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2010-09-05刘曙华沈玉芳

创新 2010年6期
关键词:生产性比重服务业

刘曙华, 沈玉芳

(1.南宁市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博士研究生,上海 2 0 0 0 6 2)

(2.华东师范大学 城市与区域经济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 2 0 0 0 6 2)

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刘曙华1, 沈玉芳2

(1.南宁市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博士研究生,上海 2 0 0 0 6 2)

(2.华东师范大学 城市与区域经济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 2 0 0 0 6 2)

生产性服务业是西方发达国家经济中增长幅度最快的行业之一,甚至成为了许多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也日益得到体现。本文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个层面总结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状况,并分析了全球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趋势,即新的生产性服务业类型不断涌现;服务外包化;生产层级化、集聚化发展以及服务协同与融合发展。可以认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成为了国家竞争优势和区域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动力。

生产性服务业;服务外包;服务集聚

生产性服务业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性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的生产服务部门派生出来而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其主要功能是通过贯穿企业生产的上游(可行性研究、风险资本、产品概念设计、市场调研)、中游(质量控制、会计、法律咨询、保险等)和下游(广告、物流等)等诸多环节,为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提供服务产品。生产性服务业在一个国家不同地区的分布和发展水平上存在的差异,会使不同地区的经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态势好的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大,未来发展的后劲强;而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或影响力不及的地区,在产业功能上对外的依赖性随时间的推移会不断的增加,在未来可能处于十分不利的局面。探讨全球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有利于我们掌握形势,作出正确的决策。

一、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状况

(一)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生产性服务业是西方发达国家经济中增长幅度最快的行业之一,甚至成为了许多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在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1970年代以来,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发达国家服务业中最具活力的部门,其发展速度已超过了制造业。近10年来,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水平远远超过了传统服务业的平均增长水平,特别是为制造业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速度更快,占整个服务业的比重超过了50%,成为带动制造业升级的重要力量。[1]目前,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产出的主要增长点和就业增加的主渠道。据世界银行统计,2006年全球服务业总体规模达36.8万亿美元左右,服务业产值占全球GDP的比重平均超过60%,部分发达国家超过75%。而根据经合组织统计,金融、保险、房地产和经营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总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了三分之一。[2]在发达国家中,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等国家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最为充分,其控制了全球生产性服务大部分市场份额,攫取了全球价值链上最有价值的环节。

1988~1997年,美国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商务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从36.45%提高到了37.08%。同一时期英国、日本、法国、德国和加拿大等国家的生产性服务行业的比重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如加拿大,1998年与1961年相比,生产性服务业的产值增长了3.3倍,比重达到了54%,而消费性服务业的产值增长了2倍,比重为19%,政府服务的产值增长了1.9倍,比重为27%。[3]1988~1996年,加拿大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商务服务业三者占服务业的比重由15.6%上升到了17%;法国由1988年的39.72%上升到1997年的40.24%;德国由1991年的36.47%上升到1997年的40.33%。而在西欧和北美其他发达国家,也出现了金融保险、不动产和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比重持续增加的趋势,而传统服务业中的批发、零售贸易、交通运输、通信、仓储业的比重则相对下降。[4]

(二)生产性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不断扩大

生产性服务业所具有的高盈利和高成长能力,使外商在生产性服务业上的直接投资呈不断增长的趋势,成为跨国投资的重点和热点行业。从1990年代起,服务业成为全球产业转移的新兴领域,全球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开始快于货物贸易,在全球服务业中增长最快的是国际服务贸易,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快速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逐渐成为服务贸易的主要“商品”。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制造业在国际间的加速转移,发达国家在输出制造业的同时,连带输出了对制造业具有较强依附和跟随特征的生产性服务业,使得生产性服务业明显加快了跨区域和跨境流动的频度和力度。1950~2000年,世界服务贸易额增长了近400%,年均增长率为7.1%;而货物贸易额增长不到300%,年均增长仅为5%。服务贸易加速发展体现为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快于货物贸易,从1993年到2002年,全球服务贸易进口总额从9531亿美元增长到15455亿美元,年增长率为5.5%;出口总额从9418亿美元增长到15701亿美元,年增长率为5.8%,均高于同期的货物贸易增长速度,服务业正逐渐成为外国直接投资(FDI)的重点。

