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理落实两不误,协调服务须兼顾

2010-09-06侯光军

文教资料 2010年24期
关键词:年级组学校

侯光军

摘 要: 低重心管理已经成为当前学校管理的主要模式,而低重心管理的主要形式则是年级管理,它是学校各项制度及任务落实的保证。本文从年级管理的主要职能入手,分析了在工作中落实年级协调与服务的重要性。

关键词: 年级管理 学校 年级组

年级管理,是学校实施有效管理和实现能级管理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搞好这一管理,能使学校“政令畅通”,信息反馈及时,措施、政策落实及时,分工明确、责任明确,有利于学校领导抓大事,实现宏观管理。在年级管理中,唯有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才能使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因此,我们在高中年级的管理中,要探索以科学的方法进行年级管理,用有效的管理促进年级发展。下面结合高中年级的实际情况,我主要从几个方面来谈谈认识。

一、制定切合实际的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

年级组是中学学校综合管理的前沿阵地,它是在学校的宏观管理下相对独立自主地管理本年级的班级、教师、学生,是管理本年级的班主任工作、教师教学工作、学生的全面工作(学习、纪律、生活、卫生、思想品德等)的一种重要形式。因此,要做好年级管理,首先需要制订切合实际的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高一阶段是整个高中阶段的起点和基础,这一时期学生能否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直接影响着他们高中三年乃至今后的发展。为此,我们确立了“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发展奠基”的工作思路,制定了“夯实基础,培养能力,形成习惯,增强信心,自主管理,营造班风纯、学风浓的年级教育氛围”的工作目标。高二阶段确立了“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纪律意识,优化班风,浓厚学风,搞好班级教学管理”的工作思路,制定了“打好基础,培养能力,对每个学生负责,助每个学生进步”的工作目标。

二、健全制度抓落实,强化管理要实效

年级组管理,不仅是对事的管理,更是对人的管理。对人的管理不仅需要人本化管理,更需要系统的、科学的原则制度管理,也就是在制度管理为核心的基础上加以一定的人本化管理。如果年级管理缺乏对教师、学生方面的系统、符合实情的制度,年级主任管理不坚持原则,执行制度怕得罪人而打折扣,监督不到位,那年级管理肯定不会有好的效果,年级、班级的教学水平、班风班纪、学生的成绩也不会好。所以,年级管理首先要搞好制度建设,要在学校大制度的前提下建立具有激励机制、有实效意义、相对稳定的制度,学生方面要有纪律、学习、生活、卫生、财产、品德等具体制度。当然,光有完备的制度还不行,关键是要搞好各项制度的落实、监督、检查工作,做到有制度就有落实,有工作布置就要有监督,有制度、监督就要有结果和奖惩,只要年级组按制度逐步、持之以恒地搞下去,那么年级组管理最终会成效显著的。

三、强调班主任的核心作用,注重班级团队建设

班级是学校最基本的基层单位,是学校组织教学、开展活动、实施决策的实体,因此,学校的一切管理的效果最终要通过班级来体现。所以,年级组管理,在处理年级与班级管理的关系上,要善于以班级管理为依托,以班主任为管理的核心力量,以任课教师和班干部为重要力量,形成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监督、管理班干部和学生,班主任和学生监督任课老师,任课老师和学生监督班主任的平等、民主的双向管理监督机制。如第一,树立班级管理理念:“管理就是沟通,管理就是服务,管理就是引领”,以人性化管理,促个性化发展。第二,要求各班加强班委会的建设与指导,加强班团干部的培养,利用好班会主阵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品德教育、信心教育,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让学生树立有“进步就是成绩”、“进步就是满分”的观念,让他们人人都有信心。第三,进一步规范统一并明确学生请假制度,加强学生的迟缺、病事假的监督管理。第四,主动与家长沟通,不断激励进步学生。

当然,班主任工作的辛苦是众所周知的,国家和教育行政部门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应尽可能考虑进一步提高班主任待遇,同时使班主任的工作能在考核中、工作量上得到进一步的体现和落实。

