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间转移支付均衡区域间财力能力的效应分析

2010-09-05张玉荣

统计与决策 2010年7期
关键词:财力泰尔财政

张玉荣,冯 毅

(交通部管理干部学院经济管理教研部,北京 101601)

转移支付是中央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工具,是实现“区域统筹”发展的有利手段。“扶弱”、“立强”均可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实现。转移支付作为资金形式可以改变区域间财政收入的分配,作为补助形式可以改变居民、企业的收入,作为项目投资又可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速度。相对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它更能够实现“区域统筹”,因为转移支付本身就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只有差异性的政策才能解决差异性的问题,才能摆脱由于区域差距过大所造成的经济发展束缚,消除由其引起的社会矛盾。

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财力的改变是直接的,而能否均衡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值得考量。虽然效应是直接的,度量却是间接的,是通过对地方财政能力差异的改变和地区对差异的贡献的变化,间接地测量转移支付均衡财力的效应。转移支付减少了多少财政能力上的差异,就是增加了多少财政能力的均衡。转移支付对财政能力的不均衡的贡献减少了多少,就是对财政能力均衡促进了多少。

1 转移支付以前各省级政府本级财政收入的差异及区域比较

表1为省级政府的泰尔指数数据表,总体看全国各省本级财政收入的泰尔指数并不大,但是相对的看,在许多文章和文献资料中,中国居民的收入泰尔指数为0.l00左右,中国居民的收入差距不可谓是不大,那么至少我们可以说省政府本级财政收入差异或是各省间人均本级收入的差异要比人均收入的差异还要大。

表2是区域差异对整体差异的统计描述,通过上表中的标准差可以看出各统计量的在时间上的变化不大,标准差都小于0.01。此外从2000~2008年的均值来看,T全国、T区域、T东部在一个档次上,均大于0.1,而京津唐、长三角的泰尔指数均值较为接近,东北、西部、中部地区的泰尔指数较小,较为接近。此外,东北、西部、中部对全体差异的贡献仅为4.02%。也就是说,差异基本上来自东部内部和区域之间的差异。

表1 2000~2008年地方财政本级财政泰尔指数

东部地区内部的财力差异占到总体的47%左右,区域之间的差异占48%。东北、西部、中部的财力差异很小,贡献也很小。

图1为2000~2008年间泰尔指数分项的变化走势。全国的泰尔指数和区域的泰尔指数,为了观察方便引用次坐标轴作为标识。T全国、T区域的走势变化基本相同,基本上是先增加从2003年左右开始有下降的趋势。由此可见,全国的省级政府财政收入之间的差距在减少,由区域所产生的差异也在减少。而只有中部地区财力差异在增大。

转移支付以前,本级地区财力差异为0.25,在时间上波动不大,东部地区内部财力差异以及区域的财力差异是造成财政能力差异的主要因素,贡献率分别为48%左右,两者之和占到整体不均衡的96%。东北、西部、中部内部的财力不均衡不大,贡献率也不大。时间趋势上只有中部地区内部的财力差异在加大,其他地区的内部差异在缩小。相对与东北而言,京津唐和长三角内部地区的财政能力差异也比较大。

2 转移支付以后各省级政府本级财政收入的差异及区域比较

表3为经过转移支付以后财政能力的差异,即泰尔指数的值。在2000~2008期间内,经过转移支付以后全国泰尔指数的均值为0.13,标准差很小,说明时间变化波动性不大。经过转移支付地区的差异己经不是财政差异的主要因素了。东部地区内部的差异是财力不均等的主要贡献者。

表2 2000~2008年地方财政本级财政泰尔指数及贡献均值

图1 2000~2008年各地财政收入泰尔指数变化曲线

时间变化上,全国泰尔指数大体上有下降趋势,特别是在2007年、2008年有了明显的下降。而区域的差异同全国泰尔指数变化的趋势一致并且较为明显。其他地区包括,西部、东部、京津唐、长三角地区的历年转移支付以后的财力泰尔指数都有下降的趋势。东北的泰尔指数处于波动的状态,而中部地区经过转移支付的泰尔指数存在上升的趋势。

