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运动心理干预效果评价实验设计的现状、困境与出路

2010-09-06丽,石

体育科学 2010年9期
关键词:实验设计心理学效果

刘 丽,石 岩

临床运动心理干预效果评价实验设计的现状、困境与出路

刘 丽,石 岩

临床运动心理干预效果的评价是临床运动心理学面临的重要任务,实践者必须承担评价并说明其干预有效性的责任。首先分析了临床运动心理干预效果评价实验设计的现状与困境,再结合近年来经济学、统计学和医药学等领域研究方法的进步,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治疗目标分析、被试脱落的预防与分析、倾向得分匹配法、嵌套设计分析、焦点局部控制、回归间断设计和个案实验的随机检验等。

临床运动心理学;心理干预;效果评价;实验设计

临床运动心理干预(Interventions in 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是临床运动心理学工作者有目的地改变运动者的心理与行为,包括3种方式:1)心理技能训练(Psychological Skill Training,PST),这种干预主要针对心理正常的竞技运动员,以教育和训练的方式,使他们掌握相应的心理技能(如放松、目标设置、积极想象、积极自我对话等),以促进健康、积极行为,提高竞技表现水平;2)预防运动者心理问题和障碍的干预,它主要针对遇到各种困惑(如运动损伤、角色转换、人际冲突、运动退役等)的运动者,以咨询的方式,帮助他们顺利应对各种难题,促进适应,降低出现心理问题与障碍的可能性;3)对运动者心理治疗,即对有心理障碍(如各种神经症、情绪障碍、饮食障碍、愤怒控制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物质滥用等)的运动者进行的矫正性的心理干预。

临床运动心理学的一个基本理念是,运动者通过与临床运动心理学工作者的互动后在某些方面发生积极有利的变化。临床运动心理干预的效果评价就是要甄别这些变化,以确定干预是否会像其理论描述的那样,在临床背景下起作用,干预方法的具体适用范围,干预措施中的有效成分,以及不同干预的效果差异。

临床运动心理干预的效果评价是临床运动心理学面临的重要任务。首先,从职业道德角度来讲,临床运动心理学实践者有责任和义务采用经临床实验研究证明有效的干预方法;其次,当代卫生保健监管机构越来越重视监管,其核心工作是进行责任、成本与效率的分析,只有通过临床验证有效的干预才能得到其经费支持;最后,临床运动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运动心理学学科,要想得到公众的认可,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证明其干预的有效性。总之,临床运动心理干预的效果评价研究关系着临床运动心理学的生死存亡。

1 心理干预效果评价实验设计的标准

1972年,英国流行病学家、内科医生Cochrane在其专著《疗效与效益:健康服务的随想》中首次论述了医疗服务的效益问题,主张使用随机组间实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来证明医疗保健措施的效果。1992年,英国首先开启了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提倡任何医疗决策应建立在科学研究证据基础上。1993年,国际性的循证医学网络Cochrane协作网在英国成立。1995年,美国心理协会(APA)临床心理学分会成立了一个特别工作组,负责制定并颁布衡量心理治疗方法是否有效的标准和确定已经实验研究证明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

心理治疗有效性的实证支持标准(Chambless&Ollendick,2001)[8]包括:1)经2项或2项以上的随机对照设计实验研究(或9个以上的个案设计实验研究)验证,证实其效果显著且优于药物、安慰治疗或其他心理治疗,或与另一种已被证明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疗效相当;2)实验研究在治疗手册的指导下实施;3)所选取的临床样本必须具有代表性;4)治疗效果至少被2个不同的研究者或研究团队证实。由此标准可以看出,要证明某种心理干预有效,最佳方案是开展2个以上的随机对照设计实验研究,或者进行9个以上的个案设计实验研究。

1.1 随机对照实验的基本原则

1.1.1 随机化原则

随机化原则指在选取样本时,应确保总体中任何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进入样本;在分配样本时,应确保样本中任何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分入任何一个组中去接受不同形式的干预或处理。随机化使样本具有极好的代表性,使各组受试对象在重要的非实验因素方面具有极好的均衡性,从而提高组间实验资料的可比性。

