旅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5,12(2):65-68.

[16]陈金华,秦耀辰,何巧华.自然灾害对海岛旅游安全的影响研究——以平潭岛为例[J].未来与发展,2007,(8):62-65.

[17]何巧华.资源型岛屿旅游安全管理探讨[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9):75-80.

[18]李祝舜.湄洲岛旅游发展的对策[J].莆田学院学报,2004,(6):76-80.

Abstract:Island tourism security is a prerequisite for coastal tourism.The visitors’perception and opinion can guide island tourism safety management.This paper,taking Meizhou island tourism as an example,applies field observation,depth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s to analyze the status quo of the island tourism safety.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s:Travel deception,seafood poisoning and traffic accidents are main problems,and tourists’lack of safety consciousness,backward management system and island rescue facilities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island tourism safety.

Key words:tourism safety;tourists’perception;Meizhou Island

责任编辑:王明舜

On Island Tourism Safety Based on Tourists’Perception
——A Case Study of Meizhou Island

Chen Jinhua,He Qiaohua(College of Tourism,Huaqiao University,Quanzhou 362021,Fujian,China)

F590

A

1672-335X(2010)02-0038-05

2009-10-05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8B2045)

陈金华(1970- ),男,福建永定人,华侨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旅游规划与景区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海岛旅游者景区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喀拉峻风景区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研究
冰与火共存的海岛
『摘牌』
在海岛度假
“摘牌”
某景区留念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浅论生态旅游者的分类与识别方法
神奇的海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