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淮安稻米业发展的战略选择①

2010-09-10淮阴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仲晓东

中国商论 2010年2期
关键词:淮安市淮安稻米

淮阴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仲晓东

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的增长、贸易的扩大及跨国公司的兴起,以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趋势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面临新的机遇。

1 淮安稻米业发展现状

淮安市地处苏北腹地、淮河下游,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以黄淮和江淮冲积平原为主,光温水资源丰富,工业化程度较低,污染少,总体有利于农业生产。土地总面积1.01万平方公里。谷物及其他作物的种植中以粮食种植面积所占比重最大。常年水稻种植面积380万亩左右。受粮补等多项惠农政策推动,近两年水稻种植面积突破400万亩,2006年达到421万亩,年稻谷总产量达230万吨以上,商品米近100万吨。

在总体发展的同时,淮安市农村经济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2003年粮食总产量238.65万吨,比上年下降23.5%,棉花总产量2526吨,同比下降49.7%,油料作物总产量17.49万吨,同比下降29.2%,生猪出栏318.42万头,比上年下降1.1%,2004年情况有所改善,但仍有减产。其中棉花种植面积4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23千公顷;油料作物种植面积77.85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45千公顷。到了2007年,情况仍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见表1。同时,经济国际化给淮安农业经济带来巨大压力,见表2。

表1 淮安市2007年主要作物状况

农产品的价格是体现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一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能力,可以用国内外比价系数,即农产品国际市场价格水平与国内市场价格水平的比值,进行简单直观的分析。比价系数大于1,说明国际价格高于国内价格,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具有一定竞争力,数值越大,国际竞争力越强;反之,数值越小,说明竞争力越弱。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目前淮安粮食作物中稻米的国际竞争力最强,棉花,花生油等强于小麦;油料和糖料的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因此从整体角度而言,稻米产业比其他农林牧副渔更具有发展潜力和竞争优势。

表2 2007年淮安主要农产品比价系数(人民币元/吨)

2 淮安稻米产业的SWOT分析

2.1 淮安的稻米产业的优势(S)

(a)淮安是全国的重要商品粮基地,也是优质稻米生产基地。近年来,淮安市将发展优质稻米产业作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稻米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优质稻米生产基地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市建成有机稻米生产基地1万亩,绿色稻米基地80万亩。无公害稻米基地170万亩。全国十大优质稻米生产品牌中淮安就占有三个。稻米主要出口日本、韩国、朝鲜、香港、台湾、南非、法国、印度等地。

(b)淮安具有无污染或污染相对较轻的土壤、大气、水质环境,具备种植多种农作物和生产优质、安全农产品的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加之相对廉价的劳动力,不仅生产出的农产品品质优,而且出口价格相对较低,农产品出口价格仅相当于欧美等国的1/3左右,具有一定的出口优势。

(c)品种优质化率、稻米标准化生产水平高。淮安市各级农业部门牢固确立“稻米优质化品种要先行”的理念,以品种为龙头,优质无公害稻米生产基地建设为着力点,以农业“三项更新工程”作为突破口,先后与江苏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天津市农科院等一批科研院所联合,加速筛选引进优质、高产、多抗、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品种。使得全市国标三级以上优质水稻面积达258万亩,其它优质水稻(主要指多年来深受上海、苏州无锡常熟和南京等地消费者欢迎的武育粳三号等)面积60万亩,优质水稻总面积达318万亩,占水稻总面积的75.5%。全市已建立有机、绿色、无公害稻米和稻田养蟹标准化示范区l8个,其中国家级有机稻米示范区1个,省级示范区2个市、县级示范区l5个;制定市、县级优质稻米生产标准6个,企业标准l4个。

2.2 劣势(W)

(a)科学技术种田水平不高。农民培育适龄壮秧的技术掌握不到位,机插秧比例偏低,扩行稀植、配方施肥、节水灌溉、调优栽培、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掌握、应用不到位,又如农药、化肥的有效利用率比较低,缺乏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长效缓释化肥,造成大量农业面源污染。目前,科技对淮安市农业进步的贡献份额占40%左右,但与发达国家60%~80%相比差距很大。良种的优良特性难以充分发挥,从而影响稻米品质提高。

