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洱海鱼类资源现状调查研究

2010-09-07何彦敏1杨堂亮2杰3杨自忠1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区系土著洱海

何彦敏1 杨堂亮2 刘 杰3 杨自忠1

(1.大理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云南大理 671000; 2.大理市苍山保护管理局,云南大理 671000; 3.大理市洱海保护管理局,云南大理 671000)

洱海鱼类资源现状调查研究

何彦敏1 杨堂亮2 刘 杰3 杨自忠1

(1.大理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云南大理 671000; 2.大理市苍山保护管理局,云南大理 671000; 3.大理市洱海保护管理局,云南大理 671000)

本文根据大理洱海鱼类资源现状、结合前人资料记载对洱海土著种的存在状况和外来种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洱海土著种呈现递减趋势,而外来种呈递增趋势。本文还对现存洱海鱼类物种多样性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洱海土著鱼类的保护策略。

洱海;土著种;外来种;区系

洱海是云南省第二大高原湖泊,地处东经100°05′~100°17′,北纬25°36′~25°58′[1],曾有滇西“鱼米之乡”美誉,有着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生物资源,是云南鱼类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历史时期,洱海土著种资源可高达 17种,后来随着人类活动的频繁涉入,使洱海的鱼类区系组成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一些土著鱼类物种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洱海鱼类是我国鱼类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国内外学者分阶段对洱海的鱼类资源做过调查,其中褚新洛和周伟于 1987年首次系统报道洱海的鱼类30种,其中原产土著种 4科 17种,外来外来种 3科 13种[2];褚新洛、陈银瑞等编著的《云南鱼类志》 (上、下)更加系统地记述了洱海鱼类种属的特点,并分门别类地记述了每一种鱼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特点[3,4];杜宝汉和李永安的《洱海鱼类多样性危机及解危对策》首次对20世纪 50~90年代洱海鱼类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论述,并分析了鱼类多样性危机的原因,提出了解除洱海鱼类多样性危机的对策措施[5]。笔者再次对洱海鱼类资源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结合 20世纪 50年代和 80年代所做的调查数据,对洱海的土著种资源和外来种资源的物种多样性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进一步剖析导致洱海土著种资源急剧下降成因,以期为洱海土著种资源的保育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1 材料和方法

1.1 标本采集

定点到洱海周边地区的渔民手里收购捕捞到的鱼类标本。

1.2 标本的制作

将购买来的鱼类标本先用棉花或破布、肥皂水洗涤其身体上的粘液、泥沙或其他杂物,再用清水冲洗一次。洗刷时要顺着鳞片从头到尾刷洗,以防损坏鳞片。

将清洗好的标本利用乙醚麻醉致死,然后利用注射器将 10%的福尔马林溶液注入鱼类的腹腔固定内脏器官。然后将标本放在 5%的福尔马林溶液中进行展鳍 (使背鳍、胸鳍、臀鳍和尾鳍中的鳍条适当展开),再现生活时的形态,并将采集标签用细线固定在标本的尾部。

处理 1个星期后的标本可放入瓶中并加入 5%的福尔马林溶液长期保存。

1.3 分类鉴定和数据统计

利用相关鱼类志、动物志等专业鉴定资料,并请相关鱼类学专家对标本进行鉴定;记录标本信息;结合相关记载,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1 洱海鱼类资源现状

经过调查,共采集洱海鱼类 88号标本,隶属 9科 21属 26种,其中土著种 4科 6属 8种;外来种 6科 16属 18种。详情如表 1:

表1 洱海鱼类资源现状

(注:表中“★”为土著种。+++种群数量很大;++种群数量大;+种群数量小; +-种群数量较小; +--种群数量极小; -无;灭绝。)20C50S:20世纪 50年代; 20C80S:20世纪 80年代。2.洱海鱼类区系变化分析

图1 洱海三次鱼类资源调查结果比较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洱海鱼类区系从 20世纪50年代至今发生了很大变化,区系组成由原来的 17种土著种变为 80年代土著种和入侵种混杂有 32种,至今降低为 26种。其中土著种由原来的 17种递减为现在的 8种,而外来入侵种则由原来的 0种递增为现在的 18种。

3 讨论

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洱海鱼类区系组成呈现先递增后递减的趋势,而土著种呈明显的递减趋势,相反,入侵种则呈现递增的趋势。导致洱海鱼类区系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主要原因变现为:

3.1 盲目地引进外来种

自 20世纪 60年代始,引进了四大家鱼,随后又引进了团头鲂M.amblycephalaYih、高背鲫 C.auratusLinnaeus,同时带进了一些小杂鱼,鰕虎鱼属 Ctenogobius、麦穗鱼 P.parva Temminck et Schlegel等,这些小杂鱼在鲤属 Cyprinus和四须鲃属Barbodes等土著鱼类繁殖时期,有吞食鱼卵的习性,严重影响了土著种的正常繁殖,从而导致土著种种群递减。在 70年代末洱海大头鲤 C.pellegrini barbatusChen et Hwang数量逐渐减少,究其原因可能与引进鲢 H.m olitrixCuvier etValenciennes、鳙 A.nobilisRichardson有关,因其以浮游生物为主要食料的滤食机能更完善,从而排挤了前者。80年代后引入太湖新银鱼N.taihuensisChen,其危害更大。太湖新银鱼N.taihuensisChen主要摄食枝角类和桡足类等动物,致使洱海浮游动物急剧减少,许多以浮游动物为食的土著鲤如洱海大头鲤 C.barbatusChen et Hwang、大理鲤C.daliensisChen et Hwang等鱼类大量锐减。太湖新银鱼N.taihuensisChen有排它性和吞食其他鱼卵的特性,捕到银鱼的水域,很少捕到其他鱼类。

