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品的精神实用及审美性研究

2010-09-02王慧卉

文学与艺术 2010年4期
关键词:审美性

【摘要】民间工艺美术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一部分,是国人一向引以为荣的民间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内容。作为民间工艺美术的物质实体,民间工艺美术品之所以能沿袭久远,除了其自身的民俗性与生活实用性外,同时还承载着另一类特性,及精神实用性与审美性,本文从民间工艺美术品的精神实用性与审美性出发,探寻与解析了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品独特a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民间工艺美术品;精神实用性;审美性

民间工艺美术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一部分,是国人一向引以为荣的民间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内容。作为民间工艺美术的物质实体,民间工艺美术品之所以能沿袭久远,魅力独具,除了其彰显在外的民俗性与生活实用性外,笔者认为,它还承载着另一种特性,及精神实用性。所谓精神实用性,指的是民间工艺美术品本体载有满足大众心理需求的精神内涵,同时,民间工艺美术品所特有的工艺性,也迎合了大众的精神上的审美需求。

民间工艺美术品主要从以下几点来满足大众的精神实用需求:

(1)祈求生活幸福,期冀子孙延绵,驱邪避难的精神寄托物。

民间工艺美术品针对大众心理满足的民俗内涵而言,有很多层意义,如工艺品上各种吉祥如意的造型和图案以祈求多福多寿、平安康健、升官进爵、子孙满堂等,常见的有:马上蜂(封)猴(候)、喜上梅(眉)梢、瓶(平)荷(和)戟(吉)磬(庆)、爪蝶(迭)绵长、榴开百子等传统吉祥造型。有些工艺品本身就具有特殊的含义:如河南禹县一带,新媳妇的嫁妆箱里都要放一个密不示人的头梳女性抓髻、下部男阳的“喜娃娃”瓷人,洞房之夜放在炕席下,相交之时压碎,以祈求多子多福。以前过年时,谁家门上若不贴上崭新的门神,恐怕这家人余下的一年里都会生活在惴惴不安中,担心“大鬼小鬼跑进门”。在民间工艺美术品的制作,大量的是为满足大众“精神实用的动机”,那就是表达自己内心美好的愿望,祈求生活幸福,家人康健,子孙绵长,无灾无难,平平安安。

(2)美化环境,传达情感,平凡生活的点缀渲染品。

民间工艺美术品主要流通在民间,很多民间艺人是业余性质的,他们自己创作,自己欣赏,在与亲朋好友、四邻八乡的相互交流中展示自己。民众的生活大多是平凡的,然而民众间的感情往往也是最热烈和直白的。在他们生活中的一切,从孩子们穿戴的虎头帽、虎头鞋、花围涎到手中玩耍的泥叫狗、竹龙和纸鸢,从农家村舍的门笺、窗花、灯彩到节日喜庆的糕饼花馍和年画;从新疆的土陶器、彝族的漆器、毛南族的花竹帽、鄂伦春族的桦树皮和动物皮到贵州布依族的蜡染、湘西苗族的扎染和遍布大江南北的蓝印花布,每一件精美的民间工艺美术品中无不融入了各族劳动人民的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工艺品在亲朋好友、四邻八乡中起着传情达意的作用。如谁家闺女要出嫁,东家的热心大婶蒸了几笼花馍送去,西家的巧手婆婆忙着剪上几幅大喜花贴到姑娘的嫁妆上,家中的老祖母老早就将私房钱数了又数,心想着到街尾托老银匠打几副精巧的手饰,要小孙女风风光光出门……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年节时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总少不了这些美丽的事物,再繁琐的劳作,再艰苦的日子,也因了这些小细节,因了这些注入情感的点缀,变得丰富多姿起来。

(3)娱乐嬉戏,图个热闹,平淡生活的调味品。

民间工艺美术由群体创造,由其中的佼佼者使之不断发展创新,并在民间流传和交流,这个创作过程本身就是充满了新奇和乐趣的。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为“乞巧节”,是传说中牛郎和织女在天河相会的日子。在广东番禺县农村至今还保存着这种风俗,这天,妇女们早早吃过晚饭,换上好看的衣服,成群结队地去参加“摆七夕”的活动,又叫“乞巧会”,是陈列女红的民俗活动,妇女们将日常制作的彩绣巾帕、花鞋、荷包、针插、绣衣及纸通公仔(一种用纸和香蕉制成的偶人)、蜡果、灯彩等陈列在宗祠里,供全村的男女老少观赏和评判,这一个晚上往往是全村人最快乐的时刻。

许多民间工艺美术品在戏曲表演中也充当着重要角色,面具、木偶、布袋人、皮影,还有各种民间玩具和民间灯彩在春节、元宵、二月二、三月三、清明、端午、六月六、七月七、中秋节、重阳节、小年、腊八这些节日里和各种地方性节日里扮演着制造快乐的角色,这些节日使得大众平淡的日子有了个盼头。

民间工艺美术品的审美性常常依存在民间工艺美术品的生活实用和精神实用性中。民间工艺美术品产生的初衷多是为了物质或精神的实用,然而在不断的发展和演进中,制造者往往会将审美因素逐渐融合入实用因素中。在民间工艺美术品的制作过程中,制作者常常会发现最完善最好用的造型往往也最富有美感,当然民间艺人们不知什么是“审美”,但他们知道怎样是“看着舒服”即“好看”。因此,在许多民间工艺美术品的创造活动中,民间艺人的审美创造心态和审美因素大部分是与其它特性目的结合在一起的,而且有时审美创造会成为一种主要的创造心态和创造目的,使审美性从其他特性中独立出来。庶民百姓在致力于实用性的创造过程中或以外的时间里,获得了某种闲暇和心绪,从而使他们能够进行与实用目的若即若离或完全分离的审美创造活动。如许多建筑木雕、石雕、砖雕及大量服装饰品是人们主体的审美情感附着其中,并不断扩充的结果,它使某些造物的或物质或精神的实用意义在特定情境中转化为审美功能或审美形式。因此民间工艺美术品方能焕发出一种独特的综合的审美魅力。

结语:民间工艺美术品的民俗性、生活实用性、精神实用性及审美性等特性使得民间工艺美术品千百年来在民间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不断发展,种类繁多,它参与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实在的物质载体,也是当代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的资源宝藏。在外来文化大量入侵的今天,保护、传承和发展民间工艺美术是当代艺术工作者的不可推托的责任,同时也是将外来文化本民族化的必要前提。

作者简介:

王慧卉(1978—),女,湖北潜江人,硕士,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学

本文属青岛滨海学院校级项目《中国民间工艺品的现代设计与市场化运作》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审美性
阜阳民间剪纸艺术的审美性及传承发展探析
浅析《桃花源记》的审美性体现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民歌之功能
大众文化视野下《林海雪原》的改编与传播
美学视角下的春节联欢晚会浅析
影视作品中语言的曲指性分析
文学语言的评价标准之审美性
文学语言评价标准的历史变迁
论职业教育语文教学的定位
对《大学语文》课程性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