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刺络拔罐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带状疱疹90例疗效观察*

2010-09-04李芳吴波陈孝鼎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0年6期
关键词: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

李芳 吴波 陈孝鼎

(四川省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成都 610015)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中医称“缠腰火丹”、“蛇串疮”,俗称“串腰龙”[1],临床上给病人带来了很大的痛苦,老年人易留神经痛后遗症。2010年3~7月,我科采用刺络拔罐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带状疱疹9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50例带状疱疹患者均是我科住院病人。男性88例,女性62例,年龄40~82岁,平均63.5岁,病程21.2~10d,平均4.5d。皮损部位:腰腹部63例,胸背部45例,臀部19例,四肢23例。所有患者均无严重的心、脑、肺、肝、肾脏疾病。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0例,对照组6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轻重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2]:(1)皮损多为绿豆大小的水疱,簇集成群,疱壁紧张,基底色红,常单侧分布,排列成带状。严重者皮损可呈出血性或坏疽性损害,发于头面者往往病情较重。(2)皮损出现之前常先有局部刺痛或灼热感,可伴有全身轻度不适、发热。(3)自觉疼痛明显,可有难以忍受的剧痛或皮疹消退后遗疼痛。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泛昔洛韦0.25g,3次/d,消炎痛25mg,3次/d,外用本院院内制剂黄连炉甘石洗剂4次/d;治疗组除上述药物治疗外,同时加用刺络拔罐及半导体激光照射。操作方法:用75%酒精常规消毒皮损周围皮肤,待干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然后将点燃的火罐吸拔于点刺的部位上,使之出血,留罐5~10min。调节半导体激光仪的探头距皮损3~5cm,输出功率300~400W,每次照射5min,1次 /d,5d为 1个疗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医学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疗效观察

2.1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相关标准拟定[2]。治愈:皮疹消退,临床体征消失,无疼痛后遗症。好转:皮疹消退约30%,疼痛明显减轻。未愈:皮疹消退不足30%,仍有疼痛。

2.2 观察项目 观察记录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并记录止痛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总病程。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和出院前均查大小便常规、肝肾功能。出院后随访3个月,记录是否发生后遗神经痛。

2.3 治疗效果 经3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平均止疱时间、结痂时间、止痛时间、总病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7.78%,对照组为25.00%,治疗组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为86.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 1~表 3。

表1 两组止痛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比较 (±S)d

表1 两组止痛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比较 (±S)d

组别 n 止痛时间 止疱时间 结痂时间 总病程治疗组 90 9.50±3.17 3.12±1.48 7.49±3.86 13.14±3.07对照组 60 14.75±8.46 5.87±1.75 10.49±2.32 18.66±3.25 t值 -3.88 -1.78 -1.86 -4.32 P值 <0.01 <0.01 <0.01 <0.01

表2 两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比较 例(%)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4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治疗后大小便常规、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

3 讨论

带状疱疹属中医学“缠腰火丹”或“蛇串疮”等病的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多由情志不畅,肝气郁结,久而化火;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湿浊内生,郁而化热,湿热内蕴,复因外感毒邪,以致湿热火毒蕴积肌肤而生。肝气郁结或脾经湿热内蕴,兼感毒邪,湿热蕴结肝脾经、郁蒸肌肤,故见水疱累累如串珠,邪毒稽留体内,易阻气机,与气血搏结而化热,阻于经络,滞于脏腑,湿困脾土,脾失健运,湿热甚则熏蒸肝胆。肝郁化火,致使毒邪化火与肝火、湿热相互搏结,阻遏经络,以致血瘀气滞,气血不通故疼痛不休。年老体弱者,常因血虚肝旺、湿热毒盛、气血凝滞以致疼痛剧烈。刺络拔罐可使病灶皮肤中的气血得以疏通,神经末梢的营养得以改善,并且借助拔罐的负压,强开外门,开门逐邪,使热毒、湿浊、污秽、瘀血得以排出体外,能减轻炎症反应,降低组织压力,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配合半导体激光照射能促进组织修复,加强创面愈合,能激活巨噬细胞系统的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起到消炎抗感染的作用;还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供氧和组织代谢,降低致痛物质浓度,缓解疼痛,从而达到快速止痛、结痂、治愈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1]冯崇廉.中医辨证治疗带状疱疹[J].中国全科医学,2002,5(7):506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44

猜你喜欢

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诊治释疑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验案
带状疱疹疫苗该不该打?
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后遗疼痛的临床观察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治疗眶上神经痛首选针刺
老年带状疱疹药物治疗的对比观察
藏药如意珍宝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3例观察
一部治疗带状疱疹的创新之作——读《带状疱疹治疗学》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