2007年,全球服务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比重上升到26%,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比重已达70%,以金融、保险、软件、研发等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贸易逐渐成为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领域。以OECD国家为例,其对外直接投资中服务业投资的总额明显高于制造业投资总额,而且主要集中在金融服务、商务服务、工业信息服务业等生产服务领域。特别是大型跨国服务企业以其质量高、创新快等优势,创造出新的管理方式、经营理念和发展模式,占据行业的高端和主要市场份额。据《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统计数据,2001年美国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中有三分之一投向金融保险领域,同期欧盟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公共服务、媒体和金融等领域。而日本跨国公司在英国50%以上的投资主要集中在金融保险业。[5]由此可知,发达国家的外商直接投资很大部分集中在金融保险服务、商务服务和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并且交互投资额不断增加,投资总规模不断扩大。

(三)大都市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突出

1980年代以来,服务业在大都市经济结构与空间重建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己成为许多大都市巩固工业空间综合体以及带动收入和就业增长的主导产业部门,其中使用信息密集的生产性服务业的扩展成为发达国家及大都市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是大多数城市最具活力、增长最快的部门(Harrington,1995)。[6]从国际上看,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大城市的中心区都已由过去的“工业中心”转型为“生产性服务业中心”,都市中心区已成为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集聚地。在发达国家,大部分生产性服务部门及其生产活动都集中在大都市地区,使大都市成为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高地和就业比重最高的地区。以美国为例,2002年大都市区信息服务、专业和技术服务和金融保险服务的就业比重分别高于非大都市区1.5、3.8和2.2个百分点,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3、0.6和0.5个百分点。尤其是纽约和华盛顿等大都市区,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化发展的特征更为明显,成为了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集群发展区。

(4)改进实践环节,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由于教师授课、学生练习均在真实的网络学习平台中进行,学生时时感受课程的所有知识点,具有强化作用,达到掌握课程规定的或课外延伸的知识点的目的.

与世界其他大都市区相比,伦敦金融服务业群落的规模巨大。作为全球金融中心,伦敦主要是依靠金融创新和保险技术创新以及与金融相关的产业全球标准来维持金融中心的地位。在国际金融体系一体化的浪潮下,伦敦金融服务业的功能日益得到扩展,从工业金融服务和信贷提供者延伸到现货贸易或期货贸易,新的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和金融技术如金融期货、期权和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不断出现。而东京金融保险业占东京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5%,比1980年代初上升了约6个百分点。[7]大部分生产性服务公司都以国际性城市为区位选择的理想地,纽约、伦敦、巴黎、香港、东京等国际性城市集中了全球大部分的大型生产性服务公司。纽约、巴黎和东京分别为22、23和42个CBD,伦敦则有27个CBD,共有11个金融服务业集群,4个商务服务业集群,4个计算机通信服务业集群和3个产权和房地产服务业集群。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认为,这些大都市在经济上可以维持强大优势,主要就是依靠它所拥有的这一系列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也是使其继续保持国际城市地位的有力保障。由此可知,国际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和就业水平要明显高于其他城市,大都市地区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地,也是群落发展最有效的空间载体。

(四)服务外包发展明显

据统计,目前服务外包的发包方主要是美国、欧洲、日本的跨国公司和国际机构,欧美有70%以上的跨国公司把70%的商务流程外包给专业公司。[8]美国采购协会(APS)1997年的调查数据表明,由于大型公司普遍实行BPO,美国年收入在8000万美元以上的公司外部采购服务增加了26%,信息技术服务的外部采购占全部外部采购费用的30%,人力资源服务占16%,市场和销售服务占14%,金融服务占11%,均属于生产性服务业的范畴。与上述情况相一致,在欧洲信息技术服务的外部采购也是增长最快的部分。日本通商产业省(MITI)在1997年的调查数据表明,工作培训(占20.1%)、信息系统(占19.7%)、生产方法(占17.4%)、会计和税收(占14.0%)、研发(占13.7%)等服务项目是外包的主要项目。由此可知,服务的外包化在今后将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扩展。

二、发展中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状况

(一)发展速度呈加快趋势

发展中国家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发达国家,2000年低收入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只相当于高收入国家服务业占GDP比重的60%,所占比重(43%)更是低于全球平均水平(63%)。鉴于跨国公司在资金、技术、信息、品牌和网络上的巨大优势,推动国际产业分工协作从传统制造环节日益向服务等环节延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抢占发展中国家的服务市场。由此,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产生了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的趋势,并推动全球经济不断向服务经济转型。从1980年到2000年,低收入国家服务业增长了43.33%,中等收入国家服务业增长了32.61%,而高收入国家服务业增长了18.33%。由此可以发现,低收入国家在服务业发展上的速度很快,后发优势逐步得到体现。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许多发展中国家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是靠消费性服务业为支撑的,服务业的发展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但部分新兴崛起的国家或地区则在发展特色生产性服务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中国、印度、台湾等。

