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连市构建创业型城市的路径选择

2010-09-05肖盛峰邓贵仕

关键词:经济发展

肖盛峰, 邓贵仕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4)

大连市构建创业型城市的路径选择

肖盛峰, 邓贵仕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4)

构建创业型城市是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国家建设区域核心城市战略部署的重要任务。文章在分析创业型城市基本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构建创业型城市的重要意义,并针对大连的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采用SWOT分析方法和协调发展的原理,提出了构建创业型城市的发展路径:发挥优势,以实施国家战略为导向,促进经济与创业的协调发展;弥补内部劣势,以创业型经济为牵引力,促进生存型创业向机会型创业的有序转变;迎接挑战,扬长避短,实现创业型经济与充分就业的综合目标。

创业;创业型城市;SWOT分析;路径选择

创业研究已成为21世纪管理科学领域一个新的分支。当前,国内外的创业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管理及其社会科学领域的创业现象、创业理论、创业教育等方面[1]。面对全球经济由管理型经济向创业型经济转变的大趋势,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建立创业型城市、促进城乡充分就业是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有力措施,也是每位城市管理者面临的重大课题[2][3][4]。本文以大连市创建创业型城市为背景,透视创业型城市的基本内涵、建立创业型城市体系模型;采用SWOT分析方法,提出了构建创业型城市的发展战略与发展途径。在指导全市的创业实践的同时,也为全国建立创业型城市提供借鉴。

一、创业型城市的基本内涵

1.创业的基本形态

创业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从微观层面讲,创业是指一定的经济主体(投资主体)采取相应的创新发展手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开创企业或事业的活动或过程;从宏观层面讲,创业表现为特定产业体系和行业部门不断滋生、发育提高和完善的过程。《全球创业观察》(GEM)基于初始创业动机,把创业分为机会型创业与生存型创业[5][6]。生存型是指出于生存目的不得不选择的一种创业状态,是一种被动的创业;而机会型是指在发现或创造新的市场机会下进行的创业活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创业。总体来看,两者在主动性、目的性、社会性、经济性和区域性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见表1)。因此,不同的背景与条件应该选择相适应的创业类型。

表1 生存型创业与机会型创业的比较

2.创业的基本要素

现代管理学的开创者、被誉为“现代管理之父”的美国学者彼得·德鲁克(Peter Dricker)认为,创业型经济主要是指以大量创新成长型中小企业为支撑的经济形态。相比于传统管理型经济,创业型经济是管理、资源、资本、劳动、知识技术、企业家精神等要素互相融合的新型经济模式,其本质是以企业家精神为核心因素,以知识外溢为主要途径,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体类型,以风险投资为主要融资渠道的不断产生新创企业、新型部门和新型产业的先导性经济形态。这些要素在经济发达和市场活跃的区域容易融合形成足够的创业动力,也是经济欠发达区域努力提升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的关注点[7][8][9]。

3.创业型城市体系结构

城市创业体系是由各创业子系统(创业模块)构成的城市创业整体。创业型城市的主体是指特定的城市参与创业的各类组织和个人,从组织的角度讲,城市的创业主体大致可以分为政府、企业和第三部门[10][11][12]。

创业客体是与创业主体相对应的创业对象,城市创业客体可以包括城市中创业主体所从事的各类产业和事业。按照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推动建立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创业型城市的通知》的五项基本标准,创业型城市是指创业条件优越、创业比重(创业参与率)较高、创业能力较强、创业效果显著、创业前景广阔等一系列创业指标比较突出的城市。创业型城市体系模型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创业型城市体系的核心是创业的主体,同时包括创业资本和创业环境两大主要内容。创业资本和创业环境为创业主体的创业活动提供了基础,而创业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又能促进创业资本的获取和创业环境的建设。进一步地讲,创业资源和创业机会是创业资本的保障;创业平台和创业服务是确保创业环境、创业政策有效实施的基础。

