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非医学专业开设现场急救选修课的探讨
2010-09-09张艳杨培常伍东红吴国华
张艳,杨培常,伍东红,吴国华
(郑州大学护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52)
对非医学专业开设现场急救选修课的探讨
张艳,杨培常,伍东红,吴国华
(郑州大学护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52)
现从实践角度讨论综合性大学开设现场急救通选课的意义及课程设计。通过对586名非医学专业的本科生进行调查,了解其对现场急救知识的掌握现状,以此来指导该课程的教学实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讲授+录像+案例分析+场景模拟的综合教学模式,与相关专业人员共同完成该课程的理论、实验技能教学任务。在对该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以下几点需要改进:(1)现场急救课程的授课对象需进一步扩大;(2)现场急救课程的实验教学应联合消防、公安、红十字会等机构共同进行;(3)现场急救课程的理论、实验课时比例应更趋合理。
现场急救;课程研究;非医学专业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各种意外伤害明显增多,因此现场急救技术不但应要求各级医护人员熟练掌握,而且在社会上也迫切需要普及。为此,开展救护技能培训,普及现场急救知识,使更多公民接受急救教育已成为社会的发展趋势。郑州大学于2008年9~12月开设了现场急救校级通选课,获得了在校学生的好评。现将该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报告如下。
1 课程设置研究
1.1 开设现场急救通选课的意义
现场急救是指第一目击者对危重急症患者、意外事故受伤者进行必要的救护,以维持其基本生命体征和减轻其痛苦的医疗活动和行为。急救能力是对实际动手能力和维护他人健康能力的重要反映,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1]。高校是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和获得生活、工作技能的场所,在学生接受文化科学知识教育的同时,也应该得到为保持健康和避免严重健康问题所需的知识、态度、价值观及技能等教育。因此,高校对学生进行意外伤害预防知识的教育非常必要,原因如下:首先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最活跃阶段,是意外伤害发生的高危人群;其次,大学生的意外伤害预防知识普遍贫乏,但其接受知识的能力强;再次,大学生是社会上的一个特殊群体,对他们进行意外伤害预防知识的教育与行为的促进、干预,又通过他们对其周围人的知识传播,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通过学习本课程,将促使大学生初步掌握现场急救的基本技术和正确的徒手操作方法,以便其在日后的生活中能及时、正确有效地对伤、病员进行现场急救处理。
1.2 现场急救的课程设计
参考国内外高校现场急救知识的教育现状,本课程教材采用刘治民等编著的《现场急救教程》[2],共40学时,其中理论授课28学时,心肺复苏术、止血、包扎等外伤急救基本技术操作12学时,课程为2学分,限选人数为200人。本课程在每周有2学时,并选择2个周六全天为实验课。理论授课任务由护理学院急危重症课讲师完成,实验课由护理学院和附属医院的急救专家共同完成,主要课程内容和学时的分配计划见表1。
表1 现场急救课程内容和学时的分配计划
2 课程实践研究
在开设现场急救课程之前,郑州大学教育学院、体育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等专家先后论证了该课程的现实意义和在实施中的注意事项,强调要让学生真正学习到现场急救本领,就尤其要注重对其动手能力的培养。根据课程评审意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除采用多媒体教学外,还加大了对学生CPR操作训练的力度,并通过场景模拟对学生进行综合应急能力考核,同时进行教学诊断性评价,听取学生对现场急救课程的建议,以及时改变教学策略。
2.1 学生对现场急救知识的掌握现状调查
在课程开设的第一周,笔者自行设计了现场急救知识问卷调查表,发放给选修该课程的200名学生。另外,在课余时间,对艺术学院、旅游管理学院、物理学院、信息管理学院的386名学生同时进行了现场问卷调查,结果如表2、表3所示:在本次调查中,男生略多于女生;大四学生居多,可能与其面临就业、即将走向社会有关;理工科学生较多;多数学生对现场急救知识的了解是通过互联网,其次是电视介绍。由表3可见,学生对现场急救知识的掌握状况不理想,对常见的溺水、触电、煤气中毒等现场急救知识也只是部分掌握;对心肺复苏术、拥挤踩踏事件的现场急救知识掌握更差;因中原地区的气候特点,学生对台风、海啸、海难、核爆炸等事故的现场急救知识了解更少。总的来说,大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的现场急救知识较少,其中还包括部分医学生。