印度、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乌克兰等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提升非常快,1980~2000年,乌克兰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增长了48.88%,菲律宾增长了46.56%,印度增长了31.69%,其中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加快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一些新兴国家针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全球转移而制定了相关措施来推进生产性服务的发展,如印度、新加坡、韩国、爱尔兰通过建立出口加工区和针对服务业的科技园区来吸引各类生产性服务企业。随着跨国服务公司在全球的扩展,许多新兴国家(如中国、印度、巴西等国)正在从“世界工厂”变为“世界办公室”,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区域中心城市由此逐步显现“总部经济”效应(如中国的上海、北京;印度的孟买、班加罗尔等)。

(二)服务外包化发展比较明显

从全球来看,印度、爱尔兰、东欧、巴西、墨西哥等国家或地区都把服务外包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战略性产业,尤其是服务的离岸外包。在服务外包方面,印度的发展尤为突出。印度的服务业可以分为现代意义上的服务业(包括通讯、金融、商务、教育、医疗等,可称之为生产性服务业)和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包括零售、交通、社区和家庭服务等,可称之为消费性服务业),2004~2005年,印度生产性服务业占到整个服务业的40%,消费性服务业则为60%,而在2002~2008年期间,印度服务业的平均增速达到9%,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水平更是超过10%,高过传统服务行业近3个百分点。[9]鉴于印度生产性服务业主要为制造业生产服务,其顺应服务业发展全球化趋势而推动服务外包发展的特征十分明显。大量可外包工作已由欧美国家转移到印度,印度由此成为生产性服务外包的主要承接地,催生了大批外包服务企业(如全球外包服务业巨头塔塔、Infosys等都集中在印度),涉及的重点产业为信息技术外包服务业、高端的软件开发、金融服务。与此同时,印度是全球服务业劳动力的提供者,据估算,2008年仅在全球计算机用户电话服务中心领域就为印度提供110万个就业岗位和价值210~240亿美元的服务收入。2008年信息技术服务以及设在印度的后台工作量增长了近4倍,年出口额达到570亿美元,雇员总数增长至400万人,在印度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升至7%。中国、印度生产性服务业占GDP的比重稳步上升,到2005年所占比重分别达到了25%和23.1%。可以认为,中国、印度在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上有许多可值得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的地方。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明显偏低。1995年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仅为31.2%,而同期美国为72%,英国为67.5%,法国为72.6%,意大利为66.4%,日本为64.9%,差距十分明显。到2005年,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40.2%,与1995年相比增长了9%,而同期的美国增长率为4%,英国为8.4%,法国为4.4%,日本为5%,由此可知,我国服务业发展的速度比较快,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明显得到提高。分析其原因在于:一是我国服务业产值的基数小,但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比较快;二是服务业内部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尤其是随着我国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急剧膨胀,这带动了全球大批跨国生产性服务公司到我国发展业务,而本地化的生产性服务公司也适应各种需求而竞相成立。1990年代以来,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结构中增长最快的部门,金融、保险、房地产以及经营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了三分之一。[10]

表1 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服务业增加值的对比(1995~2005年)

与发达国家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明显不同,我国服务业主要集中在商贸、餐饮、仓储等传统服务业上,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育不足,这导致了我国服务业还处于较低层次,发展的潜力还有待深入挖掘。

三、全球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趋势

(一)新的生产性服务业类型不断涌现

生产性服务业在许多国家大都市区的大规模迅猛发展是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经济服务化的产物。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1999)指出“工业革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金融、运输和通信等服务业的发展”。不可否认,不同类别的服务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存在着差异,不同性质的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也各不相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内涵的不断深化和细分,在金融、保险和房地产等行业继续发挥作用的同时,会计、审计、管理咨询、工程咨询、资产评估、环境评估和房地产评估等专业中介服务业为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而创生和涌现,并在聚集和配置区域资源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对服务需求的多样化和多元化,预计在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新型生产性服务行业出现,新的生产性服务业类型的不断涌现是维持和提高区域竞争力和生命力的重要保障。