1.1.2 对照原则

一种干预的效果如何,要看它与不干预或其他干预的效果有何不同。对照原则指干预研究应设立对照组,即寻找一个“参照物”或“对比的基础”。设立对照组能提高鉴别一种干预效果的能力及其结论的说服力。如果仅有一种干预方法需考察其干预效果,就必须有不给予任何干预的空白对照组。但在实际中这有时行不通,因为它违反伦理道德,研究者不能对有问题的被试不给予任何干预。如果所有被试都必须接受某种干预,那么,就必须具有2种或2种以上的不同方式的干预。

1.1.3 重复实验原则

重复实验指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做2次或2次以上的独立实验。重复原则有利于使随机变量的统计规律性充分地显露出来。为了保证实验研究的可重复性,就需要制定详细的干预指导手册,并在实验中严格执行,即实施标准的干预。

1.1.4 均衡原则

均衡指某心理干预各实验组中的受试对象所受到的非实验因素的影响是完全平衡的,即这些组之间的差别完全是由于干预采取了不同方法所致,而非其他因素取值不同所造成。均衡通过分层取样、盲法分组等来实现。盲法是指在临床实验设计中使研究者、研究对象或资料分析者不知道研究对象随机分配情况和处理情况,由此,克服了主观因素的影响,而获得客观数据。

1.2 个案实验设计

个案实验设计是将被试置于系统设计的多种实验条件下,并在每种条件下评估被试心理功能的变化。个案实验设计常见的方式是简单的A-B设计、A-B-A-B设计和多基线设计(Multiple Baseline Design)。

简单的A-B时序设计亦称基线-干预模式,即干预开始前为基线期的“A”阶段,以及干预过程为“B”阶段,对照2个不同阶段的数据以说明干预的效果。AB设计通常不是一种有效的实验设计,因为B阶段发生的变化可能是其他因素导致的,该设计不能排除无关变量或新异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A-B-A-B设计是在没有任何干预因素的情况下对被试行为进行连续评估,然后实施心理干预,接着停止干预,过后再次实施心理干预。如果所观察的行为随着干预因素的介入与撤离而出现系统性的变化,即说明该治疗有效。

多基线设计是同一个体在不同的时期分别接受2种或2种以上的干预,或者不同的个体在不同的时间段接受相同的干预,通过数据的变化分析干预的效果。

由于个案设计的研究对象只是特定的个体,很难判断该干预方案是否可以有效地推广到其他个体,所以,其对干预效果的证明力度较小。为了令人信服地证明干预的效果,就需要更多的其他研究来支撑。

2 临床运动心理干预效果评价实验设计的现状

2.1 鲜见合乎心理干预有效性实证支持标准的临床运动心理干预研究

虽然,临床运动心理干预效果评价的问题在许多场合被提及和强调,但遗憾的是,通过实验研究来考察临床运动心理干预的研究一直很少(Barlow等,2009)[6]。Martin等(2005)回顾了1972—2002年间3种行为杂志(《Behavior Modification》,《Behavior Therapy》和《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和7种运动心理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Journal of Sport Behavior》,《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Quest》,《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和《The Sport Psychologist》),发现只有15篇文章符合心理干预实证研究支持标准。其中,7篇文章采用了个案实验设计,8篇文章采用了随机组间实验设计[20]。

2007-2009年间,临床运动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共发表了15篇干预研究的文章,其中,1篇采用个案法,5篇采用了非随机组间实验设计,6篇采用个案实验设计,仅有3篇采用随机组间设计(占所有研究的1/5)。

中国运动心理学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以后,运动员心理干预研究才逐渐兴盛起来。回顾近20年来中国主要的临床运动心理干预研究发现:中国的临床运动心理干预研究以个案实验设计为主(占总数的一半),个案实验设计绝大多数为简单的A-B设计;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采用随机组间实验来考察心理干预的效果,但为数不多(占总数的1/4)。