3.2 不合理的捕捞、水利工程的修建和洱海周边滩地的过渡利用

渔民为了提高渔获量,增加经济收入,盲目增加船只和网具,缩小网目尺寸,延长捕捞时间,加大捕捞强度。结果使得有些鱼类无法正常产卵或还未达到性成熟就被捕获。如20世纪 60、70年代,在大理裂腹鱼 S.taliensisRegan洄游路线上过度捕捞,使产卵亲鱼无法入产卵场所连续达 5年之久,致使大理裂腹鱼 S.taliensisRegan种群数量骤减[6]。太湖新银鱼N.taihuensisChen引种成功以后,由于其经济价值较高,刺激了机动渔船的大力发展。捕捞银鱼的网具有拉网、拖网、迷魂阵、丝网等,在捕捞银鱼的同时,其他鱼类的幼鱼也被大量捕捞上市,导致其他鱼类资源连年减产。

另外一方面,随着洱海的出口西洱河建起电站和为改善洱海北部流域地段的农田灌溉条件、解决本地能源问题,在流入洱海的弥苴河、永安江、罗时江河道上建闸和建电站,阻断了裂腹鱼属 Schizothorax上溯洄游产卵的通道,同时也阻断了澜沧江鱼类洄游洱海产卵繁殖的通道。致使大多数裂腹鱼属 Schizothorax的种类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

进入20世纪90年代,洱海周边农民占用洱海滩地,或开垦为田地、或建鱼塘养鱼,将鱼类的产卵场所破坏殆尽。1992年起在洱海水面上发展了网箱养鱼,渔民割捞的水草作为投放的饵料,而这些水草多数是鲤科鱼类产卵的产所。过渡地占用滩地和不合理的饲养方式,严重破坏了鱼类的繁殖场所,致使如洱海大头鲤 C.barbatusChen et Hwang、大理鲤C.daliensisChen et Hwang等土著种的产量大大减少。

4 洱海土著种的保护建议

洱海土著种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长期以来备受当地居民的青睐。但随着盲目地引进外来种、不合理的捕捞、拦河坝的修建和滩地过渡利用,使得当地土著种资源锐减,严重影响了土著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结合史料记载和当地的实际情况,要保护好现有的洱海土著种资源,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改善鱼类区系组成,调整四大家鱼及团头鲂、土著鲤的放养比例,保护珍稀品种;第二、加强管理,确保土著种的正常产卵活动和满足幼鱼成长,明确规定禁渔期和禁渔区,取缔机动拖网、岸滩拉网、迷魂阵等有害网具,严格渔政管理,做好主要经济鱼类的繁殖保护工作;第三、加强洱海周边地区居民和工厂的污水排放管理工作,杜绝污水排放入洱海;加强洱海水的合理排放管理工作,保持正常水位。

总之,保护洱海水质和洱海鱼类资源,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保护洱海土著鱼类资源,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所有的公民都必须加强鱼类保幼意识,保护洱海鱼类物种多样性,为洱海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致谢感谢渔民杨七志无偿提供大量的鱼类标本;感谢毛本勇博士提出了大量宝贵意见。

[1]大理市洱海保护管理局著 .洱海管理志 [M].2003,1—285.

[2]褚新洛,周伟 .洱海的鱼类 [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1989:1—30.

[3]褚新洛,陈银瑞,主编 .云南鱼类志 (上册) [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9, 37—353.

[4]褚新洛,陈银瑞,主编 .云南鱼类志 (下册) [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0, 5—300.

[5]杜宝汉,李永安 .洱海鱼类多样性危机及解危对策 [J].环境科学研究 .2001,14 (3):42—55.

[6]李杰富 .西洱河水电站建设对洱海弓鱼影响的初步探讨 [A].云南洱海科学论文集 [C].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1989,103—106.

(责任编辑 徐成东)

The I nvestigation of the Fish Current Resources in Erha iLake

HE Yan-m in1;YANG Tang-liang2;L IU Jie3;YANG Zi-zhong1
(1.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Chem istry,Dali University,Dali,Yunnan671000,China; 2.Dali Cangshan N ational N ature Reserve,Dali,Yunnan671000,China; 3.Dali Erhai N ational N ature Reserve,Dali,Yunnan671000,China)

The fish current resources are investigated in ErhaiLake.According to the previous recorded data,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ndemic and dynamic pattern of the invasion species,which are comparative analyzed.The result shows:the endemic species are decreasing,and the invasion increasing.Moreover,the reasons for the changes of the species diversity are discussed.The strategy of protecting the endemic fish species are proposed in ErhaiLake.

ErhaiLake;endemic species;invasion species;Fauna

Q932.4

A

1671-7406(2010)03-0053-06

2009-12-10

何彦敏 (1987—),女,大理市喜洲镇人,大理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生物科学2005级学生。

* 通讯作者:杨自忠 (1969—),男,云南保山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蜘蛛区写,分类及群落生态研究。yangzzh@yahoo.com.cn。

猜你喜欢

区系土著洱海
赣粤地区蕨类植物区系新资料
洱海月下
洱海,好美
洱海太湖石
内蒙古灌木植物多样性及其区系分析
土著节
爱上洱海,只需要这十个瞬间
不同施肥处理对农田土壤微生物区系和功能的影响
连作烟草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影响的T-RFLP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