图1 创业型城市体系模型

二、大连构建创业型城市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法,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国际管理和行为科学教授海因茨·韦里克(Heinz Weihrich)等人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是一种全面分析组织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条件,从而寻找适宜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资源条件的满意战略组合的一种分析工具。它将内部资源、外部环境进行有机结合,对于制定地区(部门)未来的发展战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主要围绕创业城市体系的三个主要部分——创业主体、创业资本和创业环境,分析大连市构建创业型城市的内部环境,即优势和劣势;进一步从国际、国家和兄弟城市三个层面分析外部环境,即机会和威胁。

1.优势分析

(1)区位和基础优势。大连位于东北亚、东北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圈乃至环黄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具有独特的地缘优势。经过30多年的发展,建立健全了有利于要素聚集和低成本配置的政策优势,形成了特有的区位口岸、雄厚的工业基础、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充裕的技术人才、优质的政务服务和良好的城市环境等优势。先后荣获联合国环境“全球500佳”、“国际生态安全最佳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和“世界花园城市”等称号,构成了创业型城市的基本要素。

(2)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近年来,大连各项经济指标的增长幅度都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2009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 410亿元(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00.2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 73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 273亿元,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5.7%,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率先构建创业型城市的经济基础已经具备。

(3)全域城市化快速推进。2009年8月,大连提出了全域城市化战略,沿黄渤两海、沈大和丹大两线拓展城市空间,规划建设好主城区组团、新市区组团、渤海组团和黄海组团。“四大组团”立足现有基础和优势,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城市定位,加快形成各具功能特色的经济区和生态环境优美的宜居区,这为构建创业型城市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4)创业体系特色明显。大连通过扶持自主创业带动一批就业,落实企业减免政策稳定一批就业,创造就业岗位扩大一批就业,开展技能培训促进一批就业,开发公益岗位援助一批就业,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和服务体系。自2003年正式启动创业就业工作以来,实现创业就业17.8万人,扶持创业带头人2.2万人,带动就业8.1万人,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9.03亿元,创业就业初具形态,形成了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特色。

2.劣势分析

(1)创业资本中的资金与人力资源不充足造成创业活动还处于较低水平。GEM中国报告显示,我国的总体创业环境仍处于非良好状态,生存型创业仍然是主导类型,目前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创业活动还处于较低水平,属非创新型和资源消耗型[13]。大连市创业状况大抵相同,创业投资仍显不足,孵化器或创业园区尚不能完全发挥功效,制约了创业型经济发展的广度和深度。

(2)创业主体中政府与企业的统筹协调有待于加强。大连的产业结构、投资结构等还具有明显的传统经济模式烙印,与创业型经济相适应的风险投资、知识产权保护等体制尚未形成;金融支持、非金融中介服务、市场准入等综合创业环境有待完善,加强协调共赢效应、降低相互制约作用,完善创业体系。

(3)创业环境中的教育与培训设施和水平有差距。目前的直接制约因素是产业集聚度不高,很难拉动产业链的升级与转型、孵化器的功能发挥不强,不利于自主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发展。其根本原因之一是专业教育与业务培训不适应创业的需求。

3.机会分析

(1)国际上创业型经济已成为主流。当前以国家甚至以大洲为单位的全局性宏观创业探讨和行动计划日益增多,许多国家政府制定全方位和多层次的长期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创业型城市发展。20世纪70年代中期,数量众多的中小创业型企业日益取代大企业成为美国现代经济的动力源。美国经济取得成功的关键就是形成了创新文化与创业文化,创业精神与创业活动是美国最重要的战略优势。随着经济全球化,大连市政府可以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大连实际制定鼓励创业的政策并提供必要的创业资本;大连市创业企业也可以学习国外经验,走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创业之路。

