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政策催生地产市场新格局
2010-09-10◎
◎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经济的产业结构已经不适应未来市场发展的需要,盲目过多的基础性投资带来了多种行业的产能过剩,单一性的产业结构对市场的拉动越来越没有后续力,产业结构已经到了必须转型才能面临市场发展的大规模调整阶段。这种由市场导引的产业调整是一种被动的、循序渐进式的调整,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带动民营经济跟进,用10到15年逐步完成,形成新的产业市场发展格局,从而实现我国进一步经济可持续、健康的发展。
变化与转型
房地产业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看房地产业不能孤立的作为一种产业对待,而是应该把房地产放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大环境中看待,它的市场结构发展趋势脱离不开国家经济发展的整体,同样它的产品结构也是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而变化发展。从房地产开发起步到至今,我国以住宅开发为主的市场一直处于粗放型的高速发展阶段,国家责任方面的投入限于资金的窘迫几乎为零,地产业基本呈单一的民商开发的市场结构模式,形成的市场是:政府责任的缺失和开发商独大、宏观把控困难、调控效果差。粗放型的市场是不完善的市场,往往是以资金说话,随着经济的波动,它已经弱化了地产开发的第一功能作用而不断把投资行为放大,尤其当前国民经济结构产生桎梏时,房地产的第二功能已经超过其第一功能作用,这样将使得房地产业变成第二“金融市场”而失去其原本面貌。当政府在获得大量的积累资金后就应恢复原责任,实行社会二次调配的功能,担起相应的市场份额,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居住问题,使得市场变成多元结构,形成有利调控的市场格局。
近25年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政府已经积累了相当的资金用于民生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棚户改造、低收入群体住房”的政策。2008年的世界性金融危机成为政府进入地产的一个契机,为了更好的拉动内需,缓解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危机,2008年末国家做出“拿出9000个亿争取3年内解决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的决定,这为市场均衡发展打下了基础;而2009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回暖让地产一下子成了脱缰的“野马”,为了遏制不正常的上涨的房价,政府接二连三的推出各种措施进行调控,同时进一步加大了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执行力度,使得社会的二次分配逐步趋于常规化。这种种举措无形中变革着市场新的格局,并相应影响着地产业的市场结构变化和产品形式的转型。
公众公司引领市场
当政府把民生的住房问题拿到面上作为工作重点来抓,市场份额必然从单一的结构变为多元化,这就使得地产市场真正步入“和谐共生、健康发展”的新格局,新的市场格局符合下一个10年市场关系的需求,能够有效地保障市场健康持续的发展。政府、国企、民商形成多头、梯次、等级开发的合理、细化的市场份额配置,既解决了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实现了社会利益在住房上的二次分配,同时把房地产业推向了一个更高层次的开发——健康和谐生活方式的精品住宅阶段,使得市场具备为社会提供更具舒适、环保、健康生活理念的产品。当市场打破单一运行,逐步达到多元平稳运行时,可以最大限度的使市场回归调节功能,从而保障不同消费群体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社会就此趋于稳定,人们不会再为住房问题烦恼,政府也不必再为房价可能引起的风险而担心,这就是新市场、良性市场的“魅力”所在。
未来10年地产业市场结构发展趋势如何?从现在政府落实保障房的政策力度不难预测:首先是政府对保障房的份额,从2008年提出的规划到2010年贯彻落实并逐步加大力度细化规则成为政府责任看,此项政策会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成为政府关心民生的长效政策,这项政策实惠的是低收入群体,从设定的条件看基本都属于刚性需求范围,他们所占刚性需求的比例应在80%以上,随着政府经济适用房、廉租房足量的上市,这种住房的刚性需求将会释放缓解逐步转化为“软刚需”,且市场份额比例会有所下降,在解决积压的低保群体住房问题后,主要成为对城市化形成的基本劳动骨干实施住房保障,它所占的市场份额将从30%的比例开始逐步稳定在20%~25%之间。
其次,大型上市开发公司仍是住宅市场开发的主力军。随着形式的变化还会有更多的大型地产企业通过整合、上市获得发展,他们会在今后的运作中不断扩大市场的份额,以求得更好的生存空间。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过渡,房地产开发仍是大资金高利润的行业,在企业调整转型期间,央企国企的辅助产业首选还是房地产开发,因为只有这个行业尚有较大的市场需求空间,在今后的5到10年会大举进入房地产市场,凭着雄厚的资金实力迅速获取市场大比例的份额,并与民营大型上市开发公司形成平分秋色的市场格局,直到完成城市化的进程,大批的房地产企业退出房地产市场,保留下主导房地产开发的企业将都是公众公司,因此下一个10年,这些大型地产企业市场份额会从20%逐步扩大到35%以上。
再次,下个10年中小开发商将会从70%的市场份额下降到35%,随着市场逐步规范、进入门槛越来越高,对开发企业的要求也是越来越严格,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将会越来越小,为了存活,不得不进行资金、管理的整合,才能获得市场份额,这种市场份额是以向中小城市、县的开发为主,兼顾大中城市的拾遗补缺项目,这种开发走向在下一个10年基本可以维持一定的量,随着房地产业的整合、规范逐步形成,以及大规模积压的刚性需求的释放,市场将会逐步归并萎缩,包括三、四线城镇的需求量也会极大的下降,2025年后大部分中小开发企业必将面临“关停并转”的市场局面,即使存活的存量也大多是拾遗补缺。
精品住宅社区化
市场结构的多元化必将带来产品结构的多样化,以住宅为主的大规模开发仍是下一个10年的“重头戏”,但市场表现形式将从粗放型转化为更加层次化、产品细化、社区生活模式化、健康和谐的绿色建筑环境化的精品住宅社区化,尤其是2020年后,开发市场对建筑工程的要求也必将是精细化、精品化,使得开发从全方位达到产品精品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开发的多样性会随着不同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市场需求,如商业地产、教育地产、CBD都是住宅地产的附属配套,夕阳地产、旅游地产等也脱离不了住的问题,无论品种如何从经营覆盖半径看,始终是从属地位,这些品种的开发量和人均占有量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甚至可能在局部会出现一些过开发的现象,但其市场所占的份额不可能突破总开发量的10%。
我国城镇人均住房已经达小康水准,但是城市化、粗放型开发的质次住房改造使得大规模的开发还会有约15~20年的“黄金时期”,下一个10年市场是多元化的丰富多彩的精品时代,大、中、小开发企业都将面临市场结构变化带来的挑战,研究市场的宏观趋势,把握市场“脉搏”未雨绸缪,将会减少发展的盲目性,政府应该坚持保障房政策新阶段的持续性、目标性的抓好落实,达到恢复市场活力、引领市场健康和谐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