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乳液-超临界CO2流体技术的设备设计
2010-08-28陈英萍闻利群周武峰
陈英萍,闻利群,周武峰
(中北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微乳液-超临界CO2流体技术的设备设计
陈英萍,闻利群,周武峰
(中北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本文设备设计用于微乳液-超临界CO2流体技术高压体系的紫外在线检测,高压池体侧端带有控温探针,能实时测量池内温度,同时高压池外部设有加热带能够自行调节温度,池体与萃取釜主体相连,通过阀门控制流量,这样的设计保证了池内所测的物质与萃取釜都在同等条件下,真正实现了在线检测。
在线检测;紫外光谱;设备设计;超临界流体技术;微乳液
紫外分光光度法是研究溶液反应动力学的常用方法之一,超临界流体介质的压力一般在几个兆帕以上,而一般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无法满足高压要求,因此在超临界流体中研究化学反应动力学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1]。超临界CO2萃取过程中,被萃取物料的得率取决于超临界CO2在萃取装置中的流动状态,萃取的批与批之间会有较大差异;而且萃取过程中不同的时间段,萃取物成分也会有一些差别。如何使萃取产品质量稳定可控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萃取过程中的在线检测实现产品质量控制是一条重要途径。在超临界CO2萃取生产中,靠离线检测分析萃取物,并以此调节生产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滞后,不能及时反映萃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也不能调整不合理的生产状态而使该批产品报废,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而在线检测则能快速分析检测萃取物,有效监控萃取过程,保证产品质量。通过在线检测系统还可以了解、评价提取工艺的合理性,为优化萃取工艺条件提供实验数据[2]。因此,在线检测技术对促进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工艺流程设计
工艺流程设计是针对某一种物料,以试验技术为基础,以中试装置长时间正常运行的工艺技术为依据,设计出可用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流程,具有进一步分离产品的能力,并可适用于多种天然产物有效成分分离、精制的装置。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由萃取阶段和分离阶段组成,按照所采用的操作方法不同,有变压萃取分离(等温法)、变温萃取分离(等压法)和吸附萃取分离(吸附法)3种基本的工艺流程。但是,随着工艺研究的发展,单纯的等温或等压法,已不能再满足人们需求,本设计综合了等温等压的优点,采用气泵控压,水浴加热,使用铜-铠传感器控温,不但能实时精确测温,且加工、操作简单,降低了设备成本。流程图如下(图1)
图1 微乳液-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流程图
2 机械结构设计
本文主要涉及到两个设备的设计:萃取釜和高压检测池。萃取釜是超临界萃取技术发展的关键之一,对不同形态物料需选用不同的萃取釜;高压检测池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物质检测结果,因此其重要性不容小觑。
2.1 萃取釜设计
萃取釜结构的一个重要参数是长径比,对于固态物料,其长径比在1∶4~1∶5之间,对于液态物料,其长径比为1∶10左右。SC-CO2微乳液是表面活性剂分子溶于SC-CO2相自发形成的聚集体,其中表面活性剂的非极性尾伸展于SC-CO2相,极性头聚集成极性核,水分子增溶于微乳核中,从而形成热力学稳定、光学上透明的微乳液[3]。本文针对的是AOT-异辛烷-水微乳液体系而加工的实验设备,通过考察文献和资料得知实验所采用的微乳液最大膨胀度为550%,所以,设计萃取釜时没有根据通常的长径比计算,而是根据实际微乳液膨胀度计算所得,取长径比为1∶2.2。
为了观察到物料的反应情况,本设计给萃取釜的侧面安装了视窗(如图2),可直接观察到液面的反应情况,视窗材料使用有机玻璃,玻璃面上有刻度,不仅能直观的观察液面反应情况,而且还可以只通过简单计算就得到液体的膨胀体积。
釜体和端盖的密封采用螺纹密封,密封垫片采用聚四氟乙烯,进料管直接焊入釜盖内部,由于超临界CO2萃取过程有较高的操作压力,所以高压釜上设有安全阀,当压力高于设计压力时,安全阀自动放空,可避免事故[4]。在萃取釜内,还装有物料提篮,提篮的底端放有烧结片,可方便得到萃取物。
图2 微乳液-超临界CO2萃取釜
2.2 高压检测池设计
超临界流体内化学动力学的研究中,因分光光度法检测要求被测物必须盛放在比色皿里面,而普通的比色皿不能满足高压的要求,在线检测根本无法实现。本文的高压检测池为两面透光的柱状密闭耐高压金属池,金属的材质为1Cr18Ni9Ti不锈钢,两端透光视窗采用石英玻璃(最高设计压力21MPa,厚度为10mm),直径Φ=14mm,其内部结构如图3所示。高压检测池的内体积为4.6mL,光程长约为29mm,进出样口位于柱体柱面两侧,接缝处用聚四氟乙烯垫片密封,能够拆卸彻底清洗。