(b)稻米加工水平不高,产业链不长。全市l2家大型稻米加工企业碾米机、抛光机、色选机等主要加工设备大多选用日本佐竹和瑞士布勒的产品,设备较先进,但因技术人员配备不足,加工工艺水平偏低。而大多数中小型稻米加工厂设备一般,加工水平普遍偏低。稻米加工的副产品碎米、米糠等利用率低,稻米产业的整体效益有待提高。

(c)技术培训不到位。农业公益服务部门条件较差,服务手段不高,能力不强,特别是乡镇级农业服务体系在人员配置、知识结构、服务设施等方面的不足,难以将优质稻米的生产技术培训、指导到位,已成为阻碍淮安稻米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同时,农民稻米合作组织不多,组织化程度偏低,不能对稻农的种植利益实施有效保护,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种植优质稻米的积极性。

2.3 机会(O)

(a)加入WTO以后,淮安稻米业可直接与世界农产品市场结合,进一步改善淮安稻米的出口环境。为淮安有竞争优势的稻米产品出口创造良好的国际市场环境;可以享受无条件的多边永久性最惠国待遇及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普惠制待遇,减少某些国家的歧视性待遇,并可利用WTO的有关机制解决贸易争端等。这样就可以降低谈判成本,并可获得解决贸易纠纷问题的规范渠道,改善稻米产品的国际贸易环境。

(b)淮安农业企业可以更多地利用外资以及争取具有更多优惠条件的国际贷款用于农业开发。淮安市政府已出台相关政策,放宽外资在行业、控股、投资地区等方面的限制,允许外国投资利润自由汇出。淮安农业企业将可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发挥后发优势。

2.4 威胁(T)

江苏省内生态农业建设发展良好。江苏省东南部包括苏州,无锡,常州该地区生态农业和淮安周边地区如连云港,盐城都给淮安生态稻米业带来了相当的威胁。

3 淮安稻米产业的战略选择

利用SWOT分析模型,对以上信息以及另外的辅助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得出下述淮安战略产业的选择方案。

3.1 淮安稻米产业SO战略

(a)强化基地建设,改善淮安稻米产业发展条件。

政府要积极招商引资,要加大农业资金投入,进一步改善农田基础设施。重点要提高金湖县、洪泽县、楚州区环白马湖优质稻区和盱眙县、洪泽县、淮阴区洪泽湖外圩稻区防洪排涝能力,增强楚州区渠北片、涟水县东部、淮阴区北部和盱眙县丘陵岗丘地区提水灌溉能力,保证水源供给。

(b)加强市场建设,搭建与国际产业发展的平台。

要实现品牌资源的整合,通过淮安市优质稻米开发协会,按照WTO农产品生产标准和稻米质量标准,让“淮安大米”成为名品、精品和消费者信得过的产品。

3.2 淮安稻米产业WO战略

(a)要治理环境,保证清洁生产。

加强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实施力度,摸清全市各主要稻区土壤肥力状况,加强培训与指导,引导稻农提高施肥水平,增施有机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流失和对环境的污染。大力推广应用高效低毒生物类农药,提高农药施用水平,杜绝使用“三高”农药,减少农药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害虫天敌。最终提高稻米质量。

(b)要强化植树造林,保护湿地等各种自然资源,提高生物多样性,增强生物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稻作综合防治的基础和能力。

(c)推进产业开发,延长稻米产业发展链。

根据市场需求,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引进国际领先水平的生产加工设备,发展稻米产品精深加工,延长稻米产业链,提高稻米产业整体效益,增强淮安稻米发展

4 结语

稻米产业淮安与国内其它地区相比还是具有明显优势的,如何更好地利用和培育该产业的发展是淮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淮安稻米业发展现状,结合SWOT分析法,提出淮安近期稻米产业发展的战略。

[1]林桂芳.区域战略产业选择指标体系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5.

[2]李耀新等.战略产业论[M].黑龙江:黑龙江科技出版社,1991.

[3]向晓梅.地区战略产业特征与形成机理[J].广东社会科学,2006.

猜你喜欢

淮安市淮安稻米
“天下第一笋”——淮安“天妃宫”蒲菜
淮安市加强对泗州城遗址的建设引导
隐藏于稻米花果中的酒香
淮安市强化“三个一” 提升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稻米飘香醉人时光
稻米香喷喷
梨园寻梦淮安缘
凝眸古城淮安
喜看淮安“空中走廊”
发挥内外因作用 促进稻米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