表2 现场急救知识调查对象情况(n=586)
表3 现场急救知识自评表(n=586)
2.2 现场急救课程的具体实践
根据调查情况,现场急救课程采用理论讲授+录像+案例分析+场景模拟的综合教学模式;授课教师及时与郑州市红十字会联系,不断获得相关现场急救的新知识;借鉴医疗救护员的培训经验,重新设计课堂语言,使讲授内容通俗易懂;先后请附属医院急诊科、护理部专家现场演示自救和逃生方法,并请学生在课堂上处理模拟情境;在徒手进行心肺复苏操作时,对学生进行手把手指导,纠正其动作细节,以保证练习质量,获得了郑州市红十字会专家的好评。为加强在本课程实施中的信息沟通,我们开设了公共邮箱,并及时上传有关课件、视频资料等,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并巩固学习效果。期末考核时,对学生的理论成绩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对现场急救知识的掌握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3 现场急救课程的诊断性评价
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感受,制订有针对性的授课内容,笔者先后对12位选课学生进行了深度的半结构式访谈。他们分别来自物理学院、水利环境学院、旅游管理学院。通过整理访谈资料,笔者总结出大学生在学习该课程后有如下感受:(1)感受到救助生命的责任和义务;(2)拓展了生存技能;(3)开阔了跨学科的知识视野。同时,笔者针对此次教学提出如下教学建议:增加视频内容;增加讨论机会;开展小组协作学习等,这将为今后提高现场急救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3 在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课程今后的发展方向
3.1 现场急救课程授课对象需进一步扩大
目前郑州大学在校本科生、研究生近万人,而据本次调查结果分析,在学生中掌握现场急救知识者极少,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扩大现场急救课程的授课对象,以期达到宣传、普及现场急救知识的目标。目前,学校对专业师资、教学资源等尚需进行整体规划,合理安排多媒体教室、训练场所等。同时,该选修课应尽量面向非医学专业学生,而在医学专业院系,应增设内容拓展后的专业现场急救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现场急救水平的整体提升。在本次教学实践中尚缺乏对教职工的调查信息,有待进一步考虑是否对全校教职工进行初步的现场急救知识培训。
3.2 现场急救实践教学应联合消防、公安、红十字会等机构共同进行
通过课间倾听学生的感受及笔者的教学反思,对现场急救课程的教学模式应逐步向联合演习方向改进。对于理论授课内容,多数学生认为略显枯燥,且其能否真正提高现场急救能力有待进一步追踪调查。为此,考虑在今后的实践教学中应增加消防、公安等部门的参与程度,进行高楼救火、教室疏散、图书馆避震等演练,并可增加对学生的防毒面具、消防器材的使用和避免人为伤害等操作训练,以使其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省、市红十字会也可派专人进行指导、考核,必要时可授予优秀学生“初级现场急救员”等称号,以促进学习氛围进一步提升。
3.3 现场急救理论、实验课时比例应更趋合理
通过分析国内外众多文献可以发现:国内目前第一目击者实施急救率低下,原因主要与公民的急救意识不强,对院前急救知识缺乏有关。早期心肺复苏术失败,致残、致死率高,主要与判断病因不准确、急救不规范、现场心肺复苏术操作不标准等因素密切相关[3]。对某些外伤,如颈椎、腰椎损伤,大出血患者的急救是整个救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处理无失误可提高其治愈率。因此,现场急救操作必须准确无误,而动手练习是掌握现场急救技能的关键因素。通过本次教学实践发现,平均每位学生操作的机会、时间仍较少,其操作质量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应适当增加实验课时的比例,可通过增加总课时数、精简理论内容、增加开放训练场所及时间等方式实现。不过究竟以何种比例、方式调整教学方案较合适,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1]胡桂美.社区居民急救能力的现状与需求调查[J].现代护理,2007,13(24):2276.
[2]刘治民,杨昌南,潘三强.现场急救教程[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3]吴耀建,曾岚,徐明霞,等.早期心肺复苏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J].临床军医杂志,2002,30(2):60~62.蒉
book=8,ebook=8
G526.5
B
1671-1246(2010)02-008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