(二)服务外包化

服务外包(Outsourcing)是指企业将生产或经营过程中的某一个或几个环节委托给专业服务商,由他们进行合作、管理并提供企业所需的信息技术服务。目前服务外包发展的状况是发达国家服务外包的范围和规模正在不断扩展,发展中国家接受服务外包的规模不断扩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别成为服务外包的主要客户和承接者。这种服务外包现象在空间形态上表现为服务业的国际转移:一是项目外包,即企业把非核心辅助型业务委托给国外其它公司;二是跨国公司业务离岸化,即跨国公司将一部分服务业业务转移到低成本国家;三是一些与跨国公司有战略合作关系的服务企业,为了给跨国公司在新兴市场国家开展业务提供配套服务而将服务业进行国际转移,或是服务企业为了开拓东道国市场和开展国际服务贸易而进行国际转移。[11]鉴于经济全球化、科技发展、追求低成本和高利润等原因以及年龄结构变化和科技人员短缺等问题,这些因素会推动国际性服务外包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由此形成一个以生产性服务外包为载体的全球网络,这个网络可以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可以认为,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和商务模式,服务外包将成为生产性服务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三)生产层级化、集聚化发展

从国际层面上分析,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大城市的中心区都已由过去的“工业中心”转型为“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在全球范围,生产性服务业在世界城市表现出明显的集聚性,如纽约、伦敦和东京等大都市;在区域范围,生产性服务业在大都市地区表现出明显的集聚性,其集聚化程度要明显高于规模较小的城市。而在世界的大都市地区内部,尤其在大都市的中央商务区出现了一系列的群落,生产性服务业有在大都市核心区不断增长和集中发展并呈现集群化发展的趋势。在城市内部生产性服务业又主要集中于中心城区或中央商务区(CBD)内(如伦敦金融街),或者是受区位条件的影响(特别是交通条件、大学研究机构),高度集聚于城市的某一个或若干个点上,或者集聚于某一条或几条带状区域内,如硅谷的信息服务业集群、华尔街的金融业集群、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产业集群以及我国的北京中关村信息产业集群、北京金融街金融业集群、上海陆家嘴金融业集群等。由此在集聚化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层级化特征的全球生产性服务业分布态势,即在生产性服务业价值链的控制上体现为全球城市—国家城市—地区城市—中小城市发展程度和空间水平等级差异明显的格局。

(四)服务协同与融合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加速向制造业生产前期的研发、设计领域,中期的管理、融资领域以及后期的物流、销售、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等全过程的渗透,不断趋向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而且生产性服务业也只能在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过程中才能获得发展的动力。在产业边界日益模糊和企业生产向多元化和单一化两个方向发展的同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协同发展和融合发展将成为产业深化的必然选择。协同与融合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造业企业内部的产业融合,制造与服务功能相互叠加,将使一些制造业企业的服务性功能和收入占据主导地位,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服务收入已占总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二是产业链上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协同与融合发展,研发、采购、售后服务等服务环节占产业链的比重将越来越大、时间越来越长。随着区域内产业融合的加快,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将通过特定空间上的集群式发展来实现协同发展与融合发展的要求。

[1]李玫.为深圳服务业和海外结构搭“鹊桥”[N].深圳商报,2006-12-20.

[2]马春.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EB/OL].(2006-06-29)[2010 -03-01].http://www.istis.sh.cn.

[3]何会文,洗国明.生产性服务的战略角色[J].经济导刊,2006,(4).

[4]原小能.论转型经济中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J].南京社会科学,2005,(9).

[5]上海市经济委员会.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发展[EB/OL].(2006-09-16)[2010-03-01].http://www.shec.gov.cn.

[6]李金勇.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5.

[7]唐珏岚.国际化大都市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11).

[8]浦东将成为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区[EB/OL].(200 5-12-01)[2010-03-05].http://www.shanghai.gov.cn.

[9]刘小雪.辨析印度经济发展模式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经济学动态,2008,(6).

[10]张颖聪,张若倩.成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EB/OL].(2006-09-26)[2010-03-05].http://www.chinajuece.com.

[11]隆学文.国内外现代服务业发展大趋势[J].投资北京,2006,(2).

[责任编辑:陈展图]

Developing Situation and Tendency of Producer Services Industries at Home and Abroad

LIU Shu-hua SHEN Yu-fang

Producer Services industries are one of the fastest growing industries in the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and even have become a pillar industry in many developed countries.The role of producer services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is increasingly obvious.This paper sums up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er service industries from the levels of the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and analyzed the global tren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er services that the new types of producer services continue to emerge;services outsourcing;hierarchical and centralized development,and the coordination and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of the services.That,the growth of the producer services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and incentive to promote n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enhance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producer services industries;services outsource;services agglomeration

book=64,ebook=133

F201

A

1673-8616(2010)06-0064-05

2010-03-2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资助(09YJA790071)

猜你喜欢

生产性比重服务业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
煤矿工人生产性粉尘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新媒体时代的生产性受众浅析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