表1 近20年来我国运动心理干预主要研究成果一览表

2.2 广泛应用未获实证支持的心理技能训练技术

心理技能训练作为提高运动员竞技表现的主要措施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传统心理技能训练的基本目标是通过自我控制内部状态而提高运动表现水平。普遍应用的运动心理技能训练的技术主要有:目标设置(goal setting)、表象训练(imagery training)、唤醒水平控制(arousal regulation)、自我对话(self-talk)和放松训练(relaxation training)等。

虽然,有一些研究支持传统心理技能训练的作用,但是,近年来这些研究受到方法学的质疑,越来越多的研究不支持传统心理技能训练提高运动表现的效果。

Moore(2003)[22]收集了从1960年开始的104个心理技能训练的研究,用实证支持有效的心理干预标准考核了这些心理技能训练的效果。结果表明,有44项研究不符合研究设计及方法学要求(26项没有随机分组或缺乏控制,17项研究采用了单因素实验设计而没有与其他干预方法比较);60项符合设计要求的研究中只有19项研究选取了真正的运动员作被试;大部分研究未采用双盲法;没有一项研究评估治疗关系、参加者期望等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Feltz和Landers(1983)[12]对60项表象训练研究进行了元分析,探讨了表象训练对运动技能学习和操作成绩的影响,得出平均效果量为0.48,即不到半个标准差单位,由此认为表象训练的效果很小。张力为(1990)的研究未发现表象训练可改善运动员的注意力和念动能力[3]。Callow和Hardy(2005)研究表明,在20年的时间里,只有7个研究用实际的运动者做被试评估了表象训练的效果,这些研究只得出了模棱两可的结果[7]。

Daw和Burton(1994)和Holm(1996)的研究发现,尽管心理技能训练显著降低了运动员的焦虑并增强了他们的自信,但并没有有效提高他们的运动表现水平[11,17]。季浏(1998)研究发现,目标设置训练提高了运动员的运动表现水平,但对其焦虑并无显著影响[2]。Cohen等(2003)认为,降低焦虑并不是提高运动表现水平的内在机制[9]。

由于传统心理技能训练提高运动表现效果缺乏实证研究的充分支持,Moore和Gardner(2004)提出了提高运动表现水平的“正念-接受-承诺”方案(Mindfulness-Acceptance-Commitment,MAC)[12]。该方案的有效性已经得到众多实证研究的支持(Wolanin,2005;Gardner等,2006; Lutkenhouse等,2007;Schwanhausser,2009)[31,14,18,19,24]。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传统心理技能训练仍然支配着运动表现增强的实践与研究(Mellalieu和Hanton,2009)[21]。从表1和我国运动心理学工作者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运动员开展的心理训练工作[1]可以看出,中国的情况也是如此。由此可见,临床运动心理干预研究与临床实践存在脱节现象,临床运动心理实践者采用实证支持的心理干预方法的意识比较淡漠。

3 临床运动心理干预效果评价实验设计的困境

随机对照实验是心理干预效果评价实验设计首选的方案,但是,临床运动心理学的干预研究在开展随机组间实验时却遇到了重重困难,学者们为克服此困难做了多种尝试,但面临诸多质疑。

3.1 难以开展随机对照实验

长期以来,在运动心理学界有一种反对意见,认为通过随机组间实验进行临床运动心理干预效果的研究不切合实际(Martin和Hrycaiko,1983;Moran,2004),也不恰当(Callow和Hardy,2005)[7]。他们反对通过随机组间实验进行临床运动心理干预效果研究的理由有:1)在实际的运动实践中不宜设计控制组,因为教练持有“如果一种干预是有益的,那么,我要整个团队都要接受这种干预”的理念;2)随机对照实验设计所要求的“标准的干预”在运动实践中与“干预应考虑每个运动者的个别特点和需要”是不相容的;3)临床运动心理学工作者最关心的是运动者个人的健康与福利,而随机组间实验设计要求研究者努力控制各种潜在变量,创设一种人为的环境,这与真正的临床实践不同,也非常不舒服;4)可用做临床运动心理干预研究的被试较少(Anderson等,2002)[4];5)临床研究中被试不一定完全投入地接受干预甚至会中途退出;6)正常的训练秩序不可能随意改变,运动员(尤其是高水平运动员)常常不能随机分组。