经过转移支付的调整,各省级之间的财政差异的变化是明显的,区域的差异只构成总财力差异的29%,而东部地区内部,包括长三角地区内部、京津唐内部的财政差异成为了主要贡献者。

3 转移支付对财力均衡效力的区域比较

转移支付使省级政府财政差变化综合比较

这就是转移支付净值对各省财政能力的均等化改变程度。以2008年为例,转移支付净值使全国各省间本级的财力差异下降59.14%,使区域间差异下降了79.78%。就是2008年转移支付以前全国财力差异0.24844,转移以后的0.1015,转移支付是全国财力差异降低59.14%;同样的转移支付以前由于区域间的差异造成的财力差异是0.23101,经过转移支付以后变成0.11452,降低了79.78%。

如果表4的数值是负数,就认为转移支付降低了区域内部或是区域间的财力差异,反之如果为正数,转移支付将加大财政能力的差异。基本上,只有西部地区内部和个别年次中部地区内部经过转移支付使得财力差异加大了,当然这并不见得是坏事,可能是由于某些地区财政能力提高了造成西部内部差异加大。

可以观察到,区域、全国以及东部地区转移支付降低财力差异的能力是逐年递增的,变化趋势基本一样。就是说财力差异主要集中在区域、东部上,如果区域的财力差异及东部内部财力差异下降,整体的财力差异就会有明显的降低。上表反映的是转移支付在2001~2006年间对财力均等化的效应。如果是负数说明,转移支付对于财力均等化的贡献是正向的,增强了财力均等化程度。变异系数反映数据时间变化的差异程度。转移支付前后变化最明显的全国财力均等化程度,转移支付使全国财力差异下降53.4%。使得由于地区的差异造成的财政能力的差异下降了73.2%。无论是东北地区还是东部地区、还是长三角、京津唐的财力差异都下降。

而只有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内部财力差异加大了。这是由于经过转移支付使得民族地区的人均财政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造成的。从时间趋势上,对于降低全国总体差异、东部地区内部差异、由于区域因素造成的差异的能力同步变化,转移支付降低地区财力差异的能力逐渐增强。

表3 2000~2008年转移支付以后地方本级财政泰尔指数及贡献均值

表 4 2000~2008转移支付使各区域省级政府财政差异变化综合比较

4 结论

综上所述,转移支付对财力均等化的效应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财力差异的变化,其二是经过转移支付以后各地对于差异的贡献的变化。通过上述分析,从2003~2008年间的各指标变异系数较小。转移支付的均衡财力的效力可以概括为,2003~2008年间转移支付平均降低全国各省的总体财力差异的53.49%。其中使得区域差异造成的财力差异下降73.21%,使得东部地区内部财力差异下降43.62%,使东北地区内部财政差异下降84.76%,从小范围看,长三角内部的财力差异下降36.17%,京津唐地区内部财力差异下降47.96%。但是转移支付却使得西部地区内部的财力差异增加了3.02倍,中部地区的财力差异增加了13.7%。这是因为,转移支付使得民族地区或是较贫困地区的人均财力大幅上升,使得区域内部的财力差异拉大了,比如2006年西藏地区的人均财力经过转移支付以后排名第三。

总体来看转移支付降低财力的差异的效应是明显的,2003~2008年间,使得由于区域的差异造成的财力不均衡下降73.21。而从时间趋势上看,这种能力在增强。此外经过转移支付,东部地区内部差异和西部地区内部差异成为财力差异的主要贡献者,区域差异造成的财力差异从转移支付以前的年均值49.09%,下降为28.22%,下降了20个百分点。

[1]陈欣.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动态博弈研究[J].财经论坛,2007,(8).

[2]陈秀山,徐瑛.我国地区差距的基本特征与完善转移支付制度[J].经济学动态,2007,(11).

[3]葛乃旭.重建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构想[J].财贸经济,2008,(1).

[4]黄敬宝.我国转移支付的效率问题[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6).

猜你喜欢

财力泰尔财政
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应:来源分解及动态演进
百忍寺
百忍寺
“加大财力下沉力度,对县级的转移支付规模只能增、不能减”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幽默救命
御媛丹、崀霞湘溢、泰尔生物涉水直销
结算财力
结算财力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