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010-09-02王宏宇
【摘要】众所周知,兴趣在英语学习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尽力找出学生兴趣形成的原因,而且要努力发现一些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以便使我们的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更加硕果累累。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习兴趣在传授知识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兴趣;教与学;情感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我们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成为师生良好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流机会的提供者、积极师生互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因为教师对学生的作用和影响只有通过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和反应才能产生积极的作用。
一、学生兴趣形成的前提
教学效率的提高,只凭教师单方不行,强行灌输或强化训练也行不通。新课改要求我们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兴趣,讲究方法的灵活性、强调教学的实用性、增强内容的趣味性。教学中我们要处理好以下关系:
1. 教与学。“教”与“学”,重在“学”,要化“教”为“学”。这是教育思想的调整。传统的英语教学,偏重于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往往事倍而功半。只有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兴趣,变老师要他学为他自己要学,并努力掌握学习的技巧与方法,才能使学生真正学好英语。
2. 死与活“死”与“活”,重在“活”,要化“死”为“活”。这是教育目的的调整。传统的英语教学,偏重于知识的掌握,死记硬背,不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不切合生活的实际,学习的效果也不好。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是现代交际的重要工具之一,如果忽视它的实用性,那是教学目的的偏离。
3. 外与内。“外”与“内”,重在“内”,要化“外”为“内”。这是教育内容的调整。传统的英语教学,偏重于外在的表面的知识,忽略了知识的内化。不同的情感对学习有不同的影响。积极的情感,对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很大作用。人在愉快时感知较敏锐,记忆较牢固,想象较活跃
二、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要使之有效地进行,就要建立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师生之间互相理解,人际关系和谐。要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旧思想,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尊重热爱学生,对学生持肯定、接纳的态度,能缓解学生内心的紧张,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而学生则对教师表现为尊重、信任,积极配合教学。教师对学生要有信心和耐心,尤其对学习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更要善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
2. 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
只有建立起师生之间沟通的绿色通道,才会有教与学之间的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才能为师生互动创造条件。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帮助者,要吃透大纲、教材,把握重点、难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在课堂教学的互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活动参与者,他们既是信息的发送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和加工者。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与学生保持单向交往,教学效果较差,所以要把教师的“一言堂”改为“众言堂”。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保持双向交往,同时也允许学生之间的交往。
当然最佳的交往模式是多方位的。
3. 重视教师和学生之间积极充分的情感交流
情感是人对现实世界各种事物所抱的不同态度和不同体验。情感对个性心理特征和行为动机都有较大影响,是影响学习者行为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氛围是促进师生积极互动的必要条件。“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把对学生的爱化为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一句暖心的话语、一个赞许的姿态、一个体贴入微的动作,都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关心、赏识,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愉悦与满足,这就无疑能促进他们积极上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添他们的勇气,鼓起他们的自信。反之,师生之间的关系紧张,学生会由厌恶教师进而厌恶学习,即使是难度不大或者很有趣味的教育内容,也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缺乏情感交流和支持是当前师生互动中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根源之一。这固然有外部客观环境,如长期传统文化的影响,但教师自身对极情感支持作用的重视不够和不善于利用情感支持也是不容忽视的。教师整天忙于日常的教学,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似乎成了一种奢侈的享受。教师要正确表露自己的情感,善于表露自己的情感,通过以情感情,以情染情教师不能把消极的情绪带进课堂,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都要尽力克制和调控,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心态出现在课堂上,那么学生也会以愉快、轻松自信的情绪听讲,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反之,教师把自身的不快和怒火发泄在学生身上,势必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怎么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呢。
三、结论
制约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和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有利于我们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 1 ] 桂诗春. 心理语言学.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5.
[ 2 ] 刘东楼. 外语教学中动机问题的几点思考. 外语教学, 2002 (4) [ 3 ] 卢家楣. 情感教学心理学.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作者简介:
王宏宇(1979.12-),男,汉族,河北省蠡县人。大学本科学历,英语教育专业,讲师,研究方向: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