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小说歌《孟姜女寻夫》初探
2010-09-02黄倩红
黄倩红
【摘要】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畲族小说歌,是畲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表现形式。汉族《孟姜女传说》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也流传到畲族地区,并在晚清时被编为小说歌。本文将二者进行比较,分析孟姜女传说在畲族地区发生的变异,揭示该传说在畲族地区流传和变异的社会历史原因及文化心理渊源。
【关键词】畲族小说歌;孟姜女传说;变异 原因
畲族小说歌,是畲族文学的完美载体,大多是近两个世纪以来畲族中识字的歌手将汉族民间传说、评话唱本等改编,结合本民族语言特点进行再创作而成的叙事歌。[1]2006年,“畲族小说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畲族小说歌里有一篇《孟姜女寻夫》,笔者于是想把它与汉族的孟姜女传说作一比较。
在介绍小说歌《孟姜女寻夫》之前,先看看畲族地区各种版本的孟姜女传说,以便了解具有畲族特色的传说形成时畲族人民的思维和心理。在闽东畲家山村,有一则《西瓜精点倒长城》的传说,认为孟姜女是西瓜精变的。大概情节是:范杞梁在逃避追捕时躲入了西瓜园,园里一大西瓜迸裂,出来一位女子救下杞梁,二人结为夫妻。此女乃西瓜精。不料杞梁不慎又被抓去筑城并死在长城下。西瓜精悲愤地赶到长城边,用手点破长城穴位使长城倒塌。[2]原来,长城之所以能破,是因为长城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个城堡,如西瓜每一段藤结个瓜一样,所以西瓜精能破长城。此外,《孟姜女出世》、《孟姜女变花报夫仇》等传说对孟姜女如何出世、如何报仇、秦朝怎么灭亡等作了解释,还有的传说认为是九头神牛的力量使长城崩塌。这些传说都颇具畲族特色,与汉族传说相比别具一格。
清末民初,畲族“歌王”钟学吉将这一传说改编成了小说歌。本文所依据的小说歌《孟姜女寻夫》,是《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歌言卷》[3]中的版本。这篇小说歌保留了汉族孟姜女传说“杞梁死于筑城,孟姜女远途寻夫,滴血认亲哭夫崩城”的骨干情节,又引入了本族孟姜女传说的内容。
一、小说歌《孟姜女寻夫》的特点
畲族小说歌《孟姜女寻夫》与汉族孟姜女传说的不同,可从情节内容和结构形式两方面来考察,这些不同也是小说歌《孟姜女寻夫》的特点。
(一)情节内容
小说歌涵盖了汉族孟姜女传说的基本情(下转第17页)节,但细节处发生了很多变异。如:
1、小说歌里用的是“范杞郎”的名字。汉族孟姜女传说最早由《左传》记载的“杞梁妻哭夫”演化而来,经过多个朝代的演绎,范杞梁的名字变成了万喜良、范喜良等,小说歌里用的“范杞郎”接近范杞梁,应该是根据较早的孟姜女传说改编的。关于杞郎之死,小说歌讲道:“长安城墙几万丈,将军不肯放范郎,蒙恬将军亲手斩,骨头包土筑城墙。范郎斩死心伓放,魂魄回转姜女房,阴魂变做凤凰鸟,头戴花冠身着黄。凤凰一飞转回乡,又写书信分孟姜……”改变了范杞郎饥寒劳累而死的情节,认为是将军斩死,并增加了杞郎死后魂变凤凰鸟传信回乡的情节。
2、在孟姜女赶往长城途中,小说歌详细描写了孟姜女一路遇到的险阻:“第一来透大庵堂,和尚点卦人点香,姜女进入占卦事……和尚占卦细思量,占你一命落空亡,占你范郎注定死……第二来透泗洲堂,泗洲佛前去烧香……第三来透大蛇山,大蛇拦路乱交横……第四来透大山林,山林老虎好惊人……第五来透大山弯,将军掏剑出来拦……将军那忖起谋心,要谋姜女结为亲……过了山林透河中,无船过渡好凄惶,五海龙王又灵感,树叶化做大河船。变做河船在河中,土地化做荡船公。”增加了孟姜女占卦、烧香拜佛,大蛇、老虎、将军拦路,土地公、五海龙王来帮忙等情节,带有迷信色彩。这就对汉族原有传说的细节进行了衍生和想象。
3、小说歌的结局与汉族原有传说的大不相同,小说歌里以“黄云来包孟姜女,乌云来包范杞郎……范郎姜女上天堂,秦皇愁倒倒沙场”作为结局。这一结尾同样充满了迷信色彩,但表达了畲族人民的美好愿望。其中“姜女云头答应话,我是天宫织女娘。范郎原是福德星……蒙恬原是木星君,拨落凡间管做工……蒙恬属木二星光,姜女属金二七娘,范郎原是火星子”认为姜女属金、杞郎原是火星子、蒙恬原是木星君等的说法,又反映了畲族人民对汉族五行相生相克等传统知识的接受和运用。
可见,畲族的孟姜女传说在情节内容上的变异十分突出,充分扩展了细节,对汉族原有传说中让人疑惑的地方进行了丰富的想象和解释,衍化了故事结局。
(二)结构形式
小说歌《孟姜女寻夫》是一种讲究畲语方言押韵的每条7言4句的体裁。具体说来,小说歌七言为一句,四句二十八个字为一“条”;有严格的韵脚,一、二、四句必须同韵。这与汉族的文学传统十分一致,说明畲歌受汉文化的渗透很深。这篇小说歌主要押江韵,韵脚如“郎、乡、堂、墙、光、王”等,真韵,韵脚如“人、身、真、亲”等,韵脚都比较讲究,声调铿锵,朗朗上口,便于传唱。一篇中各条可用不同的韵,比较灵活。