3.2 自愿选择分组的问题

在难以随机分组的情况下,有些研究者通过比较自愿选择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来说明临床运动心理干预的实际效果,但这种方法受到强烈质疑。因为,在这种条件下干预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治疗动机和心理发展状况的系统差异,这种差异会混淆心理干预的效果。治疗动机、心理发展状况既影响被试选择参与治疗,同时,也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这种同时影响干预措施分配和干预结果的变量称为混杂因素。消除混杂因素对推断结果的影响是临床运动心理干预效果研究的难题。

3.3 组群随机实验的问题

为了克服运动员无法随机分组的问题,一些研究者采取了以固定群体为单位随机分配不同方案进行干预实验的方法,即组群随机实验(cluster-randomized trials)。例如,Smoll等(2007)[28]关于教练员的动机氛围干预对少年运动员成就动机变化的影响研究中,被试由37个教练员和225个少年运动员组成。研究者不是将运动员随机分组,而是将20个教练员所带领的运动队作为实验组(共计155名运动员),要求教练员为运动员提供掌握取向的动机氛围,而其他17个教练员所带的运动队作为对照组,没有给他们训练方式的指导。在结果处理时通过t检验来考察实验组和对照组成就动机取向的差异。

在组群随机实验中,同一群内的个体由于具有某些相同的特征或受到一些共同因素的影响常常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从而产生了群内相关,而群内相关的存在使得有关个体指标的方差发生了“膨胀”,这样,当随机化单位是群体,而统计推断单位是个体时,若误用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则由于忽视群效应所造成的方差“膨胀”容易产生虚假的统计显著性结论,增大了统计推断的I型误差[30]。因此,Zueker(1990)指出:将适合于个体随机实验的分析方法应用于组群随机实验实际上是一种自我欺骗的数字游戏,这样的统计结论不应被接受。另外,组群随机实验由于分层需要大量的群组(Hayes,Bennet)[16],这在临床运动心理学实践中不易做到。

3.4 不等同对照组设计的问题

为了克服运动员无法随机分组的问题,一些研究者采取了不等同对照组设计,其模式为:实验组前测O1→实验处理→后测O2;控制组前测O3→后测O4。研究者通过前测分数(O1和O3)和对实验处理有潜在影响的变量来比较实验组和控制组,如果2组相等,或偏差不至于影响实验结果,则可以开始实验,最后通过后测的比较来评定实验处理的效果。

不等同对照组设计的问题主要有:1)前测的作用容易形成练习效应,对某些研究不适宜;2)前测还要测量一些相关变量,研究者难以正确取舍对实验造成影响的变量;3)前测使测试量加大了,不太经济;4)如果通过比较发现对照组之间前测结果不相等,问题就要更复杂一些,需要通过匹配被试或协变量后才可进行实验。

在实际的研究中,研究者常常在对照组有差异的情况下就进行对比实验,影响了研究推论的可靠性。例如,“几种心理训练方法的应用效果及其综合评价手段的研究”一文中,被试由24人组成,选7人作为实验组进行心理训练,其他人作为控制组。实验组与对照组人员分配依据未报告,但从前测结果看,2组被试在认知焦虑上存在显著差异,在躯体焦虑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后测时,实验组与控制组这2方面仍然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研究者认为,心理训练显著降低了认知焦虑,而躯体焦虑水平的变化不明显,说明运动员赛前的躯体焦虑并不是主要的心理障碍,这种解释令人费解。

3.5 个案实验设计及其问题

在国外临床运动心理学领域,个案实验设计一直被用来替代随机组间实验设计而位于干预效果评价方法之首(Barlow等,1984;Hrycaiko和Martin,1996)[6]。我国运动心理学者也常常通过个案设计实验来证明心理干预的有效性,如韩玲等(2006)对艺术体操运动员进行的心境管理训练研究;林岭等(2007)对雅典奥运会女子柔道运动员进行的控降体重个案研究;姒刚彦等(2008)对一位奥运银牌运动员的“低挫折容忍度”心理干预研究;张忠秋等(2009)对高水平运动员开展的赛前行为干预研究等。