(2)国家着重推进创业型城市创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成为国民经济中最有活力、最具成长性的发展群体,初步形成了创业型经济新体系。2007年8月实施的《就业促进法》规定:“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党的十七大提出“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战略目标,要求“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2008年9月,国务院提出在全国建立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创业型城市的要求。2009年1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了包括大连在内的82家首批创建创业型城市,用3年~5年的时间,基本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制度和政策体系。这些都为大连的创业型城市建设提供了良机。

(3)大连外部环境不断改善。大连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深入实施,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大连作为“核心城市”,“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和“现代产业聚集区”,有望成为下一轮投资热点。这些积极向好的因素是大连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动力,也为不断创业、就业提供了良好外部条件。

4.威胁分析

(1)国家战略部署形成的压力。中央提出到2020年社会充分就业的目标是:城乡劳动者普遍得到教育培训和就业机会;社会就业总量和结构更加均衡;就业环境更加完善;就业保障更加健全;就业质量更加良好。如何均衡创业型城市建设和就业保障,支持国家的部署,是大连市面临的威胁之一。

(2)竞争当中获得机会的压力。2009年以来,全国82个首批国家级创建创业型城市积极筹划,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创业市场环境,搭建全民创业平台,以期在全国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新格局。如何在新一轮创建创业型城市的竞争中获取机会,是大连市面临的挑战。

三、大连构建创业型城市的路径选择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形成表2的SWOT分析矩阵。据此,大连构建创业型城市可形成四项策略:分别为SO策略——依靠内部优势,利用外部机会;WO策略——利用外部机会,弥补内部劣势;ST策略——利用内部优势,应对外部威胁;WT策略——减少内部劣势,应对外部威胁。

表2 大连构建创业型城市的SWOT分析矩阵

在四项策略基础上,大连构建创业型城市的战略围绕创业主体、创业环境和创业资本,以国家创建创业型城市要求为指导,充分贯彻国家战略,充分实施区域发展战略,抓住机会,迎接挑战;扬长避短,坚持经济发展与创业就业协调发展,坚持充分就业与创业就业统筹推进,大力发展以科技型、知识型、服务型、创意型为主导的创业型经济,不断完善创业型城市五大体系。由此提出以下构建大连创业型城市的发展路径:

1.发挥优势,以实施国家战略为导向,促进经济与创业的协调发展

创业是就业之源,就业是民生之本。宏观经济的四大调控指标是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显示了经济增长与创业存在天然联系,两者相辅相成,彼此关联,互为支撑。从国际上的经济发展可以看出,1个人创业可以带动9~13人就业,GDP增长差距的大约30%可以归因于创业活动水平的差异。因此,抓住贯彻落实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等国家战略的机遇,发挥大连全域城市化、辽宁沿海经济带中核心城市的优势,带动大连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但经济增长并不自动带来创业最大化,在既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下,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等对创业的影响程度不同。因此,要求政府在各项统筹协调的决策中,应坚持就业优先的原则,充分考虑创业与宏观经济政策相协调,将构建创业型城市作为各级政府业绩的重要考核指标,把创业作为经济好转的“晴雨表”,在扩大内需和发展经济中注重创业带动就业增长,建立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

2.弥补内部劣势,以创业型经济为牵引力,促进生存型创业向机会型创业的有序转变

从发达国家发展历程和国际产业的演进来看,只有抓住科技创新和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适时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大力发展创业型经济,才能推进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发展创业型经济的最终目的不是提高创业率和创业者的数量,而是以创业与创新水平的提高来提升区域的竞争优势。因此,发展创业型城市一方面倡导创新型、机会型的创业和生产型创业,另一方面实现生存型创业向机会型创业的有序转变,以创业精神部署各项社会任务。

但是发展创业型城市中,不适合大搞“全民创业工程”,而应在现有生存型创业的基础上,加强政策导向和创业文化舆论导向,促进创业主体的受教育水平从初中级别向高等级别的转变,促进创业方式由生存型创业向机会型创业渐次转变、有序转变,促进创业活动各项倍增效应进一步释放,推动大连经济繁荣发展。