图3 紫外高压检测
3 过程研究
实验时,打开截止阀,将配置好的含有萃取物料的微乳液放入高压萃取釜内,调节温度达到设定值。打开(如图4)四通阀中的F1、F2,关闭F3、F4,通过气泵向釜内通入CO2,达到预定值后,停止加压,关闭F1。保持温度、压力恒定,静置1h左右,以确保体系充分扩散、浓度均匀。在这期间,打开F3,向高压检测池中通入CO2扫基线,关闭F2,检漏后用针形阀排空2次,打开电热带加热,调整温度和萃取釜内温度一致,待高压检测池的温度达设定值后,打开F1,调整节流阀F5将试液慢慢注入高压检测池内,开启高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开始时间扫描并记录结果。可以打开F4取样,放在另一台紫外光谱仪上检测,记录结果,对比实验中在线和离线检测的数据差异。
图4 实验流程图
4 结语
本文设计的设备初步应用于实验室微乳液-超临界CO2流体技术中,使用良好。文献[5]中采用的是先取样再检测的间接方法,但此方法对快速反应明显不适用,而且取样过程中肯定会改变反应液的相组成而带来误差。刘元冲等[6]曾采用改建的高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解决了高压在线检测的问题,但他们在实验时仍需手工摇动检测池,使微乳液达到匀一透明一相,这还是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检测延迟。本文设计用于高压体系的紫外在线检测,高压池体侧端带有控温探针,能实时测量池内温度,同时高压池外部设有加热带能够自行调节温度,池体与萃取釜主体相连,通过阀门控制流量,这样的设计保证了池内所测的物质与萃取釜都在同等条件下,真正实现了在线检测。
[1] 刘元冲,等.一套高压紫外在线检测的动力学研究方法[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4).
[2] 雷华平,等.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中的在线检测技术[J].化工进展2006:367-370.
[3] 韩布兴,等.超临界流体科学与技术[M].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49-61.
[4] 廖传华,等.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及成套装备[J].石油化工设备,2002,31(5).
[5] Fernandez CidM V,Van Der Kraan M,Veugelers W JT,et al. Kinetics study of a dich lorotriazine reactive dye in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J].Super critical Fluids,2004,32(1/3):147-152.
[6] 刘元冲,等.一套高压紫外在线检测的动力学研究方法[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4).
Equipment design of the microemulsion-CO2supercritical fluid technology
CHEN Ying-ping,WEN Li-qun,ZHOU Wu-feng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Environment,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Shanxi Taiyuan 030051)
This design of equipment is for UV-line detection of high-pressure system of microemulsion-CO2supercritical fluid technology.Two sides of the high-pressure pool body with a temperature probe can real-time detect temperature of pool.The external high-pressure tank with heater band can be self-adjust the temperature.The pool body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extraction kettle,flow is controled through the valve,This design can ensure substances measured into the high-pressure pool and extraction kettle into the same extraction conditions,on-line detection is truly realized.
on-linedetection;UVspectroscopy;equipmentdesign;supercriticalfluidstechnology;microemulsion
book=2010,ebook=80
10.3969/j.issn.1008-1267.2010.02.011
TQ 051.8+3
A
1008-1267(2010)02-0029-03
2009-11-03
陈英萍(1984-),女,在读硕士,主要从事设备安全和无机纳米粒子技术方面研究。