个案实验设计的优点包括:1)可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不必象实验室实验研究那样严格控制条件;2)可以搜集各种质性与量性的数据,全面呈现干预模式;3)非常适用于检验一种新的干预方案的效果;4)有利于充分理解个案(Anderson等,2002)[4]。

但是,仅凭个案来评价心理干预的有效性是令人怀疑的,它本身并不能充分说明干预的效果。这是因为:1)个案研究通常只涉及少数几个被试,这几个被试又常常不是从随机抽样获得的,因此,个案研究的结果常常不太容易推广到总体(张力为,2002);2)从统计学角度讲,只有一个或几个案例的研究无法做干预效果的显著性分析;3)个案研究条件控制常常难以保证,有些情况下又无法操纵自变量,不能保证排除干预以外因素的影响,因此,往往难以得出因果关系的确切结论(张力为,2002;Gardner, 2009;Barlow和Nock,2009)[6,15];4)在临床运动心理学实际工作中,人们并不希望撤除干预或看到来访者心理健康状况的恶化,因此,ABAB方式的个案实验设计在某些情况下是违犯职业道德的,不便被广泛应用;5)对于单个被试不同行为进行干预的多基线设计可能存在泛化效应。

总之,临床运动心理干预研究的困境可分为两类,即观念问题与方法的局限。随着循证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观念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但方法的局限则必须通过深入研究来解决。

4 临床运动心理干预效果评价实验设计的出路

近年来,经济学、统计学和医药学等领域关于实验设计和分析技术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可以通过更为完善的研究设计与分析更为精确地进行干预效果评估,这也导致了通过现场实验评估心理干预效果研究的复兴[30],对临床运动心理干预效果研究无疑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4.1 依从性与意向性治疗分析

在临床医学中,依从性(compliance)指患者执行医嘱的客观应答程度。在临床运动心理干预研究中,难免会出现被试的依从性问题,即有些被试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完全接受干预措施或中途退出。被试的依从性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一种治疗能否发挥其应有的疗效,首先取决于该治疗是否被积极地接受,不依从或依从性差是导致治疗无效的最常见原因。以往效果评价常简单地排除不依从的案例,而简单地将退出、未完成治疗或失访的病例排除于结果的分析,由于破坏了随机化的原则,将会影响结果的真实性,夸大治疗的效果。因此,应将其纳入资料分析。

随机临床实验中的意向性治疗分析(Intent-to-treat Analysis,ITT),是指参与随机分组的对象,无论其是否真正接受了该组的治疗,是否完成了实验,都最终纳入所分配的组中进行疗效的统计分析[5,30]。结果指标的类型不同(计数或计量资料),意向性治疗分析的方法也不同。对于结果为计数资料的实验,由于不能确定患者治疗的结果,通常将实验组和对照组退出和失访的病例作为治疗失败处理。对于计量资料,对退出和失访病例的结果采用治疗前或最后一次随访测定的水平作为其纳入最后分析的测定值。这种分析保存了最初的随机分配的完整性,提供了特殊治疗目标实现状况的无偏估计,使临床干预效果的结论趋于保守和客观。

4.2 被试的脱落及其处理

临床运动心理干预随机实验中被试的脱落导致随机实验可信度的下降,尤其是当实验组与对照组脱落情况不同时。

有2种方法可以处理被试的脱落:第1种方法,是早期积极预防被试的脱落,这要求研究人员走出办公室,深入训练场地与赛场,全身心地投入研究,做长期的追踪;第2种方法,是分析被试脱落对效果评估潜在影响。Shadish等(1998)开发了用二分法(脱落者成功或失败)检验被试退出对效果评估的潜在影响的方法及电脑软件。他们采用这种方法评估了家庭治疗对物质滥用者的疗效(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实验,但被试脱落率高),结果显示,无论脱落者成功或者失败,治疗都是成功的[25]。

4.3 混杂因素的处理

近年来,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已经提出了解决混杂因素困境的方法,即倾向得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

Rosenbaum和Rubin(1983)提出,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来消除混杂因素所致的偏差。近年来,此法被广泛应用于医药、经济和政策评价研究等领域,成为因果推断实证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23]。