四、理顺关系,组织有力,服务全体

年级组管理不仅要面对学生,而且要面对老师,管理的目的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而管理的效果是多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所以,年级组管理要借助班主任、各行政主管部门、任课教师、学生干部的力量,让各种力量汇集成合力推进年级组的管理,实现年级组管理的目的。年级管理是学校部门管理与班级管理间的一个横向综合管理层,它上达学校各行政管理部门,下达班级,和学校各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班级的管理构成了学校的整体管理。学校各行政部门的管理是单向管理,年级和班级是多方向性的综合管理。因此,年级组管理要成功、有效,年级主任就要处理好年级与学校各行政部门管理的关系,就要处理好年级与班级管理、班主任的关系,处理好与教师的关系。在处理年级与学校各行政部门的关系上,要在求同存异中取得各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在学校各种规章制度下独立自主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既遵守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又根据本年级的实际和特点制订出学校空白、不足的措施、制度,做到行政各部门与年级形成合力而齐抓共管,这样管理就会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协调二者的关系,不是单靠年级主任,它也需要行政各部门的配合与支持,行政各部门要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多给年级组自主权和空间,要善于将年级管理的全局性、普遍性的优秀管理经验上升为学校的制度。为此,我们年级在工作中积极协调各方,强力组织好各项工作活动,全程管理、全面服务,做到上下一盘棋。

1.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

在年级工作中我们团结全体教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集体效应。定期召开会议,分析各阶段情况、工作重点和应对策略,及时了解教学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协调任课教师,加强学生管理,实现班级目标。要求全体教师“眼睛盯在质量上,功夫下在管理上,实干落在平时上,基础打在备课上,目标定在发展(高考)上”。

2.优化教法,指导学法。

一是发挥备课组作用,抓好备课关;发挥教师主观能动作用,抓好上课关;结合学生实际,重视方法研究,抓好学生学法指导关。高一学年开始,我们分阶段给学生重点介绍初、高中学习方法的不同情况,以及高中学科的特点与要求,使学生认识到高中教学与学习的特点,顺利完成初、高中学习方法上的转轨,迈好高中学习的第一步,进行会考复习指导。

为了教给学生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我们邀请各学科组长开设专题讲座,就高中各学科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了解高中学习的特点,了解各学科的特点,了解高考各学科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了解各学科学习应注意的问题,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二是要坚持不懈地做好培优工作。抓优生,加大训练,让他们向高层次发展,要“四优先”:课堂提问优先、作业批改优先、课外辅导优先、家庭访问优先;“五跟踪”:思想跟踪、课堂跟踪、作业跟踪、测试跟踪、学法跟踪。

三是召开优秀学生学习经验交流会,共同探讨学习方法。每学年,我们通过班会课、学生大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细致的学法指导,努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独立做作业的习惯、规范答题的习惯、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等,并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不良习惯。

3.实施“一考带四会”制度,及时反馈学情。

为了及时反馈教学效果,我们坚持月考制度,定期了解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情况,有效监测了每月的教学和学习效果,并以每次月考为契机,重点开好考试后的质量分析会、教师协调会、尖子生座谈会、学生座谈会,做到年级了解班级,教師了解学生,学生了解学生,师生加强交流,及时改进教学中的不足,促进教学成绩的不断提高。

4.采取激励措施,发挥榜样作用,促使良好学风的形成。

每次月考结束,我们都要对月考尖子生、进步明显学生进行公开表扬,展示他们的风采,宣传他们取得的成绩;对年级单科前十名的同学、月考优秀同学予以张榜公布,树立学生学习的榜样,形成学习先进、赶超先进、争当先进的竞争氛围,从而形成良好学风,提高教学质量。

5.建立年级教师值周及班级值周制度,创设优良学习环境。

值周教师和值周班级对全年级各班的学习纪律、卫生住宿、节水节电等各个方面做细致的管理,为学生的学习、生活、住宿保证了安全安静整洁的环境,也便于客观全面地了解评价班级工作。

年级组管理不仅是制度的管理、过程的管理,而且是目标的管理,是学校多层面的综合的前沿横向管理,它是以制度管理为基础、人本管理为辅助、目标管理为主线的创新性系统管理,它的真谛就在于形成体制、求实创新、持之以恒。

猜你喜欢

年级组学校
梅州市中小学生2015—2018年体质健康的动态分析
学校推介
年级组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效能研究——制度建设与方法创新维度
探析中学年级组管理现状及措施
年级组长负责制与教师专业化的相关性研究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