其次,这篇小说歌的结构还有一个明显特点,喜欢运用单扯连、双扯连(这里采用蓝雪霏《畲族音乐文化》的说法)等结构方式,造成一种反复咏叹的效果。如单扯连,以一条为单位、连着变化数次,有单扯头和单扯尾两种[4],如小说歌开头两条:“当先孝顺女孟姜,华州出个范杞郎,身材眉貌生得好,年登十六在书堂。年登十六在书堂,爷娘送居读文章,东京秦王无道理,三丁抽一筑城墙。”就用了单扯尾,即用前一条的尾句(“年登十六在书堂”)作为后一条的头句。这反映了畲族山歌的特色。
小说歌里还有不少反映畲语语音的字,如“透”、“忖”、“奴”、“今晡”等。举例来说,“今晡”是“今晚”,“我今奴你为夫妇”中“奴”是“与、和”之意,“姜女出来太花园”中“太”就是“看”,“第一来透大庵堂”中“来透”就是“来到”,“你今心里怎样忖”的“忖”是“想”,这些反映了畲语特色。
由上可见,这篇小说歌既有山歌本身反复咏叹的歌谣特色,又有汉族古典诗歌的精练传神的风采。
二、孟姜女传说在畲族地区广泛流传和变异的原因
某个传说的传播问题,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时间问题,它还涉及到一个传说何以会在某地传播、变异,在什么样社会的、心理的和文化的条件下传播和变异。具体到孟姜女传说,在畲族地区广泛流传的原因主要有:
1、社会和历史原因——畲族的迁徙、畲汉的融合
畲族在历史上是一个不断迁徙的民族,在迁徙过程中与汉族发生了紧密融合。综观畲族各种孟姜女传说,虽然畲族人民根据自身习惯、地域特征、思想感情对其进行了加工,但传说里孟姜女坚贞不渝的主题不曾改变,这是畲族人民对汉族孟姜女传说的理解和共鸣。对汉族五行等传统知识的自觉运用,形式上类似汉族古典诗歌的体裁等,都与畲族同汉族广泛接触、杂居在一起、接受汉文化熏染的社会历史背景密切相关。
2、文化心理原因
首先,孟姜女传说与畲族人民的世界观契合。畲族大多生活在山上,环境艰苦,条件恶劣。在漫长的征服自然的实践中,畲族成为一个勤劳朴实、不畏强暴、坚韧不拔的民族。对于以哭倒长城出现的孟姜女,畲族人民自然会抱以喜爱的态度。
第二,孟姜女传说与畲族传统遗留下来的女性崇拜思想和习俗契合。畲族妇女常常承担着比男子更大的社会责任,其社会地位相对来说也更高,女性崇拜是千百年来形成的文化习俗,孟姜女勇敢坚毅的形象与他们崇拜的女性形象高度和谐。
第三,孟姜女传说与畲族人民的爱情观契合。畲族地区大部分是偏远山区,民风淳朴,喜爱“盘歌”的他们常用山歌来谈情说爱。如“好花亦要好地生,好船亦要好人撑,好娘要交好朋友,采花郎子心要正”,“一树红花在路头,总吓路边多人摇,郎愿小娘莫相似,摇落花蕊唔转头”等,许多山歌都张显着畲民对真挚忠贞爱情的肯定。范杞梁筑城而亡,孟姜女万里寻夫哭倒长城,感情真挚深厚感天动地,其内涵与畲族人民的爱情观极为一致。
在畲族地区孟姜女传说演化成种种版本的故事,又成为口口相传的小说歌,从内容到形式发生各种变异的原因主要有:
1、与畲族所处历史条件、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有关。由于时代发展,社会生活内容发生变化,人的认识也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不可避免地造成依靠口头传承的文献的变异,其内容、形式就会打上时代的烙印。比如认为是九头神牛的力量使长城崩塌,就与明清时期畲族开始“牛耕锄种”的现象有关。《西瓜精点倒长城》发生在西瓜园,而非汉族传说的花园,同样与畲族地区的生产环境有关。
2、与口传文献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有关。口传文献采用口耳相传的传播方式,虽然畲族孟姜女传说在清末民初有了钟学吉改编的汉文记载的歌本,但很多不识字的人依然是口耳相传,靠记忆来保存,这就决定了作品在传播时处于变动的状态。人的记忆力有好坏,思想感情也有不同,口传文献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从上一代到下一代,其内容和形式的变化不可避免。
总之,畲族的孟姜女传说、小说歌《孟姜女寻夫》是畲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畲汉互动的文化见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小说歌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畲族简史》编写组、《畲族简史》修订本编写组编.畲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8
[2]钟雷兴主编、钟伏龙等编.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间故事卷[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9
[3]钟雷兴主编、雷志华等编.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歌言卷[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9
[4]蓝雪霏.畲族音乐文化[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