倾向得分匹配法是用于非随机(非实验)设计调查数据资料的分析研究,通过倾向得分及给定的匹配条件,由电脑为处理组个体与非处理组中的个体进行海量的比较,寻找合适的可比对象进行配对,在合理配对后再进行相关结果指标的比较,从而去除选择性偏倚和混杂偏倚。

倾向得分估计量的基本思想是:干预组的第i个被研究对象在没有进行干预措施这一假设下的匹配值等于控制组观察值的加权平均值,其权重的大小取决于第i个被研究对象的倾向得分Pi和控制组第j个被研究对象的倾向得分Pj。

倾向得分匹配法的步骤为:首先拟合出参与治疗倾向的概率模型,计算出每个参与治疗的被试的参与治疗概率,再用此模型套用至对照组的数据库,假定对照组也参与治疗的情况下,也计算出每个被试的参与治疗概率,利用PSM中的mahalanobis匹配方法,除了控制接受治疗概率得分相近外,同时控制健康状况和其他变量,经电脑根据2组最相近的情况进行个体匹配,再计算能理想匹配的2组人群的欲比较指标,然后用boot strap法进行运算检验。Rubin(2008)总结了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在实证研究中可能被误用的一些情形,给出了一些实践指导,可供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者参考[23]。

4.4 组群随机实验的处理——嵌套设计分析

目前,针对组群实验中的问题在两方面取得了突破[30]。首先,发明了许多适合处理组群实验数据的统计模型及相关的计算机程序(Donner,Klar,1996;Murray, 1998;Raudenbush,Bryk,2002)。统计模型主要有分层线性模型、多层次模型、随机系数模型,计算机程序主要有HLM(Raudenbush等,2004)、MLwiN(Rasbash等,2005)和SAS Proc Mixed(Littell,2006);其次,组群设计得到了改进。因为组群随机设计潜在的问题是多层次模型要获得理想的显著性(0.80)需要大量的组群(每一种处理需要50组),但客观上常常难以做到。近年来,研究者采用匹配、分层、重测或预测的方法改进了组群设计,这样,获得理想的显著性每一种处理只需要10~12组。

4.5 非等同对照组实验的问题及其对策

现在已经出现了应对非等同对照组实验弊端的实验设计方法。

首先,在研究设计上采用焦点局部控制(Focal local controls)[30],即对照组与干预组的被试在与治疗结果相关的关键特征上要基本相似,且来自同一地区和背景。

其次,也可采用相等的匹配设计来克服非等同对照组实验的弊端。在准实验设计中,实验者不可能去匹配被试,也不可能随机地把每个匹配单元中的一个成员分派到一个处理中去,只能通过寻找与接受干预组的被试匹配的被试作为对照组。

再次,匹配稳定的协变量。在临床准实验设计中,干预组和对照组都是已存在的。研究者为了使干预组与对照组相等,可使用一种协变量,即因变量的协变,达到干预组与对照组相等。通常采用前测分数作为协变分数。

4.6 回归间断设计

临床运动心理干预有时要考虑临界值的问题。例如,如果运动员的压力指数达到临界值,就需要安排其接受压力应对训练;如果运动员的焦虑达到临界值,就要安排其接受焦虑干预。这时,可以采用回归间断设计(Regression discontinuity designs,RDD)来评估其干预效果。

回归间断设计分配组是以自变量上的截止分数为依据的,分数落在截止分数的一边接受干预处理,另一边作为对照组。只要任务变量(assignment variable)与结果变量(outcome variables)之间的关系符合线性模型,就可以通过考察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回归直线在截点处连续或间断的程度来推论干预效果。如果实验处理前后的的回归线出现了间断,说明实验处理是有效果的。

研究表明,在截点处的回归间断是一个无偏估计(G oldberger,1972;Rubin,1977)。RDD在经历长期休眠后于20世纪90年代兴盛起来,在经济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它是因果关系推论的一种理想方法(Cook,2007)[10],当研究以需要和价值为基础的干预效果时,尤其有用。