3.迎接挑战,扬长避短,实现创业型经济与充分就业的综合目标

以积极创业带动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激励大力创业。根据国家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创业型城市的工作要求,在已经出台的《大连市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实施意见》基础上,迎接挑战、扬长避短,认真落实。第一,完善创业扶持政策体系。重点在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加强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创业项目征集发布机制等方面发挥实质性推动作用。第二,加大创业主体培育力度。积极培育创业主体,鼓励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其他各类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和创办企业,鼓励城乡居民因地制宜发展有特色的创业项目。第三,完善创业服务支持体系。根据创业初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企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服务。整合政府部门和社会资源,形成综合性、社会化的创业服务网络,促进创业项目、创业投资与创业者的有效对接。第四,大力提升创业培训质量。以提高创业者综合素质和初创企业自我发展能力为重点,把普及创业知识与创业政策宣传结合起来,把创业培训与创业指导服务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劳动者的自主创业能力,帮助创业者顺利创业。第五,营造鼓励创业良好氛围。要大力宣传自主创业政策,普及创业知识,表彰创业典型,介绍创业成功案例,营造有利于创业的舆论环境,形成政府鼓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民众参与创业的和谐发展氛围。

[1]陈秀丽,朱萌博.我国发展创业型经济的路径探析[J].现代财经,2009,29(12):62-65.

[2]黄敬宝.创业型经济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J].商业经济,2008,(12):3-4.

[3]吕时礼.发展创业型经济与合肥创建创业型城市的思考[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47-51.

[4]杨玉珍,许正中.创业型经济发展及创业型社会构建的战略路径研究[J].求实,2009,(7):37-40.

[5]郭晓丹.基于GEM模型框架的辽宁省创业环境解析与评价[J].财经问题研究,2009,(11):24-31.

[6]许正中.发展创业型经济,深化经济社会改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2):92-95.

[7]宫剑,李政.论创业型经济的发展与创业型社会的构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2):150-158.

[8]BRYSON J M.Strategic Planning for Public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M].JOSSEY-BASS,2004.23-152.

[9]LUNDSTORM A,STEVENSON L A.Entrepreneurship Policy:Theory and Practice[M].New York:Spring,2005.1-35.

[10]AUDRETSCH D B,THURIK R.A model of the entrepreneurial econom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2004,(2):143-166.

[11]姚梅芳,马鸿佳.生存型创业与机会型创业比较研究[J].中国青年科技,2007,(1):37-43.

[12]张永奇.论创业型城市与城市创业体系的构建[J].科技创业,2008,(4):1-5.

[13]狄颖琦.透视金融危机下充分就业目标的实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0):30-32.

Path Choice for Developing an Entrepreneurial City in Dalian

XIAO Sheng-feng, DENG Gui-shi
(School of Management,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 116024,China)

It is a major project for city managers to build an entrepreneurial city currently,as well as an important task to build regional core cities in the national strategic deployment.This article,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basic meaning of entrepreneurial city,elaborates the importance of constructing the entrepreneurial city. Adopting the SWOT analysis methods and the principles of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and referring to Dalian internal resources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it proposed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building the entrepreneurial city:to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coordin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national strategy; to promote order changes from existence entrepreneurship to opportunity entrepreneurship by taking the entrepreneurial economy as traction,and to reach the comprehensive objectives of both building entrepreneurial city and full employment through the 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policies as guidelines.

entrepreneurship;entrepreneurial city;SWOT analysis;path choice

F293

:A

:1008-407X(2010)02-0001-05

2010-03-3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972059)

肖盛峰(1959-),男,辽宁大连人,中共大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城市核心竞争力研究;邓贵仕(1945-),男,辽宁大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复杂系统分析、经济管理策略研究。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分享经济是个啥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拥抱新经济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