如果任务变量和结果变量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我们也可以发现确定的间断,但这是人为的错误的模型,而不是真正的效果。为了减少此问题,Shadish等(2002)[26]建议:1)通过检查图表来识别非线性;2)通过增加任务变量的非线性函数和自变量与结果之间的交互作用来满足线性模型;3)用相同的变量比较RDD的数据和干预前的数据,使干预前的回归情况(作为对抗潜在非线性的控制)可以从治疗效果中分离出来;4)用不以线性为假设的非参数估计技术,如内核密度指数和局部线性回归技术等。

4.7 个案实验的随机检验

个案实验研究所面临的挑战之一是难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只能运用一些描述统计方法来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即先把在实验中基线阶段与处理阶段所获得数据用图表的形式呈现出来,之后通过视觉分析(Visual Analysis of Graphs)的办法来对实验结果进行直观判断。这种分析实验效果的方法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判断时极易出现偏差[27],比如,制图时所选用的纵坐标单位的不同就会直接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判断。

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个案实验的随机检验方法(randomization test for single-case designs)被提出。此种方法是通过随机分配实验处理(而不是随机分配被试)的方法来确定实验结果是否是自变量的引入而发生变化的。T odman和Dugard(2001)[29]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在现有的统计程序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深化与扩展,使得这种方法在实际研究中可以被更多的研究者采用。

5 结语

临床运动心理干预效果评价是一个新的课题,从年轻到成熟需要专业人员的不断探索和总结。临床运动心理干预效果评价研究水平的突破,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研究设计的突破。

本研究简要分析了临床运动心理干预研究设计的现状与困境,并结合近年来经济学、统计学和医药学等领域研究方法的进步,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希望这些方法对从事临床运动心理干预研究的同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且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发更多的关于临床运动心理干预有效性评估方法的研究,使临床运动心理学的实践建立在科学实证的基础之上,使运动者的利益得到更有效的保护。

[1]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运动员心理训练工作论坛论文摘要集[C].北京:中国心理学会体育运动心理分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分会,2008.

[2]季浏.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设置对投篮成绩、努力程度和状态焦虑的影响[J].心理科学,1998,9(2):140-145.

[3]张力为.儿童乒乓球运动员表象训练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0,13(2):21-26.

[4]ANDERSON A G,MILES A,MAHONEY C,et al.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Making the case for a case study approach[J].Sport Psychol,2002,16:432-453.

[5]BANG HEEJUNG,DAVIS CLARENCE E.On estimating treatment effects under non-compliance in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Are intent-to-treat or instrumental variables analyses perfect solutions[J].Statistics Med,2007,26:954-964.

[6]BARLOW D E,NOCK M K.Why can’t we be more idiographic in our research[J].Perspective Psychol Sci,2009,4:19-21.

[7]CALLOW N,HARDY L.A critical analysis of applied imagery research[A].In G.D.HRCKFORT,J.L.DUDA,R.LIDOR (Eds.),Handbook of research in applied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M].Morgantown:WV:Fitne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05.

[8]CHAMBLESS D L,OLLENDICK T H.Empirically supporte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Controversies and evidence[M].Annual Rev Psychol,2001,52:685-716.

[9]COHEN A,PARGMAN D,TENENBAUM G.Critical elaboration and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cusp catastrophe model:A lesson for practitioners[J].J Appl Sport Psychol,2003,15(2): 144-159.

[10]COOK TD.“Waiting for Life to Arrive”:A history of the regression-discontinuity design in Psychology,Statistics and Economics[J].J Econometrics,2008,142(2):636-654.

[11]DAW J,BURTON D.Evaluation of a comprehensive psychological skill training program for collegiate tennis players[J]. Sport Psychol,1994,8(1):37-57.

[12]FEL TZ D L,LANDERS D M.The effectors of mental practice on motor skill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A meta analysis[J].J Sport Psychol,1983,5:25-57.

[13]GARDNER F L,MOORE Z E.A Mindfulness-Acceptance-Commitment(MAC)based approach to performance enhancement: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J].Behavior Therapy,2004, 35:707-723.

[14]GARDNER F L,MOORE Z E.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M]. Champaign,IL:Human Kinetics,2006.

[15]GARDNER,F.L.Efficacy,Mechanisms of Change,and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Sport Psychology[J].J Clinical Sport Psychol,2009,3:139-155.

[16]HAYES R J,BENNET S.Simple sample size calculation for cluster-randomization trials[J].Int J Epidemiology,1999,28: 319-326.

[17]HOLM J E,BECHWITH B E,EHDE D M,et al.Cognitive-behavioral intervention for improving performance in competitive athletes:A controlled treatment outcome study[J].Int J Sport Psychol,1996,27(4):463-475.

[18]LUTKENHOUSE J M.The Case of Jenny:A Freshman Collegiate Athlete Experiencing Performance Dysfunction[J].J Clinical Sport Psychol,2007,(1):166-180.

[19]LUTKENHOUSE J M,GARDNER F L,MOORE Z E.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omparing the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effects of Mindfulness-Acceptance-Commitment(MAC)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and psychological skills training procedures[M].Manuscript in Preparation,2007.

[20]MARTIN GL,VAUSE T,SCHWARTZMAN L.Experimental Studies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With Athletes in Competitions Why So Few[J].Behav Modification,2005,29(4):161-147.

[21]MELLALIEU S D,HANTON S.Advances in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A review[M].New York:Taylor&Francis, 2009.

[22]MOORE Z E.Toward the development of an evidence based practice of sport psychology:A structured qualitative study of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interventions[D].Doctoral Dissertation,La Salle University,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B,2003.

[23]RUBIN D B.For objective causal inference:design trumps analysis[J].Annual Appl Statistic,2008,(3):808-840.

[24]SCHWANHAUSSER L.Application of the Mindfulness-Acceptance-Commitment(MAC)protocol with an adolescent springboard diver[J].J Clinical Sport Psychol,2009,4:377-395.

[25]SHADISH W R,HU X,Glaser R R,et al.A method for exploring the effects of attrition in randomized experiments with dichotomous outcomes[J].Psychol Method 1998,3:3-22.

[26]SHADISH W R,COOK T D,CAMPBELL D T.Experimental and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s for generalized causal inference [M].Boston,MA:Houghton-Mifflin,2002.

[27]SHARPLEY C F.Some arguments against analyzing client change graphically[J].J Counsel Develop,1986,65:156-159.

[28]SMOLL F L,SMITH R E,CUMMING S P.Effects of a motivational climate intervention for coaches on changes in young athletes’achievement goal orientations[J].J Clinical Sport Psychol,2007,1:23-46.

[29]TODMAN J B,DUGARD P.Single-case and small experimental designs:A practical guide to randomization test[M].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2001.

[30]WILLIAM R,SHADISH,THOMAS D.Cook.The Renaissance of Field Experimentation in Evaluating Interventions[J].Annual Rev Psychol,2009,60:607-629.

[31]WOLANIN A.T.Mindfulness-acceptance-commitment(MAC) based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for Division I collegiate athletes: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M].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2005.

The Status,Predicaments and Solutions on Experimental Designs of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of Interventions in 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

LIU Li,SHI Yan

The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of interventions was an important task in 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The practitioners must take responsibility to evaluate and prove its effectiveness. Firstly,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tatus and predicaments on experimental designs of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of clinical sport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and then solve these problems, combining with the methods improvement in economic,statistics,and medicine health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proposed some countermeasures including intent-to-treat analysis,the prevention and analysis of attrition,propensity score analysis,analysis of nested designs,focal local controls,regression discontinuity designs and randomization test for single-case designs.

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ef f ectiveness evaluation;experimental designs

G804.8 文献标识码:A

1000-677X(2010)09-0030-07

2010-06-21;

2010-08-20

刘丽(1967-),女,山西霍州人,副教授,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心理学与学校心理学,Tel:(0351)7010522,E-mail:Liuli@sxu. edu.c;石岩(1966-),男,山西汾阳人,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心理学与运动训练学, E-mail:tyshiyan@163.com。

山西大学,山西太原030006 Shanxi University,Taiyuan 030006,China.

猜你喜欢

实验设计心理学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保湿喷雾大测评!效果最惊艳的才20块!
有趣的放大镜
有用的电池
哪个凉得快?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浑水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